刚晓法师著:摄大乘论解说(5)
二、通达转,谓诸菩萨已入大地,于真实非真实、显现不显现现前住故,乃至六地。
“损力益能转”是初发心时的相貌,因为发心努力修行,随着修行功夫的增上,慢慢就转凡成圣了,这就该“通达转”了,就是通达真如了,这是不可思议的无分别圣境。,“谓诸菩萨已人大地”,说,这些菩萨已经证得清净法界了,“已人大地”就是已经登地。“于真实非真实、显现不显现现前住故”,这一句话要这样理解,“真实显现现前住故”、“非真实显现现前住故”,当然,也可以说成“真实不显现现前住故”、“非真实不显现现前住故”。“现前住”就是指显现说的,“真实显现现前住”的“真实”是圆成实性,就是一切法寂灭相,说,圆成实在你的清净心里显现了,不但显现,而且安住不动,不是现在显现,过一下又没有了,不是这样的,这叫“现前住”。下边儿的“非真实不显现现前住”,“非真实”指的是似义显现的遍计所执性。在这个时候,不真实的境界不显现了,就是说,在无分别智现前的时候,遍计所执的诸义就都不现前了。但是得注意,因为这时候是刚登初地,所以功夫还不纯熟,只有在你作观的时候,真实才现前、五分别智才现前,你要是这会儿不作止观,非真实的遍计执就又现前了,非真实显现了,真实就不显现了,要是真实显现,非真实就不显现。他们两个不能并存。但不管怎么着,这时候对于真如他是通达的,就是说,虽然有时候遍计执还现前,但只要一提正念,真实立马就显现了。一登地就有这能耐:随时提起正念,立马真实就现前。这种情形从初地到六地都这样,都有间断性。
三、修习转,谓犹有障,一切相不显现,真实显现故,乃至十地。
通达转是见道了,见道后就该修道了。“修习转”就指修道位。按一般的分法,初登地就是见道,见道只有一刹那,随后就是修道位,但在这里说,从初地到六地都是通达转,六地以后到十地是修习转,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这是从转依方面来说的,所以这么说,就是说,换了角度了。咱们还是说见道只需一刹那,随后就是修道位。这儿说修习转是从六地后说。这修习转是从六地后的七地开始,一直到十地。“谓犹有障”,在修习转这个境界里,确实是到无相的境界了,圆成实、真实已经能够现不间断地现前了,但他毕竟还不是佛,还有点儿所知障。“一切相不显现,真实显现”,就是遍计执不显现了,圆成实性显现,就是说他能长时期的修止观。从七地到十地的转依都叫修习转。
四、果圆满转,谓永无障,一切相不显现,最清净真实显现,子一切相得自在故。
经过修习之后,终于圆满了,就是“果圆满转”。“谓永无障”,果圆满转的表现有几个,第一就是“永无障”,永远也不会有障碍了,烦恼障、所知障完全清净。“一切相不显现”,一切障都清除了,当然就没有遍计执了。“最清净真实显现”,最清净法界、真如,圆满显现。“于一切相得自在”,得大自在了。
五、下劣转,谓声闻等唯能通达补特伽罗空无我性,一向背生死一向舍生死故。
前边儿四种转是菩萨自己修行成佛。下边儿是大乘和小乘对比。“下劣转”就是说的声闻、缘觉的情况。“谓声闻等唯能通达补特伽罗空无我性”,“声闻等”的“等”就是指的缘觉。说,声闻、缘觉只能悟人人无我,他没有悟人法无我。“一向背生死一向舍生死故”,“一向”是一直、完全;“背”是厌离。“一向背生死”是说他从开始修行的时候,就是一直厌离生死。“一向舍生死”是说他修须行成功之后就舍弃了生死到涅槃的境界里了,然后一直不出来了。
六、广大转,谓诸菩萨兼通达法空无我性,即于生死见为寂静,虽断杂染而不舍故。
这“广大转”是说菩萨的情况。“谓诸菩萨兼通达法空无我性”,菩萨不但通达人无我,同时还能通达法无我。“即于生死见为寂静”,就是生死即涅槃。“虽断杂染而不舍故”,菩萨断了杂染烦恼,但他悲心深重,不舍弃生死中流转的众生。
若诸菩萨住下劣转有何过失?不顾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故,违越一切菩萨法故,与下劣乘同解脱故,是为过失。
“若诸菩萨住下劣转”,菩萨本是广大转,可现在他的菩提心退了,他要住在“下劣转”,就是要入无余涅槃,不再度众生了。这样就有了过失。“不顾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故”,本来菩萨是要度一切众生,你现在不管了,不顾念众生的利益了,不管在六道里流转生死的众生了,只管自己涅槃,这是第一个过失。“违越一切菩萨法故”,这位菩萨在发心的时候是要成佛的,现在他违反了菩萨法,菩萨的大悲心很强,智慧也很大,他要度众生,现在他退失菩提心,这就犯了菩萨戒。这是第二个过失。“与下劣乘同解脱故”,菩萨退心了,就不再是菩萨了,就成了二乘人一样了,得不到无上菩提。这是第三个过失。
若诸菩萨住广大转有何功德?
菩萨退失菩提心,有以上三个过失。菩萨要是不退失菩提心的话,有什么功德呢?下边儿说有二种功德。
生死法中以自转依为所依止得自在故;
这是第一个功德。菩萨在生死苦恼的境界,“以自转依为所依止”,“自转依”就是大乘法的转依,说菩萨以大乘法的转依作为依此处。大乘法的转依,就是转杂染依他起,而得清净依他起,也就是证悟清净法界,得大自在的。菩萨以这个转依作为依止处,就是无住涅槃的境界,以无住涅槃为所依止。“得自在故”,菩萨的烦恼障、所知障都没有了,内心里达到最极圆满的清净自在境界,这是自利的功德,是自己修行而得到的佛法利益。
于一切趣示现一切有情之身,子最胜生及三乘中,种种调伏方便善巧安立所化诸有情故,是为功德。
“一切趣”就是六道,说,菩萨得了无住涅槃,可以在六道中随意地“示现一切有情之身”——化现一切有情的身相,也就是“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他“示现一切有情之身”度众生,希望众生“于最胜生及三乘中”……“最胜生”是六道中最好的境界,就是享天人之福,不到恶道去。“三乘中”就是在出世的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菩萨教导众生修五戒十善,可以使众生安住在最胜生里,要是教导众生修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四摄,就使众生安住在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里。“种种调伏方便善巧”,度众生可不是容易的事儿,你要帮助他,他有时候还讨厌你,有时候他会爱上你,这都不一定,菩萨呢,就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教化众生。因为他是菩萨,而且是得了无住涅槃的菩萨,所以他能够善巧地度化众生。
此中有多颂:
下边儿有好几个颂子。
谱凡夫覆真 一向显虚妄
诸菩萨舍妄 一向显真实
这是说转依就是解脱。“诸凡夫覆真”,“覆真”就是真实被掩盖起来了,看不见真实了。这是说我们这些凡夫,因为不肯修习,所以被猪油蒙了心,一真法界的境界被无明烦恼所遮蔽。“一向显虚妄”,我们一直看见的都是虚妄的情景,我们就生活在虚妄之中,在虚妄中受苦。“诸菩萨舍妄”,菩萨断除无明烦恼、断除遍计所执,他弃舍虚妄的情景,他知道内心所分别的境界都是不真实的,都是如梦如幻的,因为知道它们不真实,所以不执著。“一向显真实”,菩萨登地以后就一直是清净法界的境界,是无分别智证悟真如的境界,那是真实不虚的。
应知显不显 真义非真义
转依即解脱 随欲自在行
这第二个颂子正式说转依是解脱。第一、第二这两个颂子是一组。“应知显不显”,我们应该知道,真实义显现了、遍计执的不真实义不显现了,这就叫转依。“真义非真义”,“真义”是依他起性的清净分,“非真义”是依他起里的杂染分。杂染分的依他起经过长期的修行,不再显现了,这时候真义显现,这就叫转依。“转依”就是使依他起的杂染分不再显现,让清净分显现出来,也就是在我们现前的分别心上转染还净。转依要依靠唯识观的修习来完成。转依要是成功了,那么,“即解脱”,就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就是把一切烦恼、惑业苦都消灭了。然后你就可以“随欲自在行”——随心所欲地度众生,没有什么可以障碍你。现在你想度众生则障碍很大,人事上的限制、地理环境上的限制等等。到转依成功了的时候则就不一样了。
于生死涅槃 若起平等智
尔时由此证 生死即涅槃
这是第三个颂子,这个颂子和下边儿的第四个颂子是一组,是说无住涅槃的。“于生死涅槃,若起平等智”,咱们知道,生死是杂染的、不自在的,而涅槃是清净的、自在的,它们完全是反个儿的。可是菩萨成就了无分别智,对它们二者产生了平等的认识,觉悟到生死和涅槃其实是不二的。生、死其实是自己内心的分别而已,既然只是内心的分别,那么分别是生的时候根本是没有生可得的,分别是死的时候也没有死可得,都是毕竟空的。“尔时由此证,生死即涅槃”,菩萨有平等智时,就证悟了生死就是涅槃:生死毕竟空,毕竟空就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就是涅槃。有些人把它说成生死、涅槃都是内心的分别,分别是生死的时候根本是没有生死可得的,分别是涅槃的时候也没有涅槃可得,这种说法可不是菩萨的说法,一定要知道,那是二乘的“下劣转”;不是菩萨的“广大转”。
由是于生死 非舍非不舍
亦即子涅槃 非得非不得
说,因为生死即涅槃,所以“于生死非舍非不舍”。“非舍”是没有生死可舍,因为生死是毕竟空的,可舍吗?就和二乘说的舍生死不一样,菩萨没有生死可舍,这是法空的缘故。“非不舍”是说,菩萨觉悟了生死即涅槃,知道根本就没有生死的逼迫,既然没有生死的逼迫了,所以还不能说是没有舍,还是舍了的。菩萨觉悟了生死即涅槃,他在生死里度众生,可是没有生死的苦恼,所以是“非不舍”。没有生死可舍,也就没有涅槃可得。没有生死可舍,所以涅槃也就“非得”。生死“非不舍”,则涅槃也就“非不得”。我们觉得是把生死断掉,然后得到涅槃,但得涅槃的人并没有感到有所得。菩萨有智慧不堕生死,有悲心不舍众生,这就是无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
彼果智分第十一
如是已说彼果断殊胜,彼果智殊胜云何可见?
前边儿说完了果断——无住涅槃,说无住涅槃可不是小乘可比的。现在说果智——无上菩提、大菩提。菩萨之果智殊胜又表现在哪儿呢?注意:果断是从断烦恼的角度来说的,而果智是从成就圣智的角度来说的。“果断”是断除一切烦恼,从这个角度来说叫断德,“果智”成就无量的智慧,从这个角度来说叫智德。
谓由三种佛身,应知彼果智殊胜:一、由自性身,二、由受用身,三、由变化身。
果智的殊胜这里说了,是成就“三种佛身”。先标出来三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下边儿说明。
此中自性身者,谓诸如来法身,一切法自在转所依止故。
啥是自性身?“自性”就是本来就有,“身”是可为一切法的依止,就像我们这个身体是器官的依止处一样。“自性身”以真如为自性,它是一切功德法的依止处。成佛得大菩提的自性身是啥?“谓诸如来法身”,说,自性身就是我们常说的法身,法身这个名字的含义是啥?为什么叫法身?“法”指功德法,“身”是依止,合起来就是说:它是一切功德法的依止,所以叫法身。“一切法自在转所依止”,就是指无量无边的功德法,都以自性为依止、以法身为依止。当修得了无分别智的时候,自性就在一切法上生发出大自在的活动、无障碍的活动。
受用身者,谓依法身,种种诸佛众会所显,清净佛土,大乘法乐为所受故。
自性身可以生发出大自在的活动,受用身、变化身能不能由自性身生发?当然能!受用身、变化身本就是法身的一种作用。自性身(法身)这是成佛后的清净境界,是他自己的功德境界,而受用身、变化身则是佛的大悲心广度众生的境界,这是利他的功德。“受用身者,谓依法身,种种诸佛众会所显”,“谓依法身”,原来这受用身是以刚才说的法身为依止,也就是说,受用身是由法身生起的,“种种诸佛众会所显”,“种种诸佛会”是说菩萨成佛之后都要说法度众,当然这里说的可不是像阿含经里释迦牟尼给某个人说法解惑一样,而是像华严法会那样,有无量无边的法身大士来参力D法会,来参加这大法会的都是圣位菩萨、法身菩萨,凡夫是参加不了这法会的。参加这法会的菩萨所见到的佛身就是受用身,佛的受用身就是教导这些法身菩萨的。“种种诸佛众会所显”的“所显”,是指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十地,他们在大法会中所见到的佛都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功德、因缘不同。同在一个屋里,所看见的同一张桌子,也是各见各的面儿,都不一样。这就是说受用身对不同的众生来说所见不同。“清净佛土,大乘法乐为所受故”,法身佛为了度化众生,要用一些不同的方便,比如说他得现不同的身相,还得现出清净的佛土,还得说种种的微妙佛法等。菩萨见到这样的佛,听佛说这样的法,受到种种的法乐……这就叫“受”。菩萨在佛所现出的佛土里可以享用佛现出的一切,这就叫“用”、“受用”。也就是说,佛现出清净佛土、说大乘佛法,让菩萨来享用,也就是说,受用身是法身菩萨所见到的佛。
变化身者,亦依法身,从覩史多天宫现没、受生、受欲、跄城出家、往外道所修诸苦行、证大菩提、转大法轮、入大涅槃故。
而佛的变化身呢?“亦依法身”,也是以法身为依止的。现在我们说的变化身就是示现八相成道的佛,比如说释迦牟尼佛就是变化身。“从靓史多天宫现没”,“靓史多天”就是兜率天,“现没”就是示现不在兜率天了,从兜率天到人间来了。这是八相成道的第一相:降兜率。“受生”,第二相:在人间降生了。“受欲”,第三相:在人间享受五欲。“踰城出家”,悉达多太子在二十九岁这一年的一天夜里,带着车匿越城跑出来出家了。“往外道所修诸苦行”,释迦牟尼刚出家的时候也是到各处参访,著名的有六师外道,释迦牟尼到他们那儿参访,而后到雪山修了六年的苦行。“证大菩提”,释迦牟尼经过六年苦行,发觉不行,因之舍弃苦行,接受牧羊女的供养,到菩提树下禅定,发愿说,若不成道终不起座,夜睹明星而证得无上菩提。“转大法轮”,佛陀成道之后,弘法度众。“人大涅槃”,释迦牟尼佛在八十岁人灭了。这就是八相成道,各处说法稍有不同,有些地方没有参访外道这一相,而有降魔。这关系不大。这变化身是度化凡夫的。
此中说一咀柁楠颂:
下边儿是分十种情况来解释菩萨果智的殊胜,这儿先用一个颂子来总标。
相证得自在 依止及摄持
差别德甚深 念业明诸佛
这个颂子就是十相,果智这一部分就是用这十相来显示的。这个颂子要读成“相、证得、自在、依止、及摄持、差别、德、甚深、念、业,明诸佛。”后边儿的“明诸佛”是说,就是用前边儿的相、证得、自在等十相来表明诸佛的果智殊胜的。下边儿就具体来解说大乘菩萨的果智十相。
诸佛法身以何为相?应知法身略有五相:
第一相就是“相”。说,诸佛法身的体相什么样儿呢?说,诸佛法身的体相有五种表现。
一、转依为相,谓转灭一切障杂染分依他起性故。转得解脱一切障于法自在转现前清净分依他起性故。
先看第一种表现:转依为相。转依就是从我们现前的分别心里修止观、修六波罗蜜多等,渐渐地就把烦恼障、所知障等杂染分依他起性破除了。杂染分依他起性就是由内心的执著熏成的烦恼种子。现在要把他们破除。“转灭”就是把这杂染分依他起给破除。在“转灭”的同时还有一得,有一失必有一得,得了啥?得了“解脱一切障”,就是说从一切障中解脱出来,解脱后是什么样子?“于法自在转”!就是心在一切法上都是自在的。我们没有灭除执著,所以我们见到可爱的境界心里就动,看见可恨的境界心里也动,从来就没有自在过,现在你的心自在了。什么叫“自在”?就是自己愿意咋样儿就咋样儿,不受别人的影响,当然,佛教这是说的内心,指内心不受外界的影响,不受一切法的影响。现在你解脱一切障,就“于法自在转”了,没有什么能够影响你。大自在的境界现前了,没有烦恼的系缚了,那么,就是“现前清净分依他起性”。“清净分依他起性”可以说就是就是清净法界、圆成实性,也可以说是清净依他起,就是无量无边的功德、智慧现前。法身就是这样儿的:远离无量无边的杂染,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这就是法身的转依相。
二、白法所成为相,谓六波罗蜜多圆满得十自在故。
第二种相是“白法所成为相”,“白法”就是无漏功德。无漏功德所成就的相就是白法所成相。也就是菩萨在成佛之前所修的六波罗蜜多修圆满了,这样,在成佛的时候就有十种大自在。哪十种自在呢?下边儿分着说一下。
此中寿自在,心自在,众具自在,由施波罗蜜多圆满故。
第一是“寿自在”,就是寿命问题,他想在这儿活多久就活多久。我们凡夫想活但就是活不了,阎王爷来抓,想活短点儿也不行,千古艰难唯一死,死是很难的。这个“寿自在”是指佛的自受用身,是无量寿!第二个是“心自在”,就是指世间一切尘劳杂染不能染污它,伤害不了他。《别译杂阿含·三一九》有象护尊者吓佛的故事,说像护当时是佛的侍者,佛夜里还经行不睡,象护太困了,但是佛教中是师父没睡,弟子不能先回屋睡,象护就想:世尊不睡,我应该想法让他睡。象护就装成一个“薄俱罗鬼”来吓佛,佛说,你可真愚痴,难道你不知道如来是没有一切畏怖吗?佛的心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自在。第三个是“众具自在”,“众具”就是财富,要多少有多少。说,这寿自在、心自在、众具自在是由修布施波罗蜜多而得的。布施有法施、财施、无畏施,法施得寿自在,这是因为法施可以救众生慧命,所以在果上得寿自在。无畏施得心自在,这是因为无畏施是解除众生内心的恐怖的。财施得众具自在。
业自在,生自在,由戒波罗蜜多圆满故。
第四个自在是“业自在”,就是说,成就法身时,身、语、意三业自在。第五个是“生自在”,就是说,佛想到欲界受生就到欲界受生,想到色界受生就到色界受生。凡夫可是不自在的,是随业而流转的,业力使你到哪儿你就得到哪儿,想不去是没门儿的。但佛菩萨是自在的。这业自在、生自在是“由戒波罗蜜多圆满故”,这是因为持戒波罗蜜多圆满的缘故。因为持戒的人在因地时三业清净,他只作善,所以成佛时得业自在,因为他不作恶,所以在果地得生自在。
胜解自在,由忍波罗蜜多圆满故。
第六种自在是胜解自在。就是说你你内心里的想法特别有力,境界就随着你内心里的想法而现。比如说你内心里想水,因之你看见的就不是咱们看见的桌椅了,而成了水。也就是说,内心胜解可以转境。这个是自己的内心转自己的境,不是你的内心转我的境。在.楞严上有月光童子的故事,老和尚作观小和尚看见水,这是错误的。这就是胜解自在,这是因为在因地修忍辱波罗蜜多而成就的。这是因为在因地修忍辱波罗蜜,能容忍众生的种种境界,所以感得果地的“外境”随心而转。
愿自在,由精进波罗蜜多圆满故。
第七个自在是愿自在。“胜解自在”是说把已经有的境界随心地转变,而这愿自在则是说,没有的境界随心所欲给现出来、创造出来。这个愿自在是因为在因地修精进波罗蜜多而成就的。在因地你做一件事儿一定自始至终要作成功,所以到果地就心里想作什么事情就一定成功。
神力自在五通所摄,由静虑波罗蜜多圆满故。
这是第八种自在,是说五种神通都具足了,无障碍了。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这五通是因为在因地修禅定波罗蜜多而成就的。
智自在,法自在,由般若波罗蜜多圆满故。
第九种自在是智自在,佛的大智慧是自在无碍的,通达一切法、一切众生,世、出世间的一切都通达。第十种自在是法自在,是说佛能够安立无量无边的法门而教化众生。这许多的法门都是佛陀安立的而已。这两种自在是因为因地修般若波罗蜜多而成就的。
这十种自在是白法所成相。
三、无二为相,谓有无无二为相,由一切法无所有故,空所显相是实有故。
菩萨果智十种殊胜相的第三相是无二相。“二”就是指世间法,因为世间法都是相对的,有长才有短,有大才有小,这就叫“二”。圣者的法身是超越世间的,是没有“二”的。无著论师在论文中说了三种“二”相。第一种是“谓有无无二”,就是既不是有,也不是无。具体来说,就是“由一切法无所有故”,指遍计所执的一切法都是没有的。我们现在觉得这遍计所执法是十分的真实,但佛说众生遍计执的境界是一无所得的。还有一句“空所显相是实有故”,就是说空性所显现的离一切相的境界是真实的。“由一切法无所有故”,所以非有;“空所显相是实有故”,所以非无。
有为无为无二为相,由业、烦恼非所为故,自在示现有为相故。
第二种无二相就是:有为无、无为也无,有为法无、无为法也无。“有为无”就是“由业、烦恼非所为故”,我们一般说的有为法,就是指所有的因缘所生法,而现在这儿说的有为法是指业、烦恼所造的一切法。法身的境界可不是有漏的业和烦恼所造成的,法身是大自在境界,绝对没有染污的业和烦恼的情况,所以叫“有为无”。下边儿一句说,“自在示现有为相故”,就是说,他是能够广度众生的,他不同于二乘人的无为境界。二乘人弃舍了业、烦恼,人无余涅槃了,但佛能自在无碍地示现种种利益众生的事业,现出有为的身相而为说法,所以“无为无”。“由业烦恼非所为故”是不同于世间的有为相,“自在示现有为相故”是不同于二乘的无为相。二乘人人无余涅槃后就不示现有为相了。
异性一性无二为相,由一切佛所依无差别故,无量相续现等觉故。
第三种无二相是:异性无、一性无。“异性”就是事物的彼此差别。“一性”是事物的体性不分彼此。我们觉得,这世间不是异就是一,不是一就是异,现在法身是超越了异、一的。“由一切佛所依无差别故”,这是说不异的,指的是一切佛的无分别智,根本是没有不同的。他们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依止的清净法界、圆成实性,或者说真如,都是一样的。“无量相续现等觉故”,既然佛与佛没有差别,能不能说根本就没有无量无边的佛、只有一佛呢?不能这么说!这一句“无量相续现等觉故”就是说,佛从最初发心成佛的地方来看,差别还是有的。“相续”就是众生。无量的有情,各有各的因果系统,不相混乱,他们遇上三宝,发心修行,慢慢地成佛了,“现等觉故”,等觉、妙觉是菩萨的果位,马上就成佛了,觉悟诸法卖相了,要成佛了,这样来看,就有无量无边的佛,不能只是一位佛。这就是不能说是一性。下边儿还说这个道理。
此中有二颂:
这两个颂子还是说“异性一性无二相”的。
我执不有故 于中无别依
随前能证别 故施设有异
“我执不有故”,说,凡夫是有我执的,因为有这我执,所以就在自己的这个因果系统里一直地相续轮回下去,每一个有情都有他自己的因果系统,但佛是无我的,他没有我执,他有的是无分别智,所以佛与佛之间是无分别的、他与众生也是无分别的。所以说“于中无别依”——在清净法界里没有彼此生命的不同所依,都是无分别的,只有一个清净法身。凡夫因为我执,所以轮回,要是能够修学佛法,到佛的境界时,就没有我执,见一切都是相互融摄的。就是说,没有异性,“异性无”。“随前能证别”,“随”是随顺,“前”是以前,指成佛以前,“能证别”就是修行时各阶段的差别,初地与二地有差别,与三地、四地都是有差别的等,这一句就是说,随顺他以前从作凡夫的时候,一直到转凡成圣,再到十地菩萨等,这还是有差别的。“故施设有异”,所以就安立了各自不同的名号。这是释迦牟尼佛,那是阿弥陀佛,那是药师佛等等的不同。所以,这后两句是指佛与佛在修行时的别愿不同而成就的情况,所以给安立了不同的名号。这种种的名号其实都是施设而已。既然施设了不同的名号,所以就是“一性无”。
种姓异非虚 圆满无初故
无垢依无别 故非一非多
这第二个颂子其实说的给前边儿是一样的,还是说的非一非异,不过是用不同的理由来说的。这里先用四个理由来说“非一”。“种姓异”,这是第一个理由。“种姓”就是指有人是声闻种性,有人是缘觉种性,有人是菩萨种性,这不一样。有的人他就是想成佛,有的人就是想作罗汉,这就是种性不一样的缘故。种性不同,就发心不同,导致修行证果的情况不同。所以佛不是只有一位,有多佛,非一!“非虚”,这是第二个理由。就是没有徒劳的意思,指发了菩提心,培植了很多福德智慧资粮,我们在凡夫位培植资粮很不容易,到八地菩萨以后,那是大自在、无功用行的境界,培植福德、智慧就比较容易了。如果只有一佛的话,我们的辛苦不是就没有意思了吗?我们根本不能成佛,那我们还辛苦什么劲儿——“非虚”就是说,不,我们的辛苦不会白辛苦,是会成佛的。你只要发心,都是能成佛的。“圆满”是第三个理由。“种姓异”和“非虚”是因地时候的情况,这个“圆满”是成佛以后的情况。成佛以后,佛以三乘法普度一切众生,你是声闻乘我给你说声闻乘法,你是缘觉乘我给你说缘觉法,当然,一般来说,缘觉不用佛给说,但要是能说我也是给说的,你是菩萨乘我就给说菩萨乘法。佛就是这样教化众生的,如果只有一佛,其他的都不能成佛,佛就不必要用菩萨乘来教化菩萨乘众生了,这样呢,就不是圆满的了,现在说是“圆满”,所以佛是“非一”。“无初故”,这是第四个理由。既然有这么多佛,那么,哪一位是第一个成佛的呢?说没有第一、没有最初。要是有第一的话,在第一的前边儿就该没有佛了,现在说是没有最初的。佛前还有佛,永远推不出个第一来。这四个理由来成立“非一”。下边儿说无多佛,就是“非异”。“无垢依无别”,“无垢依”就是清净法界。佛消除了所有的染污种子,得了究竟清净的无分别智,清净无分别智所依止的平等法性是没有差别的。既然无差别,你能说佛有很多吗?从清净法界上说,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等是一样的。这就是“非异”、“异性无”。
四、常住为相,谓真如清净相故,本愿所引故,所应作事无竟期故。
这是说法身以“常住为相”,就是指佛的法身是常住不变的。为什么法身常住呢?下边儿有三个理由。“谓真如清净相故”,这是第一个理由。就是说佛陀五分别智所证悟的是清净真如,所谓“清净”就是没有戏论相,一切的戏论相都是染污的,离一切戏论的清净真如是常住。有为法是生灭变化的,而离一切相的无为法——真如,是没有戏论相的,是常住的,而佛的法身是以真如为体,所以佛的法身是常住而没有生灭变化的。“本愿所引故”,这是第二个理由。“本愿”的“本”,就是最初。说,佛陀最初在发愿的时候,发的就是普度一切众生皆成佛道的愿,因为众生有很多,所以他得尽未来际度。因为他有度众生的愿,众生很多,所以他就得继续存在,这就使得他得常住。所以说“本愿所引故”。“所应作事无竟期故”,这是第三个理由。佛陀要度众生,但度众生这件事儿,是没有终结的一天的,所以他得常住。
五、不可思议为相,谓真如清净自内证故,无有世间喻能喻故,非诸寻思所行处故。
法身有不可思议相,为什么说不可思议呢?有三个理由。“真如清净自内证故”,佛陀无分别智证悟了清净真如,没有证悟清净真如的人,是想不出清净真如的情况的,我们凡夫总是爱揣测,用我们的分别心来思惟佛陀的境界,这是思惟不到的。这一个“真如清净自内证故”是说,真如不是凡夫的分别心能推测出来的,是要用无分别智才能证悟的,所以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无有世间喻能喻故”,这是第二个理由。说凭世间的比喻是没法来比真如的清净境界的,因为世间的譬喻都是思量的境界,而清净真如是超出思量的境界的,是最究竟圆满的,这是不该去思议的。“非诸寻思所行处故”,这是第三个理由。说,真如的法身境界是无分别智,不是寻思这样的心所,活动的境界,所以不可思议,不能去思惟法身的境界。
十门分别的第一门——相,到这儿就完了。
复次,云何如是法身最初证得?
这是第二门。第一门说佛陀的法身有五相,那么这五相是啥时候、怎么样证得的呢?
谓缘总相大乘法境无分别智及后得智,五相善修,于一切地善集资粮,金刚喻定破灭微细难破障故,此定无间离一切障故得转依。
“谓缘总相大乘法境”,说,无量大乘法门的总相是真如,总相这个真如境界是由“无分别智及后得智”来缘取的。无分别智缘取真如是无相的,后得智缘取真如则是带着真如的相,就是说,后得智是为一切众生说法的。要想得证法身,你必须得修行,修行一共有“五相”,论文中说,得“五相善修”,什么是五相善修?翻回五十页,第一行说,“由五相修,何等为五?谓集总修、无相修、无功用修、炽盛修、无喜足修。如是五修,令诸菩萨成办。”现在说五相善修,就是这个。如果你能五相善修的话,那么就可以证得法身,在欢喜地就证得法身,然后一步步圆满,到成佛的时候究竟圆满,所以我们是把得到圆满无上菩提时的究竟圆满法身叫最初证得(究竟)法身。“缘总相大乘法境无分别智及后得智”就是五相修里的“集总修”。这一句“于一切地善集资粮”是五修的总说、略说。“于一切地”,就是从从初发心一直到十地,从开始发心一直到十地,不断地“善集资粮”——一直积集福德、智慧资粮。“金刚喻定”是到后边儿的金刚道,在《八识规矩颂》中有一句“金刚道后异熟空”,那里说到了金刚道,金刚道是成佛前的刹那,在那时候可破一切而不被一切所破。金刚道定心成就了,就可以“破灭微细难破障故”,就是说到金刚道的时候,破除一切,不管你是再难破的障碍都统统被一扫而光。“金刚喻定”的“金刚”是不可破坏的意思,它可以破其他一切。得了这样的定,就可以连最微细的所知障、烦恼障的一切种子都破掉。“此定无间离一切障故得转依”,“此定”就是指金刚喻定,这种定可以破最难破的微细障。“无间”,没有间断、一直地,指一直把一切障都远离,一切障想回来一会儿,是根本没得商量的,想都别想,这个门对它已经堵死了。这样呢,就得了转依。灭除一切障之后,大智慧现前、法身真如圆满出现,·这就是转依。刚才你问法身啥时候、怎么样出现,现在就说,在金刚道的时候,破除一切障,真如圆满出现,这时候就证得圆满法身。
复次,法身由几自在而得自在?略由五种:
这是第三门。法身有几种自在呢?简单来说有五种自在。前边儿说过十自在,那是由六波罗蜜多圆满而得的十自在,那是偏重于因地说的(也就是一般说的转识成智),现在说的五自在,则偏重于果上来说,偏重于果上说就是转五蕴为自在。
一、由佛土、自身相好、无边音声、无见顶相自在,由转色蕴依故。
第一个是佛土自在。佛土是清净微妙的。“自身相好”,首先是佛自身的相好,庄严无比,这是大自在的境界。“自身相好”一般是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在《中阿含》十一卷中有《三十二相经》(见《大正藏》1册493页上栏—494页中栏),在《大般若经》三百八十一卷中有“三十二大士相,八十种随好”(见《大正藏》6册967页中栏—969页上栏)。《瑜伽师地论》四十九卷也有,都讲到三十二相以及八十随形好。无著论师在这儿举了一个自身相好的例子,他说的这两种相给一般说的三十二相里不一样。“无边音声、无见顶相自在”,“无边音声”是说佛的音声不可限量,不管你与佛距离多远,只要与佛有缘,佛只要是度化你,不管你在哪儿,佛说的话你都能听到。也就是说,你参加佛陀的法会,你坐在前边儿、坐在后边儿,都听得一样清楚。要是在我们这个地方,远了就听不见了,在佛土里是不会的。《阿含经》里有目犍连尊者试佛的声音到底能传多远的故事,目犍连尊者一直跑到了奇光如来那里,还照样听见释迦牟尼佛的音声。“无见顶相”,就是看不见头顶,为什么看不见头顶,因为他太高大,你得仰视。这佛土自在是怎么成就的呢?“由转色蕴依故”,这是因为佛把有漏的色蕴转依成了无漏圆满的了。
二、由无罪无量广大乐住自在,由转受蕴依故。
第二个自在是乐住自在,这乐住自在是“无罪无量广大”的,“无罪”是说我们凡夫的三受,或者说五受,就是苦、乐、舍、喜、忧,都是有漏的、染污的,成佛时所得的受是无漏的、清净的。而且这“受”是无量广大的。佛有无量的甚深三昧,所以是广大的乐住,没有什么能够破坏。这乐住是怎么成就的呢?“由转受蕴依故”,是因为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把有漏的受蕴转依了的缘故。
三、由辩说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由转想蕴依故。
第三个自在是“辩说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名身、句身、文身是《百法明门论》中的内容。一个一个的名字,由名词组成一个一个句子,由句子组成一篇文章。“身”就是由众多聚集起来的意思。“辩说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就是说佛的法身为一切众生说法的时候,也能用名身、句身、文身进行辩说,也能假借名句文来表达佛法。这种自在是怎么成就的呢?“由转想蕴依故”,凡夫的想蕴是有漏的,佛陀的想蕴是无漏的,有漏的想漏转成无漏的了,这就成就了这种自在。
四、由现化、变易、引摄大众、引摄白法自在,由转行蕴依故。
刚才说过了色蕴、受蕴、想蕴转依后的自在,这是行蕴转依后得的自在。行蕴转依的自在有这么一些:现化自在、变易自在、引摄大众自在、引摄白法自在等。“现化自在”是指佛因为内心的自在而显现出种种的神变,无障无碍。“变易自在”是指能转变一切境界,能把水变成火,能把砖瓦变成宝贝,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佛有无量变化。“引摄大众自在”是指佛陀能善巧说法,引导众生趣向无上菩提。“引摄白法自在”指佛能引摄出无量无边的清净功德。这现化自在、变易自在、引摄大众自在、引摄白法自在,都是因为把转变了有漏行蕴的关系。
五、由圆镜、平等、观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转识蕴依故。
第五种自在是四智自在。就是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转末那识成平等性智,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转前五识成成所作智。翻到世亲释267页看第一行,“此中大圆镜智者,谓无忘失法,所知境界虽不现前,亦能记了,如善习诵书论光明。”再翻到无性释524页看第三行,“当知此中,转阿赖耶识故得大圆镜智,虽所识境不现在前,而能不忘,不限时处,于一切境,常不愚迷……”这两种解释差不多是一样的,就是说大圆镜智是不忘失法,我们现在干什么都老忘记,一段时间不用就忘了,但佛不会。大圆镜智是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的依止处,要是没有大圆镜智,其他三智就没有。我们凡夫的根身器界是由第八识现的,成佛时就由大圆镜智现出来根身器界。在凡夫的时候,由阿赖耶识摄持一切惑业苦的种子,成佛了以后,一切无漏的闻熏习的种子都摄持在大圆镜智里了。然后看“平等性智”。说,末那识在因位的时候执著自我、四烦恼常俱,所以不平等,到成佛的时候,(其实是到登初地的时候)出现平等性智。觉知一切众生心性平等、一切菩萨心性平等。第三是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妙观察智就是成佛的时候,能够随心的作意现出种种三昧、种种智慧,为一切众生宣说佛法。第四是“成所作智”,就是说佛陀一切都圆满了,所愿皆成,成就了所应该做的一切事情,教化一切众生。
复次,法身由几种处应知依止?略由三处:
这是十门分别的第四门,依止门。“法身”就是法的依止处,法身可以作什么的所依呢?就是说,有多少境界得依止法身呢?简单来说,有三种境界依止法身。
一、由种种佛住依止,
说,种种的佛住要依止法身才行。“佛住”就是说成佛以后,他因为要度化众生而不入无余涅槃,他既然不入无余涅槃,那么他就得有可住之处,他就得依法身而住。在世亲释267页说,“由种种佛住依止者,谓佛安住圣住、天住、及与梵住,故言种种,法身为此诸住所依,是故说名佛住所依。”525页无性释中说,“由种种佛住依止者,由诸如来所得法身,与所安住种种天住、圣住、梵住为所依止。诸天住中,如来多住第四静虑;诸圣住中,如来多住空解脱门;诸梵住中,多住其悲。如是种种如来所住。”无著的论文说得不很清楚,但世亲、无性的解释就清楚得多了。天住是指色界四静虑,佛心就住在四静虑里。梵住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佛心住在悲无量心里,这样他才度众生,没有悲怎么度众生?圣住就是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佛心住在空解脱门这里,这样离一切相。这圣住的空住其实就是无相的大涅槃,而天住的第四静虑和梵住的悲无量心则是有相的,这是度众生的,这样呢,佛就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这是无住涅槃的境界。这三种住都以法身为依止。
此中有二颂:
这儿有两个颂子。这两个颂子是说佛住的无住涅槃与声闻、缘觉的涅槃不一样的地方。世亲释中说是“为显诸佛解脱殊胜,说二伽陀”。
诸佛证得五性喜 皆由等证自界故
离喜都由不证此 故求喜者应等证
第一句说,“诸佛证得五性喜”,就是说诸佛成就了五种不同的欢喜,为什么有这五种喜呢?“皆由等证自界故”,就是因为诸佛证悟了一真法界了。“自界”的“自”是遍于一切、特别广大的,什么东西遍于一切呢?当然是清净法界。因为佛证悟了一真法界,所以成就了五种欢喜。“离喜都由不证此”,“离喜’’就是没有这五种欢喜,就是指声闻、缘觉,他们没有这五种欢喜。为什么他们没有这五种欢喜呢?“都由不证此”,完全是因为他们没有证悟清净法界。“故求喜者应等证”,所以说,要是想成就这五种喜,你就得努力去修证无上菩提、证悟一真法界。
由能无量及事成 法味义德俱圆满
得喜最胜无过失 诸佛见常无尽故
五种喜到底是哪五种喜?能无量、事成、法味、义、德,就是这五喜。“能无量”是指一真法界的功能是无量无边的,证悟了一真法界的佛,觉察到有这么多的能,有大欢喜,所以这是一喜。“事成”的“事”,就是所做的事情;“事成”就是说他所做的事情——度化众生,一定能成功,虽然有情无量无边,佛菩萨誓度之,佛菩萨知道这件事一定能成功,有大欢喜,所以这是第二喜。“法味”的“法”,就是佛教化众生所说的十二分教,这语言文字所表述的佛法,是最清净法界的正等流。佛菩萨证悟一真法界,觉得法味特别殊胜。这“法味”是以语言文字的佛法为缘而修行达到离文字第一义谛时,有大欢喜,这是第三喜。“义”是指经典所诠之义,经典有无量的义,佛菩萨随心想要某个法门某个法门就现出,所以有大欢喜,这是第四喜。在无性释中还有一句话,“复有说言,义谓涅槃”,要是指涅槃当然这也是一喜了。“德”,指证悟了一真法界,成就无量的功德,有大欢喜,这是第五喜。把“能无量、事成、法味、义、德”作为五喜,是无性释中的说法。世亲释中稍微有点儿不一样,世亲释中是把“义”和“德”合起来算成一种喜,而把下一句颂子“得喜最胜无过失”说成第五喜。“得喜最胜无过失”就是指成就了前边儿的“喜”(按无性说是已经五种了,按世亲说则是四种),这喜是最殊胜的,不是世间以及二乘所能及。“无过失”就是说这喜不会引起烦恼障、所知障的污染,是最极清净的喜。按世亲的说法,这是第五喜——因为前四喜而喜。我们现在要是有喜的话,会因喜而造业,就是咱们说的得意忘形。球迷因为打球输了而闹事,打球赢了也闹事儿。最后一句是“诸佛见常无尽故”,就是说,佛大悲心不入无余涅槃,他见到的这五种喜是一直地相续下去没有穷尽的。
二、由种种受用身依止,但为成熟诸菩萨故。
刚才说的是种种佛住依止法身,这是说“种种受用身依止”法身。“受用身”是法身大土所见到的佛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说受用有两种受用,一种是白受用,就是法身,第二种受用是他受用。他受用就是被法身大士所受用,也就是度化法身大土。受用身有很多种的不同,十地菩萨所见皆不相同。初地所见的与二地所见的就不一样,与三地所见的也不一样。观音菩萨所见的与文殊菩萨所见的也不一样,别看他们都是早已成佛的,这就像咱们同坐在一个屋里,也都是凡夫众生,但所看见的这张桌子也不一样,你看见的是那个边儿,我看见的是这个角。这受用身也得依止法身而有,他是法身示现出来的。法身显示受用身出来是干吗的?“但为成熟诸菩萨故”,说,显示受用身出来只是为了度化诸菩萨的。地上菩萨虽然也得了法身,但功德还没有圆满,还要依靠佛的教导,这时就由受用身佛来给说法,来成熟地上菩萨的修行。
三、由种种变化身依止,多为成熟声闻等故。
第三,种种的变化身也要依止法身。变化身也是各式各样的,变化身是凡夫见到的佛。法身佛示现变化身佛出来干吗的?“多为成熟声闻等故”,说,变化身大多是为了度化二乘人的,就是说,为凡夫培植声闻、辟支佛的善根,当然,也可以给有的众生培植成佛的善根。佛为了成熟这些人所以示现变化身。无著论师在论文中用了一个“多为”成熟声闻等故,就是指还有一少部分是成佛的。这样就说了三种依法身的情况:种种住、受用身、变化身。
应知法身由几佛法之所摄持?略由六种:
这是十门分别的第五门:摄持门。法身容含多少佛法?“摄持”就是容含、含摄等意思,也就是说,有多少佛法组成法身?由多少功德聚成法身?法身就是由功德聚在一块儿成就的。法身不是只有平等法性,还有很多功德。这里说了六种佛法功德。
一、由清净,谓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
六种佛法的第一种是清净佛法,这里说的清净佛法是指啥?“谓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说,就是弃舍了阿赖耶识里的有漏种子,得到五分别智,证悟清净真如,就有了无量功德庄严的法身。一般说是转识成智,但这里说是转识得法身,法身通常是指平等法性说的,这就是说平等法性和大圆镜智是一回事儿,从真常不变的理性上说,叫它平等法性,从其大智慧光明来说,叫它大圆镜智。注意,平等法性是每一位佛都平等,都无差别。窥基法师说,当来下生弥勒佛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说,“我昔曾于彼时彼分,即名胜观正等觉者”——我释迦牟尼就是过去的毗婆尸佛。就是这个意思。
二、由异熟,谓转色根得异熟智故。
第二种佛法是异熟。异熟有异时而熟、异类而熟、变异而熟o“由异熟”是指法身是纯净无漏的,不是世间有漏的境界。虽然在世间修行时是有漏的,但到成佛时是无漏的,这是发生了变异,这主要是说异熟的变异而熟这个意思。“谓转色根得异熟智故”,“色根”就是前五根。在我们成佛时,就“转”色根——把色根给舍弃了,而后就“得异熟智”,成就了异熟的智慧。我们凡夫这个身体是由五根组成的,是物质性的,到成佛时弃舍色根,得异熟智,就是说,佛是以智为身!这样咱们就知道了,法身佛是没有色相的、没有形相的。所知相那儿说十一识,里边儿就说到,身也是识的所现。
三、由安住,谓转欲行等住得无量智住故。
第三种佛法是安住。“安住”是啥意思?论文中说了,“谓转欲行等住得无量智住”,其中这个“欲行等住”的“欲”是欲界,“行”就是活动,主要是指心的活动,“欲行”就是心在欲界活动,因为心在欲界活动,所以你就在欲界受报,你就是欲界众生。因为心里有欲望,所以你造业,所以你受苦,这是一连串儿的。“欲行等住”就是欲行住、色行住、无色行住,心在欲界活动就是欲行住,心在色界活动就是色行住,心在无色界活动就是无色行住。那个“等”字儿就是色行、无色行。众生在“欲行等住”就是在三界里流转,就有很多的烦恼,因而不能出离。好,现在好了,成佛了,就“转欲行等住”而成“无量智住”了,那个“转”是舍弃,以前我说过,“转”是生起,但在这儿是舍弃的意思。“转欲行等住”就是舍弃了三界的情况,得到的那个“无量智住”是咋回事儿呢?“无量智”就是不可思议的大智慧境界,各种各样的智慧都有了。
四、由自在,谓转种种摄受业自在,得一切世界无碍神通智自在故。
第四种佛法是“自在”。说,“转种种摄受业自在”,“摄受业”的“摄受”就是积聚,比如说积聚财富来享受,现在是“摄受业”,就是积聚了些业来受报。这个“摄受业自在”的“自在”可不是得大自在的那个自在,而是存在、生存的意思,比如说你要是不能积聚一定的资财,你就没法子生活,不能生存下去,比如说你是一个律师,你要是业务不好,你就没有生意,你律师就当不成了,所以,这个自在应该是“业务熟练”、过得舒服的意思。现在成佛了,就不是这样了,不在这上面自在了,要“转种种摄受业自在”,而“得一切世界无碍神通智自在”,就是说,成佛之后,成就无碍的神通,大自在的神通,到一切地方去救度众生都没有关系。佛陀的这“自在”才是真的自在。
五、由言说,谓转一切见闻觉知言说戏论,得令一切有情心喜辩说智自在故。
’第五种佛法是“言说”,就是语言、思惟。我们的言说是从哪儿来的?就是从一切的见闻觉知而来的,从见闻觉知而来的言说,都是虚妄的,实际上根本就是戏论,在凡夫的时候就是这样。现在成佛了,就要把这样的戏论给舍弃,只要舍弃了这个,就可以“得令一切有情心喜辩说智自在”,什么意思?就是说,佛有无障碍的微妙辩才,佛有自在地演说这微妙佛法的智慧,他能在没有三宝的地方建立三宝、成立佛教、教化众生,能令众生离苦得乐了。因为众生有见闻觉知的言说,佛菩萨就也善巧地设立这样的言说。
六、由拔济,谓转拔济一切灾横过失,得拔济一切有情一切灾横过失智故。
第六种佛法是“拔济”,这是佛的慈悲境界。论文说,“转拔济一切灾横过失”。说,我们虽然是凡夫,我们生在娑婆世界,有言,“业不重不生娑婆”,但我们也不是连一点儿的好事也不作,我们有时候也是会作一点儿的好事的,那么,这就是“拔济一切灾横过失”。现在成佛了,就把在凡夫时候作好事儿的不净心舍弃,就是说,在我们凡夫作好事儿时,会想,这是我在作好事儿,现在成佛了,这心就要舍弃,不要想这是我在作好事儿,你要把这当成一种自然的反应而已。“转拔济一切灾横过失”的“转”是舍弃,舍弃这个之后会怎么样呢?说,你会得“拔济一切有情一切灾横过失智”,这是一种智慧。王恩洋的解释更通俗,说我们的不如意有很多,这不如意就是“灾横过失”,比如说,你冷、你热等,现在你有智慧,你可以作出棉衣、造出空调,这就叫“拔济一切灾横过失”。比如说有病了,你可以给治好,这也是“拔济一切灾横过失”。但是,我们凡夫在做这些事儿的时候心不清净,所以要“转”,就是舍弃不清净心。成佛后就得“拔济一切有情一切灾横过失智”,就是把心念调清净了。
应知法身由此所说六种佛法之所摄持。
这是一句总结。说,法身就是这六种佛法组成的、成就的。
诸佛法身当言有异?当言无异?
接着这是十门分别的第六门:差别门。就是说,诸佛的法身是有异还是无异呢?
依止、意乐、业无别故,当言无异。无量依身现等觉故,当言有异。
说,这要看你从哪个角度来说了,要是按依止、意乐、业这些方面来说,就是无差别的,要是按无量依身这方面来说的话,那就是有异。论文中是“依止、意乐、业无别”,意思就是依止无差别、意乐无差别、业无差别。所谓“依止”就是指真如,因为一切佛都是以真如为依止处,所以,从真如这一方面来看,一切佛是无差别的。“意乐”,最通俗地说,意乐就是心里高兴。这是指佛的意愿都是清净无漏的,都是要利益一切有情的,从这点儿上来说,佛与佛之间没有差别。“业”就是所作的事儿(以及其影响),佛作的都是利益众生的事儿,从这点儿来说,佛与佛也是没有差别的。所以,从这三方面来说,“当言无异”,佛的法身是无差别。“无量依身现等觉故,当言有异”,这是换了角度了。说,每一位佛,最初都是凡夫,他们在凡夫时发了菩提心,每一位凡夫都是一个完整的因果系统、生死系统,各有各的生命。论文中的“依身”就是指所依的身体,身体各不相同,无量无边,经过修习,逐渐地成功了,“现等觉”——得无上菩提了。要是从这一方面来说,还是有差别的,所以不能说无异,“当言有异”。
如说佛法身,受用身亦尔,
对于佛的法身这样说了,对于受用身,也这样说。
意乐及业无差别故当言无异;
受用身也是度化众生的,当然其意乐、业也都是无差别的,“当言无异”,不能说有差别。
不由依止无差别故,
在说法身的时候,有三个无差别:依止、意乐、业,而说受用身的时候,只说了意乐、业,而没有说依止。这一句就说了,“不由依止无差别”,就是说,不能从依止这一方面来说佛与佛的受用身无差别,因为法身佛皆是依真如的,而受用身不是,每位佛的受用身,其依止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不能从这个角度来说无差别。
无量依止差别转故。
诸佛的受用身是各不相同的,是有差别的。
应知变化身如受用身说。
诸佛的变化身有无差别呢?这应该按受用身的情况来说,不能按法身的情况来说。也就是说,变化身,从意乐、业的角度来说无差别,从无量依身的角度来说,是有差别的。
应知法身几德相应?谓最清净四无量,解脱,胜处,遍处,无诤,愿智,四无碍解,六神通,三十二大士相,八十种好,四一切相清净,十力,四无畏,三不护,三念住,拔除习气,无忘失法,大悲,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相妙智等功德相应。
这是十门分别的第七门:德门,要说法身的功德了。就是说,成佛之后,有多少种功德相应呢?应该来说,要成佛当然得无量的功德了,但这里主要是说大乘与二乘比起来有多少殊胜的,所以就有数了。下边儿就举了一些。长行中说这些功德是“最清净”的,这是表示大乘胜过二乘,二乘也有很多功德,也是清净的,不过要是给大乘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下边儿的“四无量,解脱,胜处,遍处,无诤,愿智,四无碍解,六神通,三十二大士相,八十种好,四一切相清净,十力,四无畏,三不护,三念住,拔除习气,无忘失法,大悲,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相妙智等功德相应”就是具体的功德名字,下边儿用颂子来一个一个地说。
此中有多颂:
下边儿有好多颂子,来解释长行中所举出来的功德。
怜悯诸有情 起和合远离
常不舍利乐 四意乐归礼
这个颂子是说四无量心,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怜悯诸有情”,这一句通于慈悲喜舍四功德,说四无量心都是佛的怜愍心发起的,佛陀怜悯众生的苦恼。“起和合”是说慈无量心的。后边儿这三句颂子“起和合远离,常不舍利乐,四意乐归礼”其实应该是“起和合意乐、远离意乐、常不舍意乐、利乐意乐”,“起和合意乐”是慈无量心。众生有三种,一种是没有安乐的,对于这些众生,佛陀对于这样的众生起和合意乐。“和合”就是相应,意思就是说,对于没有安乐的众生,佛陀善巧地让他与安乐相应。这咱们也经常说,什么是慈?就是予乐、给他快乐,这就叫慈。这个起和合意乐就是这个意思。“远离意乐”,这是对第二类众生:这些众生苦恼很多,佛陀对于这些众生呢,就善巧地让他远离苦恼。这是说的悲无量心。咱们常说:悲就是拔苦。“常不舍意乐”,这是对第三类众生说的。前面说过两种众生了,一种是没有安乐,一种是有苦的众生,这第三类是有乐的众生,对于有乐的众生呢,佛就希望安乐永远与他在一起。佛陀看众生安乐也很欢喜,这是喜无量心。“利乐意乐”,利乐意乐就是希望众生能成就利益安乐的事情。这是舍无量心。舍无量心的“舍”,是弃舍的意思,就是让众生舍弃心里的贪、嗔、痴。有安乐了我们一般会贪,有苦恼了我们一般会嗔,不苦不乐则我们就痴。“舍”就是希望众生弃舍贪、嗔、痴,这样就可以得到利益安乐。颂子的第四句是“四意乐归礼”,“四意乐”就是刚才说的,最后的这个“归礼”就是说要归敬具足四意乐的法身佛。
解脱一切障 牟尼胜世间
智周遍所知 心解脱归礼
前边儿论文中已经说到了,德有“四无量,解脱,胜处,遍处”等,这个颂子的第一句“解脱一切障”就是说的第二种功德,解脱。第二句“牟尼胜世间”说的是第三种功德,胜处。第三句“智周遍所知”说的是第四种功德,遍处。一句一句来说。“解脱一切障”说的是解脱,小乘中有八解脱:(一)内有色想外观色,(二)内无色想外观色,(三)净背舍身作证,(四)空无边处,(五)识无边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八)灭受想处。这八解脱其实就是九次第定,这是小乘三果罗汉以上的圣者的境界。小乘修这八解脱,即使修成了,也还有障。第一解脱“内有色想外观色”(指为除内心的色想而修不净观,因为内心要是有色想,就会引起贪心,所以要修不净观来使贪心不生)和第二解脱“内无色想外观色”(内心的色想虽然除了,但欲界之贪欲太难断,所以还要进一步巩固,继续修不净观)是得色界初禅、二禅了进一步修不净观。对于这个“内有色想”、“内无色想”也有人这样说,“内有色想”是指得了色界定,“内无色想”则是指得了无色界定。第三解脱“净背舍身作证”又叫“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前二种解脱是修不净观,这第三解脱不是了,是修净色观(净色观主要是观色为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也不起贪心,可见这境界要比前二种高,前二种是不净观,这一个是净观。当然,起先是不清净的,随着修行功夫的增长,慢慢地就清净了。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种是依四五色定而起的,在定中观苦、空、无常、无我而得解脱。第八种其实就是灭尽定。小乘是这样,而大乘呢,则是解脱一切障,“牟尼胜世间”这一句颂子说的是胜处、八胜处。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所成就的是胜过其余一切人的胜处。小乘八胜处是:(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二)内有色相外观色多,(三)内无色相外观色少,(四)内无色相外观色多,(五)内无色相外观色青,(六)外观色黄,(七)外观色赤,(八)外观色白。第一胜处是指,因为内心有色想,我在修行的时候,我先观一丁点儿的色,观它是不净的,我不能多观,因为我的心力不足,观多了的话,就观不起来了。第二胜处则是说,我的观力增长了,功夫纯熟了,我就多观,我观好多色都是不净的。第三胜处则是虽观色相不净但内心不存色想。功夫更加纯熟,我一下子观好多色相不净,都不存色想就是第四胜处。第五胜处是观外之青色,转变自在,对于所见的青色,没有法爱。第六胜处是指观黄色不起法执,第七、第八是给前边儿的五、六一样的。而大乘呢,成佛了,观一切都是随心自在的。颂子的第三句“智周遍所知”说的是第四种功德:遍处。小乘有十遍处,(一)青,(二)黄,(三)赤,(四)白,(五)地,(六)水,(七)火,(八)风,(九)空,(十)识。就是说青、黄、赤、白等这十法周遍一切处,大乘则更是殊胜,是说智慧周遍一切处。第四句颂子说,“心解脱归礼”,我要归敬解脱、胜处、遍处的法身佛。
能灭诸有情 一切惑无余
害烦恼有染 常哀憨归礼
这个颂子说的第五种功德:无诤。有诤就有烦恼,无诤就没有烦恼。“能灭诸有情,一切惑无余”,说,佛不但不会让众生生起烦恼,而且是能灭除众生的烦恼的。“无余”是指把所有的烦恼都灭掉。“害烦恼”就是把烦恼给害掉、灭掉。妙老说《大毗婆沙论》中记了一个事儿,有一次须菩提要出门,就先在定中观察,说我今天要从什么地方路过,会遇见什么人,这个人看见和尚会不高兴,于是须菩提就避开这条路,走另外一条路。不过我不记得《大毗婆沙论》中有这样一件事儿,我想翻翻书,书有二百卷,太多了,不好翻,就算了。有功夫你就自己找一下。现在佛可不是这样,要是有人见到佛会生起烦恼的话,那么佛会给他一个克制烦恼的方法,这就叫“害烦恼”。“有染常哀愍”说,对于有污染烦恼的众生,佛常常哀愍他们,要度化他们。“归礼”,归敬佛陀。
无功用无著 无碍常寂定
子一切问难 能解释归礼
这是说第六种功德,愿智。佛的愿智与小乘罗汉不一样,比如说罗汉想知道一个事儿,他就先拿起架子来人定,在定中一观察就知道了,但佛的愿智给这不一样。具体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呢?颂子里说了五个地方。“无功用”,就是说,佛的愿智是任运的,不需要像罗汉一样先拿起架子入定。“无著”,佛断除了一切的知障,最极清净,对一切境界心里没有执著,阿罗汉在个别时候还有执著。“无碍”佛对一切事情都通达无碍,阿罗汉个别时候还有点儿碍。“常寂定”,佛是永远在禅定之中,而阿罗汉则人定是入定、出定是出定。“于一切问难能解释”,一切众生的一切问题佛都能解答,但阿罗汉个别问题还不能解答。最后的“归礼”这两个字儿,还是归敬佛陀的意思。
于所依能依 所说言及智
能说无碍慧 常善说归礼
这是说第七种功德:四无碍解。其实四无碍解就是应机说法,这有所说、能说两部分。先看所说的,我们知道,所说的就是法!说法度众。这个颂子咱们要这样读,“于所依、能依,所说;言及智,能说。无碍慧常善说。归礼。”就是说,“所说的是能依及所依;能说的是言及智。因为有无障碍的智慧,所以佛陀一直说法,而且是善巧地说。”佛菩萨所说的是法!四无碍解的第一无碍就是法无碍,就是颂子中的“所依”,有了法无碍,法所诠表的义呢?就是义无碍解,义无碍解就是“能依”。“义”就是义理,就是法所表示的意义。有法、有法所诠表的义。经典的文句就是法、经典所诠的义理就是义。佛都能通达无碍,这就是法无碍解、义无碍解。再看能说的,就是“言及智”,“言”就是指词无碍解,“智”是辩说无碍解。“言”就是能够把思想、义理给表达出来,“智”是善于表达的智慧、能力,智慧更重要。这就是四无碍解: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言词无碍解、辩说无碍解。“无碍慧常善说”,佛有大智慧,一直在善巧地说法度众。“归礼”,我们要归敬佛陀。
为彼诸有情 故现知言行
往来及出离 善教者归礼
这是说第八种功德:六神通。“为彼诸有情”,佛是为了教化一切众生,而现起六神通的。六神通的第一个是“现”,是指神足通,也叫如意通,有了神足通,就能有各种情况,在天上飞,无有障碍。第二个是“知言”,是指天耳通,知道各类众生的语言。天耳通可不是只听见,而且要听懂。传说孔子的侄女婿公冶长能听懂鸟的话。第三个是知“行”,是指他心通,知道对方内心里的活动。第四个是知“往”,是指宿命通,知道过去无量劫来的事。第五个是知“来”,这是天眼通,能看见(即知道)未来的事情。第六个是“出离”,是指漏尽通,就是你知道众生的烦恼,因为知道,所以可以帮他断烦恼。最后一句说“善教者,归礼”,就是说,佛陀有这六种神通,善于教化众生,所以我要归礼佛陀。
诸众生见尊 皆审知善士
暂见便深信 开导者归礼
这是说第九种功德: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诸众生见尊”,众生看见世尊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审知善士”,就知道这是一个大善知识,他就给人一个这样的印象,“暂见便深信”,一看见他就对他生起甚深的信心、清净的信心。“开导者,归礼”,看见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没等他说话,我们就对他生起了净信,他要是再开导我们佛法,一定可以使我们得正知见,我们归敬这佛陀。
摄受住持舍 现化及变易
等持智自在 随证得归礼
这是说第十种功德:.四一切相清净。四一切相清净就是所依清净、所缘清净、心清净、智清净。“摄受住持舍”就是说的所依清净,所依清净又叫身清净。“摄受”就是含摄、成就,成就了什么呢?成就了住持、弃舍。“住持”是身体,说,他成就的这个身体能继续住持下去、生存下去。就是说,他只要愿意,他就可以一直住持下去。“舍”是弃舍。就是说,他要是不愿意住持下去,他随时可以舍弃这个身体。我们凡夫不想死也不行,想死也死不了。佛菩萨则是很自在的;这是所依清净、身清净。“现化及变易”是所缘清净。就是说,所缘境很自在。“现化”就是指本来这儿没有房子,需要就化现出来一座房子来。“变易”是指本来已经有了,但是不如意,就把它给改变一下。“现化”是没有就变出一个,很自在的就化现出一个,这“变易”是有了但不满意,很自在的就给改成令其满意的。这是所缘清净。“等持”是指心自在、禅定自在。在禅定里边儿心自在。这是心清净。“智自在”是通达一切事理。就是智清净。“随证得,归礼”,我们要随顺佛陀证得四一切相清净:所依清净、所缘清净、心清净、智清净,佛陀已经具足了这样的功德,我归礼佛陀。
方便归依净 及大乘出离
于此诳众生 摧魔者归礼
这是第十一种功德:十力。“力”就是破烦恼,指智慧,十力就是十种智慧,这十种智慧有破烦恼的能力,所以叫十力。十力是:处非处智力、自业智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根胜劣智力、种种胜解智力、种种界智力、遍趣行智力、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漏尽智力。颂子中是用四类来解释十力的:方便、归依、净、大乘出离。
“方便”是因的意思,比如说善方便就是善果的因,恶方便就是恶果的因。善就不是恶果的因,恶就不是善果的因,这叫“方便”。最后一句有个“摧魔”,魔与佛不一样,佛说善方便是善果之因,魔则欺诳众生,把善的说成恶,把恶说成善,颠倒说来欺骗众生。十力的第一个就是处非处智力,佛就是用这个处非处智力来摧破魔王的。“处、非处”就是善处、恶处,佛就说了,善处自然是善,恶处自然是恶,恶处没有善报的。“处”也是因的意思。佛为众生宣说处非处智力,让众生转恶为善。
“归依”指的是第二力“自业智力”。世间一切的果报都是我们自己的业力所创造的,不是别人给我们的。别人作善、作恶你是不会受报的,你作了业只能你自己受报,这就是自作自受的原则。魔王告诉我们,一切的果报都是梵天在掌控。佛为了摧破魔王,就说了“自业智力”,说,你要是归依的话,就归依自己的业力(自性),也就是为自己的所为负责,自己的一切都是自己创造的。这是“归依”。
“净”是指第三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就是说,我们相信善恶果报,我们做善事,不去造恶业,这终究还是不能得清净解脱的,我们一定要发出离心,修学圣道。魔王说:修四禅八定就能断烦恼,就能解脱。佛为了摧破魔王,就说了“禅解脱三昧智力”来破除魔王的欺诳,告诉我们只有修出世道才可以解脱,修世间的三昧只是暂时地降伏烦恼而已,那不是解脱。
“大乘出离”是说的后七力。魔王的谎言被摧破了,于是众生发出离心修学佛法,这时候魔王又来了,说,你就修这个好了,什么大乘佛法,根本就是谎言。佛了为摧破魔王,就说,小乘也不错,不过大乘比小乘殊胜多了,说了“根胜劣智力、种种胜解智力、种种界智力、遍趣行智力、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漏尽智力”,令他们回小向大。“根胜劣智力”就是佛来观察你过去世在佛法里培植的善根是胜还是劣,是有力还是无力。“根”是善根、根机。“种种胜解智力”是佛来观察你内心里好乐什么,对什么能产生胜解,然后用相应的方法来度化你。“种种界智力”是佛来观察你心中的烦恼种子,看你是贪烦恼重?还是嗔烦恼重?还是痴烦恼重?还是疑惑心烦恼重?还是我慢心重?还是我见烦恼重?等等,然后相应地来度化你。“界”就是烦恼种子。“遍趣行智力”是佛为众生说法,不管说的是什么法门,都是让你普遍地趣人圣道的,说六波罗蜜多也好,说三十七道品也好,别看好像有大乘法门有小乘法门,实际上目的都是让你成佛的。“死生智力”是让你解脱生死的。“宿住随念智力”是让你宿世的烦恼通通破除。“漏尽智力”是把有漏的一切都转成无漏的。“于此诳众生,摧魔者,归礼”,佛来为众生说法,魔就来欺骗众生。佛就说这十力,一方面摧破魔王,一方面开导众生。佛有这样功德,我归礼佛陀。
能说智及断 出离能障碍
自他利非余 外道伏归礼
这是说第十二种功德:四无畏。四无畏的第一个是“智”,佛陀通达一切智,对一切法通达无碍,有些书中干脆就是写作“正等觉无畏”。这是说,佛说:我成佛了!说得理直气壮,连一点儿畏惧之心也没有。我们要是说什么,心里有点儿含糊,那就不行。第二个是“断”,就是烦恼习气完全断除,又叫“漏尽无畏”。佛说:我完全断除了烦恼,说得理直气壮,连一点儿畏惧之心也没有。第三个是“出离”,又叫“尽苦道无畏”。这是说佛能说一切灭苦的法门、断烦恼的法门,开导众生。第四个是“能障碍”,又叫障道无畏、障法无畏。佛教导人们修行的法门,还能教导人们哪些是修道的障碍。“自他利”,四无畏就是自利、利他,没有别的东西。智、断是有利,出离、能障碍是利他。“非余外道”,佛陀能够自利利他,不是其他的外道可比的。“伏”是指佛陀可以降伏一切外道、“归礼”,我归敬佛陀。
处众能伏说 远离二杂染
无护无忘失 摄御众归礼
这是说第十三种功德“三不护”和第十四种功德“三念住”。“处众能伏说”,佛处在大众之中,能够降伏别人对佛的讥嫌,“说”就是讥嫌。有一个故事,说佛在说法,有一个女人装成个孕妇,说是怀了佛的孩子,佛也是有人讥嫌的,但讥嫌不了佛的,为什么?因为佛的身、口、意三业清净,没有什么可讥嫌的。我们凡夫就不一样了,我们有许多毛病,所以我们要谨慎些,时时提醒自己。“三不护”的“三”是身、口、意,佛的身、口、意是清净的。“不护”就是咱们通常说的不设防、不用刻意保护。“远离二杂染”,佛在大众中说法,听法的人有的很恭敬,佛也不会因为他很恭敬而产生欢喜心。有的在听法时不那么恭敬,不那么认真,佛也不会因之而起嗔恨心,这叫“远离二杂染”。佛一直是保持正念,对恭敬的人、不恭敬的人、说不上恭敬不恭敬的人都是正念,这就是“三念住”——对三类众生都保持正念,有三类众生,但佛的心念一直是正念。“无护无忘失”,“无护”指三不护,不需要刻意保护、隐藏;“无忘失”指三念住,佛不忘正念,“摄御众”,佛可以善巧地摄受、调御一切众生。“归礼”,佛有这样的功德,我归敬佛陀。
遍一切行住 无非圆智事
一切时遍知 实义者归礼
这是第十五种功德:拔除习气。“遍一切行住”,佛在行、住、坐、卧时,“无非圆智事”,他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行、住、坐、卧等,没有不是大智慧的表现,一直是正念在支配,一直都很威仪。“圆智”就是圆满智慧。“一切时遍知,实义者,归礼”,不论什么时候,佛的智慧都是通达真实义的,我归敬有这样功德的佛陀。这一个是说佛拔除了一切的习气,没有一丁点儿失常的地方,一切时都是正念正知。
诸有情利乐 所作不过时
所作常无虚 无忘失归礼
这是第十六种功德:无忘失法。“诸有情利乐,所作不过时”,佛要做利益众生的事业,他要做的这件事情,永远都不过时,他永远也不会忘失。比如说他见张三,到将来什么时候就可以去度化了,他不会说到时候把这个事儿给忘了。度众生可不是乱度的,你不能提前去,也不能拖后,要把握好机缘。“所作不过时”就是指在众生机缘成熟该度的时候去度。“所作常无虚”是说,佛想要做什么事情时,那件事就一定能做成的,绝对不会成徒劳的了,佛不会作劳而无功的事儿。“无忘失,归礼”,佛有无忘失法的功德,我要归敬佛陀。
昼夜常六返 观一切世间
与大悲相应 利乐意归礼
这是第十七种功德:大悲。第一种功德就是四无量心,里边儿就有大悲心,但这里又特别提出来说一下。“昼夜常六返,观一切世间”,在当时是把昼夜各分为三时,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在昼夜的每个时候,佛都要观察世间一切众生的善根情形,看谁该得度了,那就去度他,该用什么法子就用该用的法子去度他。“与大悲相应”,佛陀是用悲心观察众生而后去度众生的。“利乐意,归礼”,佛陀的心里总是利乐众生的,我要归敬佛陀。
由行及由证 由智及由业
于一切二乘 最胜者归礼
这是第十八种功德:十八不共佛法。就是佛有十八种功德是比二乘圣人殊胜的。这十八不共佛法分成行、证、智、业四类。十八不共法就是啥?有好多种,咱们现在按无性释中的说法来说,翻到531页。“十八不共佛法者,谓不同义是不共义,即诸如来无有误失”,这是第一种,“无有误失”。第二种在第八行:“又诸如来无卒暴音”,这是第二种,“无卒暴音”。第三种在十二行:“又诸如来无忘失念”。第四种在十四行:“又诸如来五种种想”。第五种在倒数第四行:“又诸如来无不定心”。第六种在倒数第三行:“又诸如来无不择拾”。以上这六种不共佛法是对应本颂的“行”,“行”是说佛所行的一切事儿。第一种不共的“无误失”就是没有错误、过失,指佛的身业都是对的。第二种不共的“无卒暴音”是指佛的口业说的。要是阿罗汉呢,比如说他一个人到旷野等地方,忽然间高兴了,他就会发出大笑、大叫等不威仪的声音,但佛绝对不会。第三种不共的“无忘失念”是指佛不会有忘记这样的情况。第四种不共的“五种种想”,是说佛没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佛只有度众生的念头,没有其他的想法。第五种不共是“无不定心”,是说佛一直在定中。第六种不共法是“无不择拾”,是说佛不会干出舍弃众生的事儿,要是阿罗汉,有时候会在没有细心观察所度化众生的心念就舍弃他的事儿。“证”对应的是十八不共法中的六个不共。在无性释531页倒数第一行中说,“又诸如来无有欲等六种退失”,六种退失是指啥的?在532页第二行上说,“欲退、精进退、念退、定退、慧退、解脱退”,接着无性释说,“如是六退,诸佛皆无”。所以说,颂子中的“证”对应的就是六不退——欲不退、精进不退、念不退、定不退、慧不退、解脱不退。说,阿罗汉对于无上菩提不感兴趣,他不要,他不想去得无上菩提,这叫欲退,佛菩萨没有这样的事儿。佛法中的“退”有两种:一种是你已经得到了后来再失掉了,这叫已得退。另一种退是你没有得到,你根本就不想要,这叫未得退。这六种退都是这意思。现在这里阿罗汉没得无上菩提,他也不想得无上菩提了,所以这六种都是这样意思,就是退了。佛没有这六种退。再看“智”,“智”对应的是十八不共法里的“知过去世无碍”、“知现在世无碍”、“知未来世无碍”。在无性释中是532页第七行,“又诸如来于三世境若知若见无著无碍”。说,阿罗汉要想知道一件事,不管是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他不能一举心就知道,但佛是一举心就知道了,或者说,阿罗汉想知道一件事儿,还多少有点儿障碍,佛是没有障碍的。最后是“业”,业有身、口、意三业,三业都是随智而行的。关于“业”,对应的是十八不共法里的身业随智慧行、口业随智慧行、意业随智慧行。佛的三业一定是清净的。“于一切二乘最胜者,归礼”,佛与二乘比起来,这十八种功德最殊胜,这是佛的十八不共法,是比二乘殊胜的地方,我要归敬佛陀。
由三身至得 具相大菩提
一切处他疑 皆能断归礼
这是说第十九种功德:一切相妙智。这个一切相妙智我们一般叫成一切种智,或者叫成一切智智。“由三身至得”,佛的三身已经成就了,圆满成就了,“至得”就是圆满成就。“具相大菩提”,成就了具足一切功德的大菩提,这就得到了一切相妙智、一切智智。“一切·处他疑皆能断”,“他”指众生,说,一切处、一切众生,有任何的疑问,佛都能够决断。“归礼”,我归敬佛陀。
诸佛法身与如是等功德相应,复与所余自性、因、果、业、相应、转功德相应,是故应知诸佛法身无上功德。
前面说了佛有十九德,有些地方是说成二十德,关系不大。下边儿呢,又说了六种德。这是从另外的角度来说的。“诸佛法身与如是等功德相应”,一切佛成就了圆满的法身,与前面说的四无量心,乃至到十八不共法、一切相妙智等功德相应,“复与所余自性、因、果、业、相应、转功德相应”其实还可以说法身与自性功德、因功德、果功德、业功德、相应功德、转功德等六种功德相应。所以,我们要赞同佛陀的无上功德。
此中有二颂:
这儿再用两个颂子把这六种功德说一下。
尊成实胜义 一切地皆出
至诸众生上 解脱诸有情
“尊成实胜义”说的是自性功德。“尊”指佛陀,他为一切众生所尊敬。“成”是指本来成就,可不是后来造作的。“实”是真实,指佛陀所成就的功德是真实的。“胜义”是殊胜的义理、胜义谛、一真法界、真如等。说,佛以什么为体性?以一真法界为体性、为自性。“一切地皆出”,“一切地”是指修行时的地,就是从修行到十地,“皆出”是指法身的功德超出所有十地菩萨的功德。这一句是说的因功德。“至诸众生上”,这是说果功德的,在因地的修行,到了果地的时候,就在一切众生之上了,是一切众生所不能及的。“解脱诸有情”,这是业功德。说,成佛之后,佛要作什么事业呢?帮助一切的有情解脱、度众生,这就是佛干的事儿。
无尽无等德 相应现世间
及众会可见 非见人天等
“无尽无等德相应”是说的相应功德,“无尽”是指佛的功德无量无边,“无等”是指没有谁的功德能够与佛相等、与佛一样多。“现世间及众会可见,非见人天等”,这是说转功德的。“转”是生起、现起的意思。就是说,从自性的法身现出变化身来,再现出受用身来。“现世间”是指由法身现出变化身到世间来度化众生。“及众会”是指法身现出受用身在大法会中度化菩萨。“可见”是指现世间可见、众会可见,现世间可见就是指世间众生可见,众会可见是指法身菩萨可见。“非见人天等”是说,受用身可不是世间的人、天人以及二乘能够见到的。
下边儿该十门分别的第八门:甚深门。
复次,诸佛法身,甚深最甚深,此甚深相云何可见?
这是说佛的法身是甚深的,很不容易理解,论文中说,“甚深最甚深”,这是我们思惟不到的境界,只能凭圣者给我们说了。这甚深相表现在哪儿呢?
此中有多颂:
为了说清甚深,无著论师给了十二个表现,就是从十二个方面来表现法身的甚深之处。十二种表现就用了十二个颂子。
佛无生为生 亦无住为住
诸事无功用 第四食为食
第一个颂子说的是“生住业住甚深”。这里边儿又分四条。“佛无生为生”,我们在生死中流转,因为造业,而得业报,这就是生生死死。佛的法身是没有这样的生死的,没有这样的生死我们就叫“无生”,没有这样的生死,就没有烦恼,是极清净庄严的,这不是世间相,但可以来世间现身说法,佛的法身是以这个为“生”,这是很难理解的。我们受生是因为有烦恼,佛虽然没有烦恼,但也会表现出生死相,象释迦牟尼,不是也只活了八十岁吗?这个道理是“甚深最甚深”的。我们根本没法说清,只能理解为佛是由大悲心而在世间现生死相,不是像我们这样因烦恼而有生死。这是“生甚深”——法身的生死很难理解。“亦无住为住”,阿罗汉人无余涅槃了,就安住于涅槃,他在有余涅槃的时候,他有色受想行识,一人无余涅槃,前一刹那的色受想行识灭了,后一刹那不生,也就没有色受想行识相了,这就是“住于寂灭相”。我们是住在色声香味触法相上,这叫“住于有为相”,而佛是没有这样的住的,既不住有为相上,也不住无为相上,这不是“无住”吗?他就是住在“无住”上。“无住”就是佛的住,这是甚深最甚深的境界。这是“住甚深”。“诸事无功用”,二乘人住于无余涅槃里,没有业,心也不动。我们凡夫则做这个做那个的。但佛不是这样的,他是心不动,但还在造业——他造利益众生的业。这是甚深最甚深的道理。“诸事无功用”就是不用动心就利益众生了。这是“业甚深”。“第四食为食”,我们的生命得靠营养来维持,在佛教中有四种食:不清净依止住食、净不净依止住食、一向净依止住食、唯示现依止住食。这个“不清净依止住食”,就是我们欲界的众的果报。“依止”就是身体,欲界众生的果报身都是不清净的,都有烦恼,这样的生命需要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有这四种饮食来资养生命的存在,就叫“不清净依止住食”。第二种是“净不净依止住食”,这是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众生,他们没有欲界的烦恼,所以叫净;但他本身还有烦恼,所以又叫不净。这又是净又是不净的生命体,也要饮食,他们没有段食,只有触食、思食、识食,这叫“净不净依止住食”。第三个是“一向净依止住食”,这是罗汉、辟支佛的境界,他们没有烦恼了,所以身体清净、心也清净。阿罗汉、辟支佛也得有段食、触食、思食、识食,但他们一直清净,所以叫“一向净依止住食”。第四个是“唯示现依止住食”,这是指佛,比如释迦牟尼,看起来他也段食、触食、思食、识食,但那只是示现而已,佛的法身根本不需要饮食,他是为了给众生做福田,所以表现出需要饮食而已,这叫“唯示现依止住食”。佛是以这四种食的“第四食为食”的。
无异亦无量 无数量一业
不坚业坚业 诸佛具三身
第二个颂子是“安立数业甚深”。这里边儿有三条。“无异亦无量”,这是“安立甚深”。“无异”是说一切佛都依止于清净法界,都以清净法界为自性,这是一样的。桌子以木为体性,粉笔以石膏为体性,佛以真如为体性,没有真如就没有佛了。“无异”就指一切佛的体性是没有差别的。“亦无量”是说,真如、清净法界是没有数量之别的,是不可以拿数量来修饰、限制。但是我们在这无差别之中安立了很多佛名,这是甚深最甚深的道理。“无数量一业”,这是“数甚深”。说,有无量无边的佛,佛的数量是不可计量的,太多了。不过这么多的佛做的是同样的一件事儿,就是利益众生、度化众生。“无数量”是指佛有很多,“一业”是说这么多的佛做的是同一件事儿o“不坚业坚业,诸佛具三身”,这是业甚深。“不坚业”是指不坚固的业,就是有开始有结束的业,有生灭的业。“坚业”则是指没有生灭、不可破坏的业。在276页世亲释中说,“诸如来三身相应,其受用身事业坚住,其变化身业不坚住”。在545页无性释中说,“自性身业是其坚住,余二身业是不坚住”。就是说世亲与无性稍微有点儿不一样,咱们知道一下,不给做决断。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