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索达吉堪布:弟子规讲解 第二十课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7日
来源:   作者:索达吉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索达吉堪布:弟子规讲解

 

第二十课

音频MP3 / 配套文本 (58'20” 25M) 视频WMV (169M)

 

思考题

  92、在读书之前,房间整洁干净有何必要?你有没有打扫卫生的习惯?你平时是如何注意环保的?

  93、古人注重磨墨的姿势、写字的好坏,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你如何看待“字如其人”这种说法?

  94、对佛教法本或普通书籍,你平时爱护吗?恭敬吗?你具体是怎么做的?

  95、我们应该看什么样的书?为什么?推而广之,除了书以外,还有哪些是要注意取舍的?

  96、学了《弟子规》以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行为上有哪些改变?你想把它推荐给别人吗?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讲《弟子规》最后一堂课: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房间要收拾得简单整洁,四周墙壁要保持干净利落,不能乱涂乱画。书桌要清洁干净,毛笔、砚台或文具要摆放端正。

  这个颂词很简单,但若真正做到,对人的一生会有很好的影响。所以,不管是信佛的人,还是不信佛的人,都应学习古圣先贤的这些殊胜教言。

  现在大城市里的人,房间布置得比较不错,但我们这里有些人,可能对此不太注意,屋子里乱七八糟、杂乱无章,一旦有客人来访,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我就去过几个道友的家,事先没打招呼,是突然进去的——有些人家里很整洁,佛堂、厨房、卧室都干干净净;而有些人的家,可以说“惨不忍睹”。其实这跟条件好坏没有关系,关键在于人的素质。以前学院条件很差时,家家都是草皮房子,几乎见不到木头房和水泥房,但即便如此,修行好的人还是打扫得很干净、很舒服。

  房子固然要整洁,但天天操心它也没必要,毕竟你来学院不是为了修房子,而是为了修心。如果你今年修一栋房子,明年修一栋,后年再修一栋,那在这里呆三年,修三栋房子就“毕业”了,这就太可惜了。无垢光尊者在《三十忠告论》中也说:“住家之时致力严饰屋,寂静山间寻求圆满福,琐事令自人生虚耗因,断尽诸事即是吾忠告。”

  不过,无论你住在山洞里,还是草皮房子里,基本的卫生都要保持。如果是一个狗窝,狗捡了骨头、皮带就往里乱扔,从来也不会整理一下,但人不能这样,人和旁生还是有区别的,故应当注意住处的清洁。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时代发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一天,他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见他独居的院内杂草丛生、秽物满地,就对他说:“你怎么不打扫一下屋子,以招待宾客呢?”陈蕃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听了无言以对,觉得很有道理。从此,他开始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同样,我们作为修行人,也不能以“我特别忙”、“我只想着弘法利生”为借口,忽视个人及环境的卫生。如今,国际上许多知名人士都在强调环保,他们认为,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并不只是某个团体、某个组织的义务。因此,我们每个人应从自己的住处做起,小到自己的床、房间、院子,大到整个地球,都要投以关注的目光,并将这种意识渐渐扩大,进而影响更多的人,让大家都来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有些出家人不愿意整理屋子,常常找借口说:“这些没有意义,要看破世间!”你若真能看破,那倒是很好,但是已看破了的大成就者,可能也没你这么不爱干净。所以,出家人要像个出家人,所作所为要为人师表,让在家人生信心。尤其学了《弟子规》以后,希望有些人不要再以“看破”为借口,做些连世间人都看不起的行为。

  在古代,一个人如果有德行,他的言行举止处处令人敬佩。像南宋著名的儒学大师朱熹,他为人端庄稳重,平日家居的时候,每天天不亮就起来了,穿好礼服,戴了幞头[1],穿着方头鞋,到家庙里和先圣神位前去跪拜;行礼之后,退回到书房里,把几案清扫干净、书籍摆放整齐;有时候疲倦了,就闭目端坐一会儿,休息完了,就举步慢慢走。这是他一贯的威仪举止,从少年时代一直到老,从来没有松懈过。

  有些修行人也是如此。记得我读小学时,两年多的时间里,都住在一个老修行人家。他每天也是天不亮就起床,边念经边穿衣服;然后在卧室里洒水、扫地;做完这些,就到床上念经、修行。当时他可能六七十岁了,每天早上都是这样。他的小屋虽然简陋,但谁去了都觉得很舒服。

  所以,无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要讲究清洁卫生。城市里的人应该好一点,再忙也会抽时间整理房间。反而在寂静地方的修行人,像我们学院,有些道友实在太不讲究,什么东西都堆在一起,书上放袜子,袜子上放菜刀,菜刀上放西红柿……这样的“表演”,让人看了很难生信心。因此,从现在开始,大家的行为一定要注意。

  其实这不是你没有条件,而是你没有“心”。在拉萨那边,很多修行人住茅棚、住山洞,但他们的住处,包括周围环境,都弄得干干净净。当然也有一些例外的:有的人吃完什么,就随手一扔,门口到处都是瓶瓶罐罐,一看就知道他修行不好,心肯定是乱乱的。所以,从一个人的院子、门口及周围环境,也能看出其内在的修行和素质。

  除了保持住处的卫生,我们平时的行为也要注意。比如坐车时,喝完的饮料罐、用完的塑料袋,不能打开窗户就扔掉,否则特别污染环境。这种环保意识,佛陀早就在戒律中讲过,包括密续的事部、行部中,也有这方面的要求。可是现在的修行人,思想特别混乱,有意义的事很少去做,因此大家也应反观自己,看自己到底做得怎么样?所谓修行,并不是光从理论上过就可以了。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如果内心不端正,磨墨时墨条就容易磨偏。如果内心有杂念,字就不容易写工整。

  古代读书人写字,不像现在这么方便,那时一定要备好笔墨纸砚。写字之前要先磨墨,把清水均匀倒在砚台上,持墨条顺时针方向慢慢磨,直到墨汁稠浓为止。小时候我也被训练过,一位老师专门给我讲:磨墨时不能沾衣服,也不能沾手;在砚台上磨的面积要适度,过大则墨太淡,过小则墨太浓……藏地过去还有种铜制的墨水瓶,墨汁磨好了,就装进墨水瓶里封上,一两年内都可以用。我们写藏文的笔,则是用竹子做的,要经常削,这也是有讲究的。我在读中学和师范时,常用这样的笔和墨。有一次上课,我看老师教得有点不对,就举手纠正他,结果挨骂了。

  古人有“磨墨磨心”的说法,所以磨墨时,若有正确的姿势和行为,可以养成中正平和、沉着稳重的心态,这样到了真实写字时,也能迅速进入最佳状况。

  写字的时候,笔画应该工整,不要潦草随便。所谓“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品德如何,包括他长什么样子,有时从字形中也能体现出来。甚至有些人长得胖胖的,字也是圆鼓鼓的;有些人长得瘦瘦的,字也是细细长长的……

  新加坡的许哲女士就讲过,她在快三十岁时,因为不愿成家,一个人悄悄离开家乡,跑到香港去做清洁工。有一天,她看到报纸上有则征聘秘书的启示,就立即写了应征信,结果未经考试便被录取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那个德国老板是研究字体的,看了应征信就知道她能用,所以让她第二天去上班。

  可见,一个人的字,能反映出内在的智慧。假如字写得歪七扭八,看半天也看不清楚,这个人可能心很乱;假如字写得大方工整,由此也可推知他思路清晰、辨别能力强。

  我读中学的时候,他们说我的字还可以,但如今看当时的笔记本,觉得一点都不好看。以前我们上中学要考试,不像现在一样,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当时考试的地方路途很远,我们几个同学骑马一起去。记得考试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我就故意用大、方、正的字体写。考试大概11点钟结束,监考的几个老师翻试卷时,边看边议论,突然听到有人说:“这个字写得好大啊!”我猜可能是在说我。后来,我们当中六七个人考上了。就是在那个时候,有些老师觉得我的字还可以,但现在看来实在很差。不过,说这些也没什么意义。

  其实,我们在写字时,心一定要正,这样字才会好看。唐朝有位著名书法家叫柳公权,他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样,铁骨铮铮、正直不阿。据说,有一次柳公权在写字,穆宗皇帝边看边连连赞叹,惊诧地问:“你的字怎么写得这么好?能告诉我书法的秘诀吗?”柳公权毫不犹豫地回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可见,写字的窍诀在于心,心不清净、不端正,字也不可能漂亮。

  反过来说,通过字或文章,有时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德行。曾有一个故事说:某县长要挑选一名秘书,把范围定在全县的语文教师中,最后梁老师和朱老师二人脱颖而出。于是,县长亲自布置了一篇讲话稿,让他们对决。结果两人的文章都很好。不同的是,梁老师在一篇稿子中用了四种字体,标题、正文、小标题、署名的字都不一样;而朱老师通篇老老实实,一律正楷。县长看了以后,当即录用了朱老师。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这是政府公文,没必要用那么多字体,梁老师明显是在炫耀自己,这种人不踏实、不可靠;而朱老师为人老实,应该是扎实肯干的人,所以就选了他。果然,事实证明,朱老师后来非常胜任。

  前不久,菩提学会进行一次考试,我看了你们的试卷后,也能发现一些人的学习态度。比如,有些人完全是在浪费纸,一张纸只写几个字,一点也不负责任,看了就让人不高兴:“何必这样呢?你根本没看书,参加考试有什么用?”而有些人特别认真,写错一个字,也用涂改液仔细改好,看起来很正规,就像古代老喇嘛抄经书,一个字抄错了,都把这页换掉一样,态度非常好。

  所以,大家以后写字要注意,不管写什么,哪怕是一张纸条,为了表示对别人的恭敬心,字迹也应该端正、不能随便。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摆放经典、排列图书时,要将书籍放在固定的地方。书读完以后,应立刻归还原处。

  这一点,我就做得不好,常常是拿出来一本又一本,却忘了放回去,结果满屋子都是书,想要放回原处时,又觉得特别累,力不从心。这是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其实,看完书就放回去,并不费事,故应让孩子从小培养这种习惯。

  前不久,我去炉霍寿灵寺时,有位格西请我吃饭。一进他的屋子,我就感觉很舒服,屋里非常整洁清净,书架上排放着几本藏文长条书,其他书也摆得有条不紊,不像我家一样,书多得不得了,且放得特别乱。这么多年来,我不论到哪个城市,都会去新华书店买几本好书。作为出家人,也不需要买衣购物,所以我最喜欢买书。可买回来之后,我又没时间看,甚至十几年前买的书,至今也没有动过,全部堆在屋里,既浪费钱,又浪费空间。而这位格西,书虽不多,却排得很整齐。当时我就赞叹道:“你的书房这么舒服,我都想在这里看一会儿书了!”

  其实,排书有定处、看后归原位,也是对书的一种恭敬。在这方面,司马光堪为爱书的典范:他每次读书,都先把书桌擦干净、手洗干净,再铺上桌布,然后才拿出书打开;读完一页,就用右手拇指贴着页边,再用食指轻轻帮助翻动;如果外出时带书,则用木板托着,不敢用手捧,以避免手汗染污书,同时也保护书脊不致在移动中损坏。在他的书房里,文史典籍有一万多卷,每天早晚都要翻阅,但读了几十年,那些书还是崭新的,像没被手触碰过一样。这种对待书籍的态度,真是让人感叹不已。

  在藏地,也有很多修行人对书特别恭敬,摆放得也十分有序,不像有些道友那样,什么书都乱堆乱放。其实,你暂时不需要的书,应该处理一下,送给别人或放在箱子里;需要的书,则应分门别类地归放好,世间书放一起,出世间书放一起,藏文书放一起,汉文书放一起……这样一套一套排列整齐后,再在书前供灯、供水,尽己所能地作些供养。因为书属于文字般若,与真正的佛陀无二无别,这方面我也引用过很多教证,故在此不赘述了。

  现在有些道友不爱看书,我翻译的法本和讲记免费送给他,他匆匆放进书架里,五六年都没翻过一页,所以用不着“读看毕,还原处”。可能是他对书太爱惜了,不是不想看,而是舍不得,觉得这书无比珍贵,以后不一定请得到,所以千万不能摸,生怕一不小心给摸破了。有时候我去一些人家里,随便翻一翻他的书,发现书被“保护”得完好无损,上面有厚厚一层灰尘,可见从来没有被动过,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动的。

  其实,你们有了书以后,还是应该看一下。比如现在所讲的《弟子规》,让你逐字逐句记下来,恐怕你精力有限、智慧有限,不一定做得到。但我们下功夫整理成讲记后,千辛万苦送到你手上,希望你还是看一看。虽然我自知讲得不好,但在传讲过程中,还是翻阅了大量世间历史、佛教典籍,引用了不少有价值的教证和公案,如果你听课时没有完全听懂、完全记住,那有了书以后,至少应该看一遍。假如一遍都不看,一直将其束之高阁,与灰尘作伴,确实有点可惜。

  也许你觉得这不过是本书,很容易得到,没什么好稀罕的。但却不知在它的背后,蕴含了多少人的心血。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尽管我讲一节课时间不长,但事后的整理等各项事宜,却要付出好几倍的时间和精力。(以前法王如意宝住世时,有一次在金刚娱乐法会中,我们汉僧要表演《释尊广传》中义成王子的故事。正式登台演出虽然只有一两个小时,但我们在下面却花了好几个月准备,甚至熬夜排练、设计服装。其中很多服装都是特意订做的,演完后就用不上了,一直放在那里,实在有点可惜。那天《西游记》剧组的有些演员给我讲他们的拍戏经历时,也说当时的服装花了很多心血,但拍完之后就没用了。)

  因此,做一本书、做一张光碟不容易,要付出大量的人力、财力。然而有些人对此并不珍惜,尤其现在科技比较发达,许多书泛滥成灾,什么法本都能轻易得到,故人们往往不知道“难得”为何物,更不懂得什么叫“珍惜”。以前在藏地,《大圆满前行》的法本极为罕见,谁若能得到一本,好多人都羡慕不已:“那个修行人真了不起,他有一本《大圆满前行》!”当时要想得到这本书,就要花钱专门请人抄写。可现在印刷太方便了,正因为如此,即便是有意义的法本,人们也不太爱惜了。

  但不管怎样,希望大家不要忽略这些正法。一本书做出来不容易,对里面的教证、公案,倘若你能好好思维,对身心势必大有帮助。毕竟我们给大家提供的内容,比起社会上那些增长贪嗔痴的书,应该更有价值。

  可能有些人说:“我只要大圆满的窍诀,或安住心性的窍诀,其他法都不想听。”这是孤陋寡闻的一种表现。像我们上师如意宝,尽管对自性大圆满了如指掌,但从不放弃了解任何世间学问。他老人家不管到什么地方,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都要细细询问,甚至看到一个服务员,也会向他请教不明白之处。比如,上师去法国时,就问服务员:“你们民俗是怎么样的?菜的口味偏重于什么?这里有何禁忌、有何讲究、有何规矩?……”可见,即使是有殊胜证悟境界的大德,也不会忽略世间知识。因此,我们所学的知识应该全面,而这些,并不会影响自己的修行境界。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虽有急,卷束齐”:看书的过程中,若临时遇到急事,不得不离开,应先将书收拾整齐、放回原处,不能扔下就走,或把页角一折,做个记号[2],这对书是不恭敬的。最好是用书签夹在里面,以便下次查阅。

  “有缺坏,就补之”:假如书籍有残缺破损,则应立即补好,保持书的完整美观。

  “韦编三绝”的成语,也讲述了这个道理:孔子少年时勤奋好学,17岁便因知识渊博而闻名鲁国。到了晚年,孔子喜欢阅读《易经》,但因其意义难懂,他一遍看不懂,就再再翻阅、反复学习,直至弄通为止。当时还没发明纸,书都是用竹简做成,再用牛皮绳穿起来。因为孔子每天不断阅读,牛皮绳被磨断了三次,每磨断一次,他就弄一条新的穿上,让书一直保存完好。(最后,孔子把对《易经》的研究心得,写成了十篇文章,名为《十翼》。后人将《十翼》附在《易经》后面,作为《易经》的补充。)

  以前我看过一位格西的传记,说他经过拉萨到印度去时,随身带着一本厚厚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有时间就拿出来翻阅。结果书的很多地方都磨破了,他就想办法用其他白纸补上。

  还有一位宁玛派的上师,他在50年代时出国,随身带有《入行论》和《大圆满前行》。他把这两本书视如生命,在经海关检查之前,特意将书一页页缝在衣服中[3],结果没被搜出来。他事后回忆道:“当时把我抓了不要紧,但我的书如果被抢了,就太可惜了!”

  过去的人对书特别重视、特别恭敬,正因为有了这种心态,书中的智慧很容易融入自心。而现在人只把书看作一般杂物,甚至有时候还生厌烦心:“要这么多书干嘛?太麻烦了,怎么处理?”这样的话,你肯定无法从书中获益。前辈大德对世间财物毫不耽著,唯一耽著的就是法本,而我们作为后学者,也应追循他们的足迹,不要对法本生厌恶心,不要觉得:“这些法本怎么处理?不如统统卖掉,换件新衣服吧!”千万不能这么想,对法本一定要有虔诚的恭敬心。

  恭敬法本,不仅要从外面保护好,对里面的内容,如有漏字、缺字、字迹不清,也要按规矩修改好。前段时间,我给大家发的《深法宝箧》,里面就缺了几个藏文字,希望你们方便时,对照正确的字形把它补上。

  此外,对法本经常阅读、随身携带,也是种恭敬。以前藏地很多修行人,终身都带着一本书。我看到个别道友的《喇荣课诵集》黑黑的,可能也是到哪里都带着,经常念诵;但也可能是不爱卫生。其实念经、看书之前最好先洗手,古代也许没条件,但现在应该可以的。不过就我个人而言,看到那些磨破了、弄黑了的书,反而更有信心,觉得它的加持特别大;而见到那些崭新的书,感觉就不一样了。

  除了经常阅读,对于个别法本,希望大家能永远带在身边。我讲《窍诀宝藏论》时也说过,每个人不管怎么样,都应选出一两本书,即生中不离身体,不论到哪里都要带着。

  总而言之,在世间所有书籍中,这本《弟子规》,确实很有功德、很有加持,因为它改变了世界上许多人,给他们种下了善根种子。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不是圣者,普通人恐怕写不出这样的论典,即使写了,后人也不一定如此重视。所以,我认为,作者肯定具有非常广大的愿心。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不是传播圣贤道理的书,最好不要看,否则,它不但会遮蔽我们的聪明才智,更会损害我们的思想和志向。

  前面也讲过,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对不合于礼的,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因为它会刺激你的感官、诱惑你的心灵,让你的行为随之改变。作为凡夫人,喜欢随外境而转,所以,在心没得到自在之前,应尽量选择良好的环境,以培养自己的善念。

  其实,每个人的心都可达到最完美的境界,只可惜大多数人并不懂,他们总以为物质才能满足人心,因此拼命推动科技向前发展,却不知这恰恰与初衷背道而驰。当今社会,到处充斥着商业气息,人们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市面上贩卖的报刊杂志、影视光碟、网络游戏,大多倾向于暴力及色情,疯狂助长人们的欲望。这样一来,人心长期浸淫于毒素之中,不但不会健康,反而会产生许多邪思妄想,久而久之,良知良心被蒙蔽,将做出许多损人不利己的坏事。所以,现在的社会特别可怕,尤其是网络低俗之风,让无数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深受其害,致使许多人不懂是非、不辨好坏,一辈子无法与恶业“绝缘”。

  而在古代,人们相当关注知识传播对人心所起的作用。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男不读《红楼》,女不读《西厢》。”为什么呢?《水浒传》讲的多是打家劫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少年人看了,难免心向往之,从而去盲目模仿;《三国演义》讲的是权谋智巧,让人功于心计,老年人有心无力,看了容易幻想再创事业;《红楼梦》讲的是一个男人身边有好多女人,男人读了会向往不已,进而不愿安分守己;《西厢记》讲的是才子佳人私奔,只会让女人怀春,不守贞节。

  世间人尚且懂得如此取舍,我们作为出世间的修行人,就更要自律了。所以,对不正当的书籍切莫迷恋,最好能多看诸佛菩萨留下来的经论和窍诀。听说现在有些居士,基本上不看电视、不看报纸,我觉得这很好。除非有些人正在弘法利生,如《二规教言论》所言[4],则可适当了解一下国内外大事;但如果你想好好修行,那一天到晚看电视、看小说,就是浪费时间了。

  康熙皇帝在对后代子孙的庭训里,曾交代子孙20岁之前不要读小说。因为小说情节是虚构的,对人心不但无益,反而会引人误入歧途。以前我在读书时,有个老师叫多吉,他有一天跟我们说:“我女儿读中学时,天天看书,特别精进,我见了十分高兴,觉得她未来大有希望。但有一次她出去时,我随便看了一下她的书,原来竟是一本小说。我从来没看过那东西,随手翻了几页,才发现内容特别不好。所以,你们年轻人千万不要看小说,一看了的话,人就完蛋了!”

  他说得也有道理,不健康的书确实能毁坏人的一生。相反,如果是本好书,也能塑造一个人,例如你看了《开启修心门扉》、看了《入行论》,必定会让整个人生有重大转变。所以,古人要求“不读非圣贤之书”,这是相当有远见的。

  作为凡夫人,的确太容易受环境影响了。像有些年轻的修行人,看了诱发贪嗔之心的光碟,只要一次,心就被染污了,从此再也振作不起来。以前就有个出家人,偷看了一张不健康的光碟,从此不愿闻思修行,慢慢地就还俗了。虽然这也是他前世的业力成熟,但从显现上看,毁坏他一生的罪魁祸首,就是那张光碟。同样,一本不健康的书,也可以有这种效果。因此,我们学院严禁不健康的书籍和光碟流入,望各班法师定期、不定期地检查一下,如果发现谁有,最好让他离开学院!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一个人不能自以为是而狂妄自大,但也不能妄自菲薄而自暴自弃。从大乘佛教的角度讲,每个众生都有如来藏、都可以成佛,只要肯精进努力,纵然是圣贤的超越境界,最终也可以获得。

  那什么是自暴自弃呢?孟子云:“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自暴就是说话不遵守礼义,自己残害自己;自弃就是心里想的不是仁义,自己抛弃自己。像有些世间人为一点小事就自杀,或者有些修行人觉得“像我这样低劣的人,怎么能成就”,如此自甘堕落、鄙视自己,都是不合理的。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个军队的主帅可以被夺去,但一个人的志向不能被夺走。

  有些人还有种不好的习气,一生气就摔锅砸碗,甚至个别修行人也这样,发脾气时面前不管有什么东西,拿起来就“啪”地扔在地上。你砸这些锅锅碗碗干什么?又不是它惹你的。真有本事的话,应该直接跟嗔恨心作战,何必摔这些东西呢?这种行为,只能显露你特别没有水平,这也是一种自暴自弃。

  其实人要自强、自立,仁义的境界并不是圣贤的专利,只要我们长期努力,最终也能登堂入室,步入圣贤之域。荀子说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再好的良驹,也不能一下跳出十步远;再差的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很远的路,所以成功在于不放弃,只要锲而不舍,没有什么境界是得不到的。

  众所周知,王羲之是古代有名的书法家,被人们公认为“书圣”。有一段时间,人人都夸他的字写得好,他也自鸣得意、洋洋自得起来。有一天,他到一家饺子馆吃水饺,发现水饺都是从墙那边一个个扔过来的,而且十分准确地扔在锅里。他十分好奇,绕到墙后一看,见是一位老太太在包饺子,包好后,头也不抬就扔过墙去,没有一个掉在锅外。王羲之问她有何窍诀,她说:“没什么,只是熟练罢了!”王羲之听后,觉得自己的字远没达到这种熟练程度,于是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同样,对我们修行人而言,佛菩萨的境界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肯下功夫,早晚有一天也可以得到。《入行论》云:“不应自退怯,谓我不能觉。”我们不应怯弱畏缩,怀疑自己不能证得无上菩提,倘若持之以恒、永不放弃,成佛其实也不是件很难的事。

  《弟子规》的这些训诫很深,与佛法也是相通的。因此,希望通过这次学习,大家在行为上有所调整,最终得到真实的利益。当然,我在开头也讲过,这部论我是自学的,没有传承,所以,假如有地方讲错了、理解不到位,望大家不吝斧正、赐予批评;而如果有些地方对你有利、值得借鉴,也希望你与更多的人分享。

  最后,将此次讲闻本论的善根功德,回向予一切众生!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

  [1] 幞:读fú,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

  [2] 阅读佛经论典时,也不能用折角的方式,来记书读到哪一页了,否则会有很大过失。

  [3] 以前的藏文书,是零散的一页一页,没有订在一起。

  [4]如云:“是故于诸善恶事,见多识广极为要,尤其大国大政规,广见多闻亦为要。”

----------------------------------------------------------------------------------------------------------------

相关链接

弟子规讲解(目录)

索达吉堪布:弟子规讲解(视频版)

----------------------------------------------------------------------------------------------------------------

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推荐

索达吉堪布佛教问答

索达吉堪布佛教文章大全

索达吉堪布佛学视频在线播放及下载

-----------------------------------------------------------------------------------------------------------------

标签:弟子规|孝道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