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第17世噶玛巴上师教授《龙树菩萨亲友书》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19日
来源:不详   作者:邬金钦列多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17世噶玛巴上师教授《龙树菩萨亲友书》

  主法上师:第十七世法王Gamaba邬金钦列多杰

  时间:2009年12月20日

  藏译中:堪布丹杰

  报导:黄靖雅

  今天要为各位讲解的,是龙树菩萨著作的《龙树亲友书》(本次课程中文版使用唐朝义净法师古译本)。

  今天为什么要讲《龙树亲友书》呢?因为这本书主要在讲在家如何修持,在印度以前佛法兴盛时有一种传统,就是如果一个在家人想开始学习在生活里行持戒律,他会学习《龙树亲友书》,为了不让传统坏失,也为了让各位将佛法与生活结合来修行,所以今天我要讲这部重要的论颂。

  《龙树亲友书》的内容,主要重点是讲「六度波罗蜜」,也在宣说轮回过患,以及涅盘利益等等内容。

  关于作者龙树菩萨

  龙树菩萨是位具有甚深般若证量的大师,创建了甚深中观见。他显密都很精通,在显宗密续都有许多重要著作,其中显宗著作中,最著名的就是《中观根本论颂》、《般若十万颂》、《般若八千颂》注解,即是他的觉受、他对般若实相的净观。藏传说他到龙宫,取出龙宫所藏许多人世间未见之经典,再写成人间文字,《般若八千颂》即是在其时出现。

  第1偈

  具德我演如如教,

  为生福爱而兴颂,

  真善宜应可审听,

  此颂名为圣祇底。

  这一颂中所说的「具德真善」之人,指的是龙树菩萨的亲友乐行国王,但也可以指我们每个人,只要我们能听闻佛陀教言,并且实际去修持,都是「具德真善」之人。「如如教」是善逝佛陀教言;「圣祇底」,是圣人之言。整偈的意思是:

  为了您这位具有功德的真善之人,

  让您能生起善功德,我造了这部论颂,

  请您好好谛听呀,

  这部论颂所说的,都是佛陀的「圣人之言」。

  第2偈

  随何木等雕佛像,

  诸有智者咸供养,

  纵使我诗非巧妙,

  依正法说勿当轻。

  这一颂意思是说:

  不管用什么木头来雕刻佛像,

  所有有智慧的人都会供养,(因为所雕的都是珍贵的佛像);

  所以纵使我写的诗偈并不巧妙,

  但这是依正法所说,您千万别轻忽呀。

  第3偈

  王虽先解如如教,

  更闻佛语增胜妙,

  犹如粉壁月光辉,

  岂非鲜明益姝妙。

  这一颂意思是说:

  善逝如来的教法,不管是否曾经听闻过,再次听闻都是有帮助的,

  国王您之前虽已了解佛法,

  再次听闻,对您的修行更有帮助,这是非常殊胜美妙的;

  就像月光照耀在白色的粉墙上,

  岂不是更鲜明美丽吗?

  到这一颂的前三偈,是「前行」。

  第4偈

  佛法并僧众,

  施戒及与天,

  一一功德聚,

  佛说应常念。

  以下是进入「正行」。这一偈,是讲佛说「六随念」,意思如下:

  随时忆念佛法僧三宝,

  随念布施、戒律及天人(因善行所生的善果),

  每一种随念都会聚集功德,

  所以佛说我们应常常作这六种忆念。

  我们常说“我皈依成为佛教徒”,但是否仔细想过:“什么是皈依?”“什么才是真正的佛教徒?”

  在印度,对所谓「皈依」和「佛教徒」本来没有严格定义,直到阿底峡尊者对「皈依」作了清楚的定义,大家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佛教徒」。

  皈依必须具足三部分:

  一、人(求皈依者):就是我们。

  二、皈依对境:皈依的对象,指佛、法、僧三宝。

  三、皈依方式:分动机和行为。

  一、求皈依者

  第一项「求皈依者」又可分为以下三种,这不是指阶级,而是指发心:

  1、下士夫:拥有下等发心,恐惧三恶道的苦。有人向往成佛,也想要解脱痛苦,但却相信只此一生,不相信有轮回,这也算「下士夫」。

  2、中士夫:拥有中等发心,想出离轮回,特别是想解脱「行苦」(心流变动之苦)。

  3、上士夫:拥有上等发心,为解脱轮回众生苦而求皈依,这是菩萨的发心。

  我们要扪心自问,诚实的看看自己是属于哪种「士夫」,这是「自己和自己的沟通」,面对自己真实的状态,不必勉强,否则反而会成为修行的障碍。

  二、皈依对境

  皈依的对象,就是「佛法僧」三宝:

  佛:「佛宝」主要是指化身佛释迦牟尼佛,他和我们一样都是一个人,都是靠自己努力修持才成佛,他降生于人间,诞生在王宫中,受用繁荣富贵,而后看到生老病死的显相而生起出离心,继而出家修苦行,最后证得无上正觉,证觉后在鹿野苑开显「苦集灭道」的四谛教法,教导众生解脱轮回、涅盘寂静之道,所以我们应皈依他。

  「佛」这个字,藏文叫「桑给」,包含两个意思:

  一是「醒觉」:即从各种覆障中醒觉;

  二是「开启、增长」:指智慧和力量开启并增长。

  「佛」的梵文,读音是「Budha」;而梵文的愚痴者,读音是「Budu」。(法王开玩笑地说)两者相差一个音而已,“去掉u音,就成佛啦。”

  法:是指佛所说教法,又分为教证二法:

  一是「教法」:为佛所说之法;

  二是「证法」:则是五比丘听闻佛教法之后,经由实修,在心流之中,无我智慧生起,此时「证法」即出现。

  法宝包含两种,即四谛中的「灭谛」和「道谛」:

  一是「灭谛」:就是业、烦恼、痛苦的寂静、涅盘、出离,就像《中观根本论颂》说:“当一切业烦恼到达边际,此即灭谛。” 灭谛是没有烦恼,但不是空空的,什么都没有,这个「灭」字,本身具有「善妙」之意,就像病好了,得到健康,这种健康是很美好的;同样的,烦恼消除了,就得到心灵健康,更是非常善妙。

  二是「道谛」:就是帮助我们从轮回中完全出离、到达寂静涅盘的修持方法。

  僧:是指同时具有「教法」与「证法」,拥有「灭谛」和「道谛」的圣僧。

  三、皈依方式

  皈依的方式,分「发心」和「行为」:最重要的是皈依的发心,皈依之因有恐惧和信心两种:

  1、皈依之因一:恐惧

  这是对轮回苦,尤其对三恶道苦深怀恐惧,而想出离的发心。这里「恐惧」不是指「吓得发抖」,而是指「厌离」的心情,觉得轮回“够了,这样下去没意思,不想再这样下去了!”

  这个恐惧的对象,是指对轮回,而不是指三宝和上师。我们对三宝、上师,就像身陷困境时,有人伸出援手,那样自然地生起敬信之心;而不是像看到国王,吓得要死。有人会对给予灌顶的上师,因为有三昧耶戒,觉得有破戒的压力而生起恐惧,其实上师是我们生生世世的朋友,要有这样的了解,了解皈依对象的功德,生起欢喜心而皈依,这才是如法、纯净的皈依。

  2、皈依之因二:信心

  了解皈依对象的功德而自然生起信心,是最好的;有些人则是并不很清楚,只是环境熏习,从小家里、父母拜佛就跟着拜,自然就跟着相信了,这也是行的。

  这种信心,不是迷信,也不是盲目的依赖,觉得皈依之后,就什么都不必做了,“反正佛是大悲、遍知者,他什么都会帮我做好好的”,衣服脏了,以为佛会一手拿刷子、一手拿肥皂来帮你洗衣服;蚊子满天嗡嗡叫,你就祈请“大悲遍知佛呀,请快来帮我赶蚊子”;考试前没读书,也只会祈请“大悲遍知佛呀,我考试就靠你了!”祈请完什么都没背就跑去睡觉,结果当然是──得到一个鸭蛋!

  佛只是给一个讯息,那个讯息就是「法」,得到法之后,要自己去实修,才能真正解脱。也许有人会问:“如果要靠自己修,那还要三宝做什么?”因为我们还要学习,学习需要有一个学习的对象,需要有人教导。

  所以皈依三宝之后,修行还是要靠自己,要有自己的努力。

  南传的经典中提到,如果有人只有一点点戒定慧三学的修持,对此一点点知足,有一点点断的功德(断除烦恼),就可以说是圣僧,因为这些善功德,就像十善,会不断增长,终究带领我们前往证悟。

  (法王继续说上午已进行之《龙树亲友书》第4偈)

  六随念:随时忆念「佛、法、僧、施、戒、天」

  早上是特别提到在家人和出家人共同的修持方式「六随念」,要随念、随时忆念佛法僧三宝,随念布施,随念戒,还有要随念「天」。

  天界的天人因为修持「止」,具有神通,有能力随时看到我们的状态,我们只要随时想到天人能看到我们,就能不放逸。另外,投生天界 投生之因是行善,要得到投生天界的果,就要行善,这是「随念天」的另一层意思,就是随时要记得行善,随时忆念行善的功德。

  佛陀在世时,印度人多半信仰大梵天等印度教天神,所以佛陀这说法,是符合当时的环境和因缘。但「随念天」主要是要提醒随念行善的功德。

  第5偈

  十善诸业道,身语意常亲,

  远离于诸酒,亦行清净命。

  第5偈是提醒「行持十善」。今天下午,主要说行持十善和断除与之相反的十恶。

  佛典所说,可概分大乘和声闻乘。戒律是一切的基础,在南传声闻乘中,关于僧伽戒律有非常多说法,「别解脱戒」,是一切功德的基础,一切修持之根基,所谓「别解脱戒」有七种或八种。在家居士也有很多不同的居士戒,今天在场主要是在家的法友,各位也都是佛法修持者,所以特别介绍在家居士戒的内容。最根本的居士戒是「皈依」,法本中有「自皈依法,不伤害众生」这样一段话,这段皈依文字我觉得非常重要,开始修持佛法之后,最重要的就是不伤害任何一个有情众生。

  什么叫「不害他」呢?要从基础开始都「不害」其他众生;什么叫「害他」?我们会透过身体的三种行为、语言的四种行为来伤害众生。另一种则是从基础上,从心里伤害众生,也就是透过贪心、嗔害心、邪见三种意念伤害众生。

  1、害心

  当我们说不害他,主要是指身、语两种行为,但伤害的基础是害他的心,也要断除伤害众生的三种意念,而这些意念都是从烦恼而出生,如何对治烦恼,就是依止「戒律」。所以其实不只大乘说心里要有众生、为解脱众生苦而修行,南传的戒律中也提到「不伤害众生」。

  [U]在「利他」之前,要先能「不害他」,要控制得了自己的情绪,控制得了自己的烦恼,否则虽有好发心,最后却因自己的心失控,反而伤害别人。[U]所以要如南传经典所说,先从「不伤害众生」做起。

  《俱舍论》中说十恶,身三、口四(以身实际造作的三种恶行,和以语言造作的四种恶行)七种恶行,称为「业」;至于以心念所造、关于心的三种恶行,称为「业之道」,「业之道」还不是业。身、口恶行已有行为,因此有忏悔的各种仪式,而心上的恶还未有行为,则可靠发露忏悔还净。譬如从生起「想杀之念」,到真的杀人,中间有一段时间,光是「想杀」还不是恶业,在真正行动之前,在这段还未形成行为过程中,可以告诫自心,让恶念转为善。要小心觉察自己的心,从生起意念,到真正行动之前,我们都还有机会不让它转为恶业。

  2、贪心

  接着说贪心。最近达兰莎拉常有计算机被偷,我就举计算机为例。你看到一台很漂亮的计算机,你会想“它真漂亮呀”,接着想“它功能真多啊”、“能得到多好呀”、“如果得不到多painful,多痛苦呀”,心念这样不断思维运作,接着就会觉得“就算我死了也要得到这台计算机!” 整个脑子只剩这个想法,这时“你真的生起贪心了!”会导致造恶的贪心,就这样生起了。你继续这样想,它就会真正进入你心中,在你心中沉睡(随眠烦恼)。有一天当你真的再看到像这样的一台计算机,心中那一念沉睡的贪念就会苏醒,接着就可能付诸行动了。贪的恶行就是这样运作的。杀也一样,先是生起一念嗔心,不断的想,就会生起害心,接着杀念就会进入心中,睡进你心里,然后有一天因缘和合,就可能真的付诸行动杀人。

  所以要注意的是,当嗔害心生起,如果没有察觉、对治、转化,有一天它就可能成为害他的行为。所以要有觉性、觉照力,随时注意自己每个起心动念,随时保持正知正念,别让嗔念进入心中、养成习惯,否则久了真的会做出伤害众生的事。

  3、邪见

  这一点,我今天要好好说一说。《俱舍论》中说,对于出家众而言,生活上的修持比较难;对在家众来说,困难的是见解。出家人为了生活,可能会讨好施主,或装模作样,戒律没持好却说自己持戒清净。在家人则是见地上常会有问题,断除邪见,是很困难的,虽受皈依戒(「自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但一生病就觉得三宝没用,就拿香拿花,求神问卜去了。有些佛弟子生意不好就修财神法,生病就修度母法,不是说有多不对,但把解脱法拿去作世间的用途,就不算正信。最近很多弟子喜欢跑去找上师问卜,请上师「禅观」一下吉凶。其实佛陀2500年前就帮我们卜了一卦,那是最灵最重要的一卦,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最好的供养,就是心中勤修戒定慧三学,要有因果观,这才是我们真正要相信的卦。

  一个在家人有一百种持守居士戒的方式。南传「说一切有部」中说,真正的居士是全部居士戒都要持,经部以上的宗派是不一定全部都要持才算居士。

  以十恶中「杀生」为例。断「部分杀生戒」(如“我不杀扎西”)这就有十种,第二种是“我不杀大部分的人”也有十种,第三种是“我不杀所有的人”也有十种,共三十种)。也有依时间起誓,如「从早到晚」不做,即以短时间起誓;还有以「长时间」不做,譬如一个人活到四十岁,就是从一到三十九岁都不做;还有一种是「我一生都不做」,即全部时间都不做。

  让人断除十种恶行,亦有十种戒。见人断除恶行而随喜,亦有十种戒。于每一人亦各有「不杀」「不盗」「不淫」「不妄」等十种算法。(法王开玩笑说,对你们来讲,可能很容易,只要心里想“我不杀Gamaba”、“我不偷Gamaba的东西”,就是居士了,这样不是很简单吗?)要成为居士,有很多持戒的选择,并不很困难。

  此外,也不可喝酒、吃迷幻药、毒品等让我们丧失心性、放逸、迷惑的东西,都算是「酒」。

  清净命,就是正确的生活方式。不过五邪命的生活,如卖毒品、武器、肉、生命等等,或不是贩卖而是依靠这个而生活,都是「不净命」。

  明天会讲解「六度」的内容。以前大家都学过, 今晚回去要先好好想一想。

  ■ 问答

  问:有一段时间没见上师,就会痛哭流涕,这是疯了吗?这是一种烦恼吗?

  答:疯?怎么算疯,有正念是不会疯的。信心的力量是很大的善念,思维上师而掉下的眼泪是很大的功德。(法王开玩笑说,如果你有很多这种信心的善功德,请分一点给我。)

  问:什么是「世间八法」?

  答:世间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有白、黑和花三种。黑,是完全只想到自己,不想别人,只想此生,具有这种强烈动机,就是黑世间八法;至于「白世间八法」和「花世间八法」指的是喜欢别人的赞叹,不喜欢别人的毁谤,但即使在道上的人也难免。主要是要断除「黑世间八法」。

  法王带领大众唱梵文〈观音修持仪轨〉。

  今天是《龙树亲友书》课程第二天,首先要跟大家说早安!

  昨天说到断「十恶」的戒,如果能做到,真的能让世界更和平,家庭更融洽。尤其如果能行持这些符合世界和现代家庭需要的居士戒和五戒,真的可以帮助家庭、夫妻之间更和谐、更快乐。

  戒律,有针对出家众和在家众的戒律,各分为「总说」和「详说」两部分;先说「总说」针对在家众的教诫,即是第6偈。

  第6偈

  知财体非固,

  如法施苾刍,

  贫*及再生,

  来世为亲友。

  就像我们昨天说到「六随念」中有「念施」,随时要忆念布施功德;今天这一偈,我们要特别来谈布施。谈谈为什么要作布施,以及布施的对象是谁。

  我们要布施的对象可分为上供和下施:

  一、上供:对具功德的上师、出家众(注:偈颂中之苾刍,即比丘)、婆罗门等,和对我们具有恩德的父母等,向上作供养;

  二、下施:对贫困、需要帮助的众生,向下作布施。

  针对这两种对象,我们要如法的供养和布施。

  接着谈到为什么要作布施。再有钱,财富也是无常、不坚实的,尤其是最近经济萧条,更让人感受到财富的无常;所以要趁有能力时,勤作布施,种下善的习气,来世投生善道,有善的所依。

  接下来,是「总说」针对出家众的教诫。即是第7偈。

  第7偈

  众德依戒住,

  如地长一切,

  勿冗瘦杂悕,

  佛说应常习。

  对出家众来说,好好持守律仪戒,是应尽的责任。

  以「不害他」的戒律来说,对于以身、语七种直接伤害众生的行为(杀、盗、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应加以断除,即是「七所断」;而造成以上这些伤害的基础,也就是心上的三种恶念(贪心、害心、邪见),也应加以断除。

  冗,是损坏,就是不要损戒律;瘦,就是不完整,就是指持戒要完整;杂,指持戒时混杂对此生的贪着;悕,指含有对来生的希求,佛法是解脱法,不应混杂对来世福报的贪求。

  如这一偈所说:“众德依戒住,如地长一切”,戒是一切的基础,我们修持止观禅修时,戒律也可以帮我们摄持身口意,帮助我们不昏沉散乱,如果连最粗浅的戒都没有,也无法进入更深的禅修。闻思修佛法时,我们要专一的修,也要有戒律,有戒则能帮助闻思修,所以说戒是一切的基础。

  接下来,是广说「六度」,即是第8偈。

  第8偈

  施戒忍勇定,

  慧不可称量,

  此能到应修,

  渡有海成佛。

  《入中论》提到,如果有清净的戒律,其他五度的功德也会自然增长。一位菩萨想利众,就要具备善巧方便,要有大悲心和大智慧,要让自己的心受训练,准备好利众的能力,就要修持六度波罗蜜多。

  以上是针对出家众的「总说」。接下来是「详说」,首先解说在家众的部分。

  第9偈讲到要孝顺父母。

  第9偈

  若孝养父母,

  其家有梵王,

  现招善名称,

  来世生天堂。

  我认识的很多法友,都会跟我说他们和家人相处的问题,所以我了解有些法友和父母关系很好,能孝敬父母;但的确有些人和父母关系不好,没办法好好和父母相处,这种情况也不少。所以这个偈子如何行持,真的应该好好想一想。

  提到孝顺父母,我很想去做,但没什么机会去做,所以很遗憾没有太多孝顺父母的经验,可以提供给大家参考。

  不过,在佛教中提到的各种修持法,我们也可以拿来和父母相处时运用,如要知恩、要报恩、不嗔恨、要原谅、要慈悲、要忍辱等,都可以帮助我们和父母的关系转为善、调整得比较美好。我们平常会祈愿一切众生都离开痛苦、得到快乐,这时记得也要把父母观想进去,别忘了他们不但是有情众生,更是对我们有恩的有情众生。如果以前和父母关系不好,要试着原谅自己,也原谅父母亲,能谅解的要谅解,不能谅解的要安忍,把过去不好的记忆从心中消除,渐渐放下对父母的负面心情。

  第10偈

  杀盗淫妄说,

  耽食爱高床,

  断诸酒歌舞,

  及华彩涂香。

  第11偈

  若女男能成,

  此八支圣戒,

  欲界六天上,

  长净善当生。

  接下来提到的是「八关斋戒」的内容,指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酒、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过午不食)、不着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等八项,行持这八项一日夜,有很大的福德。如果能在藏历八日、十四日、十五日等吉祥日行持「八关斋戒」,是非常好的,可以帮助我们投生善道,所愿也都能成办。在过去迦叶佛时,有人仅持守「八关斋戒」中其中一戒,亦能在佛陀时一世证得阿罗汉果。

  问答:

  问:当我生起负面想法,想用方法专注去对治,却越想越生气,怎么办?

  法王答:想对治烦恼,减弱嗔恨的力量,方法很多,有一种是「转移法」。嗔恨时,是太专注于一境,可以试着转移注意力,想其他一些没做好的事,一直换对境、一直换对境,直到让原本嗔心的力量越来越小。

  问:在国外靠贩卖法器生活可以不可以,国外也需要这些法器,这样可以吗?

  法王答:如果只是想到自己赚钱,那就不行;如果有利他的心,那也只是「还好」而已;有恭敬心是很重要的,除了自己对法器要有恭敬心,顾客也要观察他是不是有恭敬心才卖给他──如果具备这几项,这样是可以的。

  问:藏传有很多僧人吃肉,过年过节吃更多,但昨天提到要过「清净命」的生活,就是不可以杀生、卖肉;如果僧人吃肉,会不会间接害在家人去杀生、卖肉、过「不净命」的生活?

  法王答:提这个问题的人,的确对西藏僧人有些了解。过去,西藏因地处高冷,蔬果很难生长,的确必须吃「三净肉」来维生,这有些不得已。但很多事可以因地因时置宜,现在西藏已有了可以不吃肉的因缘,也有越来越多汉地蔬果运到藏地,科技发展也让藏地自己能种植蔬果,所以现在吃素也不再那么困难,希望吃肉的人越来越少,大家多吃素。

  问:我真的不想这么故(问题字条上画了一个哭脸),但看到那么多蚊子,还是忍不住去打它们,怎么办?

  法王答:这有环境因素的不同,环境干净的地方,蚊子就少;环境不干净,这种考验就多了。我也遇到这种问题。

  但生命不在体形大小,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有情众生;如果只是因为身上的一点点痛苦,就忍不住想加以杀害,只要想想它也是有情众生,还做得下去吗?人类有智慧,应该可以找到避免杀它、也能不被咬的方法。要知道大到像大象那么大,小到像蚊子那么小,都是一条命,我们都不应加以杀害。

  我也遇到蚊子很多的问题,以前会点电蚊香,但因不确定到底会不会伤害蚊子,后来连电蚊香也不敢点。最近我想到一个新办法,就想“让你咬吧,带着爱心和布施心,让你咬吧”,这样我圆满了布施,蚊子你也吃得饱饱的、开开心心的,岂不两全其美?

  问:1、想请求法王举行皈依可以吗?2.如果想依止法王成为「根本上师」,内外因缘上要作什么准备?

  法王答:第一个问题是,可以。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不断被询问,我对这个题目也有很多想法,正好藉这个机会,一次说个清楚。

  在藏传,要具有「三恩德」,即灌顶、密续讲说、口诀教授三者,才能成为「根本上师」;在显宗,没有「根本上师」这个说法,只有「善知识」,帮助我们了解知何者该做、何者不该做。

  关于我自己,没有成为「顶严」(注:成为他人顶载的庄严,即上师,如观世音菩萨顶载阿弥陀佛为顶严)、作人家根本上师的功德,但正在朝这条路上努力。不过有那么多朋友带着殷切的期望来见我,所以有些时候也会接受。如果是「邬金钦列」这个人,是没有资格接受的;但因为我持有「Gamaba」这个名号,对法友的解脱有责任,所以有时也会勉强接受。

  各位不管是否有根本上师,重点是听闻教法后,要去实修,才是重点。对于教学之人(说法的上师),即使他己身还有过患,但因所说的是佛正法,仍应加以礼敬,因为要「依法不依人」,所以各位不是依止我个人,佛法才是根本上师,这是要知道的正知见。

  接下来,要给予《佛子行三十七颂》、《入菩萨行论回向品》的口传。(法王口传藏文《佛子行三十七颂》、《入菩萨行论回向品》,大众恭敬聆听)

  (法王带领大众唱颂梵文回向文,结束第三堂课)

  第12偈

  悭谄诳贪怠,

  慢淫嗔氏族,

  多闻年少娇,

  并视如怨贼。

  悭,即吝啬之意,不管佛法或财物,都不想分享而想自己留着,这就是「悭」。

  谄,即隐藏自己的过失。

  诳,是自己并无功德,却装腔作势,假装自己有功德。

  怠,指懈怠、怠惰之意。

  慢,是指自己并无功德却以为自己有功德、德行的慢心。

  贪,是指贪求无形的名誉或有形的财物。

  嗔,对他人所拥有的起嗔心。

  氏族、多闻、年少、娇,指各种骄慢,认为自己出身好、美貌、见多识广、年轻、有权势等各种不同的傲慢。这里的傲慢,是指「自以为是」,在藏文中有「虚胖」之意,明知没有却吹捧自己;另一种状况是,的确有一些功德,但表现得不可一世,和别人很有距离,这样和别人的关系也不会好。

  以上十三种过患(注:本偈藏文中,有十三种应断除之过患:悭、谄、诳、贪、怠、慢、淫、嗔、氏族之慢、色娇之慢、多闻之慢、青春之慢、权势之慢),是我们应断除的。

  放下自己,才能成为「众生仆人」

  过去在印度、藏地的祖师,都有一种谦虚的传统和习惯。这种习惯,到了西方后,有些外国弟子会误解,以为“哦,这个上师可能如他自己所说的,真的不懂,那我也可以不用去找他了。”

  这里讲到的谦虚,是真正从内心发出的;但有些上师,虽然嘴里说“不懂、不懂”,但身体语言却表现得像什么都懂,好像身体里藏了一只狮子。真正的谦虚,是对自己所学觉得只是智慧大海的一滴,还有很多值得学习、有待学习,那种由内而发的自然谦虚。弟子对上师的谦虚,要有如法的去观察,了解上师只是谦虚的说“不懂”,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心里反而生起虔敬,别以为他真的不懂而生起鄙视之意,觉得“那不如我自己爬上法座去说法算了。”那就错了!

  尤其是一个观修慈悲的人,更应以谦虚而对治傲慢,因为我们一想到众生无量的苦,只想去解除众生的痛苦,因此身口意集中一处,只是关注众生的需要,知道自己还有太多事还没做到,还有太多事要为众生做,这样就没空生起傲慢。傲慢是有损慈悲修持的,太傲慢、自我意识太强的人,很难放下自己,成为「众生的仆人」。

  但也不能「太谦虚」,《宝性论》中说:“众生皆具如来藏”。所以不可轻视自己,过度轻视自己,以为自己什么也做不到,是轻视自己的佛性,是五种过患之一,是必须断除的。

  第13偈

  说无生由勤,

  有死因放逸,

  勤能长善法,

  尔可修谨慎。

  我们成为佛教徒之后,要随时观察自己的言行,不要空有佛教徒之名,所言所行却不如法。《修心七要》中说「二证已为首」,他人和自己这两种观察自己言行的证人,要以自己为主,因为只有自己能随时随地观察自己,要让自己成为自己言行的证人。

  勤,就是不放逸。无生,在藏文本中是「甘露」。消除身语意魔的甘露,即是「不放逸」。不放逸,是一切戒律的基础。南传佛法讲身口七断(断除身口七种恶业)的不害他戒,需要不放逸;大乘讲的饶益众生、不舍弃任何众生的「菩提心戒」更细微,更需不放逸;密乘要断除「凡夫相」的执着,更需要于座上座下一切时,不放逸的修持本尊「净观」。

  第14偈

  先时离放逸,后若改勤修,

  犹如云翳除,良宵睹明月。

  孙陀罗难陀,央具理摩罗,

  达舍绮莫迦,翻恶皆成善。

  即使先前因放逸而造恶,只要转为精勤修持,也能有所成就,就像云开雾散,就能看到清明的月光。

  偈颂中也举了一些「翻恶成善」的例子,就像佛陀的弟弟孙陀罗难陀,因为大贪心而造恶,央具理摩罗因为嗔心而杀1999人,达舍曾杀父,绮莫迦曾弒母,他们后来都因改过向善,不放逸精勤修持而有所成就。

  忏悔即「斩断」,要真正和罪业一刀两断

  关于「忏悔」,我有些想法特别想提醒。如果过去造恶业,想忏悔不再犯,我们可以向「忏悔境」、也就是三宝、上师、阿阇黎前发露忏悔,这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懂得放下,自己要原谅自己,否则我们即使在上师、三宝面前忏悔,但心里不放过自己,紧抱着过去的罪业不放,还是会觉得很痛苦,修持都提不起劲,这是不行的。

  我们总是会做错事情,若因此就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被染污的人,甚至觉得自己十恶不赦,因而关闭解脱之门,这是没必要的。我们可以这样想,在无数过去世的轮回中,心的相续所留下的罪业来看,我们无始以来所造的恶业,和今生造的恶业比起来,实在很少,只是大海中的一滴,至少今生还知道做了什么,过去世连做了什么都不知道,所以不要太责怪自己,要放下,从心里释放自己,继续往前走,别因曾犯错就让自己不能前进、不能修持,不要这样。至于不相信轮回的人,也要劝他们,不必对今生犯的错,死死抓住不肯放。不管你相不相信轮回,抱住过往的罪业,不肯原谅自己,这样忏悔是不会发生作用的。

  在藏文中,忏悔有「斩断」之意,就是和过去的罪业一刀两断,不再执着于心中,不肯忘怀。就像密勒日巴大师年轻时曾造重大恶业,杀死35人,但他不曾因此怀忧丧志,反而转忏悔之力为修持的动力,终致成就,所以忏悔完就要往前走,努力实修才有意义。

  第15偈

  勇进无同忍,

  勿使忿势行,

  终得不还位,

  佛证可除嗔。

  这一偈是说,要在不放逸中,修持安忍,不要给嗔心任何机会。藏文「勇进」,是指苦行,没有比对嗔恨修安忍更大的苦行,忍辱是最殊胜的苦行。就像赛车,你的安忍速度要比嗔心更快;就像游戏,你要能很善巧地控制嗔心。

  第16偈

  他人打骂我,

  欺凌夺我财,

  怀恨招怨诤,

  舍恨眠安乐。

  第16偈谈到「怀恨」的过患。如果有人辱骂你甚至殴打你,你会耿耿于怀,一直想、一直想,怀恨在心,接着身心就失去安宁。我自己也曾经生气,但总是很容易就忘了,所以对记恨的人有点好奇,我就算努力去记起恨意,但总是两三分钟、最多一两小时就忘了,但有人还写他的恨写了一本书,这真的很不容易──其实,这只是苦了自己,你若怀恨,首先受伤害的是自己,对你所恨的人可能一点都没影响,结果你自己饱尝记恨的后遗症,首先是睡不好,接着易怒,最后朋友也会远离你,仔细想想,记恨真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呀。

  当我们嗔心生起时,就想给别人一点点颜色瞧瞧,有时想要打官司,或想有什么处罚对方的方式;但其实我们都没这么理性,你一生气,首先处罚到的是自己,总是自己先受伤害,简直把自己当敌人,给自己苦头吃。

  就像一个练武的人,心要很平静,才能使出功夫、命中目标;如果你真的要出拳,就让自己先冷静下来,出手才能准确,才能一拳命中要害。重点是要你先冷静下来,平息自心,别生气,不是真的要你打人。接下来,要说个故事。

  有个主人买了一只鸡,放在地上,他的狗就跑来绕着鸡转,嗅嗅嗅,一付很馋、很想吃的样子。主人就很气的对那只狗说:“你敢对它做什么事,我就对你做同样的事!”结果那只狗想了一想,就舔了那只鸡的屁股一下!主人当场傻眼,因为他不是说“狗做什么,他就对它做同样的事”吗?所以嗔恨真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呀。

  问答

  问:根本上师只能有一位,还是可以有很多位?

  法王答:的确有些人有很多位根本上师,但也有人只有一位根本上师,的确有很多不同的做法和说法。不过我们可以想想,支分可以有很多,但根只有一个,才会稳固,这是要思考的。

  问:顶礼上师,请问如何保持初发菩提心时的精进、勇猛、不退转,直到成佛?

  法王答:1、精进: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善行,因欢喜而努力,这就是自然的精进。当然具足方便善巧,也是很重要,那有助于精进。2、勇猛:是要思维众生的苦,要打开自己的心、自己的眼,看见广大众生的苦,发愿承担众生的苦,所以充满勇气,自然能勇猛。3、不退转:是种坚定的誓言,是指身口意完全交给菩提心,也不给自己留任何退路,没有犹疑的坚定走下去,自然能不退转。

  法王带领大众唱颂梵文回向文,结束第四堂课: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一切有为法,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

  以此功德愿证佛自性,

  降伏烦恼怨敌之过患,

  生老病死汹涌之波涛,

  愿度众生解脱轮回海。

  拔哇度 萨尔哇 芒嘎浪(注:吉祥圆满)

  今天是《龙树亲友书》课程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到昨天为止讲了16偈,昨天、前天都是比较详细的解脱,但再这样会说不完,今天会大部分用念的讲解过去,就像口传,如果今年我们未能全部讲完这项课程,明年再讲,明年的法友有些人未能听到前半部,会觉得有些遗憾,所以我们还是全部讲完比较好。

  以下是帮助我们消除身口意过患的偈文,就是以下的第17偈。

  第17偈

  如于水土石,

  人心尽彼同,

  起烦恼前胜,

  爱法者如后。

  这一偈将心比喻为水、土、石。如果在水上画图,图案马上就会消失;如在土上画图,可以稍微持久一点,但也会消失;如果画在石头上,就能很坚固持久。要让烦恼像在水上画图,马上消失;但反过来,修持慈悲时,要像画在石头上,要让它稳固坚实,至少也要像画在土上,不要马上消失。

  第18偈

  佛说三种语,

  人美实虚言,

  犹如蜜花粪,

  弃后可行前。

  佛说有三种语言,一种是甜蜜的话,像蜜一样;一种是美丽的语言,像花一样,前两种令人听了都心生欢喜,要多说这两种语言;第三种虚假之言,就像粪便一样,我们应舍弃。

  第19偈

  今明后亦明,今闇后还闇,

  或今明后闇,或今闇后明,

  如是四种人,王当依第一。

  接下来这一偈,在讲如何止息无明恶习,增进光明善念,让自己的心进入善的循环。我们都想止息轮回痛苦,解脱成佛,但如果因为粗重烦恼的牵缠,害他的恶念恶业就会形成;如果具善心善行,就能前往光明的地方。如果现在在光明善道,接着前往的,还是光明美好的地方。就像《入行论》说,一位菩萨如果有菩提心,就像着骑着一匹骏马,从光明善地,前往光明善地,不会退堕到黑暗的地方。

  这里提到人心的四种状况:

  一、现在光明,以后也继续朝向光明;

  二、现在黑暗,以后也继续沉沦黑暗;

  三、现在光明,以后却退堕到黑暗;

  四、现在虽黑暗,以后却能转为光明。

  这的确与我们心的情况很一致。有时现在的心是善的,接着却退堕成不善;有时现在是不善的,接下来却能行善、转向光明;最好的是,现在的心,是一念光明善念,未来的每一念心,也持续朝着光明善念前进。龙树菩萨勉励他的朋友乐行国王,要做「第一种人」,就是「从善向善」、「从光明到光明」。但我们首先要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如法取舍,才能真正舍恶向善,进一步从善向善,从光明到光明。

  (因时间关系,接下来第20偈至28偈,法王以口传方式,快念一次)

  第29偈

  第29偈是讲「世间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当我们说到「世间八法」,并不是马上全部舍弃不要,如称誉利乐,有时我们还是要用来鼓励别人。这里「断除」的意思是,是不要太受它影响:一被称誉,就得意忘形;一被诋毁,就沮丧嗔恨,重要的是要在各种状况中,禅修平等性。有句话说,知足能常乐,如果心是平静、常安住在平等性中,就会常常觉得很快乐;反过来,如果你很容易受外境影响,别人一句话,你就心如波浪,高下起伏,这样你的心就会失去自主性,喜乐痛苦都由别人、由外境决定。

  什么是「轮回」?有人给了一个定义,说是「不完美」、「不圆满」,我觉得说得很好。的确,人生总是苦乐参半、毁誉参半,不要太在意,否则只是和自己过不去。就像热水本来就会把你烫伤,冰水本来就会把你冻到,当你碰热水被烫到、碰冰水被冻到,还觉得吓一跳,这不是很奇怪吗?它们的本质本来就是这样啊。人生也一样,本质都是苦乐参半的,当你经历它,只要去感受,没什么好惊讶。人的一生本来就会经历很多事,苦乐好坏都会经验到,你的心要打开,去经验一切、包容一切,这样无论外在如何变化,你的心都不会被动摇、受打扰。

  禅定,不要「身在,心不在」

  我们一生中,「禅定」的力量是很重要的。禅定,是「五遍行」心所之一,它的本意是「专注力」,就是心的一种清晰、稳固、专一的状态。如果没有这种专注力,人生会很辛苦。譬如有些时候我非常忙,每天都要接见很多人,说很多话,这样一天不停的忙下来,如果没有禅定力,到了晚上,会觉得怎么时间一下过去了,事情都消逝了,但自己这一天到底过得有没有意义?会有种空虚感。所以做事要有定力,要把心放在所做的每件事上,随时保持觉性、觉照力,这样每天晚上回想,你这一天才过得有意义,在生活里培养这种专注而有觉性的「禅定力」,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人会这样的想法,觉得:“我真虚度人生,浪费了这一生”;但要想一想:“是谁浪费你这一生?” 其实除了我们自己,并没有别人浪费我们的人生。譬如每天都要吃饭、刷牙,有人觉得浪费时间;上班塞车,有人觉得浪费时间;看病排队,也有人觉得很浪费时间。其实,只要你的心放在「现在正在做的这件事」上面,就不算浪费生命。譬如刷牙、洗脸这样简单的事,只要你把心放在上面,就是有意义的。但我们的「心」和「正在做的事」经常是分离的,身在,心不在,人生就会没意义,那才是真正的「浪费」。外在只是助缘,要人生有意义,要从内心去寻找。

  再这样仔细讲下去,实在没时间讲完了,西藏有种传统,如果真的没时间讲完,把经书放在头顶,就算得到灌顶或口传,或者我手一挥,大家就算都得到了(开玩笑的),我看接下来我还是口传吧。

  (法王口传第30至58偈)

  第58偈

  如是无常亦非久,

  无归无救无家室,

  生死胜人须厌背,

  并若芭蕉体无实。

  接下来,是谈到「无常」。有些人一听到「无常」,就会觉得恐惧、害怕;但其实所谓「无常」,不是什么都结束了,黑暗一片,并不是这样。至于为何大家一听到「无常」就会恐惧?大概因为我们一生就死这一次,会和亲友永久离别,而且死后会经历什么也不知道,所以会恐惧。

  其实每天当中,我们已经经历了无数的「死亡」了。一般定义人的一生,是指从出生到死亡,其实仔细体会,我们一天当天,就有无数的生灭。从一天的生灭,可以体会一生的生灭,体会身边细微的无常生灭,更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每个当下。每个生灭的当下,组成了所谓的一生,所以珍惜每个当下,对这一生多么重要,把握每分每秒的平静快乐,累积成快乐的大海,这样一生才不浪费。

  (法王口传第59偈至123 偈圆满)

  问答

  问:是不是有佛化身成女性,或如度母化身般的女性仁波切?

  法王答:的确有佛的化身成为女众,也有如度母般以女身成就的,只要具备愿力就可以。但这不是要让你和男众去竞争,比赛谁才能证悟,这种世间的男女竞争是没有意义的。不管是男众或女众,只要有慈悲、愿力,就一定能成就的,不一定是仁波切才行。

  问:这次来参加课程,有很多比丘尼,但都是西方或汉传的比丘尼(注:藏传绝大多数是沙弥尼),请问何时才可恢复藏传的比丘尼制?

  法王答:这在前几天的戒律会议中,也做了很多讨论。藏传的比丘尼制,是来自「根本说一切有部」传承,现在这个比丘尼戒传统已断,我们正在讨论如何恢复。我以热忱和努力在做,请大家有耐性,但我一定会做到。

  问:尼众如果不能常住在僧团,必须在医院等地服务、工作,应注意什么?

  法王答:如果依律仪,严格来讲,的确有很多必须要注意的事;但最重要的是,不要违犯「四根本随」;其他会招致社会批评、令人指责僧伽的言行,也不可做。

  问:如何观修「无我」?修「无我」就能利他吗?

  法王答:我先不按经典的形容讲解,我依自己的感受来说说。我们一说「我」,就有“我在这儿、你在那儿”的分别感觉,好像自己可以「独立自主」靠自己生存。平时总觉得「有我,才有别人」;其实没有别人,你也无法存活。我们所执着的这个「我」,其实都是依靠别人而来的,我们读的书、吃的食物,乃至呼吸的一口空气,都需要依靠其他很多事物来成全,真的没有一个可以「独立存在」的自我。有了「无我」的想法,才会尊重别人。仔细思维这点,你会发现,自己需要的,别人也需要;对自己好的,对众生也好。人我的连结感,就会很亲近、很紧密,这时利他就会很自然。

  无我,真是利益他人、实践慈悲的好方法,说太多空性、大手印,有时连因果都会不顾了。当我们禅修「无我」,发现太多众生没有看到「无我」的真相,盲目执着有个「我」,本来希望追求快乐,结果做的事却常令自己痛苦,这是多么无明啊,我们因此对他们生起慈悲心,希望帮助他们、让他们从我执的无明中解脱出来,这时「无我」的空性,对利他就充满力量。

  结语

  在这两天半的课程中,我们在一起讨论了《龙树亲友书》, 结下了殊胜的法缘,没有在座各位,这一切也无法完成,所以要感谢各位。

  这本书,是在几千年前,龙树菩萨对他亲近的朋友乐行国王,表达关爱的一封信;几千年后,我们聚在一起,读这本书,这是第二次关爱之情的传递。就像第55偈中所说:

  寿命多灾厄,

  如风吹水泡,

  若得瞬息停,

  卧起成稀有。

  我们此生到今天为止,每天呼吸了多少次,想想这些呼吸有多少次是有意义的?其实多数都是没意义的,甚至带来了痛苦。但是最近我们来到菩提迦耶,在圣地听闻佛正法,每次的呼吸都是和平、清净,都带来大欢喜、大利益,就样就是有意义的。

  大家远道而来,能在圣地相聚闻法,都是各位往昔的愿力和福德成熟。我祈愿我们未来还能像这样再相聚,千言万语还在心中,但我还是这样打住吧。

  (主办单位、法王姊姊、今年祈愿法会功德主香港创古中心暨译师代表,上台对法王作身语意、八吉祥献供)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