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第》中的菩提心(二)
——2004年夏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七、菩提心在大乘佛教中的重要性
《道次第》中,将菩提心、菩萨行、空性见作为大乘佛法的三大要领。其中,又以菩提心为根本。关于菩提心的重要性,《道次第》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为大乘人。《道次第》云:“是故大乘者,以菩提心之有无而作进退。”可见,菩提心乃判断声闻行者和菩萨行者的标准。发起菩提心便是大乘人,反之则是小乘人。不少人以为,汉传佛教为大乘,参禅、念佛是大乘修法,便俨然以大乘行者自居。却不曾自省:自己所发是什么心?又是为了什么而参禅、念佛?事实上,法并不是抉择大小乘的标准,论曰:“以是若仅以法是大乘,则犹不足,必彼补特伽罗住入大乘为重要。”即使念佛、参禅有所受用,若不是发菩提心而修,亦不属大乘之列。关于这一点,宗大师也明确指出:“若何时与菩提心舍离,则纵有能达空性等功德,亦是堕入声闻等地,退失大乘。”
2.为真佛子。发起菩提心,才称得上真正的佛子。声闻人虽也算佛子,但与菩萨的内涵却有所不同。正如太子和王子,虽同是王室血脉,但王位却非太子莫属。真正能继承如来家业的,也非发菩提心的菩萨莫属。《道次第》中引《入行论》曰:“此心生起,无间即成佛子也。”在发心的当下,就是如来真正的儿子,有能力荷担如来家业。
3.发心之后,功德超过二乘。在一切心行中,菩提心是至高无上的。《道次第》中将其喻为金刚宝:“善男子,所谓金刚宝者,虽已破碎,胜出金等庄严,映蔽一切,亦不失金刚宝之名,一切贫乏亦能遮止。”即使破碎,仍比任何宝物更具价值。关于菩提心的功德,弥勒菩萨在《华严经》中有着极为详尽的阐述。每次读诵这篇赞文,我都感觉力量铺天盖地而来,充满身心,充满宇宙。所以说,菩提心一旦发动起来,绝对胜过一切心行,胜过声闻的无漏智慧。
4.成佛的不共因。《大庄严经》(《道次第》转引)云:“善男子,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之种子。”所谓不共,即独特、决定性的因素。成佛究竟成就什么?正是慈悲和智慧两种品质。这一成就所依靠的,则是菩提心和空性见。其中,空性见乃三乘圣者共同证得:“诸独觉、声闻亦依于慧,以是亦说般若波罗密多为母,是大小二乘子之母。故不以通达空性而分大小乘,是以菩提心及诸广大行而判也。”在绝对真理上,在诸法实相上,佛陀和声闻所证是没有区别的。若有所不同的话,便是究竟与不究竟的差异。《法华经》有三兽过河之喻,兔、马、象一同过河,但兔子浮于水面,马能没入河流,象则直接踏至河底、截断众流。为什么“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原因也在于菩提心。因为空性见是三乘修行的共因,而菩提心则是不共因。
八、菩提心的发起因缘
省庵大师云:“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
佛法的基本理论是缘起法。唯识学告诉我们,每种识的生起皆由因缘所致。如眼识九缘生、耳识八缘生、鼻舌身识七缘生,意识五缘生。同样的道理,心行也是仗缘而生。
那么,菩提心这样一种殊胜的心行,又是如何生起的呢?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阐述了十种因缘,即念佛重恩、念父母恩、念师长恩、念施主恩、念众生恩、念生死苦、尊重己灵、忏悔业障、求生净土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道次第》中,宗大师则为我们提供了两种方法。一是阿底峡尊者的七因果,从知母、念恩、报恩、修慈、修悲、增上意乐、发菩提心。其理论依据为:“谓圆满佛果从菩提心生,彼心从增上意乐生,意乐从大悲生,大悲从慈生,慈从报恩心生,报恩从念恩生,念恩从知母生。”所以,首先是知母,观一切众生为生身之母,由此生起慈悲怜悯之心。
这种观修并非虚构。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和世间追求不同。世人追求外在成就,而修行之要在于心行的转化,这是两者的根本差别。转化心行可通过两种方式完成,一是观修,一是日常的行住坐卧。我们以什么心来做事,最后便会成就什么。学佛,关键在于善于用心,《华严经•净行品》中为我们开示了很多具体的用心方法。做每件事,都应如法观想“当愿众生……”?,以此成就外在事业,并转化自身心行。
观想,就是用心的方便善巧。同样做一件事,采用的方式不同,完成的效率也截然不同。在农业时代,一个农民能种多少田?一个村庄能种多少田?可在机械化时代,一个人就可耕种千百亩田地,这正是有无方便的区别。修行也是同样,若具有善巧方便,结果截然不同。
很多修行都必须通过观想完成。如《普贤行愿品》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等。若不借助观想,即使尽未来际地努力,也很难圆满成佛资粮。我们拜佛时,只拜眼前这尊佛;供养时,只是供养手中这件东西。如此,何时才能成就佛菩萨的无量功德呢?而普贤七支供的殊胜,正是在于以观想辅助修行:每一次礼拜,皆同时礼拜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虚空有无量佛陀,每尊佛前皆有我在礼拜,每个我又在拜着无量佛陀。不再是一个我,也不再是一尊佛。
自他相换,也是帮助我们发起菩提心的重要观修,出自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虽有于自他,欲速为救护,于自他当换,是即密妙行。”自他相换的前提,是意识到利己的过患和利他的功德。众生所有的痛苦,皆因利己而起,“谓我爱执者,是一切衰损之门”。而佛菩萨所以解脱自在,则因“爱执他者,为一切圆满之处”。这是自他相换法的基本认知。
若没有这种认知,便不可能修利他行。我执有着巨大而难以摆脱的惯性,只有深刻意识到利己的过患,才会努力改变这种现状。自他相换,便是将利己的这份心用于利益众生,将舍弃众生的这份心用来舍弃我执。如是修行,可迅速成就佛果,正如《道次第》所言:“若将自利之心换而为他,则早已成佛,自他义利,一切圆满无疑矣。以不如是故,劳而无益,空过时也。”
九、菩提心的受持仪轨
不少人虽然也知道发菩提心,但往往停留于口号,并未真正当做一回事。即使当做一回事,也不知如何着手进行。
在学佛过程中,三皈五戒、沙弥戒、比丘戒乃至菩萨戒,都要通过相应的仪轨才能获得,受持菩提心也是同样。因而,《道次第》特别阐述了菩提心的修法,使我们可以像皈依受戒那样,祈请受过菩萨戒的戒师,通过如法而隆重的仪式受持菩提心:“我某甲,亦从今时乃至菩提,于其中间,于无上正等广大菩提而为发心。诸未度有情为令得度,诸未解脱为令解脱,诸未出苦为令出苦,诸未遍入涅槃为令遍入涅槃。”当然,通过仪轨所获得的,只是世俗菩提心之体,而非胜义菩提心。除非戒子根基极利,戒师修证甚深,也可能在受持的当下契入胜义菩提心。
受持菩提心后,应时常忆念,以此指导心行。《道次第》云:“故大悲心者,非仅发一次,宜加修习,渐令增长。不顾自之苦乐,不厌利他,则速能圆满一切资粮。”于多数人而言,初发菩提心极难一步到位,还应不断加强。我们受持五戒,便会不断提醒自己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发起菩提心后,则应时时以众生利益为上。菩提心能在心行中产生多大的力量,取决于我们对菩提心的信念。若对菩提心的信心越大,受持后形成的力量就会越大,反之亦然。
获得菩提心的体,以发心为基础,然后通过仪轨将其固定下来。更重要的是,受持后还应守护,如受戒后应以持戒守护戒体,菩提心之体亦应不断巩固,时常忆念菩提心的殊胜及舍弃菩提心的过患。《道次第》建构每个法的修行时,皆有如是特点。众生无时不在得失之中,所以,宗大师就根据众生的特点造论。如念死,首先告诉我们念死的胜利和不念死的过患,阐述六度时也是如此,如修布施有何利益,不修有何过患等,因材施教。
受持菩提心后,还应时常忆念菩提心的功德。若感觉不到其利益,发心很难持久。反之,若对这一利益的认识不断加深,力量便会随之增长。久而久之,不需着意努力便可安住菩提心中。任何一种心行的培养亦复如是,首先通过不断作意来加强,最终任运自如。所以,《道次第》中要求修学者:“修学增长者,如是仅不弃舍犹为不足,须于昼三次夜三次,以大勤勇令其增长。”应每日六次忆念发心偈颂:“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
这不仅是我们的人生目标,也是做每件事应有的心行基础。即使一时没有能力做到,至少要具足这份心,不断观修,使菩提心成为生命的根本力量。
十、菩提心的实践
发起菩提心之后,不仅要以观修来强化,更应付诸实践。菩提心的实践,正是菩萨行。《道次第》引《大日经》云:“秘密主,彼一切种智者,是从大悲之根本生,是从菩提心之因生,是以方便而到究竟。”所谓方便,“修施等六度行也”。
每个层面的修行,皆有相应的发心及行为。如人天乘发增上心,以人天善行成就人天果报;解脱道发出离心,以戒定慧成就出世解脱;菩萨道是发菩提心,以菩萨行成就佛果资粮。
关于菩萨行的思想,大乘经论中极为丰富,尤其是瑜伽唯识系统的经论。如《瑜伽师地论》三十五卷至五十一卷及《大乘庄严经论》,都是为我们阐述菩萨行的内容。在《解深密经》及《摄大乘论》中,菩萨行也是重要内容。格鲁派继承深观和广行两大思想体系,广行部分,便是瑜伽唯识的思想。
《道次第》中,菩萨行主要围绕六度四摄展开,并从三个方面对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进行阐述。如布施,包括其自体是什么,其心行差别及特征是什么,这种行为应如何生起。
六度的修行,都是在圆满菩提心。如布施是要去除悭贪,若内心不存在丝毫悭贪,布施的心行便圆满了。持戒是要远离对一切有情的损害,这种损害主要是从摄律仪戒而言。菩萨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摄律仪戒的特点是不损恼众生,若对众生没有丝毫恼害之心,持戒的心行便圆满了。而忍辱则是远离嗔恨,若在任何境界中都不会起丝毫嗔心,忍辱的心行便圆满了。每种心行的圆满,都是战胜凡夫心的过程,是战胜悭贪、损恼、嗔恨的过程。彻底舍离凡夫心,方能圆满菩提心。
受菩萨戒,是菩萨道修行中的重要仪轨。菩提心的实践,必须通过六度四摄来完成。而菩提心又是菩萨戒的灵魂,发起菩提心,才能受菩萨戒并取得菩萨资格。进而,还须进一步严持菩萨戒,实践菩萨行,如此才能成为合格的菩萨。
菩萨戒有“梵网菩萨戒”和“瑜伽菩萨戒”之分。其中,“瑜伽菩萨戒”的开遮十分善巧。菩萨戒根据六度四摄而建构,是协助我们行菩萨行、圆成菩提心的有力保障。若没有菩萨戒作为依怙,在修学过程中,可能会向凡夫心妥协。所以,必须有戒律进行约束。
十一、菩提心与空性见
菩提心和空性见是大乘佛法的两大内涵,同时也是成佛之因,以空性见为共因,以菩提心为不共因。对于作物生长来说,水和肥料为共因,种子则为不共因。因为水和肥料可作用于任何种子,而种子则是决定作物属性的根本。有怎样的种子,就会结出怎样的果实。
有空性见而无菩提心,将落入二乘,无法成就无上佛果。但只有种子而无阳光、水分等助缘,种子也无法开花结果。同样的道理,没有空性见的抉择,菩提心永远无法圆满成就。佛果的大慈大悲必须通过菩提心完成,而发心过程中,从世俗菩提心到胜义菩提心的升华,则离不开空性见的推动。
世俗菩提心的心行基础是妄心,是有漏、有限、有我的。如果滞留于世俗菩提心,即使想要利益一切众生,也无法愿行一致。因为妄心是有我执的,无法平等一如。当我们想到利益众生时,我执便会百般阻挠,将我们发起的一念菩提心打上折扣。妄心是有限的,建立在妄心基础上的世俗菩提心也是有限的。而佛陀证得的空性是无限的,所成就的大慈大悲也是无限的。
如何从有限进入无限?唯有通过空性见。我相是空的,人相是空的,众生相是空的,寿者相也是空的。一切皆如梦如幻,了不可得。若我们不断地作如是观修,凡夫心便会随之削弱,胜义菩提心方能生起。
同时,菩提心的圆满成就也离不开空性见。发起胜义菩提心之后,我执和烦恼障的力量还未完全消除。所以,地上菩萨还要不断修真如观、空性观,将烦恼习气消融于空性中。所以,菩提心的圆满成就也离不开空性见。
整部《道次第》,以菩提心贯穿始终,使三乘佛法次第井然,层层递进。
其中又包括两大内容。首先是人天乘、解脱道与菩提心的关系。经由菩提心的统摄,使下士道、中士道成为菩萨道的前行。这一思想,正契合佛陀在《法华经》中所说的:“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法华》会三归一的思想,是佛陀应世布教的深意所在,所谓“云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宗大师在《道次第》中,以菩提心融会三乘修法,与《法华》思想一脉相承。既对其深意作了诠释和解说,更建构了切实可行的修行理路,堪称解行并重的修学纲要。
在上士道中,宗大师进一步对菩提心的发起因缘、受持仪轨、修行实践及菩提心与空性见的相互关系作了正面阐述。为我们全面了解菩提心在佛法修学中的重要性,提供了完整的认识和实践方法,引领我们走向究竟的觉悟之路。
2007年10月修订版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