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眼镜、乒乓球如何进中国
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没有标点,汉代以来用“、”和“↓”符号表示句子的停顿。到元代把“↓”改为“。”。但这种符号不能表示语气、词的性质与作用,经常产生理解上的困难,甚至误解。例如,从前有个财主生性吝啬,在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微薄,并与这位教书先生写下一张没有加标点的合约为据。和约写道:“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财主理解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了字。哪知吃第一餐饭,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了起来:“怎么净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不是约定了‘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吗?”弄得财主哭笑不得。
标点符号,正式作为汉语书面语言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还不到一个世纪。随着清末以来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在汉语中使用统一的标点符号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以后,派驻国外的留学生渐多,中外交流频繁起来,标点符号亦被介绍到中国。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人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1868年2月,前驻华公使蒲安臣带领“中国使团”出访欧美,张德彝位列其中。他有一个习惯,即无论到哪个国家,都喜欢把当地的景色、人物、风俗习惯记录下来,以“述奇”为名编成小册子。他在《再述奇》(现名为《欧美环游记》)中有一段介绍西洋的标点符号,说:“泰西各国书籍,其句读勾勒,讲解甚烦。如果句意义足,则记‘。’;意未足,则记‘,’;意虽不足,而义与上句黏合,则记‘;’虽然张德彝不是有意识地向国内知识界引入标点符号,甚至带有反对的口气,觉得这些标点繁琐,但是却在无心栽柳的过程中为中国语言符号的发展带来了新风。
1897年,广东东莞人王炳耀最先根据我国原有断句方法,吸收国外新式标点,草拟了10种标点符号,即“,”读之号,“。”句之号,“O”节之号,“V”段之号,“:”句断意连之号,“-”接上续下之号,“?”诘问之号,“!”慨叹之号,“!”惊异之号,“< >”释明之号,并倡议采用。
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我国最早使用外国标点符号的书籍《英文汉诂》。1909年,鲁迅与周作人共同翻译出版《域外小说集》,引进使用好几种标点符号,并新创两种符号,还在“略例”中专门介绍书中使用的标点符号。1918年5月,语文学家陈望道在《学艺》杂志发表《标点与革新》一文,全面系统地引进并介绍了西洋10种标点符号。陈独秀、李大钊主编的《新青年》,从1918年5月起全部以白话文编排,并使用新式标点符号。一时间,标点符号风靡全国。
1920年,北洋政府根据胡适、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马裕藻六名北大教授提出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发布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由此诞生。
但新式标点符号的地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巩固。例如,20世纪30年代,上海有家书局发稿子按字数算稿费,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于是,鲁迅先生有一次给这个书局寄去的稿子,既没划分段落,更无一个标点,书局无可奈何,只得写信给鲁迅:“请先生分一分章节和段落,加一加新式标点符号。”鲁迅回信说:“既要作者分段落加标点,可见标点和空格还是必要的,那就得把标点和空格也算字数。”书局只得认输。
新中国成立后,标点符号的引进和使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标点符号在全国的统一用法,是为14种。1990年4月17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了修订的《标点符号用法》,由14种符号增为16种。至此,我国的标点符号统一和完善起来。
紫禁城里的眼镜风波
眼镜已成为人们一件不可或缺的日用品,近视镜、老花镜、太阳镜等在眼镜店里琳琅满目。但1921年,就在清朝早已灭亡的时候,宣统皇帝溥仪佩戴眼镜一事仍引起了轩然大波。
美国史学家布尔斯廷在《发现者》中说:“公元1300年前后,有位年老眼花的欧洲匠人加工玻璃盘时,偶然发现透镜可以帮助老人恢复眼睛的明亮,于是不久就有了一种带柄的单片透镜。后来人们把两块单片镜的柄连接在一起,就成了放在鼻梁上的真正的双片眼镜。”16世纪初,供近视眼镜用的凹透镜问世。1784年,美国的本杰明.富兰克发明出双光眼镜,眼镜完善起来。
中国最早的眼镜是在明代经海上和陆路由西方传入的。最初传入的是单片镜,随后双片眼镜也传入,但在当时极为珍贵。眼镜最早名为“优逮”,是眼镜的阿拉伯文uwainat的译音。因其读音与《楚辞》中的“”相似,于是明朝人便用“”来称呼眼镜。“眼镜”一词直到清初才出现。因为中国缺少高质量的玻璃,便以水晶制镜片。为了与西洋眼镜相区别,本国水晶镜称为眼镜,则专指进口的玻璃镜。此后,眼镜逐渐取代,成为通用词。
明末清初,眼镜流行渐广,但只是王公贵族的玩物,是区分人们身份高低的装饰品,而不是为了改善视力。在清代康熙、雍正时期,眼镜仍是稀罕之物,成了帝王恩赐亲臣的宠物。雍正眼睛近视,且又特别喜欢眼镜,为了方便工作与生活,他特别谕旨:京中大殿内安眼镜两副,干清宫大殿上备用眼镜两副,弘德殿安眼镜一副。后又在四宜堂如意床上安茶晶眼镜一副。乾隆时眼镜成为纨绔子弟追逐的时髦。到清代中叶,眼镜已较为普及,眼镜盒也应运而生,有木雕、皮覆、缎缝、铜刻、漆制、壳造,争奇斗艳,目不暇接,大多眼镜盒穿绳带、垂流苏佩于腰间,如同玉佩、荷包、烟袋。到嘉庆年间,眼镜的度数有了深浅之分,近视者佩戴眼镜的很多,但多为年轻人。
早期的舶来眼镜多由洋行销售,到道光年间,中国人自己的眼镜铺已有很多。其中乾隆年间创办的“三山斋”可谓是北京最老牌的眼镜店。而1911年在上海开张的精益眼镜公司是中国最早用科学验光的眼镜店,民国时其分号遍布全国各大码头。孙中山先生就曾到精益配过眼镜,并为之题“精益求精”四字。
戴着眼镜的溥仪。
与眼镜寸步不离的皇帝当属溥仪。他患有严重近视和其他眼病,必须戴眼镜。但戴眼镜始终与中国的传统习俗不符。以致1921年,宣统皇帝溥仪佩戴眼镜引起了轩然大波。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我十五岁那年,庄士敦说我眼睛可能近视,建议请个外国眼科医生来检验一下,如果确实的话,就给我配眼镜。不料这个建议竟像把水倒进了热油锅,紫禁城里简直炸开了。这还了得!皇上的眼珠子还能叫外国人看?皇上正当春秋鼎盛,怎么就像老头子一样戴‘尖子’(眼镜)!后来庄士敦不知费了多少口舌,加之我坚持这才解决。”溥仪的眼镜便在“精益”的北京分号配制。在他以后的生活中再也不能缺少眼镜了,甚至在照相或别人为他画像时,也不肯把眼镜摘掉。
乒乓球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是由网球发展而来,所以欧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称为“桌上的网球”。乒乓球传入中国,则是1904年前后的事了。当时,上海四马路大新街有一家文具店,老板王道平经常到日本去采购。一次,他看到日本人正在进行一场乒乓球赛,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趣,又不需要很大的场地,于是他就采购了10套乒乓器具回国,把它们陈列在商店里。但是,当时中国人并不了解它们的用处,更不知道乒乓球的打法,因此长期无人问津。
后来,聪明的商人开始亲自在店中打球做表演,吸引了很多顾客前来观看,有的甚至也挥拍上阵一试身手。自此,乒乓球开始在上海流行起来。1916年,中华全国基督教青年会上海分会童子部设立了我国最早的乒乓球房,配备了9张球桌,但一般市民无缘入内,仅富家子弟和有钱的大学生等少数人去寻找乐趣。之后,乒乓球逐渐地在上海、广州、北京、天津等几个大城市开展起来。1918年,上海乒乓球联合会宣告成立,不少球队纷纷建立,并于1923年首次举办了比赛。比赛采取对抗方式,11人参赛,先胜六盘者为赢。同年,全国乒乓球联合会在上海诞生,中国乒乓球运动从此得到了初步的发展。1925年,在上海举行了中华队与旅华日侨之间的秋山杯比赛。1927年和1930年,中国正式派出乒乓球选手参加第8届、第9届远东运动会乒乓球赛。因球技落后,团体和个人赛均告失败。直到1935年,中华全国乒乓球协会在上海成立,乒乓球在我国才开始被列为正式的体育项目。关于乒乓球传入中国,还有一种说法是,匈牙利选手米.斯扎巴多斯1931年获得了第5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赛后,他因作环球旅行表演而将乒乓球传到了中国。但这种说法显然不可靠,因为在此之前,上海等地已有乒乓球活动。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