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文明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文化没有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   作者:全斗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最近的文化热,弥漫在大大小小的文化讲堂上。从伟大的母爱文化一直到现代人忧郁焦虑的精神现象,可谓包罗万象。对文化如此关注,的确是一件幸事。但是,文化一词的含混误用也达到了十分惊人的地步。

文化与文明混淆是最大的混乱

把文化与文明混淆在一起,是当前“文化热”中最大的混乱。

文化是渗透到我们生活每一层面的生活方式。它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行为方式,即用什么方式来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第二层是观念层面的,例如我们为什么在正式场合要穿西服,不穿长袍马褂,实际上是有一套思想观念来支配的。因此,文化还涵盖了一整套支配我们行为的思想观念及精神,如儒家文化、基督教文化、佛教文化。

文明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例如,上街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地大小便等,否则视为不文明行为。从这一层面上看,文明与文化是相通的。现代社会设定了一套我们必须遵守的基本生活规范,但如果退回到原始社会,随地吐痰就不是什么不文明的行为了。这里,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就产生了。所谓文明,是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联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相应的生产方式紧密联系的。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以渔猎为主要生存方式的原始文明或称渔猎文明,以农耕为主要生存方式的古代文明,以现代工业化大生产为主要生存方式的工业文明或称现代文明。

文明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文化没有

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有五千年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灿烂多姿的中国文化。同样,人类社会有几千年甚至上万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些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是否就可以称之为先进的文化?那些被遗忘或者被淘汰的文化就是落后的文化?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那些被遗忘的生活方式,在一定条件下往往可以被重新发掘出来,成为现代人争相追逐的时髦生活方式。而那些曾经流行、大红大紫的生活方式,也可能衰落或被人遗弃。我们找不到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定义何种文化是先进的,何种文化是落后的。如果以喜好来定义,那就是主观随意性,仍然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全人类的文化是没有优劣的比较,也没有所谓的先进性和落后性的区别的。

而文明则不一样,因为一定的文明总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渔猎文明被农耕文明替代,因为农耕文明的生产方式更先进;农耕文明被工业文明所替代,因为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比农耕文明更为先进。判断文明先进性的标准就是一条,如果你是落后的文明,就一定会被先进的文明打败,最终,先进的文明会成为一种主流的生活方式。

文明社会必然是文化多元的

在远古的石器时代,中国祖先用极其简陋的工具打磨出了美丽的石头,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玉文化。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又创造出了青铜文化、陶瓷文化、书画文化、诗词文化、戏曲文化等等。如此浩瀚灿烂的文化,至今仍然被现代中国社会所继承并发展延续。同时,中国在与世界的交流与接触中,也广泛接受世界各种文化,并且展现在生活的各个层面。所以,文化其实是相互影响、相互融通、世代传承的。

由于文化的这一特性,现代文明社会对文化都采取了极其宽容的态度。你可以穿西装、吃西餐,享受西方的生活方式;也可以穿唐装、吃中餐,享受中国的生活方式,各取所需,相互包容。除非你的生活影响到了他人的生活,或者影响到公共生活。一个健全的文明社会,必然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

不同的文明价值观互相冲突

文明总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受到当时基本价值观的约束和规范。例如,现代社会的人权观念,要求个人的权利得到基本的尊重。而在农耕文明时期,由于皇权的至高无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用活人殉葬的制度、对死刑犯采取凌迟处死的酷刑、宦官阉割制度、乡绅族长对族人使用私刑等行为是习以为常、人人乐道的。但在现代文明社会,必定把这些看作对人权的践踏,是绝对不容许的。

可以这样说,每一种文明状态一定有一套普遍适用的生活价值观,而且。各种文明状态下的价值观也是互不相容、相互冲突的。拿儒家文化中关于孝的观念来说,在原始文明状态下,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不可能提供充足的食物,将老弱病残以及战俘杀死是司空见惯的。在农耕文明下,对老人的观念就发生了变化。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已经能够生产出足够的食物来保证老人的生存,儒学中孝的观念就日趋完善并大行其道,赡养老人成为家庭应尽的义务。在现代工业文明时代,主要靠建立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来赡养老人,尽孝的家庭责任变成一种国家责任。虽然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仍未完善,但终有一天,孝行的物质元素会逐渐消失,至多也就剩下一些精神元素罢了。

文化之所以极易和文明混淆,是因为在相同的生产力水平下,文化的生活规范与文明是一致的。农耕文明时期的孝的观念,与当时孝的文化在行为上是基本一致的。只有在新的文明条件下,孝文化的观念才与工业文明的社会保障观念相冲突。我们赞扬个人对父母行大孝,只是反对把孝的观念与现代社会的社会保障观念混在一起。

用文化代替文明是倒行逆施

近年来,面对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日趋突出、贪腐情况加重,有些学者力图重新建构儒家文化价值体系,把农耕文明时期作为统治基石的儒家文化拿来作为现代社会的治世良方,拿已经沉淀下来的个人适用的文化观来代替公共的文明观,这实际上是一种倒行逆施的作为。

清朝的戊戌变法运动开始提出放弃中国传统文化,接受西方文化,是看到在崛起的工业文明面前,农耕文明的清帝国已经不堪一击、摇摇欲坠,因此要求接受新文明,抛弃旧文明。五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提倡科学与民主,其实际意义也绝非要弃绝儒家文化,而是要结束代表农耕文明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人民的精神约束,进入到工业文明的主旋律中来。

近两百年来的治国者都十分清楚:要想结束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必须建立西方现代文明所具备的现代知识体系,培养充足的科技人才。从戊戌变法到洋务运动,从五四运动到现在的改革开放,学习西方文化、接受西方文明,始终是国家发展的主旋律。同时,接受先进文明又是如此坎坷艰辛,尤其是对那些带有普遍价值的现代文明观念以及建立相应制度,显得如此艰难,一波三折。“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状况,至今仍然在延续。

现代文明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如人权观、民主观、诚信观等。在处理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上,日本是做得比较好的。日本的和服文化、礼仪文化、茶道文化都非常原汁原味,但是,任何的行为方式都不得破坏现代文明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应该看到,改革开放、迈向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我们告别农耕文明、不断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伴随着文明观念的深入人心,一个更加完善的现代文明社会,必将出现在有着古老文化的中国大地上。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