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佛法的精髓 建立修学的共识
一、对佛教的总体看法
佛教是一种以教育为特色、以信仰为基础、以慈悲为核心、以解脱为旨趣的宗教。教育的特色体现为度尽天下所有众生的宏愿;信仰体现为一切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的信念;慈悲体现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核心教义;解脱体现为超越一切的究竟涅槃。佛法的内涵是无法用人类有限的认识所限定的,它可以随人的心量和智慧的层次而无限的扩展,只有从本质上认清佛法的脉络,才不至于产生由自身理解认识上的局限所导致的偏执和自我混乱状态。
从一个侧面看,佛教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富有变通性的方便智慧,它是以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的面貌而出现的。那种将佛教当作古籍文献来研究、考证的方法,自有其特定的学术意义,但对于有志于修学佛法的人来说是不甚相应的,重要的是依据佛陀的开示转变心识。佛法是借助于千姿百态的事相来揭示隐藏于事物背后的内在规律,引指望月般地引导众生远离执着,走向光明与自在的解脱之路。执着于文字概念的分别,很容易堕入执指为月的心理困境之中。
不明佛心,学法无益,执着文字,徒增困惑。从佛法的概貌上说,它是一个自足的完备的整体,而不是片断的、部分的集合。它的任何教理都具有来自于整体的全息性色彩。学习佛法应首先从了解佛陀为什么来到世间,他的目的是什么,以及他是如何实现他的目的这些基础性问题开始。这不能靠佛教学者们的推理和猜测,而是要看释迦佛本人怎么说。释迦牟尼佛在《妙法莲花经》中曾对诸佛来到世间的目的做过精辟的概括:
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 吾自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
由此可见,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就是释迦佛一生示现的所作所为。那么面对众生各不相同的理解背景,千差万别的智商水平,佛陀怎样实现如此宏大的教育目标呢?我所能体会和感悟到的是:在承认差别性的前提下,以相应性原则为基础,用比喻、隐喻等意会性方式为手段,方便善巧地破除执着,激发人们利他性的慈悲心,使得修行者通过如理如法的内观与行持,最终借助超越性的智慧证悟空性,获得各得其所的解脱境界。
所谓的“开示悟入”意味着通过展示佛陀的认知方式、思考方式和相应的行为方式,向世人揭示出他所发现并证悟到的宇宙人生的根本规律,是对追求解脱的人们的一种“示范”。这种示范本身自然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的功能,它能使有缘众生获得相应的心灵上的觉醒。人的知见直接影响着自身的行为,能否具有正知正见是修行人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最终所谓“入佛知见”者,便已是与佛心不二之人,这是成就者的标志。佛陀就是来帮助众生成就此事的。
“开示悟入”可以通俗地解释为提供佛陀的看法、想法、做法,这就需要有一整套高度概括性的理解宇宙人生的分析模式和思想方法。依据当时人们的理解背景和接受程度,佛陀首先提出了“苦、集、灭、道”所谓“四圣谛”的概括与分析模式。而后又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听众的理解背景,提出过诸如“十二因缘”等许多概括与分析模式。最后对具有大乘根基的徒众又提出了具有终极性色彩的展现佛陀自身境界的“常、乐、我、净”的概括模式。
如何看?佛陀的知见就是建立在空性基础上的般若智慧,是不在世间经验范围内的知见。佛陀依真俗二谛展示自己的知见,依据相应性的法则,提供不同的“观法”,也就是根据人们的现实境遇和内心需求,引导人们产生有助于解脱现实困境的理性认识。例如,“无常观”,“无我观”,“不净观”,“苦观”,“空观”等等。这些主要的“观法”,其依据是建立在“如实观察”的基础上的,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消除原有的认识上的错觉。这就是“自净其意”的功效。
如何想?首先要依据佛陀的开示,确信自己具有“与佛不二”的“如来智慧德相”,这是自己本具的自然天赋,也是佛教信仰的基石。在此基础上整合一心,将所有的心念统合到有助于彰显这“如来智慧德相”的慈悲心上。依俗谛而言,佛心就是慈悲心,学佛就是学佛的慈悲心。只有在明了佛心的基础上,修行者才可能发出清净的菩提心和悲心大愿。这种如理作意的“想”具有感天动地的不可思议的精神能量,它是成佛的正因。这是“善用其心”的妙用。
如何做?成佛的修行法门虽然有无数种,但最终都将落实在菩萨道上。对于真心发愿成佛的人们来说,行菩萨道是最稳妥、最相应的途径,它需要修行者依据菩提心和大悲心所外化出的度化众生的方便智慧,以“六度”为核心,进行学修一体化的体证式的修行实践。以慈悲心广度众生的过程也正是最有效的自我学习、自我修炼的过程,从真实的意义上说,度人就是度自己,所谓的佛菩萨都是烦恼痛苦的众生所成就的。这就是“六度万行”的实践。
二、对佛法精髓的几点认识
就构建现代佛教的修学体系而言,我们所能改革或创新的仅限于对佛教教理的认知方式和感悟方式,所能调整的只是修学的方式和引导的方式。佛法法脉的历史传承确实有其难得的殊胜之处,它是保障修学者具足信心,踏上学佛正途的基础,但现实的状况仍有改良的余地,一些人为性的因素阻碍了人们修学正法的进程。有鉴于此,才需要当今的有识之士共同探讨那些既能保持自身传承的优势,又能够取得广泛共识的佛教修学理念。
本人虽不属于纯粹意义上的修行者,但却自认为是受益于佛法之人,现就我所感悟到的佛法的精髓,提出四点认识,但愿能够对构建现代佛教的修学体系产生一些积极的辅助作用。这四点认识可以表述为教育方式上的相应性:落实在一个“缘”字;修炼内容上的利他性:落实在一个“慈”字;理解方式上的意会性:落实在一个“悟”字;证悟境界上的超越性:落实在一个“空”字。简言之,可概括为四个字:缘、慈、悟、空。
一、修学佛法首要的前提就是要有“缘”,落实到具体的修学过程中就是依据“相应性原则”找到属于自己的入门处,其中包括是否能遇到自己的精神导师,能否对其有情感上的亲切感,理性上的信任感,以及直觉上的认同感等等,因为没有内在信任做基础的修学皆属于无用功。以往的大德们常有把自己的弟子推荐到其他法师那里去学习的情况,这也是基于相应性的考虑。因缘不具足的盲修瞎练,往往能够把佛法的甘露变异为障碍解脱的毒药。
二、“慈”是佛教修行的核心内容,是修行之要道。慈悲心是修行的起点也是成就的终点。无慈悲心的所谓修行,都是南辕北辙之举。佛陀曾在《大般涅槃经》中将主要教法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善男子,如是等法慈为根本。”他还把一切成就者的内在原因归结为“慈”:“善男子,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慈”是能够涵盖一切的最为本质性的东西:“善男子,慈者乃是不可思议,诸佛境界不可思议,诸佛境界即是慈也。当知慈者即是如来。”
三、佛教在理解方式上的主要特征是意会性,它往往具有引指望月的功能和触类旁通的色彩。许多超越人们理解范围的事理是很难仅靠思辩性的理解来解决的。有意识地创设形式多样的感悟机缘是佛教教育的优势所在。佛陀在传法中运用种种的方便智慧,就是为了破除人们心中的执着,让人们意会到这样一个事实:人人都具有解脱成佛的可能性,为此,人们才有自我修行的必要性。真正觉悟和得到解脱的是那颗超越于语言文字之外的能够意会的心。
四、修习佛法的证悟和解脱境界,最终都将反映在基于中道观念的对空性的体认上。空性的观念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感受,它是最具有超越性的,其功效是最大限度地放大心理背景,使之产生无限的超越感,超越执着、烦恼、局限、错觉……。世间之人的烦恼皆源于其内在的不正确的知见,佛陀所提供的对治烦恼的最有效的良药就是“空三昧”,“诸佛菩萨修习如是空三昧故不生愁恼。”简言之,空性是诸法的实相,对这一实相的感悟程度决定着修行者的证悟境界。
三、对现代修学弊端的思考
为何古人多有利根利器,而现代却多是钝根钝器?为何学习的外部条件越来越好,学习的文本资源越来越丰富,可人们对佛法的感受却越来越肤浅?究竟是人本的素质越来越低下,还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扭曲的游戏规则使然?面对着培养佛教人才过程中的诸多不如人意的现实状况,我们能作些什么?对以上问题的思考与回答,需要对现代教育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主要问题,做一个简要的梳理。这集中表现在学生、教师、以及教学方式这三方面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对学生而言,首先要解决为何而学的问题。现代的学生,从小就被笼罩在考试竞争的心里阴影之中,为考试或某种低俗的实用性目标而学习的心理倾向已成为顽固的心理疾瘤。偏狭的学习动机必然会导致听闻多,思维少;记忆多,感受少的现实格局。在佛教领域,由于缺少宗教情怀所导致的那种心理的断层感,使得不少的学习者把学习佛法当作是学习历史和神话故事一般。对学习而言,如果人们缺乏内在的认同感和意义感,就难以产生真实的恭敬心和希求心,更难以用感悟和体验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学习。
现代的学生普遍地缺少“大师教育”,从小到大都被僵化的考试教育所笼罩。其实,任何时代都不缺少大师,但特定的教育制度有可能大范围地扼杀具有大师潜质的人。所谓大师和教师都只是普通的教育者,其内在的区别是:大师是那些有足够的精神能量冲破重重教条束缚的人,而一般教师的角色定位则是为五斗米折腰的打工者。大师所传授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与灵性相关的具有超越性的大智慧,而教师所传授的只是有助于考试的,被别人所圈定的所谓基础知识。
对现代教育而言,标准化的学术气息已成为主流的“定式”,大多数照本宣科的讲师们唯恐自己不够“标准化”,先入为主地把佛法割裂成抽象的、无任何生命色彩的“知识模块”,以逻辑推理的论证、论辩为有效性的标准,其结果是给学习者留下了一堆需要记忆的“课业负担”。我们这里所探讨的不是教学内容的标准化问题,而是对被标准化禁锢的思维模式和相应的教学模式的反思。反思在教学方式和指导思想上,是否有随俗世法而偏离佛法本色的戏论化倾向。
我以为,根据当今时代的发展和佛教本身的特点,讲说佛法的大师应具备导演的素质,讲课的过程犹如导演给演员们“说戏”,期望演员们能够准确的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在深刻地理解剧情后,要全身心地“入戏”,使之成为剧情角色心理活动的体验性再现,那是一种神圣感的“复活”。佛教导师身教的力量往往胜于言教,许多感悟的机缘都是用看似很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的行为语言创设的。对学习者而言,重要的不是对概念的记忆、理解,也不是对义理的描述、背诵,而是要体悟到它与自己的相应性关系和内在的意义。
现代的所谓科学的标准化的教学模式,似乎已偏离了佛法那灵动的生机,失去了那有血有肉的活性基因,成为与世间法知识相类似的呆板的教条。这里并无意否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我所关注的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传授,以什么样的方式学习才是符合佛教自身特色并有可能取得相对满意结果的问题。佛教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悟性教育和通才教育,它所培养出来的应该是在精神层面的立体而完整的人。而一般世俗的知识性教育所培养出的,多是具有某种专长技能的人。
学习佛法就是要通过感悟佛陀的教导,使之内化为自己的智慧,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在此,我依据本人的实践经验,提供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方式:对自修者而言,选择一部与自己相应的了义经典为蓝本,用还原法的冥想令自己找到“在场感”,按照自己认定的角色,尝试着与佛陀对话并获得未经任何人翻译、解释的直接的领悟。对教学者而言则需要像高明的老中医一样,辩证医治,法无定法,以内在的空心和慈悲心应对一切“鲜活的病情”。
结语
以佛陀圆满的知见看什么都是圆满的,凡夫的烦恼也都根源于其凡夫的知见。佛陀的教化就是开佛知见,以此知见能够看清一切事物的真实相,这个实相的特征是:“说也如此,不说也如此,原本就如此。”“知见”表现为人们对万事万物的“看法”,一旦看法改变了,关乎到人们“业力”成因的“想法”和“做法”都将相应地随之改变。在动荡多难的时代,人们才倍感和谐的可贵,最大限度地培育“和谐的种子”是当今有识之士能够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