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向韩国青年学点什么
作为一名高校基础课教师,我年年送往迎来的都是风华正茂的学生,对中国青年学生了解比较多。去年奉派到韩国教汉语,和韩国学生生活在一起,我明显感到,同是古老东方文明哺育的青年,韩国学生与中国学生差异很大,他们一些习以为常的举止,都与中国学生明显不同。特别是他们强烈的民族意识,浓厚的传统观念及其文明程度,使我感慨万千,有时甚至搞不清:是他们民族意识太强,还是我们有些地方出了问题?是他们对传统文化过于偏爱,还是我们忽略了祖宗?是他们文明得“过了火”,还是我们现在礼教不足?种种感受,诸多见闻,现择要写出几个方面。
“我是韩国人”
亚州金融危机重创了韩国经济,1997年下半年,韩币与美元比价一跌再跌,1998年初已跌破2000韩币换一美元的大关。韩国政府号召全民咬紧牙关,团结共度“IMF时期”(国际金融贷款时期),动员大家捐卖黄金,抵押国际银行信贷(国家征买民间黄金,但暂不兑付现款,仅按黄金基础价格登记重量计写款数录入缴售者账户)。韩国青年,特别是女青年纷纷向银行捐卖,那无私的表现真让人感动。短短的几天,数以万计的精美戒指、花形各异的金链、雕刻精良的手镯,都被收购的重锤当场击毁。听着这样的声音,捐卖者的心情可想而知。釜山外国语大学的一个女生激动地告诉我,她和奶奶、妈妈把所有的金首饰都拿了出来,就连爸爸妈妈的订婚戒指也忍痛捐卖了。妈妈只给他挑了一个最细最轻的让她戴上留作纪念。她说:“我是韩国人,国家危难了,我们当然要分担。”高丽大学的一位男青年把给女朋友准备的金饰品也交给妈妈送到银行捐卖。他说:“我是大韩民族的男人,没有比国家兴亡更重要的事情了。”一位女子师范毕业的太太告诉我,她把已故母亲留给她的项链也捐出去了,她含着眼泪说:“为了帮助国家渡难关,母亲会支持我的。”
韩国学生常常向我诉“苦”,说“韩国太小了,土地太少了”,羡慕“中国真大,土地那么多,资源那么丰富!”但他们更多的是豪迈地告诉我:“一定学好汉语,让我大韩向中国发展!”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我会本能地产生一种被“掠夺”的危机感,甚至怀疑是不是该教他们汉语?
“我是韩国人”这句韩国青年的口头禅常常促使我反思:我是中国人,我该为民族振兴做点儿什么呢?
还有一件事深深刺激了我。曾在北京某大学留学的一位韩国留学生表情凝重地问我:“为什么许多中国青年学生留学西方就入了对方国籍,甚至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她有具体所指,与她同室而居的就是一位自称F国小姐,而事实上这位小姐黑头发黄皮肤,是纯粹的中国人,平日她却经常用纯正的中国话大言不惭地宣称“我就不是中国人嘛!”听了这样的话,我为自己的同胞感到羞耻……
“身土不二”
韩国大街小巷的农副产品市场常常悬挂的巨幅汉字标语是“身土不二”。这个口号颇有点儿古汉语味道,意思是:身为韩国人,长在韩国土地上,就要吃、用这块土地赐予你的一切,不能有二心。所以韩国农副产品市场与中国农副产品市场的最大差异是:进口货便宜,国产货贵。韩国物价比较高,土产品价格尤贵,但进口的土产品却相对便宜很多。以最常见的牛肉为例,韩国牛肉比从中国进口的牛肉贵5倍以上,虽然中国牛肉绝不比韩国牛肉差。海产品也是韩国水域产的贵,中国产的便宜。但在“身土不二”的古训感召下,人们都自豪地花大价钱买国产货,不买低价优质的进口货。
韩国青年对于传统食品的偏爱和眷恋,恐怕是世界上独无仅有的。腌制辣白菜,顿顿不能少;五颜六色糯米团是传统节日的餐饮佳肴、待客盛宴的重要食品。我在釜山亲眼见过一次传统食品的展卖盛况。身着短衣肥裤,头包方巾,脚踏彩色船形鞋传统打扮的韩国青年,在洋乐录音带的伴奏下,尽情地蹦着跳着,双手持木棍变换姿势敲击多面悬鼓,唱着兜售传统食品。他们的宣传词我听不懂,但其气喘吁吁的“chuan tong”(传统)二字的语音我却能够频频辨出(韩语“传统”发音是“zhentong”,与我们相似)。每段曲终舞止,围观的人群便蜂拥而上抢购五颜六色的传统小吃。附近的“麦当劳”“肯德基”则人去楼空,显得格外冷清。对此,我不禁沉思:为什么我国的洋烟、洋酒、洋水果却身价百倍?为什么中国青年津津乐道常常炫耀的大都不是“国产”而是洋货呢?
“中国话没有敬语,我不学了”
韩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敬语式较多,同一个动词,对长者、尊者和对平辈、对晚辈,讲法不同,词尾变化很大。一位已在中国留学一年的韩国学生疑虑重重地问我:“中国语没有敬语吗?”他表示:“如果没有敬语,我就不学了。”我告诉他,中韩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语当然有敬语。比如动词前加“请”;纷繁多彩的语气副词放在动词、形容词前也构成敬语式;人称代词“你”的敬语式是“您”等等。他告诉我,他常常听见中国学生跟老师说话、打招呼根本不用“您”。我只好解释说可能那学生是南方人,南方方言没有“您”,只有“你”……在韩国教学,每堂下课,总少不了接受学生90度大躬的致礼告辞,“辛苦啦”之声不绝于耳,忆及国内上课铃声响过,有的学生才旁若无人地迈入教室,刚一下课便抢先挤出教室的情景,真是鲜明的对照。
韩国的礼貌行为规范无所不至。递交礼品,一般须右手持物,左臂弯曲以左手托在右臂肘下,决不能单手直交,更不能抛掷,否则会被认为大不敬。用餐时规矩更大:长者、尊者不举箸,其他人绝不能开吃。我和韩国学生一起吃饭,常常忘了这些规矩,往往徒劳地善意催促学生“趁热快吃”,当学生再三恳请我“老师先吃,老师先吃”时,这才提醒了我——我不动筷子,学生是不吃的呀!如果学生家长也在座,那就更有意思了:学生在席地而坐的餐桌前,常常要扭头转身掩口避席而饮——因为父母尊者面前,未经允许,他们是不能与家长直面豪饮的!想想我们中国,餐桌上经常是年轻人先吃,专拣爱吃的大吃,长者并不以为然,还报以无限怜爱——“多吃吧,好好吃吧,我挣来就是让你吃的……”
“这是垃圾,不能随便丢”
韩国青年的环保意识很强,这是世界公认的。前几年洛杉矶世界杯足球赛观看席上,散场后最干净的席位是韩国人。我在韩国一年间,学生开车带我走到的城乡山川,到处都很干净。公园、浏览胜地,凡入门处都有禁丢垃圾物品的宣传橱窗,请游人协助保护环境。韩国人喜欢郊游,爬山,常常野餐,但没人往山林草丛溪间抛掷废弃物,果皮、罐头盒、饮料瓶都被人们自觉地装入塑料袋,集中抛至垃圾站。如果附近找不到垃圾桶,不管走多远,那垃圾袋他们也情愿提着,绝不乱扔,这情景使我非常感动。去年11月,北京电台报道,北京某大学一位留学生常常提着大垃圾袋清理校园内外草丛树林里的垃圾,但我们的学生们并未由此感到惭愧,一些人还驻足围观:“这个‘老外’干什么呐?在找什么宝贝?”相比这下,我真感到说不出话……
回想在韩国教学的一年,许多事情常常使我反复对比,也反复深思: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我们的青年应该向韩国青年学点什么呢?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