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食素•少食•辟谷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中国宗教   作者:周高德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道教徒的饮食习俗

当您有缘走进道教全真派丛林宫观与道众一道用餐时,一定看不到一点荤菜,他们长年如此。这便是道教全真派道教徒的主要饮食习俗——食素。

道教徒食素,其缘由主要有两点:一是持戒。道教《积功归根五戒》中第一戒为不得杀生,第二戒是不得荤酒。为了持此二戒,所以必须食素。道教认为:一切众生,含气以生, 蠕动之类,皆不得杀之伤之。蠕动之类无不乐生,自蚊蚁蜒蚰,咸知避死。因此,应戒杀。戒荤则是戒杀之延伸。食素除上述缘由外,还因为素食有利于健康长寿。换言之,道教徒食素是为了养生的需要。因为道教徒出家修道的主要目的就是追求长生成仙。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是一个以素食为主的国家。素食有素食的益处。综括人类长寿因素,平时多吃素食,也是要点之一。在医学健康类报刊上,发表的有关素食长寿的文章,从医学的角度探讨了食素的精妙所在。上个世纪,孙中山先生的《中国人应保持中国饮食法》一文至今令人回味。文中说,中国近代文明进化,虽有许多地方落后于别人,可是在饮食一道上,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这里面不但有着烹调上的高超技巧,并且在饮食习尚上,也足可以与欧美医学卫生家发明的学理齐驾并驱。撇开古来“八珍”不说,就是平时家常所吃的金针、木耳、豆腐、豆芽等品,欧美各国早先并不知其为食品。孙中山先生在文中还用肯定地语气写道:中国人的饮食习尚,暗合于科学卫生,尤为一般人望尘莫及。中国人所饮的是清茶,所吃的是淡饭加蔬菜豆腐。这些食料,经医学专家们证实,确为有益于养生者也。因此,中国穷乡僻壤之人,饮食不碰酒肉的常多长寿。总而言之,“单就饮食一道而言,中国之习尚,当超乎各国之上。此人生最重要之事,而中国人已无待于利诱迫势,而能习之成自然,实为一大幸事。吾人当保守之勿失,以为世界之导师也可。”

科学证明,素食和蔬菜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保持自律神经的平衡。蔬菜中含有很多人体所需要的营养,还有抗衰老及抗癌的作用。素食者的血液偏于弱碱性,肌肉和身体不易疲劳。素食者血液粘度低,血液流畅相对供应充足,头脑就清醒。食肉者偏酸性,爱睡觉,心神不安; 食肉者血管壁胆固醇多,因而易患高血压和心脏病。

在提倡素食的同时,道教徒对饮食的调味也有一定的要求,不宜过于浓厚,甜、酸、咸、辣,皆要比平常所吃惯的口味稍微淡薄,白煮清蒸宜多,红烧煎炸宜少,十分鲜味也不相宜。烟酒最好能够戒绝。这样能够使舌根清净,味觉不受刺激。

总之,道教徒素食既体现了道教慈爱“( 慈”)、怜悯“( 悲”)的精神,又暗合科学养生之道。

道教除主张素食外,还提倡少食。

道教经典《太平经》中说:“少食为根,真神为洁,粪秽气昏。”《神仙传》一书里写道:“食戒过多。”其他道书还讲:食欲少而数,不须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多食酒肉,名曰“痴脂”,忧狂无恒。贪美食令人泄痢。食熟胜于食生,食少胜于食多。据实验:一个坚持一日三餐的人尿中排毒量为百分之七十五;坚持午、晚两餐的人尿中排毒量为百分之百。

多食,不但影响健康、影响体形,而且还影响精神和情绪。当我们饭饱后,往往都想睡觉。因为大量血液都要供应消化系统,相对脑部供血减少,使我们有昏昏欲睡的感觉。这就是古人所说“饭饱神虚”。苏东坡就在其所著的《志林》中提醒注意养生的人们:“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当腹空时,即便入室”。

道教在提倡素食、少食的同时,还强调食物的营养,认为含蛋白质的食物虽然对于身体是有益的,但也要能够消化,否则,多吃反而有害。凡是患有神经衰弱的人,消化力都欠佳,在食用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时就要注意,不宜过量。其他的一切营养滋补品也要配合适宜,不卫生的零食尤其应该禁绝食用,勿纵口腹之欲,而致耽误健康大事。

由此可知,道教提倡少食是很科学的。

既得餐灵气,清冷肺腑奇;

忘神无相著,合机有空离;

朝食寻山芋,昏肌采泽芝;

若将烟火混,体不履瑶池。

——《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辟谷》

陈撄宁先生在《道教与养生》一书中,是这样解释这首诗:“(修道者)之所以能实行辟谷,是因为灵气充满周身,自然不思食,非枵(XIAO)腹忍饥。忘神者,此时虽有智慧而不用,若卖弄聪明,则易生魔降。无相著者,谓无色相之可著也。合极者,合乎太极也。合乎太极者,即神气合一,阴阳相纽也。如是则不落顽空,故曰有空离,谓遇空即远离也。第三局言不著于色,第四句言不著于空,色空两相忘,浑然大定”。“而仙体贵乎清灵,若不绝烟火食,则凡浊之气混入体内,也就难以获得超脱(成仙了)。”

有人一听到某道士“辟谷”,便以为这位道士不吃食物了。其实,辟谷是指不吃谷物,并非是不吃食物。所以,“辟谷”又称“休粮”或“绝谷”。这是道教的一种养生方法。此法盛行晋、唐之际,到了宋、元以后出现了道教丛林,则鲜有辟谷者。

道教认为人体有“三尸”(亦称“三彭”或“三虫”),靠五谷而生,危害人体。若经过“辟谷”修炼,便可除“三尸”,以达到“长生不死”。(见《太清中黄真经》)。辟谷时,仍食药物,并兼做导引工夫。辟谷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养生。东晋高道葛洪认为:“欲得长生,肠中常清。”因人体摄入过量食物后,会大大增加消化、转化等功能的负荷,使肠胃、心肺、肝胆等脏腑都得不到很好休息,从而影响寿命。另外,在肠胃中存有大量的渣滓、病菌,如得不到及时排除,人体就会生病。辟谷则有利于清理肠胃,断绝污秽之物。

当今社会,人们在养生、健身方面崇尚倒走、爬行、大喊、饿透等返序运动。其中“饿透”法,与古之“辟谷”法颇为相似。不妨在此简要地介绍一下。饿透,说白了就是一日或两日不予进食,仅以开水充饥或补充营养液,目的是使胃肠中滞留的有毒物质排尽。科学证实,适度的饥饿能使植物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受到冲击,然后通过肌体生理内环境稳定功能的重新调整,提高人体的承受能力,使各种心身疾病得到改善。据悉,日本的一些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饿透对神经官能症、早期高血压、低血压、单纯性肥胖、神经性厌食、异咽症,都有一定的疗效。

在这里,还顺便介绍下正一天师世家“四不吃”的规矩,即不吃牛肉、狗肉、乌鱼和鸿雁。究其缘由据说是:1、牛 一辈子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终生劳作,普济众生,它太辛苦了,不能吃。2、乌鱼 人们常说:“乌鱼精最可恶,连自己的亲生子都吃。”但天师世家的说法与此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乌鱼一到产卵期,两眼昏花,什么也看不见,只待饿死升天;乌鱼鱼崽最有孝心,宁可自己游入母嘴,给娘充饥,也不能让娘饿死,其精神可贵可嘉,吃不得。3、鸿雁 失偶孤雁,终生独居,处境凄凉,矢神不渝,不再婚配,精神可嘉可贵,不该吃。4、狗 古往今来,人们常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狗终身随主、为主效劳,不可食也。

道教是一个养生的宗教,因此对饮食养生非常重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既带有宗教色彩又符合科学的饮食习俗。这些饮食习俗,无论是对于保护野生动物,还是对于人们的健康乃至长寿,都大有裨益。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