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足阳明胃经走向、病候及主治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华夏中医药网   作者:华夏中医药网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胃经起于鼻侧即大肠经的尽头,再经过眼内角,并从眼下部分出,一直往下走,进入上牙肉内,绕过唇及下颚,并向下走至胃,与胃相接,在体外,经脉经过颈,胸及腹,及至股沟,再往下循行于大腿及小腿前部,直至脚面,及至足二趾尖的侧部,另一支脉则从脚面分出,走至足大趾,与脾经相接。

循行经脉:1.起于鼻之交頞中;2.旁纳太阳之脉;3.下循鼻外;4.入上齿中

5.还出挟口环唇;6.下交承浆;7.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8.循颊车;9.上耳前,过客主人;10.循发际;11.至额颅;12.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

13.入缺盆;14.下膈;15.属胃络脾;16.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17.下挟脐人气街中;18.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19.以下髀关

20.抵伏兔;21.下膝膑中;22.下循胫外廉;23.下足跗;24.人中指内间;25.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26.下入中指外间;27.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同,出其端。

主治

胃经的病症包括胃痛、消榖善饥、呕吐及口渴等。循经部位的失调亦可能显示胃经的问题,例如腹胀、水肿、咽喉肿痛、鼻衄、胸膝部疼痛等,这些症状均与胃或胃经的功能有关。

本经穴位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痛,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虚症:消化不良、易胃胀气和食欲不振、颜面浮肿、易打嗝、饭后容易胃痛、腹泻或呕吐。

实症:容易饿、胃弱、关节异常、食欲异常、口干、易便秘。

养生

足阳明胃经辰时(7点到9点)旺。

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此时要吃早餐。如果你不给它东西填饱,它就一直分泌胃酸。饿久了,就会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等危险!

饭后一小时后按揉胃经可调节胃肠功能。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