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世代的公益观
一年多前,担任onPhilanthropy发行人与Changing Our World策略总监的Tom Watson与女儿开始在网络上开创他们的银行业务。直到现在,与他们进行业务往来的业主则是遍及世界各地。或许,ㄧ般人会以为Watson很有钱,实际上,Watson也只拿出美金250元作为开业资本,而且,类似Watson这种类型的银行在网络上有成千上百家。根据Watson在网上与这些银行老板互动时观察,这些人的职业背景多数不是金融业老板。
而促成这类型如雨后春笋般的网络银行业务的背后功臣是ㄧ家名叫Kiva.org的新创公司-Kiva在斯瓦希利语中是整体的意思。Kiva是在加州注册(501c3)的微型财务组织,目的是扮演着透过网络连结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小企业以及网上银行家的平台角色。
Kiva也是ㄧ个社会网络-网友不仅可以在网络上和远在迦纳、墨西哥或其它地方的贷款业主互动,同时也可以浏览如Watson这类网络银行家的个人介绍。在Kiva这种社会网络上,透明化的参与以及某种程度的虚拟伙伴关系是被鼓励的-也就是因为这种类似Facebook的社群机制让参与者保持高度的兴趣。也由于如Kiva及Facebook这类型的社群网络持续扮演着连结社会企业家及庞大消费者市场的中介者,人们内心的公益动机与渴望改变的想法也持续被带出,进而影响先进社会对于公益定义的改观。
或许并非每个人都对Facebook的网络了若指掌,在此简单介绍一下Facebook。Facebook是个庞大扩张的社会网络平台,从最初仅止于大学生与校友间的使用,至今已快速扩散到全世界。该平台的会员通常简单介绍自己的兴趣以及分享照片、连结、心情故事等。该平台日前已对外邀请软件开发工程师,协助扩增许多娱乐及连结会员的功能。因为持续ㄧ贯的特立独行与不断创新的风格,尽管在当前超级火红的网络2.0市场上,Facebook仍能吸引许多网络使用者的亲睐。
信息业主Marc Andreessen曾在部落格上分析Facebook的优势-Facebook具备极佳的平台整合度。当网友开始使用某种应用程序时,Facebook将通知其朋友,只要透过一个点击,大家就可以相继开始使用同一个应用程序,同样的使用循环如病毒式播散,结果是,在Facebook上的应用程序可以在开发之数周内拥有超过数以百万计的使用者。
若将上述例子中的"应用程序"取代为"善因"的概念,人们就可以清楚了解-像Facebook这种的社会网络对公益组织可以造成怎样的影响以及为何Watson会大力建议-社会企业家在建立一能改变世界的组织之际,也该认真考虑建立社会网络应用机制。
当然,除了Kiva以外,现今也有其它组织也同样利用网络来改变世界。以PlayPumps International(注1)为例,该机构打算在沙哈拉沙漠以南附近安装4千个供水系统,预计在2010年提供1千万人干净的用水。目前已有超过900个PlayPump系统建置在4个国家。尽管这方案立意良好,然而要能寻求各方支持实属不易,毕竟诸如此类的非洲贫穷报导已经不胜枚举。为了克服眼前障碍,PlayPumps运用社会网络,从无到有,至今已经招收了将近5百名Facebook会员,其中很多是来自全美各地的学生。
尽管该平台现阶段的目标很实际的定位在:寻求小额捐款的支持,但是PlayPump很清楚的了解到唯有透过社会网络才能与各地的支持者进行永续性的连结,进而达成组织的远程目标。Watson也认为,未来会有更多组织-尤其是那些以往依赖真实世界的会员以及想占有一席之地的新创公司—会转向虚拟社会网络,协助组织达到永续发展的目标。
当Watson在Facebook上阅览着所有朋友的群组属性,结果很有趣。群组包括有快速成长的政治或部落格社群、一些像是"布莱恩及马特的超棒阿拉斯加之旅”的好玩社群,也有一些可作为社会创投的小型、草根公益社群,也有一些擅长运用社会网络的大型公益社群:
- Dreams Across America是由一群美国加州湾区移民推广移民改正及突显无籍劳工的现况。有120个会员。
- I'm Going Green是一群由星巴克环境善因营销团队所组成,和非营利组织Global Green USA合作,主要是透过推广"Planet Green Game",散播生态学的讯息。有9,155个会员。
- Future Leaders in Philanthropy(简称FLiP)主要是一些以非营利与慈善部门为志的年轻人所组成的社群。有255个会员。
Watson在Facebook上亦搜寻到社会企业家-Project Agape所提供的新开发应用程序。透过Facebook此平台,组织可进行募款与聚集支持者。Project Agape是一家位于加州由创投资本所支持的社会事业。该企业的联合创办人Sean Parker,不仅是Funders Fund管理合伙人,也是Napster,Plaxo,Facebook与Joe Green(注2)的共同创办人。Project Agape的创办人认为:这是社会网络化的自然演进。重复利用真实世界的社会网络是实践、募款、政治参与很重要的一部分。对基层的实践、在地的非营利组织及很多基金会的募款更是如此,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至今虚拟社会网络尚未被积极的重复利用。
对于Project Agape的观察,Watson也有类似的经验。2006年3月,Watson曾前往牛津参加第四届史柯尔世界论坛(Skoll World Forum)。论坛中,Watson上Facebook搜寻这些活耀的与会人士。令人失望的是,在Facebook上,找不到任何一个史柯尔社群或是与会团体。
Facebook发展至今已经有2千4百万活跃的会员,这个庞大的社会网络式否会持续发展,其中的重要关键因素端看未来公益组织是否会使用此平台进行动员,或许这也将大幅改变下一世代做公益的态度。不论如何,社会企业家应该以更积极的态度尝试动员虚拟社群。
翻译:张蓝云
原文:,“Facebook Generation- Will Social Networks Change the Nature of Philanthropy?”June 13,2007,ON Philanthropy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