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第一
当代禅师圣严在给弟子开示时,曾提出他自己用来自勉的两段话:“多听多看少说话,快手快脚慢用钱”、“道心第一、健康第二、学问第三。”这两段话应用于实际生活里确是金玉良言。
圣严师生逢动乱中的时代,没有受过正规的基础教育,当一般儿童读小学的年纪,他因为家贫而失学去做童工;一般少年在读中学的年纪,他因为出家而在上海滩跑殡仪馆赶经忏;一般青年在读大学与研究所的年龄,他因为国家动乱而在行伍里当兵。等到退伍再度出家时,已年近不惑了。他自感身世飘零,学识不足,始发愤读书,东渡日本留学,他以超人的毅力在短短的六年间,完成硕士与博士学位,他自谦说是得力于“多听多看少说话,快手快脚慢用钱”两句话。
他说:“我在用水之时,每会忆及大陆久旱之岁,以及渡海来台湾时,船上饮水难得之痛苦,便不敢多浪费了。我在受食之时,每能念及抗日战争期间,无糖、缺盐、无米、缺油,乃至火柴难求的日子。我在接受新衣之时,总觉得不敢消受,念及出家时衣单无着,又想到初到台湾时仅有一身衣裤的日子。我在就寝之时,往往自然想到,东京四叠半的蜗居时代。我在日光灯下时,还会勾起山居豆火油灯的情景。这都是由于往昔生中未能惜福培福,所以今生福薄而尝到了冻馁缩涩之报。”这段话读来令人动容感慨,我们过去的生活虽不至此,但庶几近之。可是好像才没有几年的时间,我们社会上年轻的“新人类”已不知培福惜福为何物,而中年一代的“新贵族”,虽曾有苦难的过去,却希望用物欲的满足来做加倍的补偿,他们给下一代的教育也没有“惜福培福”这样的东西了。两代如此,三代以下更不用说了。
不但社会一般人欲望泛滥,不知培福惜福,甚至学习佛教者也受了感染,有人发展出这样的谬见:“福报各自本具,应当享用,并能愈用愈多。若不享受,则如草木无水,日益枯萎。”圣严师父说:“这是倒因为果之说,滥凡作圣之见。”“大菩提心,始于六度,六度之首是布施,布施之要,则始于惜福与培福。如否定福报的培育与珍惜,虽人天小果亦不保,遑论菩萨道的实践。”因此,他训诫门人,应以培福惜福为要。
曾有一位密宗上师感喟地说,在台湾传一般修行的法门,真正修行实践的人少,唯独在传“财神法”时,场场爆满,人人争修。这一方面是大家误以为修“财神法”只在求财,忽略了财神法是在培福开启智慧的修行;另一方面则反映了社会追求财富的偏见。现代人追求财富的动机是在满足欲望,这使我想起佛陀曾说过的话:“纵使天上下着黄金雨,也无法满足人的贪欲。”如果借着修行佛法来贪求财宝,如求财神法,财神灌顶者然,又与外道何异?
所以,“多听多看少说话”是以谦冲自牧,多学习别人和长处,不炫玉求售。“快手快脚慢用钱”是勤俭自制,由于钱用得慢,就能不忮不求,昂首阔步于天地之间,此中是极有深意的。
“道心第一,健康第二,学问第三”,也正是指出今日修行者之弊。师父说:“菩萨以其身体为众生床坐,役使于众生而非役使众生,否则便落于经中所指责的‘说食数宝’之流,绝不能成为佛法门中杰出的人才。若道心坚固,纵然不懂得文学,且抱病终身,至少亦能自保不堕,也无虞败坏佛门。”“比之于学问,则健康较重要,若无健康,纵有学问,仍无以利人;若徒有健康而无道心,则绝不会成为法门龙象,即使能欺人于一时,终不能瞒过历史的眼光。学问为有道者所用则救人济世,否则便会成为盗名欺世者的工具。”这里所说的“道心”,涵盖极广,简言之,是求道之心,修道之心,成道之心,也就是深信三宝之心,净化自我之心,拯救众生之心。
现在社会的物质生活,是三十年前我们在乡下时连做梦都想像不到的富足了。可叹的是,物质欲望竟比物质条件还高得多,人几乎没有一刻安宁地在奔波着,为了要有更好的物质享受。回想起来,反倒是从前的旧家,晚上也不必关门关窗,三餐有得吃,走路不必担忧汽车,夜里在庭院里说说故事,似乎比现在还幸福一些。因此惜福培福的人反而幸福;有道心者反而能自在安逸地过日子。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