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身心灵>> 身心智慧>>正文内容

钱文忠:孔子为何拜七岁小孩为师?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钱文忠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孔子被誉为至圣先师,学有大成,后世都尊称他为“孔圣人”,而《三字经》中所提到的这个项橐,只不过是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那么,孔子为什么要拜他为师?这个叫项橐的孩子,有什么过人之处?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字面的意思非常清楚,当年孔老夫子拜项橐为师,而那个时候,孔子已经是一个学有大成的人物了,他尚且还要勤奋学习。言外之意,我们就更应当努力学习了。这里就引出一个新的人物——项橐。

项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神童。当然,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多少关于他的确切记载,但民间传说很多,说他眉清目秀,非常可爱。这个孩子无师自通,聪明无比。他从小就特别善于观察周围的一切,观察人物、观察自然,而且他与生俱来有钻研精神。像这样的孩子,在今天往往都是父母比较头疼的,因为他什么都得问个为什么,什么都得追着往下问。一般的父母见到这样的孩子,心情好的时候非常喜欢,心情不好的时候烦得要命。我们知道孔夫子是圣人,圣人的老师不论多大,这个名字总得叫得大一点,所以称项橐为圣公。孔子在鲁国设坛讲学,按照我们传统的说法就是门下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他听说在东南沿海有个地方,是一块知识的宝地,那个地方的百姓非常纯朴,但是都很有学问。孔子是哪里有学问就要到哪里去的。古代的圣人,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追着知识走,哪里有知识人就到哪里去。所以孔子就跟弟子商议,我们出去旅游一次,往东方旅游一次,去看看那个地方,体察一下那里的民情,感受一下那里人民的聪明程度。孔子就带着众弟子乘着马车风尘仆仆来到宝地。一看,风景非常好。当孔子高兴地观赏风景之时,忽然看见前面的大路上有一群孩子在那儿玩儿。

孔子便乘着马车慢慢地驶过去,别的孩子全躲开了,唯独有一个小孩,就站在路当中,一动不动。这个孩子不用说,当然就是项橐。给孔子赶车的是他的弟子子路,子路是个比较勇武的人,脾气比较急,大声地呵斥:“这小孩子,老夫子在此,你怎么挡在路中不走?”听了子路的话,小孩不但不动,还岔开双腿,叉着个腰。孔子在马车上问这个小孩:“哎,这个小孩子啊,你拦在路当中不走,什么意思啊?”也不知道项橐认识不认识孔夫子,估计是不认识,他一听这位老人家叫他小孩子,就下决心要捉弄他一番。就说:“哎,这里有个城池,你的车马怎么过去啊?”孔夫子说:“咦,这明明是一条路,哪里有城池?城在何处?”项橐就指了一指,说:我脚下边就是城池。”孔子一看,这是有点道理,因为两条腿岔开像城门一样。孔夫子一看这孩子不卑不亢,而且气度非凡,孔夫子也动了一点童心,就下车去看。孔子一看,这小孩子两腿中间放着几块小石子,搭了一道小城墙。于是,孔子就问这孩子:“哎,这个城墙有什么用啊?”项橐说:“我这个城墙就是挡你这个车马的,还要防军队。”孔子就说:“哎呀,小孩子你就会开玩笑。你这么小的一道城墙,我车过去又怎么样呢?”项橐说:“这不对,这总还是一道城墙,既然是城墙你的车马怎么过得去呢?”孔子上下打量这个孩子,就觉得这个地方的人真的是聪明,小孩子都如此聪明伶俐,只不过这孩子有点恃才傲物。孔子也懒得跟这个小孩子多说,因为他要赶路,所以就跟这个小孩子说:“那我怎么办呢?”就请教这小孩子,孔子已经降低身份了。项橐就说:“到底是城躲车马,还是车马应该绕城而走啊?”孔夫子一想,没办法,只能让马车从他旁边过了。


孔子拜师图 许艺城

孔子慕名来到莒国,却被年仅七岁的项橐拦住了去路,只得绕道而行。这件事情虽说让孔子有失体面,但孔子毕竟是至圣先师,学有大成,不会与项橐计较。可是,接下来却发生了一件事,让这位博学的老者自愧不如、甘拜下风,甚至愿意拜项橐为师。那么,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孔子一到这个地方,实际上就输给了一个小孩,孔子就一路怏怏不乐。赶路时看见路边有一农夫,正好在那儿锄地,孔子就下来,问那个农夫:“您在干什么啊?”农夫回答:“锄地啊,我在这儿锄地。”孔子又问他:“看您那么忙,您知不知道您每天锄头要抬起来几次啊?”农夫一下憋在那儿了,这谁知道啊?天天都种田还一下下数啊?那个农夫就僵在那儿,孔子和他的徒弟都窃喜,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好像被我问住了。突然看见远方赶过来一个小孩。原来是项橐赶过来了,他说:“哎,我爸爸年年种地(原来这个人是他爸爸),当然知道锄头每天抬起来几次了。您只要出门就得乘马车,那您一定知道每天这个马蹄要提起来几次了?”孔子觉得这个孩子真是太聪明了,实在是少见,所以就下车仔细打量这个项橐,就跟项橐说:“孩子,你的确才智过人,这个没错。现在这么着,我出一道题,你出一道题,互为应对。谁赢了谁当老师。”项橐回答:“您是老人家,您不要跟我开玩笑。”孔子就说:“不管是老的小的都不相欺。”

孔子就问:“天地人为三才,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有多少五谷?”孔子出了这么一道题。人生在这世界上都要靠日月星辰的光芒,人活在这世界上都要靠五谷嘛,当然人都离不开这些东西,孔子就问天上到底有多少星辰,地上到底有多少五谷。这题目照理说是无解的。但是,项橐说:“天高不可丈量,地广不能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庄稼那时候都是种一茬,没有后来双季稻、三季稻。孔子当时十分震惊,这个回答他挑不出项橐一点毛病。

孔子和项橐君子约定,互相出题,胜者为师。可是,让孔子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项橐虽然年仅七岁,但却才思敏捷、聪明过人,孔子出的题,根本就没有难住他。接下来该轮到项橐给孔子出题了,那么,项橐会给孔子出一道什么题呢?

项橐就问:“人有多少根眉毛?”这个还真没法回答,它也不像一夜星辰、一茬五谷那么好回答。孔子就没有办法,只好按照刚才的约定,要拜项橐为师,但项橐突然扑通跳到旁边水塘里待着。孔子说:“您怎么跳水呢?”项橐回答:“沐浴以后方可行大礼啊。怎么样,请夫子也下来沐浴吧?”他要把孔夫子也请到池塘里去。孔夫子说:“我没有学过游泳,我到池塘里就会沉下去。”项橐说:“您这个话不对,鸭子也没听说学游泳啊?可是鸭子怎么浮在水面上不沉呢?”孔子说:“鸭有离水之毛,故而不沉。”孔子又上他的当了。其实那个时候不理他就完了,孔夫子还跟他解释。孔夫子还是比较好为人师的,又以为项橐在请教他。项橐就说:“是这样吗?那么葫芦无离水之毛也浮而不沉啊?”这回孔夫子真被他绕进去了,说:“哎,葫芦是圆的,里面是空的,所以它不沉。”项橐又说:“大铜钟是圆的,里边也是空的,怎么它扔下来就沉了?”孔子脸颊通红,很不好意思,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项橐在水塘里沐浴好了,爬上岸。孔子设案行礼,拜项橐为师。孔子不得不打道回曲阜,从此再也不东游。后来就有了“项橐三难孔夫子”之说,这就是“昔仲尼,师项橐”的传说。就在这个传说当中,还延伸出来两个我们现在经常用的成语:君子之约和童叟无欺。这个故事让我们很轻松地哈哈一笑之后领悟到了什么?这个故事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即使是学有所成的人,也要随时学习,能者为师,无分长幼。一个真正把学习放在人生崇高位置的人,他一定会向比自己强的人,比自己多一技之长的人去虚心学习,而不会过于在乎自己的年龄,在乎自己的地位,在乎自己的身份。

  (本文摘自《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下册)》,钱文忠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定价:30.00元)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