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龟背——中华文化的原创基地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蒋元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看一千年历史到北京,看三千年历史到西安,看六千年历史到淮阳。”在北京,朋友这样推荐说。到了河南,我发现:“北有安阳,南有淮阳。”安阳有殷墟、甲骨文;淮阳有伏羲、画八卦,老子,《道德经》。不到淮阳,你就不知道中华文化的根有多深。

安阳、淮阳同在东经114度和115度之间,南北相距不过2纬度。安阳早已闻名天下,而淮阳却有点默默无闻。可到了淮阳一看,哇,六千年历史还是往少了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三皇”之首就是伏羲氏。太昊伏羲氏就建都在淮阳,也葬在淮阳。这里有他的都城平粮台古城遗址和太昊伏羲陵为证。史书上也有“太昊伏羲氏都宛丘”的记载。宛丘就是今天的淮阳。

太昊伏羲氏处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老祖太昊伏羲实在了不得。他统一了打着各种图腾旗号的部落,取各种图腾的一部分组成了龙图腾,自号“龙师”,实现了以龙为图腾的民族大融合。龙,原来是各种鸟兽的集大成者,难怪“龙的传人”找不到龙的原形,哪知是老祖天才的伟大艺术创作!太昊伏羲还“教先民们结网罟(音古),兴渔猎;养牺牲,充庖厨;正姓氏,制嫁娶;作甲历,定四时;造琴瑟,制乐章;画八卦,分阴阳”,开创了中国畜牧业的先河,率领先民从野蛮走向文明,迈出人类的一大步,所以被称为中华“人文始祖”。一千年后,炎帝神农氏也从烈山率众来到淮阳建都,种五谷,尝百草,开创了农耕文明。我们的两位伟大的先祖就在淮阳这块土地上建立了丰功伟绩。“三皇”中就有两皇在这里开创大业,你说这淮阳历史得有多深厚啊!

商朝的第四代君王盘庚,因为内政、天灾,决定另选风水宝地,于是率众从山东曲阜一带西迁至安阳。这里水草丰茂,宜居立国,于是开始了殷商的中兴数百年,这大约是3500年前的事。其实,早在6000多年前,老祖太昊伏羲氏就领着部落从天水沿黄河东迁到淮阳。相隔2500年左右的两位先祖,一个东迁,一个西移,都到中州的地面上开创事业,说明他们的战略眼光,也说明淮阳这地方确实是块风水宝地,还很神奇!

相传,太昊伏羲氏有一天在菜河里捕到一只白龟,龟背上的纹路图形很特别。白龟是罕见之物,很有灵性。老祖是个天才的发明家,他凿池养白龟,日夜观察研究,还把龟背上的纹路画下来,挂起来,深入钻究,结果看出“八卦”来,由此开启了无字文化的新时代:分阴阳,定四季,推算二十四节气……伟大的中华文化就从白龟上起航了。又过了两三千年,在北面的安阳,大量的龟背上就出现了文字——甲骨文!中华文化走进灿烂辉煌。

某种意义上说,龟背,在冥冥之中注定成了中华文化的原创基地,记录、见证了数千年的中华文明!

我们的祖先多有远见智慧啊,一开始就找到了万古不朽的传承载体!

沧海桑田,河水变湖水。公元1984年8月16日,一个16岁的淮阳少年,从伏羲画卦台前的龙湖里钓到一只白龟,也就是相传的“白龟池”那个地方。这下可轰动了整个淮阳,也引起海内外的关注。罕见的白龟现身,有意印证历史的传说。

据北京有关专家鉴定,白龟235岁。龟形近圆,龟盖酷似八卦。神龟显灵,它是老白龟的多少代孙?民间和学术机构纷纷进行猜测和研究。海外竟有出价10万美元购买的。淮阳人视为至宝,哪能出手。经过13年精心照料,到了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淮阳人将白龟放生龙湖,让它回归自然,与家族团聚,子孙繁衍……

站在画卦台上,面对浩浩荡荡的龙湖,遥想当年老祖从水中捕白龟的情景以及在这画卦台上昼夜研究龟背图的身影,我们真是心驰神往,慨叹不已。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