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爱心团队
老人是谁?
一个模模糊糊的素描
主角:“好心爷爷”
身高:1.7米左右
长相:和季羡林相似
性格:和善,说话充满哲理
王小渝告诉记者,“好心爷爷”身高1.7米左右、身材瘦弱、面容绝对可以说是慈眉善目,跟国学大师季羡林极为相似,“他为人和善,说话充满哲理。”
泰然面对生死
王小渝说,“好心爷爷”在1993年生病住院期间,很喜欢在病房里阅读带有哲理性的书籍,同时也很喜欢用富有哲理的话语跟人交流,连当年照顾他的护工都觉得受益匪浅。“老人活得很淡然,从没见他有过惊恐感。”王小渝说,老人当时病情也比较严重,随时都有去世的可能,但他总是泰然自若。
常给病友送上食谱
王小渝称,后来老人虽然治愈出院了,但他的心却时时牵挂着血液肿瘤科的病友们。“他吃素,经常会托人带一些素食食谱来。”王医生称,老人精心研制了很多对治疗有帮助作用的食谱,他希望能对病友们有所帮助,“虽然西医不讲究食疗,但他这种做法还是很令人感动。”
从1993年到2005年,“好心爷爷”都是趁到三医院看病之机,由亲属陪同,先颤巍巍地在病房“考察”一圈,了解到哪个病人急需用钱却拿不出时,就把身上的所有钱直接存到病人的账户上。
他们又是谁?
另一个模模糊糊的素描
阶层:都是些普通人
状况:生活并不是很宽裕
捐款:有人甚至一次只能捐出几毛或几元钱
王小渝医生说,从2005年起,老人就再也没出现过了,但是还不断有人送钱来,由于几乎每次来的人都不同,医生渐渐地悟出:看来老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郭海鹰称,最初是一位姓张的男子揣着1000元现金找到她,称自己是受老人行为的感动,特地带钱来捐献。过了一段时间,一位妇女又打电话约郭海鹰到茶楼拿善款。可是当郭海鹰在约定处等了近一个小时,依然不见对方的踪影。当她准备放弃等待的时候,却看到一位中年妇女行色匆匆地朝她跑来。“不好意思,因为在银行排队兑钱把时间耽误了!”妇女向郭海鹰解释,“好心爷爷”不仅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同时还发动身边的人加入。
而且这群默默在背后捐钱的人,都不是生活优裕的富人,“有人甚至一次只能捐出几毛或几元钱。”也正是基于这种原因,所以他们才需要事先到银行去“化零为整”。
“今年那个大姐被儿女接出国了,走之前还特地来了趟医院。”郭海鹰说,好心的中年妇女在临走前特地来询问账上是否还有余额,并承诺回国后会再次回归到这个爱心队伍中来。
“前面10年基本上是拿来一笔钱,就马上用在了病人身上。”郭医生说,到2005年时善款才稍微有了节余,当年3月1日她拿到了爷爷捐献的2000元爱心款。自此之后,“好心爷爷”捐款的收支情况便全部被记录在了郭海鹰自制的“爱心账本”——用来装捐款的其中一个牛皮信封上。
每一笔账都存档
因答应了“好心爷爷”隐瞒身份的要求,郭海鹰只能婉拒记者查看账本的请求,只是将善款的收入记录誊抄了下来:2005年3月1日:2000元;2005年3月18日:1000元;2005年6月22日:4400元;2005年11月:10000元;2008年1月3日:15000元;2009年2月11日:11000元;2009年4月8日:10000元。她统计后告诉记者,从2005年到现在为止,共计花去爱心捐款39362.14元。
郭海鹰说,4年多来,她除了会把收入款项写在信封上外,还会把每名受助者的姓名、身份、病情简介等相关信息写在上面。“不能简单地写个名字在上面,”郭海鹰告诉记者,“不然到后面自己都会弄不清楚当时到底是咋回事。”
郭海鹰说,她一直主动把相关信息完全记录存档,还会把病人在使用爱心善款时产生的费用单据一一复印,并将所有复印件放入信封之中保存。“这个不仅是对老人的一种交代,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交代。”郭海鹰说,老人捐出的钱也是得来不易,她要求自己严格衡量每一分钱的运用价值。
唯一一次“违反要求”
“这些钱是用于救急而不是救命,比如买血救人。”郭海鹰称,老人要求医生必须将这笔钱用于有治疗前途且家庭确实贫困的人。
“每笔钱都是善款,我们也绝不会乱用一分钱。”郭海鹰表示,在动用每笔善款之前,他们会对病人本身进行深入了解,此外血液肿瘤科的6位主要医生还要开会讨论,大家同意之后才动用。
郭海鹰回忆,这笔捐款陆续用于血液病患者治疗,“唯独有一笔钱是救助了一位结核病大学生。”她说,当时那名大学生必须从市三医院转到传染病医院治疗,但他已严重贫血,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了,“要是不给他输血,他肯定没法转院治病,最后只能丢命。”
大家一番商量后,决定从老人的善款中挪用1000元救助这名“不符合要求”的贫困大学生。
后来,郭海鹰专门请带钱到医院的人把这件事转告给了老人。“他说没问题!只要是拿来救人命都没问题,还直夸做得好!”郭医生感动地说,这么多年来,老人从不过问钱的去向,“他说医生最了解病人状况,他放心。”
呼吁更多人献爱心
郭海鹰告诉记者,虽然老人十多年来的捐款已达到了十多万元,但这笔钱对于治疗白血病来说,其实不是一个大数目。“虽然现在白血病的治愈率高达约70%,但很多人负担不了昂贵的医疗费。”郭海鹰介绍,目前,骨髓移植的异体移植费用高达50万元左右,自体移植也需要十多万元。
“不能完全指望这笔善款。”郭海鹰说,这笔钱只会在病人生死攸关且真的是再也拿不出一分钱治病的时候,才会动用。“如果说想让更多的人去得到救助,‘爱心账本’肯定需要更多人去添加。”
郭海鹰说,之前她都只是把剩下的爱心款放在牛皮信封里,但前些日子她专门办了一张银行卡,将余下的钱存入其中,建起了一个“爱心账户”。
探秘
严守“君子之约” 只愿传递爱心
信守承诺 市三医院医生坚决不“交人”
虽然市三医院血液肿瘤科的医护人员极力赞赏“好心爷爷”的善举,但却始终不肯向记者透露任何关于他的身份信息。“我们答应了要替他保密,即使会被外界猜疑,我们也不会说。”郭海鹰说。
帮助“搭桥”挨了骂
大约5年前,市三医院内科支部书记很希望通过媒体宣扬好心人的善举,并吸引更多人加入,但是一征求老人的意见,就遭到强烈反对。也就是在那一年,一名受助大学生向王小渝医生提出,想当面感谢“好心爷爷”。经不住大学生软磨硬泡,王小渝被打动了,以为“私下感谢一声应该无所谓吧”。
她将部分情况透露给了大学生,然后她又打电话询问老人:“能不能让那个大学生见下你?”没想到大爷大发雷霆,在电话那头对着王医生就是一顿臭骂。郭海鹰说,从此,他们再也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老人的身份。医生们现在只会告诉受助患者,是一位“好心爷爷”帮助了他们,如果真想报答,那就请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这就成了一种爱心的传递”。
坚决保住良心账
记者在采访时,郭海鹰一再后悔不迭地表示自己说漏了嘴,让“潜伏”多年的“好心爷爷”暴露给了媒体。关于老人的名字、口音、曾经的职业等关键细节,她干脆双手一摊,“实在对不起啊,这个我确实不能告诉你。”就连原版的“爱心账本”,也因为记有老人的名字等信息,医生表示不能提供。
昨日,记者通过多种途径寻找突破口,联系了市卫生局、医院院长、医院党办主任,他们在帮忙打探后,均表示爱莫能助。到昨晚8时,医院党办一位负责人还在电话中劝了足足半个小时,而郭海鹰坚定地表示:不让公众知道“爱心爷爷”是谁,是她的最后底线。
“如果因为见不到当事人、见不到实物,让你们对整件事产生怀疑,我也无所谓,”她直接了当地说,“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么多年来我们和大爷之间其实记的是一本良心账,我觉得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愿真情“兜底”者多起来
周明华
这群神秘的好人是一个集体,这个为世间爱心真情“兜底” 的“领衔人”居然是一名九旬老人,我们不禁为这种默默捐款救人的大爱行动所感动。面对更多需要急救的人,在市三医院肿瘤科里存续了十多年的这个无名爱心账户上,一直情深意长地聚集着一颗颗滚烫的爱心。这股浓厚而朴实的爱心涌流足以升华为现代人需要构筑的互爱精神。
医生原本是知道这个爱心群体“领衔人”名字的,但他们不敢说不愿说。因为,就在5年前,接受救助的小孩想感谢这名年近九旬的恩人时,医生违背承诺透露了老人的名字,这次破天荒的“泄密”,招致老人罕见地大发雷霆。或许有人对老人这般较真感到不解,我却真切地感受到,老人心中那份对需要帮助的人的真爱。老人虽然没有过多地阐述他为何不愿留名,但他称,需要急救的病人在医院,只有医生最熟悉情况,他相信医生会善待他们众手汇集起来的这笔善款。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老人赠给病人以战胜疾病的希望之时,虽然自己手中留下了照亮别人的生命亮光,却不愿留下献爱的痕迹。透视老人十余年的爱心过程,我们为那么多急需爱心救助的人能得到及时医治而感到欣慰,也为这么多平凡而普通的市民汇入这个“爱心团队”而雀跃。在为这一切世间真情感动的同时,我们衷心希望我们的城市,能涌现更多比老人和他影响下的那群献爱团队更有条件和能力的人能捐出一份善款,那么,我们社会对需要帮助的人的真情“兜底”体系才能得到进一步夯实。
对“爷爷”说声“谢谢”
“好心爷爷”的善举坚持了16年,也将20余名患者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但这位老人却绝不同意向外界透露自己的姓名身份,坚持着自己帮人不留名的原则。虽然老人的低调使他显得格外神秘,但这位年过九旬的好心人却已然开始牵动蓉城市民的心了。老人目前身体状况如何?他是否本身也需要帮助?……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