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身心灵>> 身心智慧>>正文内容

付佩荣:孔子的为师之道(三)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搜狐文化   作者:付佩荣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我们可以看一下,孔子的“学”到底指的是什么,所有的人都知道《论语》里的第一句话《学而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一句,我们很喜欢谈的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们就是很多朋友聚在一起。

第三句话也很好,“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一开头的三句话,就涵盖了人生的三个阶段,第一个我不断地学习,第二个有了心得我不断和朋友沟通,交换意见,大家互相请益,第三个是修养有成就之后,如果别人不了解我,我会生气吗?或者我所学的不是为了别人,而是对自己产生好的效果,那么孔子所谓的学,虽然很尴尬,很多人都把“学而时习之”翻译为,孔子说学了之后时常去复习,不也是高兴的事吗?有时候教授很多学生,我就会说,谁可以把这句话说清楚,用白话来说,他们就这样说。说完之后,我就说从小学学到大学,有谁是学到之后时常复习而觉得高兴的,请举手。没有人举手,大家都觉得时常复习很辛苦啊。这就说明,学而时习之的“时”,并不是时常,而是适当的时候,古人讲时这个字的时候,特别重视时机,比如你讲《易经》,就要注意到时跟位,时机跟位置。孟子推崇孔子,认为他是圣人里最讲究时机的。孟子把圣人分为四种,有的是清高,有的是随和,有的是责任感,只有孔子是“圣之时者也”,最讲究时机,该清高就清高,该随和就随和,该有责任感就有责任感,这需要智慧。智慧正好就是我们学了之后希望能够孕发出来的。所以你学了之后,要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印证练习,就有一种成长的快乐。

  那么他的学习,我们来把它具体来说,有三个特色。第一个,学习五经六艺叫做传统,没有人可以离开传统,对于传统,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已经存在了,我们任何人讲一句话,你学中文,他学英文,文字里面就有传统。只有把这些都学会之后,你才能把传统转出新的力量,再面对新的时代的挑战,所以第一个就是要把传统的知识和能力学好。

  第二个,就是要设法和思考配合,我自己在学习儒家的过程,有少数有趣的经验,提醒我要珍惜这个传统,其中之一就是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我在耶鲁大学,同寝室有个日本人,东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平常,我们在美国念书,我们都是从亚洲去到美国的一个学校,放假的时候也没有人找我们,我们当然自己聊天哦。我很喜欢和日本人聊天,因为我的英文是遇弱则强,遇强则弱,所以和日本人讲英文的时候我的英文特别好,有一次我们聊着聊着,就聊到什么呢?聊到孔子。他听到孔子居然很兴奋,我觉得很奇怪,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人,听到孔子会很兴奋,我就问他为什么他忽然变得那么开心,他说我知道孔子,我说你知道什么呢?他就讲一句日文,那时候我还没学日文,我听不懂,我说,我们用英文讲得好好的,你怎么突然讲日文呢?他说我在讲孔子的话,我说孔子也不懂日文啊,他就拿一张纸,就老老实实的写上我们的文言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就这句话。所以我每次念到这句话,我就想到我的日本朋友,当时我心里很震撼,好像我们家的宝贝被人家偷走了,我说你怎么会这句话呢?他就很骄傲的跟我说,他说我们日本人,在中学时代就要背论语,我这一生第一次看到有人公开这样说,居然是以很自豪的神情说,我们中学时代就要背论语。当时,我实在是难以想象,在台湾,他们把论语放在教科书,要考试,只要是要考试,没有人会喜欢。一面念,一面批评。我记得我女儿念高一的时候,开学一个星期给我抱怨说,说那个孟子怎么那么喜欢讲话呢,他一讲话我们就要背了。所以我当时看到一个外国人,对我们的儒家这么珍惜,对孔子这么样的推崇。我就想说,我们这一生,我们要特别珍惜自己的传统,那是二十几年前的事了。

  所以孔子这几句话,学习跟思考,要同时注意,学习而不思考,学了半天就忘记了,也不能实践。光思考而不学习也不行,(孔子有过一句话,我曾经整天不说话,整夜不睡觉,专心思考,没用,不如打开书本学习。古人的智慧,你打开书本就可以看到,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你不一定有这样的经验,你必须学习,人生的事情全部靠自己经验的话,哪里来得及呢?你能跑几个地方?能做几件事?所以孔子说,他曾经整天思考,如果你整天思考每天发生的事,今天有什么八卦,每天有什么新闻,看这些,看这些想的事情,没有什么系统。我们学习一定要讲究知识的系统,所以学习和思考配合的话,就有一种主观的觉悟。了解了以后,你才愿意去实践,所以学跟思,可以使古人的生活可以和我们今天重新结合。

  还有第三个特色,除了学传统之外,把古代的知识和技能学会,学的时候要去思考,反省之后有一种自觉的觉悟,第三个就是学了之后,还要改变自己的行为,所以孔子教学的时候向我们提到,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鲁哀公是鲁国的国君,他问孔子,你学生那么多,谁最好学?

  孔子说只有个颜渊,但是孔子特别加了一句话,说颜渊怎么叫好学呢?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好学和不迁怒,不贰过;一个是知,一个是行,一定要配合。(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我自己学儒家很久了,到现在只能做到半个颜渊,我可以不迁怒,但是我很难做到不贰过。不迁怒就是说,我今天赶时间,坐个计程车去上课,在路上跟司机吵架,到了教室以后,先把学生骂一顿,这就叫做迁怒。学生很冤枉,你心情不好,怎么怪到我们身上来了。我去把学生骂一顿,学生回家,哥哥就骂妹妹,妹妹就踢小猫,弄得天下大乱。很多时候我们就是不停地迁怒造成很多复杂的情况。但是不贰过我做不到,因为人的过失来自于他的性格,这也是孔子的话,(他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党不是政党,是性格类别,(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里仁》))每一个人的过失都来自于他的性格类别,所以看到一个人的过失就知道他的这一生该往哪里走,观过斯知仁矣。所以不要怕看到孩子的过失,孩子如果没有过失,你反而要担心,因为这个不知道该从何教起,有的孩子看起来好好的,忽然之间就有一种可怕的举动。为什么呢,因为你平常没有注意到他有什么过失,他的过失正好显示出来,他的生命有什么特质,你才可以去帮他的忙,所以孔子教学生的时候希望他们把知跟德行配合。就是,颜渊作为好学的代表,他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这六个字完全是德行方面的修养,所以作为孔子的学生就一定要记得这些观念,学习的三个重点,这三个掌握住了以后,就看孔子怎么做老师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