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创意“遭遇”慈善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NGOCN   作者:NGOCN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创意慈善实际上是进行慈善活动时所采取的各种各样富有创意的做法,是创意遇到慈善,这样就会使慈善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为了更清楚地解释这个概念,通过两篇文章和故事来说明一下。

  故事(一)社会救助离不开“创意慈善”

李忠卿

为白血病女孩每周过一次生日,自制爱心硬币帮助弱者,点燃995支蜡烛为生命求助……这一个个源于爱心的善举,均出自江西省南昌市一位年轻网民之手。(见7月31日《北京晨报》)

面对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场景,人们称之为“创意慈善”,有了这么多、这么好的创意,自然受到公众关注,每个身临其境富有爱心的人士无不伸出援助之手,据悉,如此很好的创意来自于许多不图回报、无私奉献的“慈善操手”,是他们真诚的付出,推动着社会进步,推动着慈善事业的发展。

我们不妨看看“慈善操手”的杰作:今年5月10日晚,江西省余干籍青年周某在南昌赣江沙滩上将意为“救救我”的995支红色蜡烛点燃,组成“生命求助”四个大字,为身患白血病的哥哥祈祷。许多在江边散步的市民被这一场面吸引,纷纷慷慨解囊。而在“六一”儿童节当天,武汉市一位4岁白血病患者在妈妈的带领下,将自制的61枚写有“节日快乐”字样的一元硬币,分发给街头小乞丐,用这一特殊方式向曾经帮助过他们的好心人道谢,并呼吁社会关爱白血病人。

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切活动的幕后策划者,其默默无闻的“公益”行为竟然引起了社会各种争议,有人认为他在行善,也有人认为他在作秀,以慈善的名义进行自我炒作。为了回应人们的质疑,一位化名为“怀望行”的“慈善操手”感到非常委屈。他告诉记者,自己仅仅是出于爱心,才通过网络和电话为病人及其家属出谋划策,绝对没有收取任何费用。而且所有爱心善款都是由捐助者直接交给受捐助人。

我们认为,“创意慈善”引发的争议并不奇怪,毕竟慈善事业在我国还是刚刚起步,众多国民对慈善公益现状缺乏必要的了解,产生误解在所难免。在某些问题上,我赞成江西省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周兆芳对“怀望行”的评价:“怀望行”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困难群体的做法值得肯定,慈善事业就应该全民动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在扶贫助困、行慈济善活动中,我们不缺乏热心捐助的人士,缺乏的只是激发人们募捐的各种方法和手段,由于以往的募捐活动其形式既单一、单调,又落入俗套,缺乏新意,因而,难以唤醒人们的捐助欲望。“创意慈善”的出现,无疑填补了公益事业的某些空白。社会救助离不开“创意慈善”,对于慈善操手的善举,我觉得给他们来点掌声比较合适,没有理由加以怀疑与指责。

如何打消人们对“创意慈善”的顾虑,我有一个建议,有关慈善机构不妨将那些“慈善操手”招至名下,变个人行为为官方行为,这样就避免出现监管真空,让真正有志于慈善事业的人士大显身手。爱心活动更透明、更有诚信了,群众热心慈善事业的积极性就会空前高涨。果真如此,则社会幸甚,亟待救助的弱势群体幸甚。

故事(二):“创意慈善”帮助20多人

  事件回放

  “怀望行”的真名叫叶启明,是南昌一个小话吧的主人。昨天在接到记者电话时,叶启明正在赶写一篇博客,“新浪网向我约的稿子,主要是让我说说对慈善的理解,以及下一步的打算。”半小时的采访过程中,可以听出这是一个思维敏捷,乐观自信的年轻人,“我理解所有的质疑和指责,并能坦然面对随之而来的困境,但我坚信时间和事实能证明一切,我的慈善梦想最终一定会实现。”

  4年前,27岁的叶启明就已经萌生了“创意慈善”的想法,“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能付诸行动,但每次灵光一现,我都会把那些想法记下来。”今年5月,日积月累的众多“点子”让叶启明再也按捺不住,“首先当然是觉得早点启动就能早点帮到人,另外就是作为一个想到就要做的人,我实在等不下去了。”通过网络找到的帮助对象、足足准备了4年的“点子”,再加上一点点爱心和勇气——这是叶启明对自己“创意慈善”行为得以启动总结出的要素。

  3个月过去了,叶启明为20多位白血病患者提供创意,通过种种被他称作“行为艺术”的举动吸引媒体和公众关注,赢得社会救济。“不能用简单的成功或者失败来总结目前的状况。”叶启明告诉记者,如果单纯从“创意”本身来说,“大多数都能成功吸引媒体和社会公众的注意,可以说基本发挥了效用。”但如果从最后的捐助情况看,“每次也就能得到万元左右的捐款,对那些患者来说根本还只是杯水车薪,不能解决问题。”

  叶启明从不讳言自己是在“炒作”,但他强调,“这是慈善炒作,而非个人炒作。”不可否认,与社会关注、捐赠同时到来甚至来势更猛的是公众的质疑和指责,以慈善为名出风头、混知名度这样的评论字眼让叶启明不无困扰,“患者走投无路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行为可能有作秀的成分,但绝对不能说是欺骗。对我个人而言,自始至终也未从中获得任何物质利益,当然,我承认也很乐意看到自己知名度的提高,但大家信也好,不信也好,我决心做这个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一种内心的充实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其实即使没有这些批评和质疑,我也是时候考虑改变之前的做法了。”叶启明表示,“这三个月也许只是一种我进入慈善领域的热身和尝试,事情的进展和原先的构想一样,对于我们的创意和点子,媒体和公众的新鲜感和关注度正渐渐消退,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这一招已经不灵了’。”他告诉记者,接下来的目标是通过与企业和一些有实力的慈善家接触,将这种个人的慈善行为基金化、规模化。“我已经和一些企业联系过,他们基本上都表示了兴趣,但希望我能拿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方案,我很自信自己的策划能力,所以对于合作的前景很乐观。”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