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二零零九 那些远去的背影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龙泉之声综合稿   作者:王宏伟、董晨; 速描罗雪村绘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2009年,有一批大师级、泰斗级人物相继与我们告别。目送这些远去的背影,不仅是为了惋惜和缅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泰斗的高度,是一种感召,激励后人奋力前行。文化的发展,需要一代代人薪火相传。目送背影,更是为了审视当下的文化生态。大师已逝,但他们留下的一个个文化标杆,期待着后来者的传承。在这样一个文化浮躁的年代,目送大师远去的背影,心中涌起深深的怀念,追忆他们的作品和人格,能让我们未来的脚步迈得更加坚实。

不敢从心所欲


7月11日,93岁的任继愈先生静静地合上了双眼。把传统贤人的风范转化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情操,把传统道德的忠孝转化为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任继愈为人与为学堪称中国学者的典范。经历了风云变幻的20世纪,任继愈焚膏继晷、矢志不渝的学品人格,备受世人赞慕,毛泽东誉其为“凤毛麟角,人才难得”。

“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曾有学生问任继愈。他沉思良久,缓缓答道:“只讲自己弄明白了的话。”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任先生在80岁时,却特意请人治了一枚印章,只六个字:“不敢从心所欲”。以这样平静而快乐的心境,以这样谦逊而练达的笑容,以这样积极而稳健的姿态,20世纪风云变幻的中国文化舞台上,一直有着任继愈活跃的身影,他飘逸的性格和卓越的见识,填补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学子的心灵空白和文化沟壑,为后来者点亮一盏指路明灯。

很多人将任继愈称作国宝级人物,这种赞美不仅因为他的哲学修为,更因为他如同自己所要求的那样,是一个大写的人。任继愈先生把总结中国古代精神遗产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和使命。任先生提倡沉潜笃实的学风,主张在学术上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几分把握说几分话,他的学术品格,应该对现在喧嚣浮躁的学术界有所启示。


任继愈

文化贡献:他认为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他在佛教研究方面的成就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凤毛麟角”。他提出的“儒教是教说”,从根本改变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性质的看法。他还领导了中国最大规模的传统文化资料整理工作。

经典语录:培养人才不像蒸馒头一样,特别是拔尖人才的培养。

年轻人要有一点理想,甚至有一点幻想都不怕,不要太现实了,一个青年太现实了,没有出息。

智者光耀未来

  7月11日,9时整,98岁的季羡林先生驾鹤西去。

  2003年起,季羡林即缠绵病榻,温家宝总理曾五次探寻病情,称赞他对民族不渝的信仰、对国家坚忍的担当。6年病榻生涯,季羡林经历了心肌衰竭、左腿骨髓炎、心脏病的考验,写下20多万字的《病榻杂记》。在这部书中,96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坚定地请外界将“加”在自己头上的三顶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术)泰斗”、“国宝”——“摘下来”。

  “真情、真实、真切”是季羡林的处世原则,在一生对国学的探究中,季羡林秉承“唯有真情相待,方能坦诚相见;唯有真实为事,方能有为当世;唯有真切处世,方能心阔坦荡。”

  季羡林永远目光澄澈,思维敏捷,神情淡定。他仿佛一面镜子,照射出世间的庸碌与混沌。他像是不知疲倦的导读者,以自己对祖国的思考、对民族的期待、对生命的真诚,在一个世纪的漫长征程中,引领人们打开了中国文化通向世界的大门。

季老一生不重浮华,坚守平静,在给予他所有名号中,他最看重的是教师。正因如此,他才坚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的称号,并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对待荣誉,如此淡然,大师之风,令人仰止。当年替一个大学新生看行李的老头,就是时任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或许,季羡林老人并没有走,他还在某个地方,为他的学生们静静地看着行李。


季羡林

文化贡献: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古代语言研究有开拓性贡献;是国内为数很少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为吐火罗语的研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历经10年译毕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

经典语录: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21世纪,将是中国文化复兴的世纪,这就是我最后的信念。

中国话剧“化石”

  7月2日15时20分,被誉为中国话剧“活化石”的欧阳山尊,带着他复排话剧《日出》的心愿,走完了95岁的人生。

欧阳山尊曾说,话剧到群众中去才能发展壮大。以“高雅”自居,刻意搞些人们看不懂的东西,无异于为话剧拴上绊脚石,把话剧拽向低谷。如今有些戏观众看不懂,只是一些人的孤芳自赏,不是大众化,而是“化大众”。这些理念,都为话剧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

  新中国成立初期,山尊先生曾经与焦菊隐、梅阡和夏淳一起,积极探索中国话剧与戏曲的相互融合,构筑了北京人艺现实主义话剧风格。他所执导的《春华秋实》、《日出》等剧作,成为百年话剧的经典之作。

  人生的最后几年,山尊先生仍为中国话剧殚精竭虑。他提出北京人艺应该到中关村去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应该到农村去了解国家的“三农”政策,“戏剧应该回到生活中,回到大众中去,不能站在大众头上指手画脚,自命不凡。如今有些戏观众看不懂,只是一些人的孤芳自赏,不是大众化,而是‘化大众’,这样的戏剧脱离了群众。”

  “生于忧患,老于安乐,留得余年,报效祖国。”山尊先生伴随着中国话剧成长,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如今,这位中国话剧最忠实的守望者已经离去。他那不舍的转身,仍然回望着中国话剧的血脉,召唤着话剧舞台的赤子之心。


欧阳山尊

文化贡献:欧阳山尊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1952年,欧阳山尊参与创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与焦菊隐、夏淳、梅阡并称人艺“四大导演”,被誉为中国话剧界的“活化石”。

经典语录:我的生命是属于话剧的,我愿做中国话剧最忠实的守望者。

人民的科学家


钱学森

  10月31日8时,一位98岁的老人安静地在北京逝世。他可以骄傲地说,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他可以坦荡地说,为新中国的强大贡献了自己所有的力量。“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同样能造得出来。”1955年,他铿锵有力地说。5年后,他的话变为了现实。他对中国的贡献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人们不得不用“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王”这些夸张的称号来指代他,虽然他一再强调自己只是“沧海一粟”。

  作为一个时代的巅峰,钱学森的逝去唤起的并不仅仅是国人对曾经的“两弹一星”的雄奇伟业的回望,更唤起了国人对未来岁月的凝重思考。生前,他无数次关注中国的教育,关注创新人才的培养,关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关注未来中国的科技发展,如今这些思考正成为中国人的思考。

  成就无数,荣誉如海。而他最看重的仅仅是“人民科学家”这样的称号。他的离去,留下了耀眼的光芒,也照亮了来路。

要为国家争气


贝时璋

  1903年出生的贝时璋院士,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最年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的离去,带走了那个世纪所特有的科学理想与科学情怀。

  “仅有知识要解开生命的本质可能是远远不够的,人类现在对这个问题是更清晰了还是更为糊涂了呢?”贝时璋的一生,就是用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一生。因为他,中国生命科学从上世纪初就开始了从宏观到微观的生命现象研究,不仅迈出了探索空间生命的第一步,而且开始寻求细胞、分子乃至纳米层面的生命构成理论。

  他从未停下追求真理的脚步。从他的家到实验室,有2000多步,这条路他不知走了多少年。在去世前一天,这位百岁老人还在和几位科学家讨论2009年度的诺贝尔奖的问题:“我们有的科研成果其实离诺贝尔奖并不是很远,也许就一步之遥。”贝时璋曾说:“一个真正的科学家,首先要热爱科学,不是为名为利,而是求知求真,为国家做贡献。”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实践的。

穿越中国往事

  他,让西方人读懂了《红楼梦》;他将中国古典文学之美传向世界;他有中国式的机智和英国式幽默,在他去世后,人们凭吊他时评价为“是真名士自风流”。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事业上,杨宪益与英国妻子戴乃迭都密不可分,这对伉俪合译的中英文名著不下百种,堪称中外翻译史的典范。在58年的婚姻生涯中,二人虽历经磨难,却始终心心相印,1999年妻子去世后,杨宪益也停止了翻译工作。如今,两位老人在天堂重逢,留在人间的,是隽永的作品,和感人至深的情感传奇。

  11月23日,95岁高龄的杨宪益驾鹤西去。杨宪益生前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这是学界的感慨;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是老友的怀念;今天,在中国文化的漫长征程中,翻译这座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还牢吗?这是媒体的质询;露华之美在于它的纯净、透明,一瞬间离去,是洒脱,也是升华。这是网友的哀悼。

  杨宪益走了,15个日夜转身成忆,那终生不曾离手的烟斗、那淡泊安谧的姿态、那无欲则刚的浅笑、那洞悉东西方文化命理的深邃眼神,恍惚间远行者未曾远去。是非论定他年事,臣脑如何早似冰。在这个纷繁扰攘、形色匆匆的万丈红尘中,杨宪益——一个单薄的名字却真的穿越了中国往事!


杨宪益

文化贡献:杨宪益与英国夫人戴乃迭一起致力于中国翻译事业,翻译作品遍及中国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各个门类,共计近千万字,被誉为“翻译了整个中国的人”。

经典语录:什么东西都可以翻译。《离骚》也不例外。

没有被多灾的生活磨难搞成精神崩溃,这是因为我们的心是光明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