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一位和蔼可亲的学者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龙泉之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11月20日,悟光法师、贤立法师代表学诚法师前往中国社会科学院,拜访社科院学部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卓新平教授。我和寺院的另外一位张居士有幸跟随,感到特别的荣幸。

  6:50,冬日的晨曦已披上了橘红色的彩霞。我们正准备出发,但无论如何车就是打不着火,法师一看这种情景,果断地让送行的法师回去拿另外一辆车的钥匙。到了真正起步上路时,已比预计的时间晚了17分钟。紧赶慢赶,我们于9:01分才算到达中国社会科学院大门口。

亲切的交流

  到达社科院八楼,正当我们寻找研究所方位的时侯,一位和蔼可亲的学者迎面走来,老远就向法师打招呼:“是龙泉寺的法师吧!”
  法师:“是的,您就是卓所长吧。”
 “是的,我们研究所太靠里面不好找。”卓所长说着,把我们让进了一个会客厅。
  法师:“真不好意思,晚到了一会儿,出门时车出状况又赶上堵车。”
  卓所长:“堵车是常有的事。来来,认识一下我们所的另两位教授。这位是宗教研究所金泽副所长,他对社会学比较有研究;这位是所里纪华传博士,他专门研究佛教。”
  没想到卓所长还安排两位专家一起参与,可见他对这次来访很重视。大家落座后,悟光法师和贤立法师向卓所长、金所长、纪博士赠送了《和尚博客·留言文集》。

  法师:“最近所里很忙吧!”
  卓所长:“我们所里会多、事多、学术活动也比较多。”
  法师:“与我们师父在一起时,了解到您。”
  卓所长:“学诚大和尚年轻有为。”
  卓所长:“首先我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欢迎龙泉寺的高僧大德和佛学造诣很深的居士朋友来研究所访问。应该说我们与龙泉寺以前交往不多,上次我们开中日佛教研讨会时,龙泉寺的一些朋友参加了我们这个会,这样结下的缘。但我与学诚大和尚已经有过很多的交往,在不同的会议上和在很多的场合中我们都有见面。两年前我们研究所的主要负责人专程拜访了中国佛教协会,跟一诚、学诚两位大和尚进行了非常愉快的交流。再次欢迎各位法师大德居士来到所里!”
  法师:“今日特地来向您学习。”

一种美好愿望

  卓所长:“我们世界宗教研究所以前有佛教文化艺术研究室、它扩大以后就变成宗教文化艺术研究室,不仅是研究佛教文化还研究其他的。我们所很多著名的学者,都是研究佛学的,所以我们今天对佛教的研究还是研究所的重中之重。当然我们研究佛学不能只是闭门苦思,还得走出去跟佛教界交往。同时这几年我们跟其它宗教界的交往也开始增多了。

  我们金所长研究佛教很重视实地考察,他研究的一些课题也走出去,用咱们佛教界的话说是广结善缘,所以也交了不少朋友。我们今年,一个是与日本东洋研究所合作开展中日佛教研讨会,已经开了好几次了。另一个,今年我们所与宗教学会联合开设宗教博学班,一共报名了三十多人,各大宗教都有人参加,其中基本上都是佛教界的,他们很多都是在社会上事业有成的人士。我和金所长也有讲过课,他们反映非常好,扩大了视野,开拓了知识,并且与学界可以密切地交流,我们也是非常高兴。

  学诚法师有高瞻远瞩的想法,能看到在学术交往方面可以大有作为,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们也早就听说学诚法师的博客办得非常好,在社会上,尤其是网络世界里有很大的影响。其实我感觉如果从弘扬佛法的角度来看,中国佛教现在是达到了一个很好的状态。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表层比较好,深层次方面呢,还略显后劲不足,就是说,缺少一些学养很高,修养很深的这种高僧大德。所以我们觉得这个时代环境这么好,应该是呼唤大师出世的时候了。

  是什么样的大师呢?尤其对我们学界来讲,他要有深厚的佛学底蕴,也要有广博的其他方面的知识,能够与俗界尤其是跟学界进行对话、进行交流,所以我们也是翘首盼望。咱们龙泉寺现在应该说在研究佛学方面、人生哲学、整个社会一些思想啊,已经渐渐地形成一个气场了,我觉得这种氛围非常可贵。希望我们抓住机遇,把这方面发挥好。我们前不久,也专门开了一个当代佛教研讨会,这个会规模不大,也有几个佛教界的法师参加,大家交流得很好。我非常愿意我们所与龙泉寺结缘。以后在学术方面做一些深层次的交流,包括我们有佛学方面的研讨会,我们也请各位朋友来参与。另一方面我们愿意有机会去拜访龙泉寺,我们有研讨会要开或者需闭门思考的时候,我们就与你们寺院联系。有时候我们跑很远,而你们就在北京,所以我们大可不必舍近求远,所以以后我们应该有些新的开拓。如果在学术方面有新的开拓,就会造就一代大师,说实话赵朴老在世的时候,我们跟赵朴老联系也很多,他是一个居士,但他在学术界、文化界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恕我直言,赵朴老去世以后,应该说佛教界有影响的人很多,但是在学术上、在文化上能够像赵朴老那样的,现在不敢说没有,也是凤毛麟角。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应该是呼唤大师的时候了。那么这个大师呢,并不是凭空出世,也是一个慢慢沟通积淀的结果。学诚法师的博客这七本出来的话在网上有多少点击量呀,刚才说已出二十一本了,你可想而知。如果要说直一点的话,这个可能还不够。还需要慢慢走入社会,走入学术界。今天我们佛教的发展形势、外部生存环境状况应该比历史上很多的时候要好,特别是在修行和钻研学问上,就看我们的心思在不在这上面投入一定的时间进行开拓,有没有这种抱负,最后形成一种梯队,就有意思了。这就当我的一种美好愿望吧,实话实讲,别的我们也不懂,也是外行,也说不了什么。”
  悟光法师:“卓所长太谦虚了。”

今后要走出高楼

  卓所长:“另一方面我们自己的研究有点书斋味,孤芳自赏,孤独自表,有这么一个感觉。这个学问是要做,但是呢,可能还要把眼光更开拓一点,因为其实我刚才说的,佛教发展非常好,其他宗教发展也非常好。在当前宗教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发展方面我们要有更多的关注,今后要走出高楼。如刚才谈的,对佛教的景观、建筑、艺术多关注。这应该是一种风雅,但这种风雅是比较高尚的,对社会也是有用的。从这方面来讲,对整个社会能提高人的修养、情操、境界方面是有好处的。

  我们看到,企业界人士,尤其是事业有成以后,开始慢慢转向宗教的学问,尤其是学习佛学方面是最多的,其他方面的也有一些。所以我们在精神方面,在文化方面能合作开展一些活动也是挺好的。比如宗教对社会文化、人民生活、社会安定、生态等方面都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历代名山僧占多,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人文景观,这样他就有文化的底蕴了。我的老家是张家界,它的自然景观非常美,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感觉故事太少,为什么?因为缺乏文化的底蕴;怎么这样讲呢?因为我们这次去杭州西湖,它其实不大,从自然景观来说也没什么独到之处,但是它到处是故事,这个故事把文化、历史就烘托出来了是不是?这一点我就觉得非常好,所以现在我们就是说通过宗教文化的参与给自然景观增添了灵气、显得鲜活。对于我们搞研究的要想讲,必须开研讨会才能讲,写的话要出著作才能写。就这方面的话呢,要有一些交往、交流尤其是必须要与宗教界结合、跟寺庙结合。”

送缘与结缘

  贤立法师:“我们师父有讲过,这个时代宗教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已经是一个基本的潮流。彼此的接纳和尊重是一个基本的态度。”
  卓所长:“所以你们今天来就是给我们送缘来了,我们也是要积极的结缘(呵呵)。”
  悟光法师:“来学习的。”

  我观察到卓所长在谈话的时候,两位法师都认真听着很少插话。在来的路上,悟光法师说,我们要多听多看多学。通过卓所长的介绍,我也体会到,社会上很多东西都值得去学习。听卓所长谈话的过程中,佛家谈得最多,可以说是应机众而谈吧。若不查资料是不知道他其实是一位基督教研究专家,光基督教方面的专著就有好几本,如《基督教教论》、《中国基督教基础知识》等。卓所长说:“在中国,佛教影响最大。基督教发展最快,基督教研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已成为中国宗教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也是尝试着对中国基督教加以客观介绍和研究。”

  谈话中间,卓所长一再说,今后我们要有些实质性的合作和交流,具体的纪博士会和你们联系,他对佛教非常有研究。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过去,卓所长非常繁忙,我们也不便多打搅,法师们起身告辞,卓所长又一次说:“感谢学诚大和尚。”

  随后,纪博士带我们参观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所,一进门望见慈悲的观世音菩萨,心里很欢喜,我们都合掌行礼,菩萨背后是满书柜的乾隆大藏经,往里面看,各类经书琳琅满目:藏文大藏经、大正藏经等等,整个屋子四周都是经书。有几位教授正讨论着什么,看我们进去都起身问候。纪博士拿出一本《佛教与传统文化研究》的书送给龙泉寺留念。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