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中国古琴艺术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中国知网   作者:朱默涵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自2003年11月,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古琴在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清醒思考,对古琴有了新的认识,对古琴赖以滋生的土壤加以关爱,同时也更强化了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古琴之所以被列为“文化遗产”,成为今天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因为古琴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它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和思想的精髓。

一、丰富多彩的样式

古琴,最早称为琴。它创制于周代,并经过漫长时间的演进和发展,约于东汉和魏晋之际定型。琴由上面板和下底板胶合而成,全身分首、身、尾三大部分。据《五知斋琴谱》中的“历代琴式”所载,共收各种琴式图51种,主要有伏羲式、神农式、黄帝式、仲尼式、凤势式、灵机式、连珠式、列子式、师旷式、师襄式、伯牙式、落霞式、蕉叶式、绿绮式、亚额式、焦尾式、虞舜式、云和式、汉绮式、龙首式、龙额式、龙腰式、正合式、清英式、雷威式等。其中以伏羲式、神农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蕉叶式等最为常见。如图(下图)由此可见,丰富多彩的古琴样式,是中国民族乐器之首。

二、浩如烟海的琴曲

我国现存最古的文集《尚书》中载有“搏柑琴瑟以咏”,意为用击器打着节拍,用琴瑟伴奏歌咏。说明琴乐最早是以唱奏形式存在的。而《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的“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也说明最早的民歌总集《诗经》的演唱是用琴瑟伴奏的。

自南朝丘明(公元494~590)的《褐石调·幽兰》,经1425年朱权的《神奇秘谱》,到清代的《梅庵琴谱》,伴随着1500年的漫长岁月,琴曲积累了3000多首,并存见于150余部琴谱谱集中。这些琴曲有描写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的,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有以抒发离别、感伤、思念等情绪为题材的,如《阳关三叠》、《忆故人》、《离骚》、《潇湘水云》等,有以描述历史故事及民间传说的,如《秋塞吟》、《龙朔操》、《楚歌》、《胡茄十八拍》等。

由此可见,浩如烟海的琴曲,是中国民族乐器现存古代乐曲之最。

三、较完备的记谱法

初期的琴谱是依据汉文字将古琴的指法术语记录下来的备忘录,被称为文字谱。如传自南朝丘明的现存最早的唐人手抄卷子《褐石调·幽兰》,就是用4000多个汉字记录的,“耶卧中指十上半寸许案商。食指、中指双牵宫、商。……”到了唐代,曹柔对文字谱进行了改革,他将文字谱减化成为融左右手指、音位、技巧、弦法为一体的文字符号,“乃作简字法,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该,曹氏之功于是大矣。”如:减字谱使上述3000余首琴曲,得以完好且不过于繁琐地保存至今。

由此可见,较完备的记谱法,是琴赖以生存和流传数千年的必要条件。

四、精彩纷呈的艺术流派

古琴流派是琴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呈现出的相同或相近的艺术风格,它受地域和师承渊源的影响。早在唐代就有赵耶利关于琴派的论述,他说:“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时之俊。”其精辟的论述道出了吴蜀两派的风格特点。古琴主要的流派有:

南宋末年郭沔(楚望)创建的浙派,风格流畅清和。其代表人物有郭楚望、毛敏仲、徐天民、徐秋山、徐梦吉、徐仲和等,其代表性作品有《潇湘水云》、《渔歌》、《樵歌》、《胡茄十八拍》等其重要琴著有《琴操谱》(郭楚望)、《琴述》(袁桶)、《霞外琴谱》(金汝励)、《琴学名言》(徐梦吉)、《梅雪窝删润琴谱》(徐仲和)、《梧岗琴谱》(黄献)、《杏庄太音续谱》(萧鸾)等。

明末严征(天池)创建的虞山派,风格清微淡远。其代表人物有严天池、徐上瀛等,其代表性作品有《秋江夜泊》、《良宵引》、《潇湘水云》等,其重要琴著有《松弦馆琴谱》(严天池)、《大还阁琴谱》(徐上瀛)等

清代徐常遇等创建的广陵派,风格跌宕、自由、悠远。其代表人物有徐常遇、徐祜、徐祺、吴虹、秦维翰、释空尘等,其代表性作品有《龙翔操》、《梅花三弄》、《平沙落雁》、《潇湘水云》、《广陵散》等;其重要琴著有《澄鉴堂琴谱》(徐常遇)、《五知斋琴谱》(徐祺)、《自远堂琴谱》(吴虹)、《蕉庵琴谱》(秦维翰)、《枯木禅琴谱》释空尘等。

清代祝桐君创建的浦城派,风格潇洒脱俗,疾缓有度。其代表人物有祝桐君、许渔樵、张鹤等;其代表性作品有《渔樵问答》、《平沙落雁》、《阳关三叠》、《石上流泉》等,其重要琴著有《春草堂琴谱》(苏琴山)、《与古斋琴谱》(祝桐君)、《琴学人门》(张鹤)等。

清代张合修(孔山)创建的川派,风格躁急奔放,气势宏伟。其代表人物有张孔山、顾玉成、顾隽、顾梅羹、夏一峰、查阜西、喻绍泽等,其代表性作品有《流水》、《醉渔唱晚》、《孔子读易》、《普安咒》等,其重要琴著有《天闻阁琴谱》(唐松仙)、《百瓶斋琴谱》(顾隽)等。

清代杨宗稷(时百)创建的九嶷派,风格苍劲坚实,讲究吟揉节奏。其代表人物有杨时百、管平湖等,代表性作品有《流水》、《广陵散》、《胡茄十八拍》、《幽兰》等,其重要琴著有《琴学丛书》(杨时百)等。

清代王溥长、王雩门创建的诸城派,风格清和淡远(溥长),绮丽缠绵(雩门)。其代表人物有王溥长、王雩门、王心源、王燕卿、王心葵等,其代表性作品有《长门怨》、《风雷引》、《关山月》等;其重要琴著有《桐荫山馆琴谱》(王溥长)、《琴谱正律》(王雩门)等。

清代王宾鲁(燕卿)、徐立荪创建的梅庵派,风格流畅如歌,绮丽缠绵。其代表人物有王燕卿、徐立荪等,其代表性作品有《平沙落雁》、《长门怨》、《关山月》、《秋江夜泊》、《捣衣》等;其重要琴著有《龙吟馆琴谱》(毛式郇)、《梅庵琴谱》(徐立荪)等。

清代黄景星创建的岭南派,风格清和淡雅。其代表人物有黄景星、李宝光、郑健侯、杨新伦等,其代表性作品有《碧涧流泉》、《渔樵问答》、《怀古》、《玉树临风》等;其重要琴著有《古冈琴谱》、《悟雪山房琴谱》(黄景星)等。

由此可见,精彩纷呈的琴乐流派体现着古琴艺术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水平。

五、精湛的琴乐理论

古琴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字资料。它“体现了中国音乐体系的基本特征,尤其是构成了汉族音乐审美的核心。”(中国常驻教科文组织代表团事务官员苏旭曾说)

在诸多的文献中,记载了历代重大的政治事件、社会事件、生活事件表现了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情世态,不同人物的愿望、意志和情趣,阐述了有关研琴、表演、创作、教学、律学、美学等多方面的理论观点。如《列子》中载“文非弦之不能钩,非章之不能成。文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故不敢发手而动弦”的文字,告诉琴人注重多方面的修养。唐人薛易简在《琴诀》中道“ 弹琴之法,必须简静。非谓人静,乃手静也。手指鼓动谓之喧,简要轻稳谓之静。又须两手相附,若双鸯对舞,两凤同翔,来往之势,附弦取声,不须声外摇指,正声和畅,方为善矣”告诉琴人弹琴贵在精,而不在多。又如在苏轼的《杂书琴事》中有对唐代“雷公琴”的评价,“其岳不容指,而弦不先,其声出于两池间。其背微隆,若薤叶然。声欲出而溢,徘徊不去,乃有余韵,其精妙如此。”宋代《琴苑要录》中的《研琴秘诀》和《琴书·制造》部分,详细论述了造琴、造弦等方法和经验。再如近代祝桐君在《与古斋琴谱》中指出“要不外于联断、疾徐、踢宕、收纵。一曲始终,必得其纲,起、承、转、合四者以成之……”二度创作中应注意的节奏问题等等。明代的徐上瀛在他所著的《溪山琴况》中论述了包括“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重、轻、迟、速”二十四况的美学理论,其中有对用手取音方法的要求,有对琴音音质的特殊强调,尤其是对琴乐审美理想的细腻表述,使传统的古琴美学达到了精湛深邃的境界。

古琴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从而使其具有无穷的魅力。从琴体的“凤额”、“凤翅”、“龙腰”、“龙龈”等名称,可了解到琴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关系从“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六日”,琴“上圆以象天,下方以象地,广六寸以象六合,徽有十三以象十二月加闰焉”等记述,可见琴人博大的自然观从琴谱的发明与改革中,可了解琴乐表现人类情感的表述手法从琴的演奏形势与自然结合中,可见琴人独特而细致的观察力和遵循自然规律的意识从琴乐的表现形态中,可窥见琴人追求简朴纯真、深邃妙远的神思余韵从琴乐意与中国传统的儒、道、释家思想的融合中,无疑地透视出古琴内在丰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审美价值。因此,古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