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无常 随顺因缘
各位大德:
人生聚散本无常,燕赵禅缘二十霜。
寒衲一肩归旧隐,双峰山下送残阳。
再过一个月的时间,或者说,现在距我到河北来二十年只差一个月的时间了。如果从一个小孩子来说,一九八八年出生,二十年的时间,到今年二十岁,已经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我到河北来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二十年的风风雨雨,现今已是满头白发。人生聚散,都受到无常规律的支配。没有不败的花朵,也没有不散的筵席。
这次参加七日禅修的,也有好几位,几乎是伴随河北佛协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也有十七、八年的。这些老居士很是不容易,二十年一路走过来。从省佛协在一间二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子开始,走到今天,省佛协的办公地点也有两千多平方米的空间了,省佛协有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仅此一点,就充分地说明了河北的佛教事业从一九八八年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在一个发展的形势中向前迈进的。这是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结果,是我们广大的居士们不遗余力地护持的结果。
在这个期间,我两手空空而来,在大家的护持下,才能成就河北佛教的这一番事业。我们现在的人要感恩,我想,将来的人永远都要感恩。感恩各位护法居士的支持、护持和参与。佛教是大众的,佛教是全社会的,只有大众的参与,全社会的认同,佛教的事业才有真正的希望,真正的前途。
二十年来,与燕赵大地结下了无尽的法缘,无尽的禅缘,也结下了无尽的人缘和善缘。这些缘永远都说不完,这些缘会像流水一般慢慢地流淌,一直要流到大海里去。这个海是什么地方呢?就是我们每个人最终的归宿处——真如性海。
二十年过去了,依旧还是衲衣一肩,到该去的地方去。去什么地方呢? “双峰山下送残阳”。未来还有多少时间?说不定。因为七十多岁的人了,变化很快,说不行就不行了。要及早对自己有一个安排,不要到了腊月三十日搞得手忙脚乱,那就贻笑大方了,所以要及早安排。来的时候很苦,去的时候希望高兴一点,洒脱一点,自在一点。能不能够做到这三点,还是一个大问号。光阴迅速,人命无常。会不会等待我们把一切都处理好了,才结束这个生命呢?不一定。至少对我来说,还没有那个把握,还不能做到来去自由。但是至少这一口气还在的时候,能够做到来去自由就不错了。随缘做事,随缘放下,不留恋,就是准备在大限到来的时候也能够随顺因缘而去,不留恋这个世间,不留恋任何东西,那才会没有遗憾地结束此生。否则的话,会留下太大的遗憾。学佛的人,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要看透这一点
双峰山在哪里呢?在湖北的黄梅。大家不要误会,以为黄梅离得我的老家很近,实际上黄梅离我的老家还有几百公里。双峰山就在四祖寺的旁边,是四祖寺的主峰,又叫破头山、破额山。在老祖寺的旁边也有一座双峰山,那才是真正的双峰山,看得清清楚楚,在万山丛中,两座山峰并排而立,显得非常的挺拔清秀,看到它真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好象那个地方就是我的归属之处,所以就在这双峰山下了此残年。
我讲这番话,主要就是说我们要从一个人具体的生命过程中来认识无常的规律。无常是一切法共同的规律。所谓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如果能够把无常、无我认识透彻,真正能够证到无常、无我的境界了,当下就是涅槃寂静。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中,无生亦无灭”。
涅槃是什么呢?涅槃就是不生不灭。什么是不生不灭呢?无常、无我的这个根本规律,就是不生不灭的。能够认识了,证悟到了这条规律,就证到了涅槃,就把一切的痛苦彻底地解除了。学习佛法的人,修行的人,经常流眼泪(当时在座的有人哭泣,故作此说),经常在贪生怕死,经常在想好事永远留住,坏事一个都不要来,这本身就不是学佛的态度。学佛的态度是一切随缘,所谓: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只有随顺因缘的人,才是自由自在的人。只有懂得随顺因缘,才会真正地善待自我。不懂得随顺因缘,就是在自己折磨自己。为什么呢?一切万法都是无常,都是因缘生灭;一切万事万物都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这些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可你偏偏不希望看到,看到了就会非常非常的痛苦。何必呢?那就是自己在折磨自己,一定要晓得随顺因缘。
学习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缘起法的规律。懂得了缘起法的规律,就懂得了佛法;懂得了缘起法的规律,就能够真正见到一切事物的真相,就能见到真如,就能证得法身。通过对人生生命过程的分析,我们就能从自他生命的流转中认识到生命的无常,生命的无常性、流转性。这种无常性就是所谓无住。
一切法没有哪一法会有一秒钟的时间停止不动。万事万物,瞬息万变,那就是无住。无住是什么呢?是一切法的根本规律。由无住本,立一切法。一切法是现象,无住是本质。《金刚经》上讲:“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心无住,不执着,就能与无住法保持一致性,主观和客观就不会发生矛盾,发生冲突。以无住的心态去观察无住的法,这非常的重要。
怎么样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呢?首先就要做到随缘。任何一个缘,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前后因果的联系,都有彼此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没有一个孤立的法,没有一件孤立的事情。
从时间上来讲,就是因果的关系;从空间上来讲,就是因缘的关系。因缘—因果,因果—因缘,就在这一个事物当中,牵一发而动全身。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就会对世间的万事万物看得非常地透彻,生活中会多一些自在,少一些痛苦;工作中就会多一些智慧,少一些固定不变的模式。
万事万物都在变,经营的模式不变不行,工作的方法不变不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变不行。一切都在变。也有人讲:以不变应万变。实际上佛教也讲这个道理,叫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不变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呢?就是昨晚讲的,庞居士向马祖提出的那个问题:“不与万物为侣的是什么人?”“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再向汝道”。这件事很奇特,也很平常。有一个不变的,在哪里呢?就在变的当中,离开了变去找不变,永远都找不到。
我们学习佛法,一定要善于思考,一定要懂得佛法的一些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使我们在具体的生活中、工作中能够运用佛法来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减少我们思想上的痛苦。
思想上的痛苦无非就是希望我自己所想到的一切都能够圆满实现,有一点不能实现,就有失落感。我们就没有想到,每个人都有这个愿望,每个人都有这个要求,那就要看谁有智慧,谁有能力,谁能够掌握瞬息万变的事物,能够顺其自然地应付自如。佛法的究竟处,就是解决生死问题。佛法同样也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解决所有的问题,就看我们会不会运用。
现在,有人根据禅宗的理念,提出禅宗的管理办法,用来管理企业。当然也有根据。佛法的四摄法、六度法,这些法门都可以成为一门管理的学说。为什么呢?因为一切的管理,都是管理人,管理人的心,把人的心灵管理好了,一切都会好起来。佛法真正要学活了,真正做到活学活用,那真是一门大智慧。
我们一定要懂得佛法,懂得佛法看待问题的方法,处理问题的方法。不要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找痛苦。
一切随缘,随缘消旧业,随缘度众生,随缘了生死。你也随缘,我也随缘,大家都随缘,这样彼此欢喜,彼此成就,彼此都在缘的当中来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来落实学习佛法的受用。离开了随缘,就很难受用佛法。受用佛法要从随顺因缘开始。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