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丑年四祖寺冬季禅七开示(七)
己丑年四祖寺冬季禅七开示(七)
净慧法师
第七讲 珍惜现在 把握当下
(2010年1月5日末后香)
各位善知识:
第一个七就算圆满结束了。而且,一场大雪,预示着来年是一个丰收之年。这是我们国家兴旺、人民幸福的寄托。只有人寿年丰,世间的困难、痛苦,就会相对少一些。我们佛弟子每天都在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尽管这是我们的一种愿望,但要相信这种愿望。因为它有很大的能量,能够感动天地,所以这种愿望是有效的,不是无效的。在第一个禅七结束之后,虽然走了几位,但是也还有新来的,还有更多的人要坚持把这几个七一直参加完。
我们在坐禅的时候,要得到轻安不容易,要放松也不容易。坐在禅堂,尽管茶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都不要劳心费力,但是坐下来还是有种种的焦虑。
首先第一关,腿子疼,使得我们内心不得安宁,不能自在。一些小师父相互交流的时候,有的说坐下来撕心裂肺,疼得不可言状,有的行者更加惨。我想这一关,作为出家人来说,无论如何是要通过的。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也是一定能够通过的。腿子这一关通不过,禅定功夫就没有办法入门。
还有一种焦虑。上年纪的人,就感觉到修行没有把握,感觉到人生苦短、光阴有限。现在这样的修下去,究竟能不能够解决生死问题?万一生死问题解决不了,下一辈子迷失了,现在所有的修为会不会付之东流?这也是一种焦虑。
当然,如此这般的焦虑,应该说是千奇百怪,什么样的焦虑都有。坐禅要有轻安,首先就要将这个不安的心安下来,要把那些多余的想法,不要老抓住不放。包括死亡的问题,包括临终时我们究竟还有没有把握的问题,这些都要放下。这些焦虑、这些忧虑,严格地来讲,都是多余的。
从这些想法来看,我们还是没有真正地把生与死的问题、把生与死的两件事当作一件事来看,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先别说解决生死问题,先把生与死看作是一回事,这个问题解决了,你才可以正确地来面对生死。我前两天也讲到,我们要正确地面对生死。
我们一定要很深刻地认识到,生与死都是当下,生与死就是一回事,并不是两回事。生与死就是手掌的反掌与覆掌的问题。生与死是两种同时存在的生命现象,这两件事是一回事。我们前一秒钟还是一个活蹦乱跳的生命,可能后一秒钟我们就接受了死亡的邀请。难道说死亡距离我们每个人有十万八千里吗?没有。一点距离都没有。生与死零距离。
生与死,不但生命的存在与生命的结束是生死问题,就在生命继续存在的这一刻也包括着死亡在内。生理学上所讲的新陈代谢就是讲的生死问题。没有新陈代谢,这个生命的更新,生命的健康存在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以非常乐观的态度、非常豁达的态度、非常坦然的态度,来接受生与死同时存在的这一佛教的观念。生命是当下的,死亡也是当下的。如果死亡不是当下的,你想要把某人置于死地,那将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死亡还有很远的距离。实际上不是的。
佛教讲生死、讲生灭、讲有与空,都指的是当下。所谓当生即灭,二者是同时存在的。既然是同时存在,我们为什么不能很好地抓住当下这样一个改变生命的机遇呢?未来是什么,我们的前景是什么,并没有一个人给我们规划出来。“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我们的前景是什么,都是唯心所造,都是当下的这一念在规划着下一念,下一念又在规划着下一念;或者说我们当下这一念在创造下一念,下一念又在创造下一念。生命就是这样刻刻不停,迁流不息,向前流淌。所谓生命之流,那是没有一瞬间停顿的。如果生命有一瞬间停顿,那就成了断灭。
我们这个生命,在迷失的时候,它可以转化,转化成为觉悟的生命。它不是换一个生命,它是转化,所谓转染成净、转迷成悟。流转也好,转化也好,一切从当下开始。
明天是什么?你的忧虑是多余的,因为明天并不属于你。你不要以为明天就一定是属于你的。不要有这个想法。这个想法不现实。最现实的,抓住当下这一念,好好地珍惜它,不要辜负当下这一念。辜负了当下这一念,就辜负了你的一切。由此看来,明天是什么,不管它;死后是什么,更不要去管它。你何必提前去忧虑这些“莫须有”的事情呢?当下的生命迷惑,你都可以听之任之,那些根本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又何必提前去忧虑它呢?
生死是以当下这一念为起点,逐步向前开展。生命之流,从我们内心,以自心为源头,慢慢地川流不息地向前流淌。你理解了这个道理,生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你可以理解;生命的流转你可以理解。我们不要消极地对待生命的流转,我们要积极地对待生命的流转。我们确实要为生命的未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从目前开始,从现在开始,从当下一念开始。为明天忧虑是多余的,因为明天不一定是属于我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明天的成就永远是属于那些懂得珍惜现在、善于把握当下的人。
各位同修不远千里万里,来到这座寒山古寺,一起来探究生命的奥秘,一起来学习佛教禅宗的教法,我们学一点就要用一点。学以致用,学到的东西才会扎实,才真正是有血有肉的。如果学的东西只是当一种知识,不把它当作生命的指南,不把它当作指导我们言行的教法,我们学得再多,读书再多,自己安身立命的问题没有落实,内心的焦虑依然如故。有一些同修原来预定只打一个七就离开,现在老天爷挽留我们,大雪封山、封路,希望各位继续留下来。山中的生活尽管苦一点,但是苦中有乐。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