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如何看待佛教的“生死轮回”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6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春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如何看待佛教的“生死轮回”

  □  王春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轮回现象到处在诠释着。例如风起云涌,凝聚成雨,雨水被太阳蒸发后变成云,云再转变成雨,这种周而复始,是轮回的现象。连宇宙物理的运转也是轮回,譬如春夏秋冬、花开花落等等。可见世间的一切现象都离不开轮回循环的道理。人,也在轮回中。我们常常看到电视中受刑的犯人,在面临死亡的那一刻,拍着胸膛豪迈的说上一句:“砍头不过是个碗大的疤,十八年后老子还是一条好汉。”可见人是相信轮回的。在近代,西方心理医师利用催眠术唤起病者的前世记忆,震惊全球。那么什么是生命的轮回呢?

  一 、何谓生命轮回

  佛说:死亡,只是此期生命形式的消失,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却离不开轮回不息的六道,离不开炽燃火宅般的三界。在出离生死之前,生命仍将延续,所做的种种业力,也将跟随着并影响着我们。“六道”,佛教的六道即指天道、人道、阿修罗(神)道、傍生道、鬼道、地狱道,这都是由于五戒十善及十恶五逆(十善的反面是十恶。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坏僧团和合、出佛陀身血,称为五逆)。而有的类别,五戒十善分为上中下三品,感生天、人、阿修罗的三道,十恶五逆分为下中上三品,感生傍生、鬼、地狱的三道。作善业,生于上三道,作恶业,生于下三道。在每一类别中的福报享尽或罪报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终结,便又是另一期生死的开始,就这样在六道之中,生来死去,死去生来,便称为轮回生死。而“业”,即人的行为,主要指身、口、意三业。“身业”是身体的行为,“口业”是种种言说,“意业”是精神意识的行为。“业力”是指个人过去、现在或将来的行为所引发的结果的集合,业力的结果会主导现在及将来的经历。

  《百业经》云 :“众生之诸业,百劫不毁坏,因缘聚合时,其果定成熟。”佛教认为三世轮回的主体是“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是种子识,它不是像灵魂那样的主体,因为阿赖耶识只是一种能力,它能够聚合业力的种子,因而它是一种业力的聚合体,不断亦不灭。生命接触种种境缘后,产生种种的善恶行为,这些行为后果的种子又回薰于阿赖耶识,储存于阿赖耶识;当肉体死亡时,阿赖耶识最后离去;而在生命体投胎转世时,最先投生。因此阿赖耶识是轮回的主体根本。人在轮回途中,因阿赖耶识中的种子而显善恶境界,随遇各种缘而上升善道或堕于恶道,这些都是根据其中的业力而定。

  有人提出, 既然有轮回的存在,为什么我们对于前世过往的事却没有一点记忆呢?道教认为,人在投胎前,一旦喝了“孟婆汤”,就会忘掉过去的种种。西方柏拉图认为灵魂投胎前要经过酷热的沙漠,口渴难忍,饮用了“莫愁河”的清凉河水,才去转世降生,但是一喝了“莫愁河”的水,对于过去的点点滴滴将遗忘尽净。罗马人则相信人在投胎时所经过的河叫做“奈思河”,喝了“奈思河”的水,对于前生往事再也思忆不起来。

  佛教主张人之所以会忘掉过去的事,是因为“隔阴之迷”。阴指的是“中阴身”, 自亡者断气,至转世投胎前之历程称之为 “中阴身”。“中阴身”,六根具足,状如五六岁孩童,具有神通,能够穿越铜墙铁壁,去来迅速,无所障碍,唯有雌性的子宫以及佛陀的金刚座不能穿过。“中阴身”在最初的四十九天中,每七天一生死,经过七番生死(短暂者仅二七或三七日),等待业缘的安排,而去投胎。由于这个“中阴身”的隔离,使我们忘记前生的种种造作,不知身为何道众生。

  二、 轮回的根本原因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幸福安乐,不愿贫困痛苦。但人一旦来到世间就得经历生、老、病、死,就算有快乐也是短暂的。人为什么会落入这种苦难的境地?而为什么这种苦难不是一世,我们总是在不断的轮回流转之中?

  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愚痴、贪爱、嗔恚。愚痴即是无明,众生的意欲大多是盲目的,以盲目的意欲指导行为,这种盲目的不能见到世间实相的意欲就是无明,也是我们执取和贪爱的根源。不了解事相的本性,被痴愚所驱使,对自己喜欢的事物产生爱乐之心,对不喜欢的讨厌的事物产生忿憎感;又因为贪爱与嗔恚,助长了痴愚。

  我们常常会说“我觉得”、“我认为”、“我可以”等等这样的话,这就是由痴愚、贪爱、嗔恚三毒构成的每时每刻的我执。我执,指人类执着于自我的缺点,包括自大,自满,自卑,贪婪……,或者自我意识太强,或者太关注自己而忽略别人等等。有情众生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做下或善或恶的业,如此种种造成了众生的苦难。

  三、 超越轮回

  《圆觉经》里说:“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只要有恩爱贪欲,就逃不出轮回。轮回,是生与死不断循环的过程。印度人认为处于轮回中的生命是不完美的,因为生灵要接受永恒的轮回,在世间遭受每一期生命的痛苦也就是无限的。在佛教看来,长生、永生、不死,仍然在痛苦的轮回之中,唯有无生,才能从生命的煎熬痛苦之中超拔出来,才是究竟常乐的清净生命。

  佛教的最终目标,是解脱、超越、自由,或说涅槃。佛教希望人们能够从现实的苦难之中达到自由解脱的涅槃境界。涅槃是超越现象无生无灭的一种精神境界。所谓无生的境界,就是超越轮回,不受生死之苦的境界。

  那么怎样才能超越轮回呢?先当看清六道轮回之苦,并产生出离之心。佛言:“汝当求出离,得此佛说教。以恒坚实志,奉行次法规。如象推草寮,摧破死主力。当舍生死轮,灭苦尽无余。”修持佛陀开示的教法,便能将烦恼如草屋般摧毁,进而除去我执,打破自我中心的迷思,从轮回中解脱出来。佛陀开示的法教即为戒、定、慧三学。戒,是一种规则,它能帮助我们戒掉不良的习气、不好的行为,帮助我们遵守一定的人生规则,使我们获得幸福;定,就是心注一境,同一时间内专心致意做一件事;慧,表现为正知正见,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戒、定、慧三学,是清治贪嗔痴烦惑的利器,是使人们逃出生死苦海的法门,是我们求得解脱的道路。由于戒行的精严,正知而住,心不为五欲之境所动,进而修定,由修定而离欲,依定而发慧,有慧便可以降伏内心的烦恼,得到解脱。

  有人提出:之前已种下恶业,如何解脱?对于过去已然造下的种种恶业,可以藉由福德智慧的广增来转化。福德从行善来,智慧由修道得。《优婆塞戒经》云:“善心智慧因缘力故,恶果定者亦可转轻。”即使是造了五逆十恶的人,若能于临命终时,至心称念阿弥陀佛,令声不绝而具足十念者,便可带业往生极乐世界下品下生的莲花之中。此外,礼忏诵经也是佛教特有的修持法门。

  四 、相信轮回的意义

  那么轮回的存在对我们的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对生命有什么意义呢?

  似乎总能听到这样一句话:“如果有来生,我一定会……”从这句简单的话可以看出人是相信轮回的,而生命的轮回给人以希望。人的生命不止只有短暂的几十年,这一期的生命结束了,下一期又开始了,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绵延不绝,希望无限。“好比燃烧薪木,一根木柴燃尽了,再加上一根,一根一根地添加,虽然木材各不相同,但是火焰能够不停地延续下去,薪尽火传。”(星云大师《佛教对轮回的看法》)

  相信生命的轮回给人心盖上一座房子,起到约束和净化心灵的作用。当有情众生“确信业报由各自负责”(仁俊法师《略说佛教因果》),才不会像赌徒那样,不计后果押注,恣意挥霍人生,才能自觉抵御诱惑,不造恶业。懂得善恶自作,苦乐自招,便不敢如野马般任性而行。

  相信生命的轮回,给人精神上的寄托。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在轮回面前,即便是天上的“神”也不能脱离“业”,神与人在轮回的规律面前是完全平等的。无论是俯看黎庶的达官贵人,还是跪坐街头的乞丐,若不断尽烦恼无明,停止业因,都不能避免六道轮回。而在轮回中,神无权主宰人的下一世生命,而是由人自己的业力所决定。根据人自作的业力,而产生千差万别的苦乐果报。人应当从乞求神灵赐福不要降祸的神权控制中超脱出来。主宰我们的是自身的业力,神不能给我们幸福,也不能剥夺我们快乐的人生,自己才是起惑造业,轮转生死的掌权者。

  因为相信轮回的存在,现世的生活就有了意义,短暂的一期生命就有了着落。“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仁俊法师《地藏经讲义》),让现世的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更加谨慎。相信因果轮回,这个世界就会少许多恶。肆无忌惮的贪官污吏就会少很多,盗贼诈骗就会少很多,就会少些尔虞我诈、争名夺利,多些行善积德,人类社会就会变得美好一些。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