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不弃 相伴玉树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眨眼间,玉树县夷为平地,无数灾民无家可归,几乎大部分设施被毁坏。曾经美丽的高原的宁静被打破,生死未卜的同胞牵动着国人的心。在学诚法师的指导下,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的志愿者们立即行动起来,首批志愿者准备部分急需品到灾区。两年前,曾经奋战在四川汶川地震赈灾现场的志愿者们再次投入紧张的工作。
救急救难,志愿者紧急行动
4月14日上午十点, 仁爱“衣+衣”项目组玉树州当地藏族志愿者求松终于联系上。求松说:“太惨了!中心公园转经塔跨了,一百多人被压在下面,我们所有志愿者都在救人。”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林启泰秘书长在叮嘱他注意安全的同时,组织志愿者配合政府有序投入到救灾工作中去,搜集灾区物质需求情况,并着手筹建仁爱赈灾基地。求松先后组织了三十多名青年挖救被掩埋的同胞,当天就救出8个人。
“我刚刚与医生沟通过了,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止血药,还有抗炎药、复方降压灵、左氧氟沙星,三七片、正红花油、止痛药,止痛药是最重要的,还需要石膏、夹板,还有绷带……还有手套、胶布。”当天下午,求松打回电话,地震灾区物资奇缺,灾民现阶段最需要的帮助是药品、食品、帐篷、大衣被及饮用水。
14日晚上,曾经三进北川抗震救灾的志愿者王璐彻夜未眠,制作玉树救灾项目框架。北京的仁爱志愿者开始了马不停蹄的筹备工作。
15日早晨,基金会召开第二次紧急会议,原打算回家带父亲看病的林启泰在福州主持视频会议,决定成立玉树地震赈灾应急小组,由他带队,本着第一批志愿者救急、就难的原则,确定首批赈灾前行小组成员5人:王璐、李韵峰、刘满祥、冉孟顺、辛开愚4月15日出发赴玉树灾区。会议一结束,各路人马开始分头采买首次发往灾区的七十多种所需物资及赈灾发放的药品。
志愿者贾玉诚和张敏几经周折前往通州、高碑店采购几十种药品,包括消炎药、镇痛药、特效药、外用药及抗瘟疫药品,价值两万余元。青朗森格仁波切亲自驾车返回玉树,大部分药品随车进入灾区。
志愿者张威和陈永辉从麦德龙超市到天意批发市场,再至马连道的户外用品商店,完成了食品、户外救援工具、帐篷、睡袋等物资的准备。
志愿者张长海前往北京市民政局开具赈灾手续,获得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
志愿者陆鑫采购八箱压缩饼干,除了给志愿者留下三天口粮,其他将全部赈济灾民。至下午四点半,大部分物资开始运往西客站,准备托运。
晚上,京路发帆布帐篷厂直接将两顶6m*8m的大帐篷送至西站。
同时,4月15日和16日两天,仁爱西宁志愿者陈宇静夫妇、中欧同学会青海分会藤青平等六名志愿者在西宁同时展开物质筹备工作,找遍大小卖场搜集大衣、棉被、帐篷、火腿肠和各种应急药品,寻找愿意前往玉树的车辆,一天多就抢齐了包括200多顶帐篷、数百套军用大衣、军用棉被在内的近三吨紧急物资。但是,很快他们得到消息,前往玉树的214国道严重堵塞,15日出发的车走了30个小时还没到。如何才能最快的赶到灾区呢?最后,北京志愿者找到了民航总局西北分局领导,协调到17日一早人货随同第一个救灾班机前往玉树。
因为行程紧急,北京出发的小组,除一名志愿者与青朗森格仁波切同车之外,其余四名志愿者买到了两张硬座,两张站票。为了让同伴能够稍微休息得好一些,一位志愿者睡在车厢的地板上,一位则站了大半夜。车厢内空间狭小,很难活动。志愿者的三餐都是泡面和面包,24小时都挤在硬座车厢,但大家仍在坚持工作,王璐不断与当地联系。虽然车厢里嘈杂且混乱,但基金会志愿者依然吸引了三名年轻人的注意,他们是自发从北京去玉树当志愿者的,当看到基金会一行有如此的精神和效率,他们当即申请加入基金会志愿者的行列。
4月16日晚8点,从北京出发的仁爱志愿者抵达西宁。下车的时候,由于携带的物品过多,7个人轮流搬下11件箱包。当旅客们得知他们是救灾的志愿者,纷纷伸手相助。志愿者们在整理物品的时候,有位小姑娘紧紧盯着大家身上的仁爱标识,问道:“叔叔,你们是来救灾的吗?”当志愿者肯定地告诉她时,小姑娘用力地说:“谢谢叔叔!”孩子的眼中闪着泪光,“我的家就在玉树。”说完,她深深地鞠了一躬。看着孩子消失在夜幕中的背影,志愿者的心里热了起来……
7名志愿者很快与从福州赶到西宁的林启泰秘书长汇合,与西宁的志愿者汇合。陈宇静等为了前往玉树的同行能休息好,主动承担了所有赈灾物资装车、送机场、上货运等强劳力工作,以使物资能够赶上第二天的救灾班机运往灾区。6个人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五点多,看到货物被确认可以发出才放心回家,由于大强度的搬运超重物品和劳累,一位可敬的女志愿者失去了怀了三个多月的孩子。
晚上10点多,应急小组志愿者们终于在西宁安顿下来,开了第一个前行会。17日凌晨5点,大家开始准备奔赴机场。对于林启泰和王璐来说,又是一夜未眠。17日早晨8点,志愿者们在玉树降落。由于前期工作紧张,休息时间较少,仁爱基金会前行的4名志愿者陆续出现严重高原反应,大颗的汗珠从志愿者的头上滚落,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向志愿者们袭来。
但是,面对急迫的灾情、学诚法师的嘱托,志愿者们已顾不上身体的种种不适。,他们兵分两路,一路人马运送物资,一路人马考察灾情。玉树州政府特别安排工作人员小刘支持仁爱基金会在玉树的救援工作。玉树县的空地几乎全部被救援队和当地灾民驻扎,小刘在原军分区现赈灾指挥部院外的绿化隔离带草坪上为基金会找到一片空地,由于15日从北京发送的大帐篷还没运抵玉树,晚上十点多,小刘为基金会协调来两顶12平米的帐篷,作为仁爱的营地。
下午开始,玉树出现小阵性霰和小冰雹。据青海省气象台预报,玉树震区在未来几天将有小到中雪,同时伴有5级大风。
下午两点多,基金会的三名志愿者前往毛庄乡组织物资发放。当地灾民在路上看到棉被和食品,蜂拥而上。见此情形,志愿者将余下的物资马上运至当地乡政府。由政府和基金会共同发放。乡政府领导握住志愿者的手久久不放,说:“你们送来的这200顶帐篷和棉衣棉被太重要了!”晚上10点多,发放物资的志愿者才得以回到营地休息。
与此同时,灾情考察的志愿者走访了第一体育场和一个个小学校。当志愿者走进玉树州最大的小学校——玉树第三完全小学的时候,远远看见几位老师茫然地坐在操场上,周围有极少的孩子,20余间平房教室几乎全部倒塌。尼玛江才校长说:“只要能够争取到几间简易平板房和发电设备,学校将第一时间恢复教学工作!”征求了州政府的意见后,仁爱基金会决定援建第三完小的板房校舍。
心理学家说,如果能在灾后21天内迅速加强心理辅导、化解伤害、积极引导关怀的话,孩子们不但能够快速走出震难带来的心里苦痛,而且在潜意识里不容易留下负面情结。”18日,尽管志愿者的高原反应依然没有褪去,但是一想到第三完小的三千多名孩子,面对如此沉重的伤害,仍然没有可以遮风挡雨的教室,志愿者们心急如焚。看望孩子们的时候,志愿者在操场上教孩子们唱起了手语歌,“我愿意把爱全部给你……”这歌声回荡在灾区的漫漫黄沙中,越来越多的孩子被歌声吸引到学校的操场,从一开始的几位同学到几百个孩子在操场上高唱,“中华民族,经得起考验,只要黄河长江的水不断……”孩子们坚定的眼神中,勇气渐渐多于悲伤。家长和老师的脸上也渐渐有了久违的笑容。志愿者们帮助学校搭起了帐篷学堂,600多位孩子于19日复课。孩子们很快将搬进仁爱捐建的3500平米板房教室。截止目前,志愿者们一直在带动孩子们唱歌、游戏,希望他们可以快速释放悲伤,此后,将开展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救助救济,志愿者耐心细致
4月21日,有人告诉仁爱志愿者,新寨玛尼堆附近有一位母女与一位双目近乎失明的老人一起露宿街头。婴儿刚刚落地13天,就遭遇了地震。老人眼睛不好,独自生活。地震事发当日,这几人通过自救一起生还。但是玉树变化无常的天气和饥寒交迫依然令幸存下来的婴儿与老人面临生死考验。志愿者发现她们后,带着帐篷、食品等物资火速救助,帮助他们转危为安。
新寨玛尼堆附近有不少来自囊谦、昌都等地的外来务工者,他们主要从事玛尼石刻、建筑等工作、以及一部分做小生意的个体户。由于这些外来务工者是外地户口,物资发放的花名册里暂时没有这些人,物资无法送到这些灾民手中。根据志愿者的调查,在赛马场里居住着许多来自四川甘孜的民工。这些人大多以打小工为生,在玉树生活了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在整个救助过程中,志愿者发现滞留在玉树的体制外流动人口得到的救助物资相对较少。为了配合政府及时、一视同仁地把救灾物资发放到体制外流动人口手上,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和玉树州江源发展促进会于4月21日达成率先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实现联合行动的共识。在政府统一领导和部署的前提下,民间组织正式开展灾情补充信息搜集行动,配合查遗补漏。
在灾情信息搜索方面,前期主要以物资需求信息为主,逐步扩展到灾民生活状态、安居点卫生状况、灾民心理动态等灾情信息的搜集。
从22日起开展信息搜集,在初始阶段,根据灾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搜集老弱病残人士、外来居住(非旅游)人士、边远山村的物资灾情信息。了解这三类人士身份背景、物资发放情况和需求信息。
22日开始至24日截止,三天的时间里,仁爱信息搜索队作为民间组织首次开始统一行动。分别在玉树新寨村、红卫路、赛马场、格萨尔王广场、扎西大通和完结镇公园区域分别对约150户左右灾民家庭进行了走访和调查,搜集到的灾情信息已经报送给政府。
据了解,仁爱基金会已经投入200多万的资金用于玉树赈灾,先后有三批志愿者赶赴灾区,与玉树的同胞携手走出灾难的阴影,为当地灾民带来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仁爱基金会秘书长林启泰说:“仁爱基金会的赈灾项目通过汶川地震的洗礼,摸索出来了一套科学、效的民间组织参与救灾的方法,总结起来是:救难、救急、救助、救济四位一体,采用一线、贴身、补漏、持续四个模式,尽全力成为政府的好帮手。汶川地震救灾期间,我们就发现了体制外的流动人口不容易被关照到,于是在当时率先做了一些扶持工作。此次玉树地震,这个工作开始也没有被重视,我们希望能推动从玉树开始未来的赈灾中这部分人员能够被列入正常的救助对象中。能协助政府做一些拾遗补漏的辅助作用很欣慰。接下来仁爱将会协助灾区建立卫生习惯体系,救济的工作将长期延续。我们希望更多的灾民能平安顽强地活下来。”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