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戊子年四祖寺冬季禅七开示(三)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净慧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戊子年四祖寺冬季禅七开示(三)

  □净慧法师

  放松,默然

  (2008年12月22日)

  各位道友:

  从两个禅堂的情况来看,今年的禅七比往年有所进步,初步形成成了禅七的氛围。所有参加的人好像慢慢都进入了状态。这个时候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这种氛围是我们所有参加禅七的人共同成就的,要保持这种氛围还要我们所有参加禅七的人继续努力,使禅的氛围更加浓厚一些,使所有参加的人在浓厚的禅的氛围中得到更多的受用。

  禅堂往往要贴一幅对联,就是唐朝庞蕴居士的一首偈子:“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禅堂是一个选佛场。世间的学校是选官的场所,寺院里的禅堂也是一所学校,是一所学无为法的学校。这所学校是培养佛的,是培养禅师的。所以禅堂这一所学校,意义非常重大,关系到佛教的慧命,关系到我们每一位参与者的法身慧命。

  禅的氛围有两大特色:一是放松,一是默然。不管有多少人,闻风肃静,鸦雀无声,秩序井然,相敬如宾。你说这今天的社会,哪里去找这样一种生活氛围?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喧闹的社会,是一个紧张繁忙的社会。这种紧张不仅是生活紧张,人际关系也紧张。处处有提防,处处要自己保护自己。到禅堂里来了,就要彻底改变在社会上生活的那种状况,要把心情放松,动作放松,生活节奏放慢,行路放慢,一切都放松。

  放松,佛教的说法就是放下。你放不下就松不了,你放得下才能松得了。世间的事本来要抓住机遇,要努力奋斗,要争取时间,要争分夺秒。放下的意义,是否和上述生活要求有矛盾呢?不矛盾。放下看似消极,实际上是最积极的。老是放不下,你得到的就只是一点点东西,就只是你放不下的那一点点东西。你如果能够放得下,你得到的是全部,你得到的是一切。只有放下了,你的心量才宽广;只有放下了,你的精力才充沛;只有放下了,你才能够有时间去做你应该做的事。你什么都放不下,就什么也做不好。你什么事都放下了,你就什么事都能做好。这是一种极为辩证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

  默然,讲到究竟处,就是寂静。一般说默然,只是尽量尽量少说话。人的精气神极为有限,说话就要伤元气。把元气伤了,对于用功修禅定极为不利。禅堂为什么要止静?止静以后,闭目收视,眼观鼻,鼻观心,一是养自己的元神,一是要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让自己的心单纯下来,单纯再单纯,单纯到只有一件事。这一件事就是我们的功夫。放下的是那些妄想杂念。我们的功夫在初用功的时候一定要有意识地去守,所谓守一不移。这也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功夫纯熟了以后,你的念头自然就单一了。功夫纯熟了,守而不守,不守而守,到那时就运用自如。

  默然,止静的时候默然,行香的时候默然,喝茶的时候默然,与每一个人见面的时候默然,回到宿舍还是默然。我们可以试验一下,下狠心,把一天,把两天,把三天,一句话都不说,看那种修行的状态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要做到这样,整个道场所有参加的人都要知道相互成就,都不要破坏这个寂静的氛围,禅的氛围。修行的地方就叫做寂静处。

  当然,也有说“忙中净土闹中禅”的。如果说修到家了,禅既可以是默然,也可以是喧闹。那是第二步的话题。咱们当喧闹的时候还是要喧闹,那是在另外的一种场合,不是打禅七的这种场合。打禅七的这种场合,是一种强化训练,只能寂静,不能喧闹。因为一年到头,也就这35天。一年365天,只有35天稍微寂静一点,从整个修行的要求来讲,35天寂静的生活,禅的生活,是不够的。一年应该有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的时间,是过寂静的生活。比如说冬天的三个月,这三个月都是禅七,这三个月都是过寂静的生活,那么我们的修行上路就要快得多。

  四祖寺是一个禅宗的寺院,禅宗有禅宗的传统。因为现在住在寺院的人,老常住并不多,做事情的都是一些才到寺院来没几天的行者、沙弥。在我的想象中,打叫香要打出禅味来,开梆要开出禅味来,敲火典同样也要有禅的味道,敲钟板更要有禅的味道。因为钟板直接和禅堂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禅的味道是什么呢?怎样从这些法器中体现出来呢?一切要舒缓,一切都要像流水一样。小溪的流水缓缓地淌过来,叫香声、钟板声、火典声、开梆声都要如此,不是拿着锤子跑到那里嘻嘻哈哈乱敲一通。我们现在没有几个人是嗓子好的。为什么呢?敲法器不用心,有报应。法器是龙天耳目、大众号令,岂可草率从事?关于这个方面我也讲过多次,但是没有人督促去做,没有人随时纠正。比如说某一天叫香敲得不对劲了,敲得不如法了,马上有人纠正;开梆不如法,也有人纠正。纠正了,改过来了,就好了。而且,敲法器最好不要经常换人,都要有固定的人去做。有固定的人去做,就能够掌握那个诀窍,掌握那个速度,掌握敲法器的姿势和要领。这样就能把法器敲好,不是噪音,大家听了清心悦耳,不生烦恼,才有利于修行。

  丛林的一切设施,都是围绕着修行而设置的,绝对不是漫无目的,仅仅是敲两下叫你来干什么。要知道,有时候一棰叫香打下去了,正在用功的人、功夫正用到前后际断历历孤明的时候,听到清脆悦耳的叫香声,顿时根尘相脱,疑根顿断,桶底脱落,亲见本来。你说那一棰叫香有多大的功德?叫香要敲得清脆悦耳,舒缓流畅,由慢到快,每一棰都清清楚楚的。板子要拿正,手要空心,不能让它响一下,不响一下。要敲出禅味来。

  我们一切都按照禅的要求去做,生活禅就真正能够在生活中得到落实。

  把守根门

  (2008年12月23日)

  各位道友:

  用功夫要做到一念不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功夫有所谓“把守根门”。根就是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把守根门的意思,就是让六根与六尘尽量少接触。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属于主观感知外在世界的器官,六尘就是六根感知的外在环境,外在环境分为这六大类。眼根缘色尘,耳根缘声尘,鼻根缘香尘,舌根缘味尘,身根缘触尘,意根缘法尘,这六个方面包括外在的万事万物。如果六根是去直接地面对,那就没有分别。如果六根中间还产生了六识,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就有了分别。识依根起,根尘相对时,如果六识不起,就没有分别。

  人在睡觉的时候,眼耳鼻舌身不直接起作用,但是意识有时候还会起作用,还会在思考。这个思考就是意识在缘法尘。缘的意思在这里就是牵引,牵引的意思就是拉出来。由于眼根对色尘,就一定要把眼识拉出来——缘。眼根对色尘,同时就有眼识生起。在眼识生起时,一般来说这个境界叫做现量。在这一念,意识还没有同时俱现的时候,它是现量境。但是眼耳鼻舌身五根,对五尘起五识(前五识)时,与前五识同时俱起的意识叫做五俱意识。与前五识同时俱起的了别,是意识在起作用。意识起作用了,念就起来了。所谓起念打妄想,就是意识的作用。意识分为五俱意识、明了意识、分别意识。如果停留在五俱意识阶段,守住了这一念,功夫就在根尘相接、识将生起这个关键时刻,再不继续往染污的方面、往分别的方面发展,那就有可能做到一念不生或者叫不生一念。

  没有功夫的人,一念起了之后就会往下追。思维分别的结果就是念,这个念是意识的作用。宗门用功有一句很有名的话:“离心意识参。”参话头用功夫要想做到一念不生、明心见性,就一定要离开心意识用功夫。所谓“参”,就是用功夫。离心意识参,就是离开分别思虑用功夫。分别思虑就是妄想。离心意识参,就是在做功夫的时候要一念不生,不能有妄想。要想做到没有妄想,就只有离开心意识,不随心意识所转。这也就是为什么守一不移的功夫最为重要的原因。如果你做到了守一不移,全部精神,眼耳鼻舌身意都用在一个地方,那就根不缘尘,意不起思虑。在守一不移的状态下,一念不生的境界就有可能出现。

  一念不生有两层意思。首先,我们用功夫的人,一事当前,不管是善恶、是非、美丑,都不动心。不但是做功夫的时候应该保持这种心灵状态,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这种心灵状态。不管是面对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多么密切关系的事情,都不起一念,一切都随因缘而来,随因缘而去,真正有那种豁达大度,对于个人的利益安危置之度外,就是在生活实践中保持一念不生的一种修养功夫。

  只有在平常生活中,能够训练自己的心态,闯过种种名闻利养、利害得失的关头,做功夫才会慢慢地和一念不生的境界相应。平常利害得失心非常严重,到了做功夫的时候要想达到一念不生,那很难。人的修养是一个整体,有一处做不得主,到了紧要关头就被牵着鼻子走了。功夫做到一念不生,一是要在正做功夫的时候加强训练,再就是要在平常做人做事当中,能够透过、突破各种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关口。做功夫是一件很难的事。做功夫是一种修养,考验一个人有修行还是没有修行,不仅是在禅堂坐几支香。日常生活中,一事当前时,处处都是用功夫的道场,处处都是考验功夫的好地方。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大家想想看,一念不生的功夫多重要!

  “全体现”是什么意思呢?全体就是我们的自性、法性、佛性、真如本性。只有到了一念不生的时候,真如本性才会完整地显现出来。显现在什么地方呢?就显现在一念不生的功夫境界的当下。如果一念不生把握不住了,六根被六尘牵着鼻子走了,“六根才动被云遮”,就像晴朗的天空一下子就出现了乌云。乌云是什么呢?乌云就是烦恼。本来正当午的天空阳光普照,六根与六尘相对时不起分别,一动妄念,乌云出现了,就把真如的太阳遮蔽了。这就好比真如自性暂时出现了,因为功夫不稳定,妄想起来了,功夫又打失了。

  这个时候怎么用功夫呢?还是要一切无心去用。所谓“断除妄想重增病”,起心去断妄想,那是妄上加妄;“趣向真如亦是邪”,有心要恢复到真如本性上,依然不是正确的路。一切不能起心动念。那么应该怎么做呢?还是牢牢地守住功夫就行了,还是做离心意识参的功夫。妄想起来了,不去管它;好的境界出现了,也不管它。抱住功夫去做,守一不移,这才是保持功夫稳定、保持意地晴朗、保持功夫成片的最好方法。

  一念不生,要达到这种功夫境界,除了坚持做守一不移的功夫之外,没有捷径可走!

  在生活中落实上求下化的宗旨

  (2008年12月24日)

  各位道友:

  学习佛法,修行用功,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一事当前的时候,能够控制自己的心。心在迷失的时候,总是被各种各样的境界、环境牵着鼻子走。各种环境概括起来不外乎是苦、乐、不苦不乐三大类。由苦的环境引起的感受就是苦受,由乐的环境引起的感受就是乐受,由不苦不乐的环境引起的感受就是舍受(或者叫不苦不乐受)。我们整天面对的是这三种环境,我们内心经常生起的就是这三种感受。

  在修行中怎么样对治、控制我们的内心呢?就是要在一事当前的时候,经常回光返照,保持自己的定力不受外在环境的干扰。所谓干扰也就是在这三个方面:乐的干扰、苦的干扰、不苦不乐的干扰。从我们凡夫的心态来讲,总是希望趋乐避苦。什么东西好就追求,什么东西不好就回避。这是人之常情,这也就是生死的根本。修道的人,就是要在凡夫的心态上反其道而行之,不被好环境所诱惑,好环境也是因缘所生法 ;不对坏环境产生回避,产生恐惧,因为坏的环境、苦的环境也是因缘所生法。在一切法上认识了缘生性空的道理,就能够正确面对各种环境。

  我们不妨举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今年打七,厨房里典座师父、做饭的居士们很发心,在禅七期间,每隔一天晚上我们就能吃到一次包子,吃“放参”。放参者,就是点心。点点这颗饥饿的心而已。但是对于吃“放参”持什么样的态度,各人不一样。这也不是说我们现在才有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做小和尚的时候就听说:某某地方的放参特别好,某某地方养息香以后包子很大,某某地方的禅堂放参的麻油饭特别好。并且也形容说:禅堂的师父们在打七期间往往正餐不吃,或者吃点心,或者吃放参。过去禅堂里放参的包子很大,一个包子大概相当于我们现在这种小包子四个这样大。听说像那么大的包子,也有人要吃七八个十几个。这些事已经传为笑谈,成为禅堂里的负面传闻。参什么呢?参放参。放参,实际上就是吃晚饭。

  我们现在隔一天晚上有一餐包子做放参,据我初步了解,也有一定的诱惑力。当然,年轻人坐了一天下来,肚子有一点饿,这个时候吃三个两个包子我想也还是合情合理的。如果说要吃上十个八个,那就有点过分。那就是不是有一点贪心呢?对眼前这个味觉、好吃,产生了贪心,说明包子具有诱惑力。我们再想想还有几位晚上不吃的,我们在那里一口一个包子;还有的年轻人,当你一口一个包子时,他在禅堂里大步经行,完全不为外面这些财色名食睡所诱惑。这就是在锻炼定力,锻炼毅力,在美味面前顶得住诱惑。别的先不论,能够在这一件事上顶住诱惑,这就不容易。过午不食不是一天,也不是十天八天,而是长年如此,这就要有点毅力。年轻人有这种毅力,那起码就是道心在成长的一种表现,这就值得我们学习。所谓道风道风,看到修行好的人,我们就产生了仰慕的心,产生了学习效法的心,那就是所谓道风。

  从一件生活小事,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外在的财色名食睡具有强烈的诱惑力。我们在诱惑力面前做不做得了主?做得了主,生死可了,菩提可成。做不了主,先就别夸口。一个包子这一关都透不过!我不是小气,怕你们吃多了包子。绝对没有那个意思。我是讲这件事情,讲我们的心态如何去面对外在的种种名闻利养的诱惑力。

  我们面对外在的环境(苦、乐、中庸),内心生起的感受(苦、乐、舍),苦、乐、舍是什么呢?就是贪嗔痴的另外一种说法。对好的东西起了贪心,那就是乐受;对坏的东西、不好的东西起了嗔心,那就是苦受;对不好不坏的环境起了愚痴心,那就是舍受。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在一笼包子面前,贪嗔痴这一关透不过,那还讲什么呢?面对这一笼包子,以禅者的心态去面对。拿一个,斯斯文文地,咽下去;觉得不够,再拿一个,斯斯文文地,咽下去。

  而且,在晚上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生起惭愧心,念众生苦。因为众生,饿鬼这一类众生,晚上正是他们活动的时间。他们在哪里呢?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吃包子的时候,我们没有给他们布施,他咽喉火起,生大嗔恨心。我们不懂得这个道理,结果就折了福报。你如果要在这个时候吃包子,就先拿一个包子,在韦驮殿外边念三遍三真言,念完了再吃。有人念咒一次,就能一粒遍十方,使河沙饿鬼都得到法味,获得饱满。所以放焰口要晚上放,晚上是饿鬼进食的时间。我们比丘晚上吃一点点心,要生大惭愧,不能嘻嘻哈哈,不能贪多,不能贪美味。因为贪多,贪美味,嘻嘻哈哈,就是折大福报,打坐一天的功夫、功德,就在包子的诱惑面前全功尽弃。这绝对不是耸人听闻的话。你们可以翻开《焰口》看一看,翻开《蒙山施食》看一看,就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生活禅,禅生活。在生活中体现了禅,体现了佛法,体现了修行,那就是禅生活。比如说,包子来了,赶快拿一个盘子装一个,放在外边一个石头桌子上,自己默默地念诵真言,这就是佛法,这就是佛法在利益众生,利益那些饿鬼。如果我们连这件事都想不到,首先是我的责任,没有告诉大家。所以我也背很大的因果。虽然我没有去吃包子,但是我没有把这个道理告诉你们,我的责任也很大。

  修行要懂得在生活中修,这是一种最实在的修行。离开了生活,到哪里去修呢?就是在生活中时时忆念佛法僧三宝,想到十方法界,想到六道众生,想到三恶道的众生。我们时时刻刻知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那就是修行。上求佛道,就是向四圣法界的声闻、缘觉、菩萨、佛来学习;下化众生,就是要向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来行教化布施。这就是修行。《毗尼日用》五十三个咒,咒咒都是为了利益众生,每一个咒子的偈语都是要“当愿众生”脱离苦海。我们往往一事当前,就把所学的东西忘记掉了,那修行怎么能够上得了路呢?所以奉劝两堂僧俗二众,都要知道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返尘归根

  (2008年12月25日)

  各位大德:

  两个七已经过去,从明天开始就是第三个七。从用功夫到身心的调柔,第三个七应该是最好的时节。坐得住了,腿子不疼了,环境一天一天地有禅的氛围;再加上自己精进努力,修行的进步就应该更加明显。所以在第三个七当中,我们每一位与会者都要加倍努力,把从第一个七到现在所坚持的好的作风、好的禅风、好的道风加以发扬,使禅的氛围更加稳定。

  从禅七开始第一天就一再强调,禅七期间一定要禁语止语,尽量地尽量地不说话。虽然基本上做到了,但是还要进一步地做好,不可有一时的放松。在语言上放松了,没有禁语的要求,就很容易影响禅堂的氛围,容易使与会者产生散乱心。所以禁语这一条是禅七中对每个人最重要的要求,也是禅七中功夫能否成片,能否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用功办道方面的重要表现。

  这几天讲了不少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三个题目在讲:安住当下,守一不移,一念不生。

  昨天晚上讲到,能否在财色名食睡的面前顶住诱惑,与一念不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做到一念不生了,从修行的专用名词来讲,是叫做“返尘归根”。也就是说,意识不去攀缘外境,紧守六根门头,一事当前,一念不生。

  在做功夫的时候,尽管有妄想流注,但是一切置之不理,专心致志地在功夫上用心。在功夫上用心的状态,虽然也是意识在缘法尘,因为功夫也是一个对象,也是所缘的境界,不过这种境界、这种所缘,它是净化心灵的一个过程。它是正念,它是善念,它是由初步的智慧指导下产生的一种觉照力,所以它同妄想有根本的区别。坚持这种觉照力,坚持把守六根,那就是所谓做功夫,功夫就在这里做。

  眼对色,耳对声,乃至意对法,仅仅是“对”而已,不起念。就像一面镜子,外在的景物都呈现在镜面,镜面毫无分别,毫无执着,境来即现,境去即无。用在心地上,那就是对境无心的功夫。这种功夫虽然不是究竟,但毕竟到了一个重要的关头。这个关头能够稳定,就是返尘归根。根者,就是阿赖耶识的相分。所谓相分,就是阿赖耶识直接表现为形体的相状,所谓六根。六根都是阿赖耶识的相分。如果六根对六尘时,六识不加以缘虑,六根就直接与阿赖耶识接触了,联系了,就绕过了第七未那识的执着。在这个时候,阿赖耶本具的本明——性光,自然地就会通过六根放光动地。临济禅师的语录里有一句话说:“有一无位真人,在汝等六根门头放光动地。”那一位无位真人,就是我们的阿赖耶识——第八识。第八识光明通过六根门头直接地反映出来,映现出来,显示出来。在禅宗功夫用到家的时候,得到了初步受用,初见光明,那就叫做“破参”,百丈祖师把它叫做“灵光独耀”。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根与尘相脱了,根就只是根,根还原到了第八阿赖耶识,六根还源,还到阿赖耶识这个本源,自性的光明就会出现。自性光明有时叫性光,有时叫灵光,有时叫心光,不管用什么名字来称呼,所要反应的都是同一件事,都是指我们人人本具的自性光明。

  自性的光明在悟的时候会显现出来,在迷的时候它也没有丢失,只是被业识障蔽,不能显现。自性的光明就是我们生命的本源,也是一切万事万物的本源。这个本源,在有情份上是真如佛性,在无情份上是真如法性。在这一段光明上,把心与物、有情与无情、生命与宇宙山河大地归为一体,所以说“春到百花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到了心光显露的时候,我们一个迷惑的凡夫就成了一个开悟的人。是一个开悟的人,眼见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微笑,见到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美好的。山河大地是如来,青青翠竹、郁郁黄花,都是法性的体现。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这绝对不是文学上的描述,这是一个开了悟的人实际具足的体验和境界。我们要从平常这些经常听到的禅诗禅偈当中体会禅的意境是什么,体会迷悟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这些体会有时候虽然是意识分别,但这种善分别也反映了文字般若的作用。由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证实相般若。文字般若也是修行的一个步骤。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根与尘失去了联系,平常我们凡夫的心态,就是根尘联系得太密切,就引起苦乐舍三受,引起了贪嗔痴三毒。如何时时刻刻让无位真人在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门头常放光明,常起觉照,那就是我们的功夫。

  刚才讲到,人人本具的性光就是我们生命的本源。从我们的生命现象来讲,生命意识投入母胎的那一刻,也是一段光明。当我们的生命要结束的时候,同样是一段光明离开这个肉体而去。光的速度特别地快,光的速度超过了心灵感知的速度。所以说,修净土法门的人,临终蒙佛接引,光中化佛无数亿。阿弥陀佛的光变化为千百亿佛,垂手接引每一个念佛的人往生西方,那也不过是顷刻之间的事情。于一念顷,生极乐国。为什么有那么快的速度呢?因为是一段性光,一段清净的光明。求生者的性光与阿弥陀佛的光明在一念相应的时候结合在一起了,当下就往生极乐了,那是时空的顿时超越,比宇宙飞船还要快。

  一切的物体最后也是一段光明。因为一切的物体,它的终极点都是能量。能量的出现表现热量的作用,有光才有热。所谓发光发热,或者发热发光。这些话都不是随便说的。用开悟的人眼光来看,这些话都反映了开悟的人的境界,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把佛经一对照,把祖师的语录一对照:哦!原来这些话都和我们生命的本源、自性的光明联系在一起!山河大地是如来,我们还有什么看不透的?我们还有什么迷惑呢?我们还有什么不能够放下的呢?我们还有什么不能觉悟的呢?山河大地是如来,难道一切众生不是如来吗?一切众生是如来,我自己就不是如来吗?既是如来就是佛,既是佛就要作佛事。又是佛又能作佛事,就立地成佛了,再也不迷惑!做得到吗?做不到!为什么呢?财色名食睡有诱惑力,名闻利养有诱惑力。这些东西把我们本有的性光一下子就扑灭了,掩盖了!

  所以返尘归根,用觉照的力量把守六根门头,好好地用功夫,使自性本具的光明既要能够尽早地显露出来,还要使这一段光明照天照地,照亮我们成佛的道路。

  禅宗三门

  (2008年12月28日)

  各位道友:

  第三个七也到第三天了。为了使大家不分心,集中精力好好用功夫,所以就有两天没有打闲岔,没有讲话。大家觉得不讲呢又好像少了点什么,要求还是讲。

  这次禅七从开始以来,讲了四个题目:安住当下;守一不移;一念不生;灵光独耀。如果真正能够做到这四个方面,真正到了一念不生的时候,达到返尘归根,性光能够在六根门头起作用,识不攀缘,那就到达了宗门所说破参的境界。破参就是开悟,开悟就是见性。见到什么性呢?见到自己本具的清净佛性、真如本性,也就是宗门所讲的自性清净心。到达这一步,就知道如何进一步地修行,真正找到了修行的道路,所以又叫“见道”。见到了修道的路,见到了自性清净心这种境界、这个真理、这个道。

  到达这一步以后,按照宗门一贯的说法,就还有重关和末后牢关。过了三关以后,才是禅宗修行的大事了毕;然后才是随缘保任,任运度生,真正从体起用,使自己所见到的、所显露出来的性地光明,既照自己也照他人,这就是所谓的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因为自性的光明一旦显露了,从发菩提心的意义上讲,那是一定要发挥作用,所谓“荷担如来家业”。如来的家业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也就是菩提道的两大任务:“自利、自他”,“自度、度他”,“自觉、觉他”;也就是生活禅所提出的宗旨:“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古代的禅宗书上,从初祖到六祖,所传的法门都是“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唯传见性法”,普利大众,随缘教化。这个法门,共分为三个步骤(三个门) :所谓见性门、安心门、发行门。

  首先是“见性”。不求见性就不是禅宗。要见到自己的真如本性是禅宗功夫的第一个目标。见性以后才谈得上修行。真正的修行就是“安心”。达摩祖师所传的安心法门,就是所谓“如是安心者,壁观”。“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可以入道。”因为墙壁是铁板一块,没有任何分别。要安心,只有无分别才能够安得了心。世间的一切对立,都是在这一段灵光的照耀下得以消除,平等平等。善法是这一段光明照耀,恶法也是这一段光明照耀。没有对立面了,没有分别心了,一切都是智慧光明,心地自然恬然安适。

  我们在做功夫的时候,虽然还没有达到那种境界,是不是在用功的过程中,偶然之间会有那么一点点体验呢?当你的心地不起分别的时候,当你的觉照力特别坚定的时候,你就会有那种恬然安心的体验。尽管是片刻之间的体验,也会增强我们用功的信心。安心,禅宗所传的法门就是安心法门,佛教所传的法门也是安心法门。我们在迷失的时候,总是紧张的,总是惶恐的,总是惴惴不安的。心的这种不安的状态,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我们的心这么紧张,我们的心这么惶恐,怎么才能求得一个安身立命之处呢?见性。见到了自己清净本源,找到这一个安心的大法,这颗不安的心就能慢慢地宁贴下来,安顿下来。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安身立命,就是要安心。这个心安定不了,你有再高的地位。有再多的财富,身心性命不得安顿,痛苦照样不会减少。不但不会减少,可能随着财富的增长,烦恼也会成倍成倍地增长。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在这个现实问题面前,人人都夸不得海口。所以禅宗传的安心法门,在古代解决了无数人的生命问题,生死问题 ;在今天,在我们这一个生活紧张、精神紧张的时代,禅宗这个安心法门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这是我们每一个学禅的人的亲身体会。我们自己能够有一点点受用体验,就要把这个法门让更多的人分享,使更多的人在禅悦当中得到喜悦,得到安祥,使这个不安的心能够慢慢地安顿下来。

  禅的第三个步骤,第三个门,是“发行”。如果说见性、安心是以自利为主,那么发行就是以利他为主。在利他中自利,在利他中历境验心,使我们已经获得的禅修体验、禅修境界,在接物利生当中,不断地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在达摩祖师所传的禅法当中,发行就是“二入”中的“行入”。“行入者四行”: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一共是四行。这四行,就是具体的利生接物的方法。其中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度。

  这是作为一个禅者,作为一个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人,必须要走的一条路。在这条路上,要走多远呢?三大阿僧祗劫,要永远地修下去。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当我们发起菩提心来之后,时时见到苦难的人、苦难的众生,让你休息你都会觉得自己现在很忙,现在不能休息。因为还有许多人需要我,因为还有许多众生在苦难中,我必须要努力工作,使大家能够减少一些痛苦,得到究竟的法乐。这就是作为行菩萨道的人最大的安慰。行菩萨道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是一种大悲、大智、大愿的自然流露。他不是着意要去这么做。根据菩萨的精神,众生无边誓愿度,是一种本能的行为。所以说,三大阿僧祗劫,对于菩萨行者来说,仅仅是个概数而已。“众生有尽,我愿无穷;地狱未空,誓不成佛。”那就是菩萨的愿力、菩萨的精神,是菩萨永不休息、精进利他精神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发起菩提心,常念众生苦,常念佛道遥远,在无怨、无悔、无求中落实菩提大愿。

  古人总结的“禅宗三门”,见性门、安心门、发行门,是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圆修圆证的法门。这三者圆修圆证了,才是真正的祖师禅、顿悟禅,如果缺少某一环,那就不是禅宗的禅、顿悟的禅。如果认为,见性以后修安心法门就行了,那就停留在“自了汉”的阶段,没有发起菩提心。没有发起菩提心的人,是不能成佛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是在菩提心的推动下才能够逐步达到的目标。如果你在半途就停步不前,充其量是个自了汉,永远都在禅定当中,被昏醉了。耽着禅定不能舍,那就像喝醉了酒的人一样,醉迷于禅定的快乐当中,不思进步,不思进取。佛经中把那种断了惑而不发菩提心的修行者也叫做“一阐提人”,因为他们也断了成佛的善根。这是修行道路上修到一定程度必须避免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要见性,要发菩提心,要行菩萨道,这是修行的基本次第。虽然我们还没有开悟,还在向开悟的方向努力,但是时时不要忘记发菩提心。发起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修行才容易进步,加持力才大。有多大的愿力,就有多大的动力 ;有多大的愿力,就是多大的加持力。这都是成正比例的。所以在这方面一定不能忽视!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