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年四祖寺冬季禅七开示(二)
戊子年四祖寺冬季禅七开示(二)
□ 净慧
佛来佛扫,魔来魔扫
(2008年12月17日)
各位道友:
赵州的无字公案是我们参禅用功的一把铁扫帚。这把铁扫帚,佛来佛扫,魔来魔扫,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名不可得,相不可得,体不可得,用不可得。在用功的过程中,有一法当怀,就是一个障碍。无字公案在参禅的法门中,历史最悠久,使用的人最多,得受用的人也最多。而且,真正用得得当,得受用也特别快。我们凡夫之所以迷失,就是因为执着一切都是“有、有、有”,死死地抓住“有”不放。用什么来对治呢?用“无”来对治。
当然,真正参无字公案的时候,要懂得“无”字不是对待法,不能看作有无的无、虚无的无。“无”不是没有,也不是有,它是绝对的。所谓绝对待、离分别,不是因为有才无,而是要恢复到心地的原态。心地的原态是什么呢?就是万里无云晴朗的太空。那就是我们心地的原态。在这个晴朗的太空中,百鸟任飞翔,浮云任起灭,龙致雨,都在太空中,都不离太空。把风雨过了,太空仍然恢复其本来面目,一物也无。不拒一切物,不着一切物。我们心地的原态、原形,亦复如是。
我们现在有这么多的烦恼,烦恼从哪里来呢?从贪爱而来,从执着而来。用无字公案横扫一切,烦恼当下休歇,心地顿时清凉。我在这里信口开河,诸位不妨提起无字,试验一番,看这个无字公案究竟有效还是没有效;看历代祖师是真正在指导我们一个便捷的法门,还是在糊弄我们。
当我们看这个公案的时候,就不要管它有还是无,提一句,我们的心念进入了无的状态,就看住,用心眼来看。看一会模糊了,又提一下,就这样一直地提,一直地看。如果容易成片,一支香也就像是三五分2钟的时间就过去了。如果功夫用不上,坐在这里确实百般苦恼,腰酸腿疼,有说不出的难受。我们在这里厮捱也是一支香,提起公案来参、提起功夫来用也是一支香。与其苦苦厮捱没有任何效果,还不如用一个功夫,时间打发得更快一些,打七的光阴就不会空过。
在当今的佛教界,全国的大小寺院少说些也有上万座,都在喊要进行道风建设,真正每年打念佛七、打禅七的又有几处呢?所以修行这件事不容易,何况要找到一个方法。我们今天有此因缘,既知道有修行这回事,又找到了一个方法,就要抓得紧紧地,不要放松,不要让此生虚度。出家一场,学佛一场,所为何事呢?出家要求了生脱死,说法度生;在家学佛同样如此,娑婆世界太苦了,要求解脱,要免轮回。要达到以上目标,除了修行以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学佛就是向佛学习。学习佛的人格,学习佛的智慧,学习佛的慈悲,学习佛的清凉自在。反过来问一下:佛的智慧、慈悲、清凉自在从哪里来呢?佛也是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行菩萨道、修菩萨行而来。我们要学佛,就要像佛那样,知道修行,懂得修行,并且踏踏实实地做下去。
前天讲了赵州和尚的无字公案,“无门为法门”。四祖禅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法门,就是念佛禅。念佛禅的核心,就是“念佛的心就是佛”。这也可以说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大法门。念佛的这个心就是佛。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我们在念佛的时候,念佛的心与佛相应,心佛不二,当体就是佛。
当体就是佛了,还要不要求生西方净土呢?生唯心净土,见自性弥陀。既然佛就是心、心就是佛,同样地,心净则佛土净,心与净土无二无别。真正做到了心佛一如,哪里不是净土?又何来十万亿佛土呢?十万亿佛土不离当下一念。只要把这一颗心安顿好了,只要使这一颗心与佛无二无别,不愁净土生不了,也不愁弥陀见不着。
自古禅德就告诉我们:“生唯心净土,见自性弥陀。”我们这颗心的光明、寿量、智慧,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重要的是,我们怎么样来把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得历历分明。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念到一心不乱。念到一心不乱了,阿弥陀佛就在我们心中诞生了,西方净土就在我们心中出现了!我们自己就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了!
所以重要的不是要求生到什么地方,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一句佛号,按照四祖大师的要求,守一不移地念下去,不要有怀疑,不要想昨天,不要想明天,也不要把心念住在当下。因为当下说出来,就已经不是当下了。是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生无所住心。无所住心就是一颗没有执着的心,就是一颗解脱自在的心、自由自在的心,光明遍照,寿量无穷。
好好地做功夫,功夫做到家了,自然因圆果满。功夫不做,成天就是想求东求西,生这里生那里,生什么呢?生了一肚皮的妄想。我们在禅堂里打坐,照定功夫去做,不要老是在想:“自己这一辈子几十年做错好多好多的事情!造了好多好多的孽!犯了好多好多的错误!做了好多好多对不起人、对不起自己的事!”不要老想这些。想来想去,就想得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了,一点希望都没有了。“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你那个造罪的心停止了,罪性本空。不要让过去所作成为负担,而是要净化心灵,从今以后再不做错事了,那就是最好的忏悔。
“一切业障海,皆因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实相是什么呢?实相者无相。没有罪相,也没有福相,一切相因缘所生,都是缘起性空。懂得因缘所生、缘起性空的道理,就是懂得了实相的道理。我们一天后悔一千次、一万次,有什么用呢?徒然增加自己思想的负担,还不如抓住一个功夫好好做下去。就听四祖的话。四祖他老人家告诉我们这个方法,叫我们念一句佛号,念到心地清净,没有妄想了,念佛的心就是佛了。是佛了还有什么罪业忏悔不了呢?
有个别居士一到打七的时候,好像也发起了痛念生死的心,老在想到自己罪恶多端,老在想到自己年老了,解脱没有希望。想这些有什么用啊?解脱有没有希望不在于年龄大小。年龄大的人,生死心切,用功更容易上路,更容易得成就。相反地,年轻人觉得自己还年轻,来日方长,今天不悟明天悟呗,总有一天可以悟,结果把时间耽误了。我想,不管是年老的人还是年轻的人,都不要放过当下这个好机会、好因缘,要提起功夫好好用。或者看个无字公案,或者念一句佛号,不要空过时光!
走好人生征途的每一步
(2008年12月18日)
各位道友:
永嘉大师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佛教的修行,从佛陀那时开始,就是要把修行贯穿到行住坐卧四威仪的方方面面。在人类文明中,只有佛教把人类每一天的活动从三个方面,概括为四种形式。三个方面就是身、口、意;四种形式就是行、住、坐、卧。这个概括应该说是极为全面、极为科学的。然后又把这三业、四仪用修道的内容贯穿起来,所谓“三业作佛事,四仪为道场”。这是五祖弘忍大师的法语。
用以上这些极为精辟的概括与法语,对照我们今天的修行生活,就会发现,经过一千多年的时间,它依然一贯到底,没有任何可以改动的地方。
在佛陀时代把行叫做“经行”,所谓“饭食、经行”。到了中国的祖师,以禅为主的有“行禅”与“坐禅”,这就把禅修活动覆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坐禅的人,不管是平时坐禅也好,还是集中时间打禅七也好,都不能忽视行禅的重要性。
人类的活动、人们生活行为的主要方式,行住坐卧这四者缺一不可。人类之所以为人类,就是因为人类能够站立起来。人如果不能站立,从现今的意义来说,就是残废;从远古的意义来说,人类如果不能站立,人类就不成其为人类。如果人不能直立行走,四肢、全身的肌肉筋骨,就没有办法活动起来,气血也没有办法顺畅运行。如果人没有足够的时间躺下来睡眠,人的精神会透支,疲劳不能及时得到缓解,精神元气无法适时恢复。从人类的活动来说,好像每一天坐的时间是最多的。坐下来,有利于安静,有利于思考,有利于使活动之后的紧张情绪及时缓解、放松。
行是有讲究的。“行如风”,就像一阵清风飘然而来,飘然而去,没有任何停滞不通的现象。“立如松”,立者住也。住就是站立。站立的姿势要自然挺直,就像高山上那挺拔的青松一样。坐也有姿势,不是像现在的人这样懒洋洋的,朝沙发上一靠,坐没坐相,站没站相。佛门的坐姿是“坐如钟”,像一口古钟立在那里,四平八稳,巍巍不动。只有姿势到位了,才能达到坐的目的。睡眠更是有讲究。不是像一般人那样四手四脚一伸,横躺在床上,既不雅观,也不符合生理健康的要求。佛门讲究睡眠要右胁而卧,睡下去像一把弓。这种睡眠的姿势如果仔细研究起来,从保健的角度来讲,得写出厚厚的一本书,或者长长的一篇论文。
这四个方面加在一起,就叫做“四威仪”。行住坐卧有威有仪,这个意义不得了。大家想想威仪两个字,就感到肃然起敬,就感到这四件事充分体现了人类的尊严,体现了一个修行人的尊严、一个修行人生活的严肃性。四种威仪,这说起来真是不可思议!威仪者,所谓有威可敬,有仪可范。可敬可范,就是在说法,就是教化众生,就是在传递人类千古文明的信息。这四件生活中的事情和威仪联系起来,就和佛事联系起来了,就和修行联系起来了,就和我们每个人生命的净化联系起来了。所以五祖说“四仪为道场”,四威仪就是道场,就是修道的场所,行住坐卧就是修道的场所。身口意三业就是借助着四威仪这个道场作大佛事。这是何等庄严、何等神圣、何等了不起!
我们打七的时候,禅堂坐香的时候,念佛堂念佛的时候,都有经行与盘腿而坐两种形式。在念佛绕佛的时候,是慢慢慢慢地走,脚步和佛号保持一种节奏,佛号、脚步和心念、呼吸也保持一定的节奏,紧密地联系起来。那种经行的方式,应该说有禅堂行香这种快跑不可代替的作用。禅堂里行香在古代也是慢行,只是到了有打七、有所谓“克期取证”、有所谓“穷追狠打妄想心”的时候,才有这种大步经行。而这种大步经行,在每一天或者说每一支香,也只是极短的时间。特别是午板香,吃饱了,也没有休息,就来坐香,往往就要用大步经行来驱赶睡魔,提起精神。
我到日本的禅堂参观过。他们在行香的时候走得很慢。日本的禅宗是从宋朝以后、清初以前这一段时间传入日本,所以日本的禅堂保留了许多中国唐宋时期禅宗寺院的规矩。我们有很多的规矩,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各个祖师的不断创新、不断改革,发生了许多变化。日本引进了中国禅宗的一些规矩以后,基本上保持了它的稳定性,所以日本禅堂有一些规矩还是中国唐以后、清以前的那个老样子。比如在越南也有禅宗,也有类似中国汉传佛教这样的寺院,他们在行禅的时候也是走得极慢。现在有一些研究保健科学的人就发现,行走这种动作对人类的健康来说,几乎是任何其它的运动都不可代替的。
有一位科学家告诉我:他跟从一位太极拳老师学太极,那一位老师也算是这方面的掌门人。这位太极拳老师在教导学生的时候都说,太极拳对人生的保健作用的无比重要性,几乎是所有的运动对身体的保健作用都不如太极拳。那么这位科学就进一步向这位老师请教:老师!太极拳这么好,是不是还有比太极拳的运动对身体更有好处的运动方式呢?这位太极拳的掌门人就说,那只有走路。走路这种方式对身体的保健作用,是包括太极在内的所有运动都无法比拟、无法代替的。由此可见行走对人类健康的重要作用。
也由此可见,佛教把人体的活动归纳为行住坐卧,并且把行放在第一位,只有佛陀的大智慧才能洞见人体健康的这个秘密;也由此可见,佛陀诞生下来就能周行七步,这绝非神话,而是有不可思议的意义在其中。人站立起来行走,顶天立地,在宇宙间,只有人类才可以高呼“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既是佛陀喊出来他自己的尊严所在,同时佛陀也是代替全人类喊出了我们人类的尊严。这是多有意义、多了不起的事情!
所以我们在打七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坐在这里才是禅。在禅堂里慢慢地走,每一步下脚踏踏实实,抬步清清楚楚,每一步都踏在大地上,我们的心也要随着每一步踏踏实实地与大地、与宇宙、与整个法界成为一个圆满的整体。只有作如是观想,再来走每一步路,你才晓得这一步踩下去,那种轻松、那种庄严感、那种神圣感,油然从内心涌到嗓子眼这儿来。这个时候,你即使不是在禅堂,你也会大呼一声:人类啊!人啊!人生啊!是这样的伟大!是这样的尊严!
奉劝各位发心菩萨,在禅堂里行香,要好好地走。走好每一步,这既是我们修行的要务,也意味我们人生在几十年的岁月中必须清清楚楚、稳稳当当地走好每一步!
佛者觉也
(2008年12月19日)
各位道友:
每天到这个时候都要讲几句话,实际上,绞尽了脑子也讲不出个所以然。但是坐在这个位子上,做了这件事,不讲几句又好像有失职责,要讲实际上又很苦恼。不但是自己苦恼,还要惹得一班人苦恼。又录音,又整理,又校对,将来还要把它印成小册子,花很多的钱。实际上讲来讲去,换汤不换药,还是那几句现话。
古人没有那么多啰嗦。有善知识讲个一言半句,对得上号了,解决问题了。一时对不上号,可以牢牢记住,终生受用。现在的人不是这样。天天在讲,天天还要请你给我开导开导,给我指一条明路。这就弄得人很苦很苦。我也不知道每个人要走的那条明路是什么。
佛陀告诉我们,这一条明路就是菩提大道。在这条菩提大道上,人人都可行走,人人都可由此到达彼岸。菩提者,觉悟也。学佛的这条路,就是觉悟之道、觉者之道。由觉悟而到觉者,就成佛了。我记得有一位年轻人,翻译了一本佛陀传记,那本传记的题目就叫做《觉者生涯》。就说佛是一位觉悟的人,他的生活是什么?就是觉悟的生活。很简单。学佛只要能够信受奉行,按照这个“觉”字去做,就受用无尽,就一定能够成就。
佛与众生的差别是什么呢?就是觉与不觉,或者说觉与迷。觉悟了就是佛,迷失了就是众生。在什么地方去觉呢?在日常的身口意三业(言、行、思想)当中去觉悟。离开了身口意,觉悟就没有依托,就没有载体。觉悟在当下,身口意也在当下。身口意三业依托于人的身体,依托于身体上的各个感觉器官。人的言行举止活动,复杂一点讲是眼耳鼻舌身意,简单一点讲就是身口意。或者讲六根,或者讲三业,都是我们人身上现现成成的事情。
迷失了,是迷在三业上;觉悟了,也是三业的转化。使染污的三业、迷失的三业,成为清净的三业、觉悟的三业。转化过来就是觉者。一念之差,却又那么难!根源还是我们末法众生信心不具足、信心不坚定,总是想找一个玄之又玄、省力气再省力气的方法,一下子就平地登天。世间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呢?我们从无量劫以来,积习太重,业障太深,要转化、要觉悟确实不容易。正因为不容易,才要寻师访道,昼参夜参,勇猛精进,求得心地有个宁贴的时刻。
如果懂得一点点,懂得什么叫做觉,什么叫做不觉,然后依教奉行,踏踏实实地去做,向着觉悟的方向努力,日有所进,即使是渐修,也有成就的一天。如果硬要在心外求玄,如果硬要等待时机,那就始终都没有觉悟的那一天。
想一想六祖大师,他出生在一个边陲之地,文化不发达,交通不发达,要听闻一句佛法那简直是难之又难。毕竟六祖大师是善根深厚的人,即使作为一个砍柴卖的人,也有机会在卖柴之际闻到了《金刚经》。这不是一个天大的奇缘吗?他闻到《金刚经》也就是两句话、八个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砍柴的人,也没有什么文化,他听到这八个字(大家想想看他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他感觉到震撼,感觉天摇地动,感觉到人间竟然还有这样一回事!所以他觉得这个不可思议。这样的大法、这样的妙理是从哪里来的呢?哦!诵《金刚经》的人告诉他:黄梅五祖大师教诫人们要读诵《金刚经》,读了《金刚经》就能大彻大悟。六祖听到这个信息,这还得了,他马上就要辞别老母,日夜兼程,北上求法。古人具有那样一种为法不辞辛苦的精神!我们今天的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听了一万遍,很少有人震撼,很少有人觉得这个道理怎么这样地微妙、这样地彻底、这样地不可思议,所以就没有开悟的可能性。
六祖来到黄梅,来到有五百人聚会的大道场。在五祖麾下,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六祖慧能大师作为一个极普通极普通的砍柴人,语言不通,文字不识,个子矮小,年纪轻轻,来到有五百人的大道场,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不卑不亢,有一种大丈夫的气概,有一种要成佛作祖的气概,即使在五祖面前,他也要把自己心里要说的话说出来。如果用世间的话来说,英雄本色在那种严肃的场合依然显露出来。
求道要有那样一种精神。有了那种精神,就要坚持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就是四祖“守一不移”这四个字的妙处。只有守一不移,才有达到目的地的可能性。如果朝三暮四,朝秦夕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常在转移目标,那就是浪费时间!我们用一个方法,花了一定的时间,刚好就要得到一点效果的时候,你没有耐心,觉得这个方法太慢,赶快又换一个方法,结果放弃了原来使用的那个方法,又得重新起步,重新探索,找到新的方法与自己习性相通的地方。因为用任何一个方法都要与自己的习性相通,如果通不了,用那个方法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佛陀说了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或者说八万四千种根机。根机不同,法门也不同。在修行的过程中,择师择法是下手时不可忽略的事情。择师者,找一位善知识好好亲近;择法者,就是选择符合自己根性,既简便又行之有效,能对治自己烦恼习气的法门。只要功夫能够用得上,就说明那个法门、那个方法与自己的根性是一致的,那就老老实实地用下去,不要怕辛苦,不要怕没有效果。不是方法没有效果,而是自己的功夫没有用到那个程度,自己还有杂用心的地方。杂用心越少,方法就用得越好。杂用心的地方越多,妄想越多,用方法的效果就越差。
一般说来,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这古老的六念法门,其中念佛是第一,念法是第二,念僧是第三。简单地讲,念佛者,念一句佛号;念法者,观心;念僧者,念一个菩萨名号。因为菩萨属于僧数,大乘僧,菩萨僧。这些法门一直延续到现在,以念佛号的法门,最能契合广大众生的根机,最容易摄心,最容易把握,也可以说最容易开悟。
各位不要以为念佛号就开不了悟,不要以为念佛号就是修净土法门的专利。法法相通,只要自己的发心是无所求的,自己的发心是趣向无上菩提的,自己的发心是要当生取办、现证涅槃、现见法身,不要说念一句佛号可以开悟,佛陀时代有一位周利盘陀伽尊者,念“苕帚”两个字也证得了阿罗汉果。他的功夫在哪里呢?就是守一不移,不杂用心。念“苕帚”能开悟,念释迦牟尼佛就不能开悟吗?念阿弥陀佛就不能开悟吗?没有那个道理。就是我们要认真去做,要一点怀疑都没有。只要有把自己的身心性命都交给这一句佛号的决心,就没有不开悟的。
所以说,四祖大师的法门“守一不移”,是总结了他以前的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所修证的经验,提出这四个字,这是我们修学佛法、明心见性、了生脱死的无上法门。
一念不生,体解大道
(2008年12月20日)
各位道友:
上来一共讲了八次,主要是围绕“安住当下”、“守一不移”这两点加以发挥说明。其中,特别是守一不移这种功夫,是修任何法门都适用的方法;乃至成就世间事业、学习世间技能,都要守一不移,不可朝秦暮楚。今天学这样,那天学那样,结果什么也没有学会。“守一不移”这四个字,总结了世出世法入门的口诀。
在四祖大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这个法本没有得到弘扬以前,虽然在佛典翻译中有“守一”这个词,但是把“守一不移”四个字连在一起用来说明专一做功夫的重要性,这样的阐述不多见。直到四祖大师的法本从敦煌石室发现出来,而且在晚近又加以特别弘扬,“守一不移”这四个字才渐为人知,才渐为修行人所用。
不要小看这四个字。这四个字,这一句法语,是十方诸佛菩萨不可能再改动一个字的口诀。我们得闻这种甚深法门,找到这种甚深口诀,要十分珍惜,要知道运用,并且在用功中坚持再坚持。能坚持守一不移,功夫一定会有成片的希望。
守一不移以后,我们的功夫还要怎么做呢?接下来就是“一念不生”。守一不移,没有第二念了,做到正念不断,邪念不起,初步的一念不生就算是落实了。如果说到深层次的“一念不生”,那就是善恶、是非、人我,一切对立的念头都销融了。因为有善有恶,或者说止恶行善,那还是有念,那还不是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就是无念。
无念者,是用智慧观照,不是用识心分别。以识心分别就是有念;以智慧观照就是无念,就是一念不生。
所以《心经》上说:“照见五蕴皆空”,“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切对待的、冲突的概念,在智慧的观照下都泯然不现。
人类都是以概念来表述思维的结果。概念在佛学里面叫做名言,或者叫做法相。所谓“念”,就是思维活动及由思维活动构成的种种名言分别。心念在识心中此起彼伏,如大海波澜一样没有一时半会的平息。所谓“识浪”,就是形容意识之流如同大海的波浪一样,潮起潮落,翻腾不止。这就是所谓的“念”。
佛学上讲“名”和“言”。“名”就是名字,“言”就是语言。我们思维的是什么呢?思维的都是“名”和“相”,一切事物的名字和相状。我们每天脑子里面打转的,就是各种名言、相状。这些就是所谓的妄想、妄念。
为什么说是妄念呢?因为有名无实。脑子里想的事都是从虚妄分别而来,是虚妄分别使得我们的识田得不到净化。识田得不到净化,智慧就无由开发。心田长的都是无明草(无明草者,妄想分别),其结果就是“意地难开智慧花”。心田长满了无明草,意地的智慧花果就无法生长。有此则无彼,这是必然的道理。有迷就没有悟,有悟就不迷。
在开始用功的时候,我们所进行的是什么呢?就是迷与悟、觉与不觉、正念与邪念、善念与恶念在来回拉锯子,就是在进行一场拉锯战。有时候正念占了一点点上风,那天也起得早一点了,上殿准时一点了,坐香积极一点了,说话也少一点了;如果邪念占了上风,表现的形式是什么呢?早上起不来了,上殿到一半了才去,而且总是懒洋洋地,一声不响,坐香又嫌腿子疼,看经书又想睡觉。
我们仔细地想一想,就会发现:生活与修行的表现,就是思想上善念与恶念在战斗。用社会上的说法叫做“思想斗争”。所谓思想斗争,就是善念与恶念、正念与邪念在战斗,就看谁斗赢了。善的念头斗赢了,就成为一个好人,成为一个正人君子,成为一个爱国守法的公民;恶念斗赢了,善念斗输了,就有可能误入歧途,走上危害他人、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道路。这场思想斗争,把它拿到用功的过程中来也同样是如此。如是斗来斗去,斗到一念不生了,那就在修行的道路上彻底地打了一场大胜仗。
一念不生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古代祖师将此形容为当下一念“历历孤明”,和过去的念头没有联系,和未来的念头也没有联系,“前后际断”。前面念头的边缘、后面念头的边缘叫“际”。前念与后念之间失去联系了,中间这一念彻底孤立了。是历历“孤”“明”,不是胡里胡涂的。做功夫如果做到这种程度,而且能够保任,那就叫做“前后际断,一念不生”。
这种功夫,在我们一般用功的人当中偶尔也会出现,但是不能持久,不能形成稳定的修行用功状态。一念不生的要求,就是要把“不续前,不引后,前后际断,历历孤明,一念不生”的状态,使之保持稳定,保持连续,保持绵绵密密。在这种状态下,开悟的消息就快到了,开悟的曙光已经显露在我们心灵的空间了。
这种状态如果不经过,是否有开悟的可能性呢?应该说也有。像前天晚上我讲到六祖大师听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立刻就受到强有力的震撼。那种震撼实际上就是他当时就突破了内心的某种障碍,有豁然开朗、恍然大悟的体验,所以他才能够下那么大的决心,不远千里万里北上求法。有大善根的人才可能会出现这种稀有难得的精神飞跃。像这种稀有难得的现象,古今中外很少有人重复过。
当然,悟的层次有浅深。往往即使是浅层次的悟,也能决定一个修行人的命运,也能决定一个人法身慧命的命运。因为有所悟,修行的决心、修行的志向就完全决定了、坚定了,不会再动摇,不会再退步。所以说禅以悟为本,不开悟就不是禅。也可以说,整个佛法,不开悟就没有实际的受用。我们在念“三归依”的时候,“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就是要体解大道,就是要彻底地亲身去证悟解脱的无上大道,这就是我们学佛的中心任务。要能体解大道,只有通过修习禅定(念佛、持咒都可以纳入禅定的范畴)。
我们禅宗的祖师——西天第十祖胁尊者(参见僧肇《注维摩诘经卷第八》释维摩杜口),他老人家六十岁才出家,出家以后很快就精通了三藏,并且撰写了大量的弘扬佛法的论著。然后他感叹:佛法还有什么呢?哦!佛法还有禅法,需要自己身体力行去做。于是他就自己发誓:若我不能深入禅定,具足禅定功德,我就再不睡眠了——胁不着地。印度睡觉就是睡在地上,地上铺一张席子就可以休息了。胁尊者他说,我如果不能深入禅定,具足禅定的功德,我就再也不躺下来睡觉,胁不着地。经过一段时间的修习,果然证得阿罗汉果,成就了大解脱、大自在。此时有一位大外道叫做马鸣,他听说胁尊者佛法高深、辩才无碍,就带领弟子来到胁尊者门下,不胜傲慢之至,对胁尊者说:“我有大辩才,我能破一切议论。如果你胁尊者的议论我破不了的话,我可以斩首相谢!”胁尊者默然不作声。此时马鸣见胁尊者默然不语,就自以为在辩才上胜过了胁尊者,就带领弟子离开胁尊者,认为这个老比丘也不过是徒有虚名,并没有什么学问。当马鸣走到半路的时候,忽然想到:我说我能破一切议论,这不是连我自己的议论也给破了吗?我还以为是我胜了,实际上我已经败了。真正胜了的是那一位默然不语的胁尊者。于是他又带着徒众,一起回到胁尊者座下,对胁尊者说:老比丘啊!我堕负(负,输了)处。我既然输了,我的头留着还有什么用呢?这不过是愚痴的头而已!请你把他斩下。如果你不斩的话,我自己也要把这个愚痴的头斩下来!胁尊者说:不斩汝头,但斩头发。把头发剃掉就好了。马鸣听到这个话,果然就让胁尊者把头发剃了,成为胁尊者的弟子。这位马鸣,就是赫赫有名的马鸣菩萨,印度佛教史上的一位大成就者。马鸣菩萨拜胁尊者为师以后,就把原来的那些聪明智慧一下子转变过来,用到弘扬佛法方面,讲经说法,著了很多书,甚至在当时有“第二佛陀”的美誉。由此可知禅定功夫的力量之大。
禅在默,不在说。通过禅的默,默了以后再说,那就是“说时默,默时说,大施门开无壅塞”。默也对,说也对。所以一定要真正用功夫,要把学到的一点点理论、一点点的佛学知识,用在修行上,落实在生活中,落实在做人做事中,这样才能脚踏实地地走好学佛这条路,才能真正体解大道。
注:僧肇《注维摩诘经卷第八》释维摩杜口:什曰:如佛泥洹后六百年有一人,年六十出家,未几时颂三藏都尽,次作三藏论议。作论已,思惟言:佛法中复有何事?唯有禅法,我当行之。于是受禅法,自作要誓:若不得道,不具一切禅定功德,终不寝息,胁不着地,因名胁比丘。少时得成阿罗汉,具三明六通,有大辩才,善能论议。有外道师名曰马鸣,利根智慧,一切经书皆悉明练,亦有大辩才,能破一切论议。闻胁比丘名,将诸弟子往到其所,唱言:一切论议悉皆可破,若我不能破汝言论,当斩首谢屈。胁比丘闻是论,默然不言。马鸣即生憍慢,此人徒有空名,实无所知,与其弟子舍之而去。中路思惟已,语弟子言:此人有甚深智慧,我堕负处。弟子怪而问曰:云何尔?答曰:我言一切语言可破,即是自破;彼不言,则无所破。即还到其所,语胁比丘言:我堕负处,则是愚痴。愚痴之头,非我所须,汝便斩之。若不斩我,我当自斩。胁比丘言:不斩汝头,当斩汝结发。比于世间,与死无异。即下发,为胁比丘作弟子,智慧辩才世无及者。广造经论,大弘佛法,时人谓之为第二佛。夫默语虽殊,明宗一也;所会虽一,而迹有精粗。有言于无言,未若无言于无言。故默然之论,论之妙也。肇曰:有言于无言,未若无言于无言,所以默然也。上诸菩萨措言于法相,文殊有言于无言,净名无言于无言,此三明宗虽同,而迹有深浅。所以言后于无言,知后于无知,信矣哉!生曰:文殊虽明无可说,而未明说为无说也,是以维摩默然。无言以表言之不实,言若果实,岂可默哉!
万法无常,剑去久矣
(2008年12月21日)
各位道友:
有一本叫做《吕氏春秋》的书,是公元前235年近世的吕不韦命其门客各据所闻,集体编撰而成。其中有一个故事说,一个楚国人乘船渡河,古代没有汽车,没有火车,更没有飞机,远程的交通,有水道的就坐船,有旱道的就骑马。这一位客人顺水道,坐了船,他身上佩戴了一把宝剑。当船行到中流,一不小心宝剑掉落在河里了,这位客人非常着急,马上就在船上刻了一个记号。意思就是说,我的剑就是从船的这个位置掉下去的,等船停了的时候我就从刻记号这个地方下水去找剑。这就是“刻舟求剑”这一成语的来历。这虽然讲的是一个愚人的故事,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类似这样的事并不少见。
这个寓言的含意是什么呢?船在走,水在流,掉到水里的剑不会随着急驶的船一起移动,而是被远远地抛在了船的后面。在船上做记号,还想从剑掉落水中的那个地方去找剑,剑过远矣!这个故事的核心思想,从佛法的角度来理解,就是一切法无常、一切法无住、一切法迁流万变。你老执着在原来的位置上,以为世间的一切事都是凝固不变的——凝固不变的意思就是常见。从我们凡夫来讲,常见是最普遍的。在一些有学问的人、学者身上,断见比较严重。因为他也看到事物的迁流不息,然后他就产生了断见,以为一切事过去就没有了。
佛法既不主张常见,更不主张断见,而是说一切法无常,取其中道。既看到一切法的瞬息万变,也要在瞬息万变的诸法中找出一个普遍存在的规律。这个规律是什么呢?一切法无常。就是说一切法都是待缘而生,都是有条件的存在,所谓缘起。一切法离开了众多的因缘条件,都不能独立存在。一切法无有自性、无有自体,所以说一切法缘生性空。这就是一切法总的规律性。
无常是客观存在。无常有时又被理解成为死亡。某某故去了,就说某某人无常了。在佛教里也经常讲这个话,说“无常老病,不与人期”,把死亡叫作“无常杀鬼”。无常杀鬼能够夺人性命。实际上,无常是一个普遍规律。在有情份上,看到一期生命的结束,好像一期生命无常了;在无情的份上,看到某一事物因为因缘的离散而不存在了,就觉得是无常。总而言之,在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总是把某一事物的暂时终结看作是无常。
实际上,无常也分为渐变与突变,无常变化是分分秒秒的积累。这个孩子一岁了,一岁从哪里来呢?就其当前的生命现象而言,是从母腹中降生的那一秒开始,然后一秒钟一秒钟地积累、一分钟一分钟地积累、一小时一小时地积累、一天一天地积累,一月一月地积累,满了十二个月,就说这个孩子一岁了。这一岁的完成是多少秒钟啊?每一秒钟又有多少个比秒更短的时间单位(比如说刹那)呢?
我们凡夫只能看到时间的粗相,看不到时间的细微、极细微的细相。因为凡夫用的眼根是浮尘根,没有天眼,没有慧眼,没有法眼,更不具备佛眼,所以对一切事情的观察都只看到那一件事情的粗相,只看到表面的东西,细微之处一无所知。不过,即使只是看到事物的粗相,也还是能够认识和体会无常的道理。
无常是念念迁流、念念变化,能够知道念无常,念此身危脆,念此身不久,念人命无常,所谓:“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所以要“但念无常,慎无放逸”。
佛教分大乘与小乘,小乘有四法印“苦、空、无常、无我”;有四念处“身、受、心、法”,一切都建立在无常的观念上。无常的观念反映了一切事物的本质。一切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呢?缘生缘灭。所谓缘聚则生,缘散则灭。能够观缘起,就能见到诸法的实相。能见到诸法的实相,就能开悟。可惜,我们从语言文字上都不能够透彻了解缘起法的道理,所以距离开悟还有很遥远的路程。
“一切法无常”不能只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一切法无常”有更加积极的意义。
正因为一切法是无常的,所以一切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可以改变。改变的关键是什么呢?所谓时节因缘。一切法的改变是凝聚着十法界所有的力量,然后那种改变才有可能。因为每一法的改变,是与它自身的性质,及此法与一切法能否相融这样一个道理密切相关的。如果某一法与一切法都是相排斥的,没有相融合的一面,一切法就无法成就某一法的产生。正因为一切法既有相排斥的一面,又有相融合的一面,所以才会形成“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的缘起法的生灭现象。所谓缘聚者,是诸法融合性的体现;所谓缘散者,是诸法相互排斥性的体现。排斥中有融合,融合中有排斥,变化万端,肉眼凡胎看不清楚。只有佛眼观世间,才真正了解一切万法的真实相。
正因为万法无常,人生才真正有奔头。为什么呢?一个愚痴的人,一个没有智慧的人,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一个修行没有上路的人,只要时节因缘具足了,这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愚痴的人可以成为有智慧的人,所谓“下下人有上上智”;没有文化的人通过刻苦学习,可以改变没有文化的状态;一个贫穷的人通过勤劳可以致富。如果说一切法常住,愚痴的人永远是愚痴,无法改变;没有文化的人永远没有文化,也不可改变;凡夫永远是凡夫,也没有办法改变。这就是一切法凝固不变的严重后果。
佛说一切法无常,一切都在变,一切变的关键都是时节因缘。时节因缘把握得好,坏事能够变好事;相反地,拥有众多的财富,拥有无限的权力,也是无常的,把握得不好也会走向反面。现见世间许多许多有钱有势的人,时节因缘把握得不好,纷纷落马,纷纷走向了事物的反面,这就是无常的规律在起作用。也看到许多人十年前一贫如洗,十年后成了富翁;许多人十年前还是半文盲,十年后居然是一位大学生、博士生、教授、专家,这也是无常的规律在起作用。因为这些人时节因缘把握得好,勤奋努力,所以改变了原来贫穷的现状、没有文化的现状、没有知识的现状、地位低下的现状。我们修行人,时节因缘把握得好,从今天还是一个凡夫、还是一个业障深重的众生,经过十年八年、三年五年、一年两年、一天两天、一小时两小时的努力,就有可能立地成佛。
所以说,无常的方面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不要单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当然也不要单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单从消极的方面看是片面的,单从积极的方面也是片面的。因为一切事物的转变,都是朝着两个相反的方向在进行。
作为我们在用功的时候,为了对治自己的烦恼,对治自己贪嗔痴的烦恼,应该多从无常的消极面去观察——人生苦短,朝不保夕,一口气不来,转眼即是来生,所以我们要精进修持。看到现在某一个具体的人正是年富力强、精力旺盛、长得好看、逗人喜欢,要知道这些都是无常的,这些现象也都是一定的时节因缘所致,不是孤立的。把各种时节因缘条件拆散了,所谓的好看、所谓的逗人喜欢、所谓的年富力强、所谓的精力旺盛都不存在。
想到一切法无常,就要善于利用时节因缘,抓紧修行,使善因善缘更加成熟、更加壮大、更加有利于道业的成就,那就叫做聪明的人,有智慧的人。那些不聪明的人、不知道珍惜时节因缘的人,往往就会躺在善因善缘的现状上,不求进步、不思进取,只知道消耗,不知补充,不知道培植福报。善因善缘有限,很快就会消耗殆尽。到那个时候,悔之晚矣。
讲到这里我就想到,世间的事很奇怪,宇宙间的事很奇怪。再把古人讲的那些道理仔细地回味,把佛法上讲的道理仔细地回味、思考,哦!原来就这么一回事!也好像是豁然开朗。整个的世界是什么呢?就是无穷无尽的缘。缘是什么呢?缘就是条件,就是无穷无尽的条件。条件是什么呢?条件就是组成这个宇宙系统的无数个零件。
整个宇宙系统就像一部庞大的机器。用佛教的话来说,这就是一个缘起的大系统;用世俗的话来说,整个宇宙系统就是一堆零件。这一堆零件,有的是相融合,有的是相排斥,就是在又融合又排斥中组成了这个宇宙系统。这个大系统当中又有无数的小系统,无数的小系统中更有无数更小的系统。每一个人就是这无数的小系统中的一粒砂石、一株小草。这一粒砂石、一株小草,又与整个宇宙系统保持着一致性和差异性。正因为有一致性,所以能暂时地存在;正因为有差异性,所以念念无常,念念迁流,念念转变。
佛教把这个宇宙系统叫做法界。法者,万事万物;法者,就是这一堆零件。界有二义:一是性义,一是差别义。此一法与彼一法有共性,所谓界为性义;有差别性,所谓界为差别义。性义就是共性,差别义就是个性;或者叫做特殊性与一般性。特殊性就是个性,一般性就是共性。
法界这一个大系统分为十个小系统,所谓十法界。十法界里面又不知要分多少多少个小系统。法界有差别性,有共同性,这就叫法界性。性就是共同性。法界性是什么呢?法界性,即法身。如果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看到宇宙万事万物就是一堆缘起性空的零件,这就看到了诸法实相。看到这个实相,你才不会起贪心,不会起嗔心,不会起痴心。见法则见缘起,见缘起则见法。
从总体上讲,我们一方面要体解大道,一方面要深入经藏。深入经藏,才能从理论上找到修行的路数;体解大道,才能亲证诸法实相,亲见法身,亲见自己的本来面目。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