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试探唯识法门在心灵环保中的应用(一)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5日
来源:《闽南佛学》   作者:释法瑛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现代社会,精神空虚、心理病态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祖国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现代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发现,当人们的心理情绪处于过度反应的应激状态时,譬如紧张、不安、焦虑、恐惧时,则会干扰免疫细胞的抗病方式,导致生理系统的紊乱,由此可知心理与生理息息相关。

在儒释道三教中,佛教以善于治心著称。自释迦牟尼佛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宣说以来,佛法已为世人提供了缓解压力、处理烦恼和解决痛苦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尤其是大乘唯识学“心生则种种法生”的理念,与现代医学认为心理与生理相互影响的观念是可以接轨的。本文也试着论述唯识法门与现代心灵环保的关系,以期能令读者走出思想与情绪的误区,把握唯识正理,达到转染成净。

一、唯识宗旨与心灵环保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唯识学派的基本宗旨。唯识学家认为世间一切现象的存在皆是我人心识所显现的影像,故曰“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因为心识具有识变的功能,且此种功能,非局限于自身,而是交遍法界。我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及至意之所思,包括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皆为诸识所变。诸识所变的对象有二:一是自身,二是客观世界。然客观世界也是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因此《解深密经》曰:“若彼所缘影像,即与此心无有异者,云何此心还见此心?善男子!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虽说此心似乎有所取、有所见,而实无少法能见少法。这种自心还见自心的认识论,说明心识所缘的只是外在客观事物的相似境,其是认识的相分。这样,依于人的认识正确与否,而有种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唯识学派“一切唯心造”的理论,特别强调作为生命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生活的环境与生命的表现形式,都是随着我们内心世界的美丑而展现的。因此《大乘心地观经》云:“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染故世界杂染,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

唯识学以“心”决定众生苦乐升沉,乃至国土世界染净的关键。因此其重视心识,不重视客观世界。因为有情的存在和延续,众生的烦恼与痛苦,都是由于有情内心的执著与染爱。再者,客观世界不能帮助我们解脱生死,真正的转迷成悟,转染成净,定要向自心中求,通过“心灵环保”的方式,才能达到转识成智。

而所谓的心灵环保,就是从人的心灵出发,建立环保意识,进而自觉地将意识转变为行动,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心理学家英格西认为: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陶静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真正的心理健康者,是那些能发挥自身遗传限度内最大可能力量的人,称之为“自我实现者”。这说明心理健康是从自我的内在出发而不是靠外在的力量。

正因“万法唯识”、“心净则国土净”,因此现代精神医学研究得出绝大多数的精神、心理疾患,皆是精神心理的主观因素所导致的。心理学分析,心理作用可引起生理变化,能将一个人心理作用的阴信息直观的转移到生理变化的阳信息,如杯弓蛇影,谈虎色变等等,乃至不良的心理状态也能引起生理性的疾病,如祖国医学提出的“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悲伤肺、惊伤肾”。由此可知,想要拥有健康的心理、生理,应从“心”下手。唯有“自治其心、自净其意”方是提升精神境界的钥匙,力达健康身心的开始。

二、善恶心所是修养身心的借境

站在唯识学的观点,三界不离自心,万法唯识所现。所谓的“识”,指的就是人们内在的心理活动与精神现象。唯识学把有情的精神分为眼、耳、鼻、舌、身、意及第七末那与第八阿赖耶识。前五识是五种外在的感觉器官,然此五种感官的见闻觉知,善恶的造作,是非的分辨,美丑的观感,自他的争执,全是第六意识的作用,它是八识中,作用最明显、最强锐的一个,也即是说整场心灵革命皆是建立于意识之上。而第七末那识是比第六意识更微细的心识,其恒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作种种颠倒分别,故我痴、我见、我爱、我慢恒常相应。第八阿赖耶识换成现代心理学的术语,即是潜能、记忆与自我,因此其又译为藏识,是世间万法的生起之处,是生命经验的储藏室,有情或沉沦生死或证得涅槃皆由之而起。

前八识是心之主体,作为心的主体,它们的活动不是孤立的,任何一种心理活动的产生,必然要有与之相应而起的心所,才能完成心的认识作用。所谓心所,《成唯识论》曰:“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故名心所。”此中的五十一个心所,也即是五十一种心理活动。唯识学详细解析这五十一个心所的目的,也就是要我们在了解种种心理状态后,以之作为修养身心的借境、维持、扩展、提升正常而善良的心理,缩小、摒弃、灭除异常且恶劣的心态。因此此中着重论述善恶两类心所与心灵环保的关系。

(未完待续)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