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金刚经研读之七十--佛陀思想的精华(三)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9日
来源:不详   作者:若知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我们再来看看,以毕生投入禅行旅的上白下云老禅师于般若经钻研所获的心得。

老禅师说:〝盲然则茫然,不盲则不茫,有眼无根见,茫然无异盲。见见而性见,无盲亦无茫;行者常静虑,寂然透体光。〞

这是主张修行者要常常从事止观静照的工夫;既然〝见〞为问题之源,那就要面对〝见〞去做深入的认识和研究。从根见、见见到性见,这是探本寻源的方法,所以强调〝无不是没有〞。

佛法既然不离世间觉,佛法既不是武器,世间法也不是敌人,因为佛法是探讨一连串的为什么,并且要能化解一连串为什么;佛法是如何从世间的问题现象中出离的,是突破世间的对立,而完成绝对的饶益的;要如此,便要深入作般若的观照。

心经云:〝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主张面对五蕴去作止观调理,五蕴的内容是什么?

其实五蕴──色、受、想、行、识的完成,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我〞,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五阴即五蕴);所以说〝五蕴即我〞,而且它的作用完成于刹那之间,通常这种显现可直接的反应,也可以说是道地的业的现象,而学佛的人都知道,业作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恶业得苦果,善业得乐果,还有苦乐不分明的无记果;依着这些业作,出入于三界六道的轮回中,所以必须面对自己去作观行,作一种谛审深察的内照思惟,才有办法改变、突破,转业而成道;这一种内照思惟,其实就是一种禅定思惟修的工夫。

老禅师说:〝禅定不是盘腿昏迷,更不是灰身灭智;习定的人,最忌耽着空境, 意念亡失,禅定在调理散乱的思绪,维护正念。

简单的说,禅定修养在奢摩他,要止于一念,去作研究、分析、认识;禅定理念在毗婆舍那,要观照菩提,必须要做到察觉和返照〞,这便是老禅师的止观法门。

这止观法门是一种实用止观法,从世间法的自我修养,到出世间的了生脱死,由浅而深的都涵盖在其中。

老禅师对学佛者曾提出一个“学佛的方程序”:

〝当分别心生起来的时候,不要一味地去计较执着,先去认识了解,进而有所发现,久而久之,必然有所突破。〞

于止观法门中,则提示:于五蕴的想、行二蕴之间,建立起间隔,即可改变原来的〝受〞,而使〝想〞提升为〝非想〞。

此方法使行者面对色尘缘境的当下,即可转业成道,不致随业再造业。

老禅师曾说:〝如何明心见性呢?唯有修心养性。〞

又说:〝五蕴的调适,在作自我意识的修养。依于外缘,而有色蕴的发动(色),色心相应而启动感受(受),人的思想是因感受而运作(想),然后进行内在行为的策划(行),最后形成意识的结果(识)。

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便是依此色受想行识的作用而定型的,种种的自我意识──基于这种次第,所以便可以利用想、行之间的关系,藉禅定的修养,于中建立起间隔的缓冲,作想与行的调适。这种修养的用意,主要是因为:

当一个人自我的〝想〞尚不成熟之前,先不要发动〝行〞,以禅定的工夫加大想与行之间的空间。因为五蕴的作用常常是一气呵成的,迅速无比,所以经常处在业作中;想、行之间若能建立起间隔,〝想〞的思绪有了筛拣的机会;修养的妙诀就在这里。

老禅师更清楚的说:〝禅定是为了调理纷扰,以身静、语净、意不乱,为修养的要旨;因为身、语的行为,源于意的作用,意源于心的主宰,心的力源全归无始的过去所造之业;因此,禅在静虑,定在不乱,藉禅定的修养,调理身、语、意的偏邪犯错。〞

由此可见,运用得好,受用无尽。所以老禅师说:〝要明心见性,先要修心养性。〞因为要明心见性才能发挥般若的修养!

什么是般若呢?在《禅的语丝》中说:〝般若是慧,慧要藉智而显;阇那是智,智就是知识经验。运用既有的知识和经验,使之发挥有饶益性的价值,那就是般若。因为禅的旨趣,要于实相中,掌握绝对的饶益性,亦即是确切地,面对任何的现前,不为过去的事而懊悔,不为未来的事而编制,唯独把握住每一个现在。如此必然的,过去不会空白,未来可以安心。〞

这就是参禅明心所获得的饶益。

老禅师用浅明的话告诉我们:

〝智,梵语是阇那,举凡一切的知识与经验都是;慧,梵语是般若,运作知识与经验于现前,使其成为力量,化解问题,结果所得是肯定的饶益。〞

〝所谓般若运作于善巧之时,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契应时空,利乐众生,权宜方便,圆成饶益性的功德,所行者即是菩提大道。〞

怎么去呈现般若的力用呢?我们前面曾提到,般若的修养,心量要如虚空。老禅师说:

〝究竟空,在探讨理与事发起的因缘法则,以及形成的因果关系所涉及的有、空之法,以究竟微妙甚深的方式,展现行者的般若波罗蜜的修养。〞

所以老禅师说:〝修行办道的人,不要一味地在乎别人说些什么,必须冷静地考量自己正在做些什么!〞

这是老禅师主张把佛法的知解化为行动,活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证明。

更说:

〝修行的人,若欲不伤害他人,同时也要保护自己,首先学着,不将自己的痛苦与快乐任性地加之于他人身上;其次是,修养自己的受、想,远诸色尘缘境,别让它发生情识作用,因为情识作用肯定都是业;务期从自我所起的受、想,转变为道我的“非”受、想,而后在时空中恒久的精进,以至入于觉道的“非非”受、想,方称是个真实的修行人。〞

所以说学佛即是学智能,而且是突破,也就是有了智能,才能出离色尘缘境,化解问题,远诸烦恼;也就是具足觉悟的能力。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