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金刚经研读之九十四--不变的本体(三)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9日
来源:不详   作者:若知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经文一开始,是佛陀对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说法。

  金刚经的这一会,是大般若经中的第五百七十七分,是属于第九会;地点是在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舍卫国在中印度,以城为邦,所以舍卫城就是舍卫国。这个城多富饶宝物,它的来历是曾经有仙人住在这里,所以地灵人杰,是一个好地方。舍卫国这个时候是波斯匿王在位,舍卫国有一位豪富,须达长者,这位长者乐善好施,尤其喜欢帮助鳏寡孤苦无依的人,人家就叫他〝给孤独长者〞。

  给孤独长者有一次到摩羯陀国王舍城去,摩羯陀国的频婆娑罗王这个时候已经皈依了佛陀,正大力提倡佛法。佛陀曾经在灵鹫山上说法,灵鹫山简称灵山,灵山就在摩羯陀国里。给孤独长者于因缘之下,他就听闻了佛法,满心欢喜地皈依了佛陀,并且打算在舍卫国找一处清静的林园建精舍,邀请佛陀到舍卫国去弘法,佛陀答应了他,他就欢欢喜喜的回到舍卫国去着手进行这件事了。

  什么地点最适中呢?必须离舍卫都城不近又不远,太近怕喧嚣,太远又不方便修行人托钵,有什么地方最合适呢?结果打听到,只陀太子有一处非常好的林园,地点正适中,不近又不远,给孤独长者便去拜访只陀太子,说明来意,想要买他的林园来建精舍,供养佛陀来舍卫国弘法。只陀太子的林园规模不小,据说有八十顷地,东西向有十里长,南北量可以走七百多步,林木高大茂盛,林园殊胜,最适合建为修行人的道场。长者表明了要买地建精舍来供养佛陀,只陀太子知道,长者一向乐善好施,对金钱是不会吝啬的,如今要买林园建精舍来供养佛陀,这可不同于平常济贫的善举,而这片林园又不是一个普通林园,只陀太子又不认识佛陀,不知道须达长者何以如此恭敬?怎么开价钱呢?于是半认真半开玩笑的说:〝这地很值钱,如果你能够把林园的地用金子舖满,而且厚敷五寸,我就卖给你。〞条件是开出来了,但这简直是刁难嘛,这是很大的挑战。

  第一个考验,须达长者是不是真正具有这个财富?他会不会知难而退呢?

  第二,地价这么高,须达长者真有这份虔诚,他舍的吗?

  结果这些都是多虞,须达长者是有备而来的。于是,须达长者开始运金像运砖一样地来厚敷园林,这不是受了佛陀真正伟大的感召,是什么?

  只陀太子不由得也被这份虔诚和恭敬心所打动了,就对长者说:地是卖给你了,但是树还是我的,就这么办吧!你捐地,我捐树,我们合盖精舍来供养圣者吧!

  所以后来佛陀就把他们合捐的这个精舍叫做〝只树给孤独园〞,只树是指只陀太子的树,给孤独是须达长者的别名,这地方就是有名的只园精舍。据说精舍的蓝图是舍利弗设计的,共有一百二十院之多;有多处的厅堂,可供佛陀说法以及僧人集会、议事、布萨、羯摩来用,还有寮房 ─ 僧人的起居卧室,斋堂─ 托钵回来之后受供的地方以及储藏室、浴室厕所等等,一应具全,这是佛教史上的美谈,十分让人赞歎。可惜只园精舍随著佛教在印度的没落,没能够受到保护,二百年后就被人破坏,毁于大火,后来曾经一度修复过,但一百年后又遭到异教徒之摧毁,终于湮没,使这个佛教史上的感人盛事终于成了一页灰飞烟灭的传闻,十分可惜。

  比丘庠序,威仪齐整,列队而行,次第行乞,行乞七家,如果不得食,必须空钵而返,自行检讨忏悔;因为他们不煮食,是以乞食来疗养色身,以色身来修行办道,成就法身。绝非像今天的化缘方式,不管白天晚上,是时非时,合不合宜,都站在大马路边,或者是集会的公共场所,还有的甚至就坐在路桥的当中,向过往的行人募化金钱,完全失去了当初佛制比丘托钵的意义了。不仅有碍观瞻,同时遭到质疑,造成讥嫌。

  我们有幸出家,为的是请佛住世、请转法轮,只要是护持正法的佛弟子,我们都要在教上法上用功,依教如法去行修,绝不能够依著自我意识去行事,让清净庄严淡泊的僧人形象受到毁损。至于在家居士朋友们,如果你看到了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干卿底事?随他去!〞千万别妄加批评,或者你就以恭敬心、平等心作些许〝供养〞,只要不致助长此风,就没有因果关系,因为真正于道上用心者,他是不可能有那么多闲时间的。

  云公上人教育僧人,规定不许化缘,不许攀缘,不过为了帮助我们做自我的观照、自我调理,曾经做过这么的规定:凡新受戒回来的比丘、比丘尼,可以携一个小引磬,到山下去化小缘,只要一元钱,多的不要,即使别人多给你,你也不要,只要一元;在这么一个前提的原则下,可能你会遭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缘境,就在这些缘境当中,必须要去返照自己,看看能够发现什么?这是很好的一种自我训练。

  金刚经的这段经文,清楚的保留了原始佛教时代,佛陀跟弟子们生活的色彩,就这么简单。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佛陀在舍卫国的弘化,度了无数的人。不仅只陀太子,就连他的父亲波斯匿王也归依了佛陀。佛陀在只园精舍说了很多重要的大乘经典,比方《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为楞严经,就是在只园精舍讲的。里面波斯匿王提了一个问题,佛陀引他体会到:自己本有的一种能力是恒常长在而不变异的。波斯匿王未皈依佛之前,听过外道说法,如今听闻佛陀演说法义,对外道提的〝人死如灯灭,名为涅槃〞的说法提出疑问,不知如何破解,提出来问佛陀。佛陀就举例,而后慢慢引他了解。

  佛陀先问他,你的色身,也就是血肉之躯,是金刚不坏身呢?还是会变坏?

  波斯匿王回答:〝我今此身,终从变灭。〞我这个肉身,最后终究会随著时空变坏而消失。

  佛陀就问他〝汝未曾灭 云何知灭?〞你没经过,你怎么知道会变灭呢?

  这下引发波斯匿王思考著回答,从小到现在六十二岁了,我体会到色身是无常会变坏的,虽然这无常身还没有灭掉,但我观察发现到,我现前的念念迁流、刹那变化、新新不住,就像火烧木头一样,再多,也会渐渐的烧毁掉;让我知道,我的色身,必然的有一天也会这样子耗损灭尽,佛陀肯定了波斯匿王的体会。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