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金刚经研读之八十五--自我转化的关键(四)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9日
来源:不详   作者:若知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因为有业,所以永远处在生死轮回之中,不得出离。佛法中有道理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出离轮回,只不过我们先要认识,造作的根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先看五蕴是怎么形成的?

  当我们的五根跟外面打交道的时候,接触的刹那,我们心识的反应──包括色受想行识五个过程,作用完成于一瞬间,它就有了一个结果。比方我们看到一朵红色的花或者是白色的花,那是一朵什么花呢?当我们看到的同时,你几乎就能够确定,除非你不认识,叫不出它的名字来,但是感受还是存在的,这反应是在根尘接触的刹那间就完成了。看到花的同时色蕴就形成了,就像照相机你已经按下了快门,你已经把影像摄进来了,只不过相机是物质体,它的影象是固定的,我们的心识是种精神作用,它是变化的;所以色蕴形成之后,它会随即生起感受、想法、取舍对策和完成一个结果,这就是受、想、行、识,只是这是很快的连锁反应。

  比方红色康乃馨和白色康乃馨,它们代表的意义不同,所引发人的受想行识也不同。当五月母亲节来临时,你想买康乃馨,你的选择不会是犹豫的,你的选择和所作出来的决定,必然完成于一刹那,实际上它是包含了色、受、想、行、识的过程,只不过作用非常的快,你察觉不出来。

  如果你学佛了,而且你学过千佛山的止观法门,那你就知道,自我的调适和五蕴的修养,以及五蕴的内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五蕴的反应是非常快的,常是色蕴一形成,马上就到识,就到了结果。如果我们接触的色尘缘境是物质体,还没有多大关系,因为你对它生气,它不会回应你,就像你踢球,球会让你踢,球会任你踢。可是偏偏我们所面对的是人还有事,所以我们的反应就会牵连著别人的反应,而有反应就会有造作,造作就是业,于是形成种种好的、不好的纠缠不清的现象;就像恩情与债务,都成了结上加结,永远解不开了。

  以佛法来讲,业因结成业果,业果又潜藏著新因,永远就这么纠葛不清,生死轮回。所以学佛要学的是佛陀觉悟的道理与方法,也就是,转化无明成智能,当我们面对人与事的时候,才可以从作不了主到作得了主,关键就在必须要转化那个自我,使每个当下都作得了主,不再造作,才可以出离业的轮回。

  当面对顺境的时候,也就进一步会去认识,而不致一味地执著。因为好的你执著它,它会形成一种善报的现象。比方帮助人,好比布施,施必得富,或者将来往生天道,但都仅只是善报而已,其实还是处在生死轮回之中,行善必须舍,才能完成无相的功德;所以《金刚经》中提到“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因为即使这一生我们所作好的多,来生到天道去,可是我们还有过去世无始以来的造作,我们不知道自己曾经造作过什么?所以即使天道受报完了,还是会依于以前造作的不好,沉沦到下三道去。所以经里面告诉我们:〝一失人身,万劫不复〞,那是很可怕的。

  我们曾经谈过,佛陀为度化他的亲弟弟难陀,曾带他到天上去,难陀知道自己以后将受天报,乐不可支;接著佛陀又带他到地狱道,看到一处空油锅,却是未来自己的受报处,于是憬醒了,其实这是佛陀的慈悲。藉著难陀的例子,也让我们后世人能够了解一下业的情况,可以返照一下自己,我们如果能够掌握住一个道理,比方掌握住自己的心,那我们就有出离生死轮回的可能,有这样的机会。

  所以〝根闻〞之后,就要谈到〝闻闻〞,还有〝性闻〞。

  〝闻闻〞关系到我们的五蕴,也就是自我意识造作的范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刚刚已经提到,五蕴的反应非常快,常是一气呵成的。如果没有做过自我的调适,那我们的反应常常是这个样子的:好的、喜欢的就很乐意接受,不好的、不喜欢的就排斥、抗拒;遇到人与事也是一样,好的就欢喜,不好的就率性表现,这是人依于强烈的自我很直接的一种反应。

  然而学佛就有一个下手的方法,当然世间法也谈修养,只是那个修养不容易,要靠岁月的累积,饱经沧桑,才会形成为人生的智能。比方孔子说的,人至七十,始从心所欲而不踰矩;这是很通达的一个境界。

  可是以佛法来认知的话,这个境界很自在很通达,没有错,但是这只是世间法,而他还是一个〝人〞,即使他已有这修养,他要经过人生七十年的光阴,然而于生命的究竟无所体认,无法出离轮回生死,所以还是在六道众生当中,顶多能够过得〝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如此而已。

  而佛法告诉我们,生命不止只有这一世,它是生生世世不断的,而且我们未来的生生世世,也是要依于我们无始以来的生生世世的业去轮回的。我们人常常对自己所看不到的会不太在意,而佛法呢?它就是要让我们能够去认识这种种的现象,认识生命的真,这不仅仅对我们自己有帮助,同时对别人也有帮助。

  佛法中告诉我们︰人身难得,并且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所以我们要珍惜人身,听闻并且学习觉悟的道理。否则古人不会说:〝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一只小蚂蚁,经过七世佛的世代,还是一只蚂蚁;七世佛可以说是一个无量亿阿僧只劫长久的一个数字,蚂蚁经过七位佛,牠还是一只蚂蚁,无缘得度。这是提醒我们:有更多的众生依然在受苦,在沉沦当中。

  所以佛陀慈悲,以他圆觉的智能,帮助我们去看清楚世间种种的现象,兴发我们原所具有的觉性,以荷担如来家业;而不是止于说自己活得好而已,修行绝不是自私自利的;必须深体佛菩萨的怀抱──佛菩萨的慈悲的怀抱,像佛菩萨一样去覆护众生,如母护子一样的心境。像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像普贤菩萨,虚空界尽,我愿无穷尽;都是那样的深厚、伟岸和浩瀚,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