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端午文化与屈原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13日
来源:中国汨罗网   作者:刘石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摘 要:端午文化源于农耕文化。端午节是我国最古老的全民疾病防控日,全民健身日和全民公休日。春秋以后,随着一些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屈原的出现,使这一节日的文化内涵得以提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为各地区,各民族所认同。改革开放以后,又赋予了新的使命。

  什么叫端午文化?换言之,就是端午习俗。当一种习俗,随着历史的积淀,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须,以至影响人们的生活、思想、乃至社会发展时,这种习俗也就形成了一项独有的、独特的文化现象。“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在阶级社会中,又具有阶级性,同时也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又形成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1〕端午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以致对人们生活、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正是如此,随着历史的发展,正在日益扩大和深化。并在其特定的社会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不同的时代,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功能。毋容讳言,也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笔者不揣浅陋,欲借此机会陈述己见,以就教于各位大方之家。

  端午文化的起源,有数字崇拜说,龙的节日说,夏至延伸说,防病禳灾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屈原说,纪念曹娥说等等,近年来已作了很多探讨,在这里也无须重复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的端午习俗也各有特色,因此,所表现出来的端午文化也各具千秋,但其功能无外乎以下几点:一是却病禳疫:五月盛夏,酷暑来临,五毒(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有的地方无壁虎有蟾蜍)等开始活动,地气上升,各种病菌大量繁衍滋生,疫病增多。进入各种流行病的高发期。先民们为了防治疫病,大量采集艾蒿、菖蒲、兰芷、金银花、板兰根、淡竹叶等中草药晾干以备用,(因为夏历五月,这些中草药正是成熟期,药效最佳)并将艾和菖蒲悬挂于门窗(这也是晾晒的一种形式,待晾干后人们也是要收藏的),有民谣曰:“荒坡艾叶喷喷香,溪边菖蒲伴石长。青烟剑叶能驱疫,岁岁端午站门岗。”“站门岗”就是为了防止疾病的侵入。调制雄黄酒,抹于小孩额头,洒于房前屋后以防蛇蝎。沐兰汤浴等,是各家各户的“禳疫”行为。还有集体的“禳疫”行为:端午节前后“五瘟庙僧令人曳车作龙舟状,列五瘟神像,……遍游街衢,人皆剪衣带少许,投钱朱中施之,俗曰送瘟船。”〔2〕至今流行于湖北大冶长江南岸西塞山脚下道仕袱村的端午神舟会,便是集体“禳疫”的典型代表。可以说端午节是我国最早的疾病防控日。二是祈求丰收: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科学极其落后的古代,自然现象操纵着人类的一切,人类的生存完全依赖于大自然的恩赐。对于大自然的现象,人们又认为一定有某一种威力无比的神灵在操纵。比如,我们的先民不知道风雨雷电何以形成,认为是龙在主宰,五月又是江河涨水季节,人们便划龙舟娱龙,包粽子祭龙,为的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实际是原始的农耕文化的体现。三是祈求平安:古时以舟为主要交通工具,在行舟过程中,常遇狂风巨浪,导致舟覆人亡,人们认为这也是龙在作祟,于是在端午节要祭龙以求行舟平安。在汨罗江下游流传着这么一则传说:这一带钟、周、李三姓人口众多,他们联合造了一条能容60多人的超大型、装饰华丽的龙舟。这一年农历五月初一,这条龙舟与其他龙舟在汨罗江上操练,突然,在风平浪静的情况下,这条龙舟突然沉入水底,其他龙舟和渔船千方百计抢救、打捞,一直打捞到五月初五,仍一无所获,就连本应浮在水面的鼓,也沉入江里不见踪影,只听得江底传来隐隐约约的锣鼓声,正在大家愕然不知所措时,岸上走来一位须发皆白、飘然若仙的老者,告诉大家:“你们划你们的船吧,不要找了,那条船被洞庭龙王爷收去了。以后你们划船,都要先敬龙王爷,就会平安无事的。”所以,洞庭湖沿岸,龙王庙比比皆是,凡舟船外出,都要到龙王庙祭祀龙王,祈求保佑行船平安。四是全民公休日:不分南北和民族,端午节都要休息,出嫁女都要带夫携子回娘家。“云南哈尼族的五月五是农业节日‘牛歇息日’(牛纳纳)。这正是春耕大忙之后,牛辛苦了,家家用紫泽兰草煮水做紫色的米饭,先祭祖敬神,又将敬神的鸡肉、紫饭喂牛。”〔3〕连牛都要休息。汨罗江一带流传着“牛歇谷雨马歇社(社:当地方言读shà),人不歇端阳惹人骂。”这里的牛是谷雨节这天休息,马是逢社日休息,人则在端午节这天,不论多忙多勤劳的人,是一定要休息的。可以说端午节是我国最早的全民公休日。五是强身健体:端午节前后,南方划龙舟、洗端午澡(到江河游泳)、踏青。北方赛马、摔跤、射箭、荡秋千、跳跷板等。內蒙古呼伦贝尔一带的牧民,则在五月初五这天结伙上山举行打猎比赛,下午进入高潮,各显其能,扛着各自的猎物回归,猎物丰厚者被尊为英雄,此地的端午节是为“猎日”。狩猎是古代一项体育运动。因此,端午节也是我国最早的全民体育节。南北的差异,在端午节俗中也有所体现,比如湖南汨罗一带有抢龙水之俗:即端午节天亮前,各家各户都抢着到汨罗江挑回一担水倒入水缸中,谓此水有却病强身之功能。而北方很多地方都要在端午节前一日将家中的水缸注满,端午节这天是不能取水的,他们认为这一天的水有毒气。你看,同是水,南北就有如此大的差异,但无论是南方的抢水也好,北方的避水也好,目的却是一个——防病禳疫,真是异曲同工。不同的民族也有差异,如“四川西部的羌族在五月初五不吃粽子,但孩子们戴布作的彩粽小香包,此包内装艾草、菖蒲,可以避邪。”“广西毛南族在端午不挂艾草而挂枫树枝叫避邪。”其目的也是一个——避邪。“东北、內蒙和新疆的锡伯族也有端午节,……也叫‘泼水日’。清晨,孩子们拿盆、碗互相泼水。”类似云南傣族的泼水节。〔4〕还有一项活动是南北共有的,这就是祭祀,南方主要是祭龙,特别是打造龙舟,自始至终有一套完整、神秘、庄严的程序。〔5〕北方的朝鲜族、满族则主要是祭祀山神和城隍神,祭祀的程序也大同小异,祭祀的目的也都是祈求平安,禳灾却祸,五谷丰登。〔6〕由此可见,南北地域的差异,民族习俗的不同,只是形式上的,其终极目的,基本上是一致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科学极不发达的古代,先民们出于功利的目的,按照各自生活的地理环境、生存条件逐渐产生,又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根据各自的需要形成的。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最原始的文化之一。我们估且把它称为端午文化的原生态。端午文化的元素要点,是谁也点数不清的。可以说,端午文化是一台民族文化的“交响曲”。

端午文化的上述内涵,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随着一些人物的出现,在一些地方产生了变化。比如伍子胥、屈原、曹娥等。春秋时伍子胥因谏吴王灭越而被吴王夫差赐死,并将尸体装在皮革里于端午节这天投入大江,吴人感念伍氏的忠贞,便将端午节献给了伍子胥,在吴地,端午节及其习俗如划龙舟、食粽子等从此就成了纪念伍子胥的节日和习俗,2005年端午节,苏州还举行了公祭伍子胥大典。战国时屈原亦因忠于楚国,主张联齐抗秦,革除弊政,而被亲秦派的佞臣们诽谤陷害,楚王听信谗佞,将屈原流放江南,导致屈原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以身殉国,楚人怀念屈原忠君爱国,情系故土,为民求索的伟大精神,便将端午节及其所有习俗献给了屈原。传说伍子胥成了涛神,每到端午节吴越人民都要祭祀他。越地曹娥的父亲曹盱是一位专司祭仪的巫师,东汉汉安二年(143年)端午节在祭涛神时,曹盱落江身亡,曹娥亦跳江殉父。从此越人在端午节迎伍君,祭涛神的同时也要纪念曹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一带,“传说成吉斯汗一次在外出打围时,马惊受伤,后死于五月五日,故每年以此日为猎日,上山‘打围’,纪念成吉斯汗。”〔7〕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纪念伍子胥也好,纪念屈原也好,纪念曹娥也好,纪念成吉斯汗也好,亦或纪念介子推、纪念越王勾践、纪念苍梧太守陈临也好,都不是端午文化之源,而是端午文化之流。这个“流”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楚地祭祀屈原而不祭伍子胥,古代在吴地祭祀伍子胥而不祭祀屈原,江南水乡也决不会在端午节祭祀成吉斯汗……。在上述这些人物中,无疑属屈原的影响最大,屈原这个端午文化的“流”,也就渐渐地变成了端午文化的主流,以至很多人误认为端午源于屈原。所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常德有“屈原港……,今土人五月竞渡,薄暮散船,必唱曰:‘有也回,无也回,莫待江北冷风吹’。”南朝宋•刘敬叔撰《异苑》载:“粽子,屈原秭始作,五月以竹筒贮米,投水祭屈原,后人或以之祭祀祖先。”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稍后宗懍《荆楚岁时记》亦载:“五月五月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萧放先生详尽地考证了端午的“源”与“流”之后说:“屈原在楚地很早就被视为水仙,立祠祭祀。在南北朝时代,因时势的关系,屈原的形象日益崇高。……南朝荆楚地方将悼念屈原的活动结合到五月五日的节俗之中,这是中国端午节转变升华的重要动力。……由于屈原传说的加入,南朝之后,……端午节的主题发生了重大变异。”〔8〕 《隋书•地理志》亦载:“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诸郡率然。”唐•范慥《竞渡赋》载:“因汨罗拯溺之事,为江汉载浮之戏,以娱黎庶,以穆风俗,故岁习而无亏尔!”“汨罗拯溺之事”当然是指屈原投汨罗事。可见到隋唐时,端午为纪念屈原已是“诸郡率然”。明嘉靖安徽《池州府志•卷二》载:“端午龙舟竞渡,小民乘楚俗,吊屈原余意……。”明弘治福建《八闽通志》载:“竞渡,楚人以吊屈原,后四方相承,遂为故事,闽俗尤重。”清乾隆贵州《玉屏县志•卷三》载:“端午,插艾叶菖蒲于门……,即古吊屈原之遗意也。”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载:“龙船上供太子,不知何神,或曰屈大夫,楚之同姓,故曰太子。”扬州是吴之故地,也不言纪念伍子胥而谓纪念屈原。《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端午部汇考》引《浙江志书•金溪县》称:“自汨罗竞渡,相习成风,人无异俗。”浙江是越之故地,也不言竞渡为越王勾践和曹娥,而言汨罗,此俗为谁,不言而喻。清•麟庆《鸿雪因缘图记》载:“天津府……癸卯(注:即清道光23年,1843年)五月初四日,余过楼下,见龙舟旗帜翱翔……。因思三闾大夫以谗被放,五日投汨罗江,至今群争吊挽,何忠爱之感人耶!”“在台北士林区州美里,有一座主祀屈原的屈原宫,每年端午,都有信徒带着粽子去祭屈原。”〔9〕类似记载,还可以在各地方志和有关史料中找出许多,在此不一一例举。“迄今为止,流传久远,影响最大的是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之说。”〔10〕可见在诸多影响端午文化的因素中,屈原是影响最大、最深远、最为广大人民接受的因素。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屈原的爱国精神为全国各民族所接受,由此也可见爱国是不分民族,不分地域,不论时间先后的。从屈原殉国后,端午文化的內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其意义得到了大幅度的升华。突出的有以下几项民俗內涵的变化:

  划龙舟:原初之意是划着龙舟娱龙、祭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行舟平安,却病禳灾。自屈原殉国后,逐渐演变成龙舟竞渡,抢救屈原。其形式也由“划”而变为“竞”,以争得上游为荣。

  插菖蒲艾叶:原本是晾干备作医药用。屈原以后,其形式未变,內涵却变成了纪念屈原,其民谣也变为:“五月五日午,屈原骑艾虎。手持菖蒲剑,驱魔归地府。”反映了人们对屈原的崇拜与爱戴,对邪恶奸佞的憎恨。

  屈原还成为了人们期望的守护神,因为“驱魔归地府”这个“魔”,不单指奸佞,同时也指病魔。但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一书则说:“在湖北大冶,屈原甚至被当作瘟神送走:‘五月十八日送瘟。纸作龙舟长数丈,上为三闾大夫像,人物数十,皆衣锦绣彩缯,冠带器用以银制,费近百金,送之至青龙堤焚之’。”〔11〕阴氏和许氏在这里把人们的意思领会错了,据湖北美术学院陈日红先生《端午送瘟神》一文记述:“在道仕袱所在的长江岸边,有一座庙宇——屈原宫,这是扎制、供奉神舟并举行一系列祭祀活动的场所。……庙堂中央的高低座架上供奉着屈原、张元柏等40尊纸扎神像,屈原塑像与观音像分置于两侧。”同时供奉的还有“杨泗、伞师、千里眼、顺风耳、……圣母”等〔12〕,五月十八日都要被烧掉。照阴、许二氏之说,这些神岂不都成了瘟神,恰恰相反,这些神在人们的心目中,都是人们安全的守护神,由此可见,屈原也成了人们期望的安全守护神。

粽子:本是祭龙的祭品。屈原以后,演变成投入江中供鱼虾蛟龙食用,以免伤害屈原的遗体,进而演变成祭祀屈原的祭品。

  祭仪:水乡祭龙,祭天师(钟馗),北方祭城隍神,祭山神,还有的地方祭天,都有着一套完整的祭祀仪式,屈原以后,人们也把这套仪式献给了屈原,在汨罗是在屈子祠內举行,因为屈子祠又称汨罗庙,所以这种仪式也叫“朝庙”。屈子祠屈原祭典已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其他许多地方是在江边举行这种仪式,称为“祭江”,实际也是祭祀屈原。相反,其他一些祭仪(如汨罗江畔制造龙舟的一系列祭仪)已日渐式微,甚至消逝。以上五项端午文化內涵的转变,可以说是公认的。在汨罗则端午民俗全部是纪念屈原的。

  谈到端午文化这种内涵的转变,人们自然会想到汨罗江,因为这种转变是从汨罗江肇始的,也因为汨罗江得以流播的,汨罗江是端午文化的载体,端午节是汨罗江的文化符号。除上述五项习俗外,汨罗的所有端午习俗几乎都与屈原有关,如扯龙须、踏青、洗端午澡、女儿回娘家、芝蔴豆子薑盐茶、龙舟宴(俗称八大碗)、文章会等等。〔13〕汨罗江承载着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承载着纪念屈原的重任,默默地流淌了两千多年,逐渐流向全国乃至世界,为世人所公认。汨罗江也因为端午文化和屈原而闻名遐迩,为世人所想往。所以,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说,汨罗江是“蓝墨水的上游”。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上游”的源头就是经屈原提升后的端午文化。

  端午文化内涵的提升,产生的力量和效果无疑是巨大的。第一、提升了全民的爱国意识。屈原的诗歌必竟是“阳春白雪”,屈原的思想也是“上层建筑”,属意识形态领域。屈原的爱国思想和华丽的诗篇,提升了端午文化的內涵,反过来,端午文化也向平民大众传播了屈原的爱国爱民的思想,拼搏求索的精神。如今,一讲到端午节,人们便知道屈原是在这一天为国为民而投江自尽的。一讲到屈原,人们便想到端午节划龙舟包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和屈原已密不可分。一个节日和这个节日的习俗都是为了纪念一个人,这不仅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恐怕也没有第二例。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主要是屈原的爱国思想感动了世人。第二、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端午前后,全体国民都在为过好这个节日而奔忙,可以说大家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钱往一处花。特别是龙舟竞度,高度地体现了炎黄子孙的团结、拼搏、必胜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永不服输的英雄气概,协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三、创造了一个永不枯竭的诗的题材。每到端午节,人们想起了屈原,人们从各自的经历,结合当时的社会,以端午节为题材,纷纷赋诗,抒发感慨,纪念屈原。从唐代张说的《岳州观竞渡》、文秀的《端午》,宋代梅尧臣的《五月五日》、欧阳修的《端午帖子》,到现代著名汨罗籍作家康濯的《咏故园端午节》,到当代许多端午诗作,形成了卷帙浩繁的端午诗词。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春节的春联,元霄的灯谜,清明的吊古,重阳的登高等,都涌现了大量脍炙人口、传诵千古的诗篇。可以肯定没有那一个节日的诗词有端午节日的诗词之多,端午诗词在浩大的诗词苑囿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何也?皆因端午有屈原也。1939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就将端午节定为诗人节,并于当年的端午节举行了第一届诗人大会,为什么会这么定呢?首先是因为端午节所纪念的屈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其次,这个节日是诗的节日。第四、因为屈原,使得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那以政治压倒一切的年代,人们深切地感到,节日文化日渐淡薄,以至在一段特殊的年代消逝殆尽。唯独端午节因为有屈原,才出现例外。既使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所谓“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人们食不果腹,每到端午节也要包几个粽子享享口福。那怕是“文革”十年,每逢端午节人们也要在门上挂艾插菖,调制一点雄黄酒……,没有那一个“文化革命的急先锋”说这是“四旧”,要予以破除。这种力量来自那里,毫无疑问也是来自屈原。否认端午节就是否认屈原,否认屈原就是否认爱国,否认爱国就等同于叛国,在那政治帽子满天飞的特殊年代,这可是弥天大罪。既使是“文化大革命”处于高峰的1972年,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按当时的政治标准,重新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将屈子祠、屈原墓例在其中,谁敢冒天下之大不讳去否定端午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步伐的加速,人们的生活方式日趋现代化,与此同时,传统文化却日渐式微,有的甚至消失,唯独端午文化却能得到发掘和宏扬。是屈原使端午文化更丰富,更庄重、更持久、更具生命力。

  毫无疑问,在端午文化以纪念屈原为核心的同时,人们并没有忘记端午文化的原始功能。特別是在乡村,在医药较为发达的今天,在端午节前后,人们依然要到野外采回菖蒲、艾蒿、夏枯草等备用,仍然用采于端午的艾叶煎水给新生儿洗“三朝”澡。仍然要调制雄黄酒抹于小孩额头、洒于房前屋后。在汨罗江畔,在有关龙舟的一系例赞词中,仍然是祝福与祈盼。龙舟“朝庙”前的所有活动,如偷主筋木、发木(开工)、各类祭仪、赞词等均与屈原无关。既使是在屈子祠举行的“朝庙”仪式,人们也要将自己龙舟的龙头取下放在屈原神龛前的香案上,让龙头和屈原同时接受人们的祭拜,这里包含着两重意思:一是祭祀屈原,二是祈求龙神保护。这就说明,在屈原之后的两千多年里,端午文化是以屈原文化为主导,端午原生文化为辅而共生的时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们欣喜地看到端午文化正从传统走向现代。首先是端午文化为繁荣经济所作的贡献:“龙舟搭台,经贸唱戏”,端午龙舟已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一项有力措施。以汨罗为例,每年端午节举办的汨罗江国际龙舟邀请赛,对带动汨罗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每年都能引进几个建设项目(今年龙舟节引进两个投资项目)。又如粽子,本来是家庭制作,自家食用或聩赠亲友。近年已发展成为一种商品,工厂化生产,上市销售。浙江“‘五芳斋’粽子品种从当初的两三种发展到近百种,2005年产量达到1.2亿只,销售额超过3亿元。”江苏无锡市帝业金星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粽子“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同,取得了持续的良好的销售业绩,创造出了单店日销1000盒的佳绩。”〔14〕龙舟制作也进入了市场,如许桂生父子创办的汨罗市九子龙屈原龙舟厂,生产的龙舟畅销全国各地,高峰时年产値近百万,不仅能为地方创造十多万元的利税收入,还能解决十余个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二是派生出一项体育运动。1984年国家体委颁发了《关于将龙舟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决定》,当年由国家体委主办,在广东顺德举行了首届全国“屈原杯”龙舟赛,参赛的有广东、湖南、湖北等12个省、市十四支龙舟队,比赛项目为1000米直道竞速。1985年成立了中国龙舟协会,制订了《中国龙舟协会章程》,并在湖北宜昌举办了第二届全国“屈原杯”龙舟赛,此次龙舟赛破除了封建迷信等旧的传统观念,首次设置了女子龙舟队比赛项目。从此,龙舟竞渡由民办、自发、无序到规范、有序,龙舟竞渡正式成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三是增进了国际交流和民族团结。1980年端午节汨罗举办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龙舟竞渡,吸引了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香港、法国、德国、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多名游客观光(1961年端午节汨罗龙舟赛也有前苏联和民主德国客人观光)。此后,无论是在汨罗或岳阳举办的历届龙舟赛,不仅吸引了大量国外游客观光,还有很多国家派出龙舟队参赛,我国也派出龙舟队参加国外举办的龙舟赛,从而增进了国际间的交流。少数民族龙舟队的参与,增进了民族的团结。毫无疑问,端午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拉动內需,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对增进国际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所起的作用,是其他的节日文化无法取代的。

  在端午文化得到大力宏扬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偏差和不足,比如近些年举办的龙舟节,过分偏重体育竞技,用的都是国家体委统一规格的龙舟,缺少了地方性、民族性、传统性和多样性。如何既组织好现代化的龙舟体育竞赛,又组织好传统的龙舟竞渡,是一个急需探讨的课题。又如龙舟的制造,近年使用了很多现代工艺技术,大大提高了效率,这无疑是可喜的。但同时也会使一些优秀的传统技能失传。如龙舟腻缝,现在使用玻璃钢,既简单又耐用,古老的用麻绒(或竹绒)打制桐油石灰腻缝的工艺就会渐渐失传,其实这种工艺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龙舟制作的工厂化,使一些传统的程序丢失等等。文化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前进的,端午文化也是如此,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注入新的元素,新的血液,从而使古老的端午文化更具生命力。如何使端午文化在注入新的元素的同时,又不丢失传统的文化因子,在利用端午节宏扬屈原精神的同时,也使端午文化的原生因子得以延续,特别是保护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原生的端午文化,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可喜的是,两千多年来,屈原的精神始终主宰着端午文化,今后还要长期主宰下去,因为屈原的精神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屈原精神不朽!端午文化永存!

  己丑岁仲秋于汨罗江畔

  参考文献:

  〔1〕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辞海》1858页。

  〔2〕〔11〕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第三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4〕〔7〕段宝林《20世纪中国的端午节民俗初探》,载《端午的节日精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版。

  〔5〕参阅拙作《神秘的龙舟制作仪式》,载《老年人》2009年第6期。

  〔6〕参阅拙作《汨罗端午习俗与韩国江陵端午祭探源与比较》,载《端午的节日精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版。

  〔8〕萧放《南北民俗的交融复合——端午节俗的形态》,载《文史知识》1999年第6期。

  〔9〕田哲益《细说端午》,台湾百观出版社1994年版。

  〔10〕李岩龄、韩广泽《中国古代诗歌与节日习俗》,台湾百观出版社1995年版。

  〔12〕陈日红《端午送瘟神》,载《端午的节日精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版。

  〔13〕参阅拙作《端午 屈原 汨罗江》,载《华人论坛》2005年第1期。

  〔14〕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第二届中国粽子文化节文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