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中国佛学中慈悲理念的现代价值探析——付俊亚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0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慈悲理念的哲学基础

(一)缘起是佛教的核心思想

《杂阿含经》曰:“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是缘起的本来涵义。“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这揭示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失而灭。佛教认为:人与世间万物有着重重无尽的缘起关系,宇宙万物与人类都是相互依存、同体共生、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互为因果。

佛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讲述了没有众生就没有佛的理念。佛教有个比喻:“佛是沙漠中一棵树,众生是沙漠中一滴水,没有了一滴水,就不可能有这一棵树”。这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缘起境界。佛教认为世间的所有一切都产生于因与缘的结合。此物同时也是另一物生成的因或缘,万事万物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

(二)慈悲理念是佛教弘法度生的出发点

《长阿含经·大本经》云:“以慈悲心故,为说四真谛。”《法集要颂经·有为品》也云:“如是佛世尊,一切智中师,慈悲为有情,广说真实语。”慈悲心是佛为众生阐说苦、集、灭、道四谛的内在动因,慈悲理念也贯穿在四谛学说当中。从三世因果关系来看,其他众生的某某在过去世可能就是自己的父母等亲人。这种人与人的密切相关性就是慈悲理念的出发点。

(三)从缘起论又推导出“无我”论

就人来说,也是由各种因缘聚会而生的,即生理的、心理的多种成分的组合,并没有一个真正的独立的自我存在,即“无我”。既然人不能作为自身的主宰,人生无常,毕竟空无,这就构成了人生痛苦、一切皆苦的价值基础。人有生老病死的痛苦、有欲望和追求得不到满足与实现的痛苦。这就形成人生的一种根本需要——抚慰痛苦,缓解痛苦、祓除痛苦。进而也就自然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心了。 

二、慈悲理念的思想内涵

(一)慈悲的含义

慈悲是梵语Maitri—Karuna的意译。“慈”是慈爱众生,给与快乐;“悲”是悲悯众生,祓除痛苦。二者合称为慈悲。简言之,慈悲就是“与乐拔苦”。佛教认为,慈从悲来,悲必为慈。一个人深刻感到自身的痛苦,也就能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产生悲情,自然由衷地衍生出对他人的同情。并扩展为对一切众生的、普遍的、平等的慈爱。慈与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慈悲相连,才能产生“与乐拔苦”的践行和作用。

(二)慈悲是佛教的根本

中国佛教极度推崇慈悲理念。唐代释道世在《法苑珠林》中说:“菩萨兴行救济为先。诸佛出世大悲为本。”中国佛教以诸佛、菩萨为理想人格的化身和学习修持的榜样,也以救度一切众生为最高愿望。菩萨都有大悲愿,慈悲济世,救度众生,不度尽众生,誓不证菩提,不成佛道,这也是中国佛教的主导思想之一。

(三)佛教的平等观

平等是佛教慈悲的思想基础。“平等”是佛教大力弘扬和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佛教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佛教的平等是指一切现象均平齐等,无本性、本质,乃至高下、浅深的差别。佛教主张人与人、人与其他生物之间平等。强调对他人、对其他生命主体性的尊重、关怀以至敬畏。所谓“然诸众生即上我身,众生与我等无差别”,就是从根本上承认他类生命的生存权。佛教还特别强调宇宙间一切生命的平等,不仅强调人与人、人与其他生物的平等,还强调人与佛的平等。所以宋代僧人清远说:“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最平等。”

三、慈悲理念的践行

中国佛教对慈悲理念的践行主要侧重于布施和不杀生两个方面。

(一)布施

佛教崇尚布施,认为布施具有无上功德。小乘佛教的布施有“财施”和“法施”两种。“财施”是指将财物布施于他人,破除自我的贪心和吝啬。以免除来世贫穷;财施分为外财施和内财施两种。外财是指钱财物品,即货币形态和物化劳动。内财是指知识、经验、技术、智慧、学说等,即非货币形态和非物化的劳动。“法施”主要是对出家人而言,即顺应人们要求,说法教化,或将自己礼颂功德回向众生,使人成就解脱智慧。大乘佛教在小乘佛教布施基础上增加了“无畏施”。“无畏施”是指急人所难,随时助人排忧解难,无畏施给人增强无畏的信心,使之面对茫茫人生之苦而无所畏惧,在修持解脱的漫漫长途上勇猛精进。

布施可使众生破除留存心中的吝啬和贪念,以便早日脱离生死苦海,到达涅槃的彼岸。佛教认为越是难以做到的布施,功德越大,并主张必须尽自己所能,满足任何人的任何乞化要求,包括布施自己的肢体。在佛教中,布施的最高境界是三体轮空,即要忘记自己、忘记施物、忘记受者。具体说来,就是要“施时不选有德无德;施时不说善恶;施时不择种姓;施时不轻求者;施时不恶口骂詈”(《优婆寨戒经》)。

(二)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践行——不杀生

不杀生是佛教“五戒”的首戒。所谓不杀生,是指除了人之外,所有有生命的动物、生灵都应当被保护、戒杀。佛教认为一方面依六道轮回转生的说法,一切众生曾互为亲属。如《梵网经》上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无小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世俗伦理关怀。另一方面,是万物一体的观念。万物一如,彼此平等。所有的人、所有的生物乃至山川河流、矿物土地,都是在一个共同的天地中生存着,相互协同进化着。人不过是宇宙万物中的一种,并且和其他事物一样,均由因缘和合而成,不具有特殊的珍贵价值。所以,人类应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万物,以慈悲的心情去善待万物。因而,人们应该尊重生命,戒杀护生。

四、慈悲精神的现代价值

中国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而作为中国佛教根本理念的慈悲理念,对现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有助于人们提升道德境界,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慈悲理念鼓舞着人们用赤诚的爱心、慈心、同情心、恻隐心和怜悯心去关爱众生,关爱宇宙万物;以慈悲柔和的心怀去体谅、帮助他人;去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它有助于引导人们从自我狭隘的天地中走出来,正确对待物欲,摆脱各种精神困扰。重建精神家园,安顿自我并提升自我,从而在心灵深处培植一种公平、公正、健康的心态;培育一种善良、理智、从容的生活态度;培养一种能够适度克制欲望、充分发挥爱心的道德情操,从而有助于人们提升道德境界,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

(二)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慈悲理念有助于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根据佛教教义,个人产生烦恼和痛苦的根源就在于不懂得“无常,无我”,因而产生“常见”和“我见”,并执著于“人我”和“法我”,无法获得解脱。用慈悲精神来引导人们,使人们在对社会和其他人的无私奉献中,勤勉精进,永不懈怠,才能断除烦恼,消除“我执”、“我见”,增长智慧,才能最终达至觉悟。生命的觉悟并不是离开世间而去追求另一种不同的境界,而是要普度众生,利乐于情。也就是说,要达到生命的觉悟,只有在对众生深切的关怀与同情中,只有在对他人和社会的不断奉献中才能实现。而一旦真正觉悟了生命的真谛,就必然会去无私地奉献人生。可见,个人与自我的关系问题是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慈悲理念的弘扬。可以使人们真正懂得:造福社会和人民就是真正地造福自己,这是处理人我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关键。提倡慈悲理念,必将有助于发扬团结和互助友爱的精神;有助于实践无私奉献、济世利人、救死扶伤、扶危济困等美德善行;有助于社会公德的完美与职业道德的提高;有助于全社会的和谐。

(三)有助于生态平衡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佛教强调,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大自然的一切,包括山川草木、花鸟鱼虫,都相依为命,互为生存条件。倡导慈悲理念,倡导人们关爱自然,关爱生命,保护生灵,爱惜生命,爱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佛学的慈悲理念必将有助于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使人们在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前提下有节制地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从而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营造和谐的生存空间,有助于生态平衡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付俊亚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