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净土的教化对当前僧教育的启示——乾净
前言
佛教教育是关系到佛教未来整体发展的核心问题。印顺法师说过:“要想中国佛教能够真正发扬光大,对于宏法的人才问题,不得不认为是首要的问题。”台湾圣严法师曾说:“今天不办僧伽教育,明天就没有佛教。”办教育的重要性已成为当今佛教的共识。当前佛学院的教育虽然为佛教培养了不少人才,但与中国佛教界要求中的理想人才有着相当的距离,欲寻找理想教育技巧,还得回归到诸佛菩萨和祖师大德成功教育办学上。历代祖师大德们以他们的智能和悲心,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诸多宗派,为我们总结出了许多教育的方法和经验,这丰富的宝藏需要我们去继承它。净土宗经历代净宗高僧发扬光大,为佛教指出了奉行信愿行以往生极乐净土的具体途径,指出了净土之庄严殊胜和闻法增上之殊胜,指出阿弥陀佛圆满德行和高明的教学设计。阿弥陀佛方便契理契机的教法,使极乐世界的众生,人人都能安住清净的极乐国土,进一步修习定慧的解脱,恢复本有觉性,成等正觉。现代佛教肩负着改造社会、净化心灵、完善人格、解脱烦恼、趋向菩提的重大责任,极需藉阿弥陀佛的教育理念为导航,以阿弥陀佛教育的方法、精神与精髓充实现代佛教教育。笔者结合自己在佛学院的学修经历,试图对生源的素质、良师的指导、清净的道场三个互动互作的条件进行探讨,不当之处,祈请有德者指正,勉之。
一、生源的良好素质——教育内部环境的保证
修净土行人须具足信愿行三资粮,缺一不可,深信起正愿,愿切起正行。有愿无行,只是狂愿;有行无愿,不是正行。印光大师说:信愿行三,乃念佛法门宗要。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信愿行三,具足无缺,决定往生。[1]
说明奉行净土法门行者,要具足信愿行三者,缺一不可。阿弥陀佛因地修行号曰法藏,信解行证最为第一,无能逾者。《无量寿经》云:
修菩萨道,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信解明记,悉皆第一。又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坚固不动,修行精进,无能逾者。[2]
法藏比丘的信解志愿与念力慧力,都十分坚固,不可移动,不被一切所动摇。如同金刚般若,能破一切,不为一切所破。
信念、意志与践行是净土念佛法门的宗要,其实也是成就佛教教育所必须奉行的宗要。信愿行三要素是决定往生的保证,也是教育内部环境的保证。
(一)具宗教的信仰和理念
经教中说:“佛法如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求学者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在任何情况下,不能放弃。所谓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要因为享受,因为贫苦,因为糖衣炮弹……而放弃自己的信念。
1、深信因果及轮回
因果是宇宙人生最普遍的规律,因地不真,果招迂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观照自心为因,自心不生不灭,所得的果就是彻底恢复自心的明朗寂然常照。有四十八大愿的胜因,感得清净国土的极果。如是因得如是果,因果一如,一切不虚。因果不虚,轮回生死无穷无尽,六道轮回是众生自作自受,人死为羊,羊死为人,轮回不断。堕入恶道,多劫难出,苦不堪言,欲从这种无边无际的苦海环境里出去,唯靠佛法,释迦牟尼佛悟道时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能德相,唯以妄相执著不能证得。”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能德相,本来是佛,有佛的智能、光明、神通、妙用,一切的一切,但因妄想,而且执著,就不能证得,枉受轮回。所以我们要坚信佛法,勤修佛法,使自己及一切众生都脱离轮回。
2、无常、苦、空、无我
《无量寿经·礼供听法品》阿弥陀佛对十方来极乐礼供听法的大菩萨们说法:“觉了一切法,犹如梦行响……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这与《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是一致的。认识到无常、苦、空,如梦幻泡影建立正知见,确立对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及基本大乘佛法的正确认识和信仰,以建立大乘佛法的知见,得以不为我执、烦恼所动摇。不为一切现象迷惑而自在地生活,淡薄功名利禄,失去了不会彷徨悲观,得到了没有什么可喜、执著,更不值得苦苦追求,断除贪爱,放下万缘,恒思量,这是求学者的基本信念。
(二)具四宏誓愿
求法者除了具有基本信念外,还应该有一个使自己不断向前的志愿。《弥陀要解》云:“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3]“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理。”[4]可见愿力是前承信念,后导妙行的关键。发愿很重要,莲宗祖师省庵大师说:“修行要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5]
阿弥陀佛不忍众生苦,不忍圣道衰,为大众的法身慧命着想,凭着坚定的志愿,顽强的毅力,发四十八大愿海,建立殊胜庄严无等伦的极乐世界,以利他为本,常运慈心,志愿拔除一切众生的生死根本。佛菩萨的一个伟大精神,在于不只求一己的自在解脱,而是普愿法界所有众生同证菩提的圆满无碍境界,不只求自身了生脱死,而是普愿法界有情无情同圆种智。
众生本来是佛,本具佛性,但因妄想执著,迷惑颠倒,轮转六道,枉受生死。菩萨行者于深信上,辅以广大悲心与无边誓愿,信愿具足,产生无怨无悔的慈悲力量。是故求法者须发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此心此愿永不中止,众生无尽,我愿亦无尽;烦恼无边,我愿亦无边;法门无量,我愿亦无量;佛道无上,我愿亦无上。虚空有尽,我愿无穷,誓愿坚定如钢似铁,遵修普贤菩萨忍辱负重的广大行愿,观世音菩萨寻音救苦的大慈大悲。成就菩萨大心,修菩萨大行,速得无上菩提,证真如佛。
(三)实践的修持
信愿具足,愿行相辅,愿以启行,行以证愿,才可圆满成就大愿。就菩提道而言,明心见性,断惑证真,不是凭借知识或学问即可达成,而是需要通过实践与修证才能成就。而具体的实践工夫是把握六根门头,修习戒定慧三学,开启闻思修三慧。
戒定慧三学,也称“三无漏学”,是众生净化身心,开发智能的必修课程。三学如鼎三足,缺一不可,与社会教育提倡的德、智、体三育并重有相似处,但三学更深于三育。
1、慧学与智育生逢在资讯网络时代,深觉知识对于人类的生存越发有了它的重要性,知识是生命之光,自由之光,求知是每个时代青年所刻不容缓的第一课程。人一旦有了知识,生命就焕发起来,知识越多,生命就越丰富而光彩,人类求知,不仅为个人生命焕发光彩,更在于为广大的人群服务。以佛法而论,无论要做个已解脱出家者,或住持正法的出家者,智能是必不可少的一大利器,唯有智能之剑,才能斩断烦恼,而得身心解放;唯有般若烈火,才能照破黑暗,而得救济世间。
阿弥陀佛在因地中“住真实慧,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即极乐妙土以智慧作庄严之具,极乐的黄金、七宝,实质是一味的智慧,国中万物无非是阿弥陀佛的智慧与法身。阿弥陀佛对于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都已契悟成就。智慧是成佛的关键,唯识宗最后的境界是转八识成四智,八识转成四智就成功了,成功就因智慧。任何有利自他的伟大事业,没有慧是没办法完成的。慧在修学佛法方面有着这样殊胜重要性,在佛学院的僧伽要悉心,认真不苟,实事求是的努力求学,放下外在一切杂务,在此修学几年,诸位的知识定会得长足的增进,诸位的智慧定会有极大的发展。
2、戒学与德育
求学不仅要求得极丰富的知识,更要学习怎样做个人格完美的人。仅有知识而没有道德去善用,知识将济其奸,成罪恶渊薮;以道德辅导,善用知识,知识就成无价宝藏。知识与道德相辅不离。有真知识,必能表现好德行;有好德行,必能善用真知识。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说:“知识即德行。”而出家修行,更注重德行修养,佛法德行以戒为基,于五夏前专修戒律,塑造修道者的道德水准。法藏发愿演法,首选是“宣扬戒定精进门”,其利生说法第一字是戒。戒为三学之首,戒能捉烦恼贼,制止起惑造业,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有智慧才能彻底断烦恼证菩提。戒为无上菩提本,学戒就具正知见,正知见就是智慧。出家人要证菩提,应圆满戒行,佛从出家到成佛皆依戒而行。戒为出家人本分,不可不学,不可不明。
3、定学与体育
有了广博的知识,崇高的德行,以知识启迪有情,所行感化有情时,还要具强健的体魄,健康的身体是一切事业的资本。西谚有云:“伟大的事业寓于健康的身体。”出家修道更需要注意身体锻炼,锻炼成金刚般的身体,以担当如来的重担。如法的坐禅修定,虔敬的礼佛诵经……都可使身体健康。禅定是内心专注于一对象,远离散乱、懈怠,而得身心自在的精神作用。故禅定有助于身心的乐住健康,此即禅被视为安乐法门,健康之法的原由。禅定不但可增长功力,养生疗疾,另外还可开悟增智,顿悟宇宙人生大道,同时还可促进学习,增强记忆。
目前,学生体质普遍下降,同时佛学院一致化、规格化的生活设计使学生与现实环境相隔阂,失去了现实世界的磨炼,使学僧成为温室里的花果。当受到外来种种冲击,甚至挑战时,内心无法轻安,行门无法落实。佛学院要求学生有强壮的体魄,有适应多种复杂、艰难环境的身体条件。同时还要有较强的自我调节的心理素质,有迎着困难上,勇于面临挑战的准备,有适应瞬息万变的能力,有承受压力,勇往直前的勇气和毅力。只有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所学的知识和优良的道德品质才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综上所论,优秀求学者的要务有三:(一)信念,(二)志愿,(三)实修。这相当于净土行人信愿行三资粮,在求学过程中,注重三者,具足资粮精进修持,离妄想执著,开显我们本心的智能德相,到达涅槃彼岸,这是求学者的真实目的。
二、良师的指导——教育内部环境的关键
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经过多劫数,修福修慧,修成功后所现出来的庄严净土。一个严净殊胜的净土,首先必须具有高度道德化特点,阿弥陀佛本愿注入了深切道德关怀,指向了常没众生的拯救。阿弥陀佛以绝胜诸佛的无量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凡遇光的人悉得真实的利益与安乐,慈心作善,往生佛国,速疾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住正定聚。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真实好处,是因为常常可听到阿弥陀佛的说法,阿弥陀佛说法无尽,对众生以最究竟的救度,直指众生妙明自性,令其速疾成就,彻底圆满往生,出生死轮回。其终极关怀是众生大安心、大安乐的归宿。四十八愿终极目标为十方众生,传惊心动魄的信息,还给众生回光自省的人生目的。人的一生该如何度过,追求何目标,生从何来,死从何去,而本愿提供圆满答案,人生难得,佛法难闻,以有限人生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横截生死疾流,圆成无上正等菩提。
西方净土不仅有阿弥陀佛教化摄受遍一切处,为众生依靠与导师。同时还有观世音菩萨、大势至等诸大菩萨辅助教化。阿弥陀佛与观音等诸大菩萨组成了改造生命,了脱生死,出离轮回,成等正觉的强大教育队伍。
从这里可以得到启示:一流的道场赖于一流的法师,要建一流的佛学院,必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法师队伍。中国佛教协会于1992年1月在上海召开“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其《纪要》指出:“建立一支足够数量,合格而稳定的师资队伍。”在所有影响佛教发展的因素中,法师是最关键的因素,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他们。尤其是德高望重而且恪尽职守的老法师,不仅会推动佛教教育的进步,而且是推动佛教进步和人类知识进步的重要力量。
佛教界自从80年代开始兴办佛学院以来,已经经历了二十余年,但是全国佛学院仍然存在着师资力量普遍缺乏的状态。师资问题突出:首先,在本身的专业素质上,许多任教的老师都是刚刚毕业的学生,知识还没有经过消化与提高,所以往往照本宣科,缺乏新意;其次,在知识的广度上缺乏,因为本身自己学习时间太短,造成了对佛法的整体把握与外学知识的不足,因此授课时不能触类旁通;最后,在讲课方法上普遍不规范,由于许多老师本身出自佛学院,没有接受一些授课方法的训练,所以讲课很难生动活泼而吸引学生[6]。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仍然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能启迪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无法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与研究的兴趣[7]。诸如此类,对佛教教育的发展构成很大的困难。所以,在建设教师队伍上应该花大力气。将最优秀的学生留下来,给予专业上的继续培养,同时还要加强教学及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佛教的发展要求今天的法师应当具有广阔的知识与视野,以及开创性的思维方式和实修功夫,法师不仅是传统佛教文化的传承者,而且是新文化的创造者,不应是现有文化的“搬运工”,而应是学生思想的启迪者和潜力的开发者,不应是固步自封的教书匠,而应是不断超越和更新自我的僧教育家。
法师本身具有相当的内涵,有学有证,方能以本身体验引导学生,才不至于以盲引盲,似是而非。学生对好的课程和老师的评价是“终身不忘的人生启示”,“老师是用心在讲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了做人修学的僧伽典范”等,也就是说,为人师者需要具备相当深厚的教学资能与丰富的教学经验才得以胜任。由此可见,为人师者最基本的素质应包括四个方面:道德高尚、学识渊博、辩才无碍、教导有方。特别是处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作为从事培养专门人才的佛学院法师,其形象由两个核心组成,即僧格和教育技巧。
(一)高尚的僧格
住持和弘扬正法的僧伽,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善恶因果观。加强自身的道德、情操、品行修养,促进道德风化,自觉地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严守戒律,心地清净,远离烦恼的缠缚。深入缘起,断诸邪见,心怀慈悲,起广大的四无量心,心常安住无碍解脱,念定总持,辩才无碍,具直心、深心、菩提心,上求下化,成就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具足,福慧双修、悲智双运,自利利他。积累善根,增长功德,护持法城,受持正法,绍隆三宝,能使不绝。这种修持行操德学兼备的行人,才成为真正的“人天导师”。《无量寿经》云:
庄严众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寂。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慧业,清净无染。所有国城、聚落、眷属、珍宝,都无所着,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众生,住于无上真正之道。[8]
法藏大士具足福慧庄严彻底觉悟,以身宏道,真是万世楷模。佛法的担当者,具备高尚的德行和精进修持品格,以身示范,可使学僧产生信赖、仰慕、敬信,进而追求成为法师所导向的人,这是法师对学僧潜移默化的无意识的影响,是常常胜过强迫意志的说教。中国佛教历史上,出现过大批令人钦佩敬仰的道德典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同样也涌现出了大量的体现时代风貌的道德典范。他们以自信、自尊、自重、自律的模范行为点燃了学僧心中的菩提种,以呕心沥血、为教护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学僧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的现代的模范高僧的道德是僧伽见贤思齐,净化心灵,不断提高道德水准,严格规范的自身言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细腻的教育艺术。
(二)教育技巧
教育极有个性,教学方法技术高,最受学生欢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内容最终依靠教学方法。如果教学方法运用不恰当,无论多么好的教学内容都将失去意义,引导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多年来,佛学院教学方法存在诸多问题:最根本的是脱离培养目标,讲授法占据统治地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老师满堂灌,学生呆读死记,教学方法死板单一。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更不能活学活用,指导修持。由此观之,选择契理契机的教学方法,刻不容缓。
佛教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地契理契机。阿弥陀佛“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善说法要,震破昏迷,清醒觉心”,以善导稳妥方便的教导,妙契众生根机,对机说法,形成了易行道的他力净土。净土法门妙在“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面对新的时代与众生,僧教育应当进行新的契机对应,在现代化的激烈挑战下,进行新的自我调节,自我充实与自我创造。
1、随机化导突出主体
当机众不同,就有不同的教化方法。阿弥陀佛的名号寿量等等都是随着众生所能接受的水平而说,既使泉池也一一圆满各各众生的心意,人在八功德泉池中沐浴,温凉深浅缓急一一随众生意。三辈往生之别,也是普应众生的根机和修行深浅而现。极乐净土一切庄严之相,变化不拘,皆随众生意而现。
随机化导是针对学生的根机与能力来施设与辅导,这是从古至今大教育家不能忽视的技巧。《论语·先进篇》:冉有和子路皆问孔子“闻斯行诸”,即我听到一个道理,是否就要去力行实践?孔子给了两个相反的答案,因为冉有比较退缩怕事,孔子对这种学生就从积极面来鼓励他“闻斯行之”,应该要勇于任事,而子路是属于冲动躁进的性格,凡事都喜欢自告奋勇,一马当先,所以孔子告诫他“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行事应稍缓一些,三思而后行。
佛陀有个弟子,叫“二十亿耳”,出家前爱好音律,出家后因过度认真,废寝忘食,不但烦恼未断,反而把身体搞坏病倒了,因而退失道心。所以佛陀就召唤他来个别辅导,以他出家前爱好弹琴的专长嗜好为他开示:“琴弦太紧,无法弹出悦耳之音韵;太松,亦无美妙音乐。惟有在不松不紧恰到好处时,始能得其中和,弹出美妙悠扬的音乐。同样道理,过度精进会扰乱此心之调和,不够精进也容易令心懈怠,惟取中道之行,修持才能成就。”二十亿耳聆听佛陀训示之后,遂恢复其道心,心无放逸,修行精勤,并证得阿罗汉果,后来成为精进第一的大弟子。
综上可知,在实际的施教与辅导上,几乎没有客观一致的标准答案,而是要观众生根机,看众生的性向,对弟子们的人格特质与性向了若指掌,而且深通教育心理学,针对个别差异,对症下药,才能应机施法,学生才能真正得益。机械地用一个标准来塑造人,衡量人,就会束缚很多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事业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要突出学僧的主体作用。重视以学生为主体,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破除一个模式,一种要求,一处方向的陈旧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态度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跳出“唯书”、“唯分”、“应试”的教育怪圈。突出个性发展,注重个性与个体潜能上的挖掘与培养,使每个人都能实现其独特的价值。然而,这一点对教师来说,是最困难与最关键的挑战。
2、四摄法门方便摄生
要辅导与接引众生,就要有方法能力能够让众生接受,发心作一个法师,就需要具备佛菩萨的四种摄受众生的法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布施是众生福德的泉源,又是与众生结缘的媒介。布施分三种:财施、法施、天畏施。法藏比丘“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须,最上之物,利乐有情”,这就是财施。又“恒以六度之行,教化安立众生,住于无上真正之道”,这就是法施。为人师者,为了育才,消耗精力在教化学生,而不计较有任何报酬,这也是一种布施精神。现在社会物质极其丰富,但缺乏精神力量,缺乏生命的智慧力量,此时用正法的道理解决众生的迷执和疑惑,同时需要展现一种无畏的生命力量,加上慈悲和耐心,才有可能为受教者解套。
爱语就是用柔软慈爱的语言,也就是让众生欢喜信受的语言。阿弥陀佛“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以委婉善巧的良言来相劝,促进帮他开佛知见,悟佛知见。爱语是对众生最有实质助益内容的语言。语言能否达到沟通与传教目的,不但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不仅要有严密的逻辑,还要有心理学的思维方式,善举例子,避免强势语言,应用柔软,和气语,让学生心里没有压力,能从容地接受,这就是善导众生的巧妙爱语艺术。
利行就是殷勤劝导有情,指点迷津,以利益其行持。阿弥陀佛度脱十方众生类,不可复计,这就是利行。利行是一种生命的导航,领航者对于迷航者苦口婆心地指点迷津,不但需要慈悲与智慧,还需要有耐心与方便,更需要有“生佛一如,众生平等”的信念。为人师者如此行持,才能教学不厌,诲人不倦。
同事就是与众生一同行事,所谓“言教不如身教”,同事就是一种身教。就是说教育者本身不能光说不练,只是做教育过程的局外人。换言之,为人师者,必须同学生一起参与到教学活动里面,将整个身心融入到教学情境里面,与学生密切配合。教育技巧的顶峰是师生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也就是师生情感共鸣,师生关系是促进学习的最为重要的条件。
法施与无畏施须用爱语的方式来达成,以同事的精神才能达到利行的目的。因此四摄法不是四个独立的法门,而是互为表里的,必须交互运用,才能发挥整体的教化力量与效果。
3、突破习惯创新发展
绝大多数学生因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善于思考新问题,缺乏开创性与突破性,习惯于向老师要饭吃,给多少,吃多少,教多少,学多少,甚至教多学少,不教不学,处于极被动、消极的地位。21世纪是创造性思维性的世纪,教学过程中,法师要特别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使其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人,以主动的精神,创造的态度去求取智慧,培养创新能力。
法藏大士发誓修行时,“于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刹,所摄佛国,超过于彼”。“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佛光的利益,佛愿的宏广,佛恩的深厚,佛土的庄严,是阿弥陀佛开创性、突破性的标志。
中国佛教善于创造,翻开隋唐佛教史,祖师大德独特性和新颖性的思维,对同一问题,沿着不同角度,提出多种多样的思路,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诸多宗派。佛教在中国隋唐时臻于极盛,更传至韩、日等国,开创了东亚历史辉煌的一页。
综上可知,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和前进,要发展就要不断突破。时代要求教学方法从“满堂灌”、“填鸭式”、“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转变到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上来,从“以老师为中心”、“以老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指导学生自学、创新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上来。培养学生自觉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考,使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鼓励他们提出疑难问题,鼓励多问“为什么”,少问“是什么”,鼓励积极参加课堂讨论,鼓励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培养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独立学习能力和长期坚持自学的毅力,培养学生不断地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办法的能力。创新教育的实施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适应任何时代的需要,更为知识爆炸时代所关注。僧格教育技巧为良师形象的核心。有道风、有德风,并具有高明教育技巧的良师,其教化众生的力量是无穷的,良师的指导是教育内部环境的关键。
三、如法清净的道场——教育外部环境的熏陶力
所谓“道场”,必须是一个修“道”的“场”所,方堪称之为道场。然而要修道,就应先使得这个僧人所共住的场所充满着学风、道风、学气、道气,具足正确的佛法义解与行持方法。欲达此目的,非于道场中推行僧伽教育不可。在论及教育品质或教学成效时,我们常说,言教不如身教,其实身教仍嫌不足。因为环境的熏习与牵引,会严重影响身教的效果。譬如现今社会价值失范,信仰崩溃,物欲横流,身处这样的环境中,还能拥有一颗平静心,希矣!所以说,身教不如境教。因此最理想的教育情境,就是除了有师长的言教与身教外,还需有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
(一)庄严佛土成熟众生
就境教方面,阿弥陀佛的净土世界,对教育有很深刻的启发,就是“庄严佛土,成熟众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所庄严成就的国土,种种清净光明,种种美妙安乐,种种赏心快意,种种演唱法音,受用种种大乘法,没有退缘,一切增上,所有国中人民寿命无量决定成佛。阿弥陀佛以无量光寿摄取教化众生,以种种殊胜方便增益极乐国人善根,永离退转。《阿弥陀经》云:
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之时,出和雅音。其音演唱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9]
在极乐净土阿弥陀佛不但以法、报、化佛三身说法,而且还运用施教之方便,变化出种种奇妙杂色之鸟,令彼说法,其音演唱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等佛法中必修课的内容,而且昼夜六时播放不停。由于阿弥陀佛运用了整个时间空间的环境,让法音自然宣流,彼国的众生沐浴在如此殊胜的教育情境中,心中自然皆悉念佛、念法、念僧。极乐国中不但鸟会说法,就是香、水、风、树、网络皆演妙法,随其所闻与法相应。
《无量寿经》云:
我作佛时,下从地际,上至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中一切所有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10]
又云:
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11]
又云:
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12]
又云:
其佛国土,每于食时,自然德风徐起,吹诸罗网,及众宝树,出微妙音,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密。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安和调适,犹如比丘得灭尽定。[13]
由此可见,极乐世界一切都可以令人增长善根,都可以做佛事。国中万物放香,香可以做佛事;菩提树能令见者得三种忍,树在做佛事;八功德水波声能令闻者正直平等,契合中道;德风吹树和网络,发出妙音,令闻者悟入。极乐一切都有妙用,特别是光明的妙用无穷,阿弥陀佛恒放无边妙光,遍照十方佛土,施作佛事。极乐国土香光音声一切都作佛事,饶益众生,一毛一尘都圆明具德,令众生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这是很高明的教学设计。现在虽然有些地方有多媒体的电脑化教室,但是与阿弥陀佛的整体教学设计比较起来,有如天壤之别。由此观之,阿弥陀佛不但非常了解教育心理学,还十分懂得教材与教法之设计。整个极乐世界都是净化身心的教学环境设计,这真是教学设计的最高境界。
(二)道风、学风之熏塑对僧伽的影响
极乐世界常作天乐,黄金为地,七宝亭台楼阁,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花,诸大善人俱会一处,鸟语花香,畅音妙语。清净微妙的环境,必然给人以心旷神怡的蓬勃鼓舞力量。佛教十分注重环境的陶冶性情的作用,优雅的环境,庄严清净的殿堂庭园,充实的图书设备等,对于学生良好性情的养成,有着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奇妙功能,环境的自然天籁,固然不可多得。但佛教更着力于学风、道风建设,一座道风优良的丛林是最好的学校,一个能安心见性的禅堂是最好的教室,一位三学增上的师父是最好的老师,以丛林道风与大众的摄受力,其影响与教育是无形的深远的[14]。道场的学风不盛,则僧团成员尽似井底蛙,孤陋寡闻;道风不兴,则僧人行仪颓废。现在有些人不肯努力学习和修持,由于学院里缺少学问上和修持上的熏染和督促的力量。学风与道风的兴隆,对于安僧,成就僧材的作用肯定是重要的,学生在这环境中可以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自然念佛念法念僧。
1、弥陀净土德风美谈
《无量寿经·堂舍楼观品》云:
又无量寿佛讲堂精舍,楼观栏,亦皆七宝自然化成。复有百珠摩尼以为交络,明妙无比。诸菩萨众,所成宫殿,亦复如是。中有在地讲经、诵经者;有在地受经、听经者;有在地经行者、思道及坐禅者;有在虚空讲诵受听者;经行、思道及禅者。或得须陀洹,或得斯陀含,或得阿那含、阿罗汉。未得阿惟越致者,则得阿惟越致。各自念道、说道、行道,莫不欢喜。[15]
无量寿佛国中说法的讲堂,修法的精舍及一切楼观栏皆七宝自然合成,并且都悬挂了百珠摩尼等璎珞,交叉悬挂如同网络,互相辉映,光明美妙,无与伦比。往生者住此极乐境,各依其品位,随其意乐,自在修习,或在虚空,或在平地,各各随意讲诵、听受、坐禅、行道,受用种种大乘法乐,并自在得果,莫不欢喜。
永明延寿大师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弥陀佛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普给一切众生“真实之利”,普令住正定聚,证不退转,契悟无生,悉皆成佛。新成之佛,复度众生。所度众生,又皆成佛,又复度生,所谓“转相教授,转相度脱,如是辗转,不可复计”。以如是辗转度脱故,十方世界之菩萨,二乘、六道四生种种众生,得生极乐,证道成佛者不可称量,非算数所能及。
2、佛陀在世僧团风气
佛世时学风盛,佛陀在四十九年的教化中,足迹遍布当时大大小小的国家,从鹿野苑度五比丘至入灭,共讲经三百余会。其间常采用问答式的教学,分组式的研讨。
佛世时道风盛,僧团中除了因缘、人事和合而制定各项戒律外,还有不定期的共同生活规约——晨起托钵,过午不食,午不睡眠,中夜犹应诵经、经行等。
有大智大悲大雄力的导师指引,有兴盛的学风道风环境的熏陶,很快证得罗汉果的弟子不计其数——为道殉身的目犍连,不畏恶地弘法的富楼那,大破外道及恶僧团的舍利弗……诸大弟子各显其高人一等的才华与愿力,使佛法在各地传播发展开来,掀起正法时代的扇页,写下辉煌的传教史。
3、古师领众学风道风兴隆
佛教于隋唐进入全盛阶段,统领大众的高僧对中国文化精神、世法与出世法都有很高的素养,故能影响知识精英而激荡时代思潮。唐代由马祖、百丈建立的丛林制度,不仅对禅宗,而且对整个中国佛教都有极殊胜的意义。禅堂是禅宗丛林的教育中心,禅堂内的住持、首座、堂主们随时随地指导清众,每天有定时开示,对行者行为举止,都有一份警策与指示。通过这种大众熏修,生活的训练,养成道貌岸然,威仪安祥,心胸开朗,与众不同的气质,使人恭敬仰慕。禅宗千百年来维持到现代,实是大众的参禅悟道互相策勉的力量,为禅宗注入无限的生命活力。
又如隋朝慧远大师、智者大师,唐朝慧能大师、法藏大师等,他们或讲学、持戒、弘扬净土、禅修语默,或重于明心见性,读诵发心……都是行解相应,言行如一的德僧,并在讲经、说法等弘化活动上大力弘传,广接大众,建立伽蓝,安僧办道,刻苦领众,延续佛种。
在学风上,由于诸师精通藏海,讲说并美,故能带动大众勤习经论与讲说。于道业上,精进修持,戒行清净,引导大众自然效法之。故当时隋唐佛教八宗齐鸣,盛极一时,高僧辈出。佛教文化及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拥有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的众多信仰者和支持者,使得隋唐佛教成为中国佛教史发展的巅峰。
4、现代寺院学风及道风现状
现任会长一诚长老强调:“培养佛教人才是佛教兴衰的关键所在。”当前,佛教界的重点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近二十年来,佛教界创建了许多设施优良、师资雄厚的佛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僧才,有的弘法利生,有的走向世界,与各国佛教界进行广泛交流,推动了中国佛教事业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然而,我们也看到,近年来整个社会重视知识,世俗学校教育必然会影响到佛教界,以才论人,成为佛学院的一种通行的做法。佛学院重在课堂授课,偏重于经典与宗派理论的研究讲习,偏重于读诵大乘经典、听闻法师讲解及研讨、演讲等一系列教学方式。如此多元化的知识训练,系统次第的学习,对于开阔学僧视野与心胸,树立正知见,增长知识,提高素质,佛学院确实功不可没。然而加强学风最有效的方式是学院自由的思想交流,无论是在生活、求学,还是修持方面,法师的影响都是很深的。现在法师与学生的交流越来越少了,生动活泼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已不多见。在学院中,授课的法师负责把知识传授出去,其他所谓的修行、道心等密切的提携与增上,至为不足。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一种交流沟通的环境,让学生得到锻炼,逐渐成长。
教理的研究,义理的解释,只是在文字上的展现罢了,不能与生命相关联。已故的妙湛老和尚强调:“僧教育必须从重知识、重文采转移到重三无漏学方面来;从理论与实践脱节转到理论与实践一致方面来。”学修关系失衡是当代佛学院教育出现的一较为普遍的现象。有学无修,即使通经通教,法相挂齿,但没有实际修持功夫,此仍是迷而不悟。有修无学,仅有宗教修持,缺少理论的指导,如同盲人摸象,黑夜行船。传统的佛教教育,必从德性上、实践上、修证上下功夫,修学佛法重在实践,重在圣道的实修,重在向圆满的佛德去修学,重在自身亲切的体验,从亲切的体验到自觉、自证、悟入法性而达涅槃。修习佛法最大意义在于改善我们生命的内涵,迈向崇高,迈向解脱。目前佛教,常有学术地位取代断惑证真的果位,考核仿效世间考试来评定成果,使学习者自然趋向形式上的追逐,这是不圆满的。因为宗教师的教育,在评量中,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有“道心增长,持戒的程度,经论的修学,待人的态度……透过行持,达到以法摄德”,最后培养出“以德化众”的人天师范。
僧教育的培养,是百年树人的大计,寺院道风与学风的建立,也是千秋万世的。极乐万物圆明具德,也是法藏比丘于无量劫积功累德所成。阿弥陀佛一向专致庄严妙土,成熟众生,精心设计了种种净化身心的教学环境,德风自然徐起,吹诸罗网,演唱种种法音,流布种种温雅德香,令其众生,尘劳垢习,自然不起;善根增长,永离退转。由此可见,清净道场的道风德风兴隆,其熏染众生的力量,如风之靡草,所谓“道风德香熏一切”。这一切就需要真实发菩提心的僧众,共同发心,默默奉献!使得僧团整体,对内能少有所学,志有所证,往生得自在;对外能净化人心,弘扬正法,同登觉岸,则正法能久住,众生能得度矣!
四、极乐净土教学设计的现实意义
阿弥陀佛于极乐世界示现成佛,于今已有十劫时间。注重教学设计,随时方便契理契机的教育,使得极乐世界众生,见佛闻法亲近圣众,无有退缘,处处增上,进一步修习定慧明解脱。借鉴阿弥陀佛的教学思想,掌握教学的一般方法,对于促进佛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系统教学观的形成
阿弥陀佛把教化的各处环节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和整体,用系统的方法和观点,对教学中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联系进行分析和操作,用系统的整体化的思维方式对教化内容、传播手段、教化方法等进行分析处理,按照整体优化的程序,设计出优化方案,以发挥教化的最佳功能。佛学院教育是围绕一定的佛学专业方向设置课程和实施教学来完成的。因此,从系统次第的角度出发,精心地整体地设计专业的每一门课及教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促进教学质量效益教学观形成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种复杂的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使学生各个方面获得发展的过程。在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不断加快,信息化社会来势迅猛的时代,整个教学活动必须提高质量和效益。教学设计思想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就是紧紧围绕“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样教”、“教得怎样”几个方面进行精心设计的。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设计充分考虑教化过程的每个方面和因素,以最优先的原则进行选择,最终达到教化效益的最大发挥。对于佛学院的教学活动来说,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如何分析设计组织安排好每一堂课,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促进学生主体教学观形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在佛学院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远远没有摆正,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现象普遍存在,教师研究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就在课堂上照讲不误,至于学生是否有兴趣和需要,并不在考虑之列。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度众生,给予众生第一地位,主体地位。佛学院教育在摆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对学生能力水平的培养和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结语
佛教要复兴,人才是关键。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僧伽教育为当今佛教当务之急,培养僧青年使之成为品学兼优,有修有证,行解相应的僧伽,为高僧大德们呼吁和期待的首要大事。要培养出继往开来的僧才,让佛教八大宗派都能大兴于世,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繁荣昌盛的新局面,那么,不断完善佛学院的教学势在必行。
极乐净土一方面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撑,另一方面有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支持。生源的良好素质是教育内部环境的保证,良师的指导是教育内部环境的关键,如法的道场是佛教外部环境的熏陶力。极乐净土教化的系统整体教学设计,对于继承和发展佛教传统文化,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佛教人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注释:
[1]《印光法师文钞(正)·与陈锡周居士书》,第50页。
[2]夏莲居会集本《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8页。
[3]《蕅益大师全集》第2册,第5页。
[4]《蕅益大师全集》第2册,第58页。
[5]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第1~2页。
[6]圣凯:《二十一世纪僧教育构想》,《戒幢佛学》第363页。
[7]学诚:《漫谈佛教人才建设》,《法音》1999年第10期。
[8]夏莲居会集本,第29页。
[9]《大正藏》册12,页347上。
[10]夏莲居会集本,第24页。
[11]夏莲居会集本,第41页。
[12]夏莲居会集本,第50页。
[13]夏莲居会集本,第48页。
[14]圣凯:《二十一世纪僧教育构想》,第366页。
[15]夏莲居会集本,第42页。
参考书目:
1、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佛陀教育基金会1999年版。
2、演培法师:《谛观全集·杂说六》,灵峰般若讲堂印。
3、圣严法师:《教育·文化·文学》,《法鼓全集》第3辑第3册,1999年版。
4、蕅益大师:《弥陀要解》,《蕅益大师全集》,莆田广化寺1992年版。
5、陈柏达:《佛陀的人格与教育》,福建佛协教育基金会,1999年版。
6、黄念祖:《心声录》,福建佛协教育基金会1993年版。
7、魏磊:《净土信仰与西方极乐世界》,圆明出版社1997年版。
8、大寂:《净土探究》,悟光精舍1997年版。
9、戒幢佛学研究所编:《戒幢佛学》,岳麓书社2002年版。
10、《普门学报》,2001年第1期。
11、《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第4期。
12、《印光法师文钞》,大乘精舍1988年版。
13、慈善佛学院编:《第四届全国佛学院院务研习会专辑》,1995年版。
14、夏莲居会集本《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厦门市南普陀寺2002年版。
15、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大乘讲堂1996年版。
作者:乾净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