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治沙残疾人的绿色梦想
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毛乌素沙地上,用手杖支撑着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右腿的李京陆,望着两年间被他绿化了的33万多亩沙地自信地告诉记者:“用低碳经济模式把内蒙古大片的沙地建成绿色长城,是我下半生追求的梦想。”
毛乌素沙地
54岁的李京陆是内蒙古毛乌苏生物质热电厂董事长。记者在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看到,这里利用沙生灌木平茬生物资源通过生物质能直燃发电技术发电,取得治沙、减排、富民、产业化发展、二氧化碳捕捉等多赢效果,探索出一条沙区循环经济和低碳、负碳经济发展新路。
这家热电厂是目前世界上建在沙地上的第一个生物质热电厂,规模为2×1.5万KW,在全球首家利用沙生灌木生物质能直燃发电技术发电。
在利用当地沙生灌木平茬更新发电的同时,电厂组织当地农牧民大规模种植沙生灌木,建起沙生灌木能源林基地。两年内治沙造林33万亩,还拉动平茬抚育各类沙生灌木80万亩,独辟工业化规模治沙的蹊径。
李京陆的热电厂投资2.7亿元,国产设备,工艺先进。热电厂种植的沙生灌木可以固碳,烟气排放的二氧化硫每立方米只有50mg,只相当于生物质电厂国家标准的八分之一;每立方米氧化氮含量为25mg,只相当于国际标准的十八分之一。
据测算,目前,该企业在沙区营造的柠条、沙柳等碳汇林已实现年二氧化碳减排25万多吨。企业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压缩装瓶,已向附近一家螺旋藻生产企业出售3万吨,还在自己建设年1000吨螺旋藻的生产能力,延伸下游产品等。
此外,企业租用农牧民荒沙地、雇佣农牧民种植沙生植物,灌木平茬后企业回购收入还归农牧民,治沙富民,惠及5000多户人家。
在乌审旗乌审召查汗庙牧民乌兰达赖家的沙地上,记者看到过去的流动沙丘已经被绿茵茵的沙柳苗和旱柳覆盖。乌兰达赖将自己家的6750亩荒沙地以每亩年经营权和管护费3元的价格出租给热电厂,再以每亩80元的价格承包种植沙柳,年纯收入3万多元。到2010年秋,他家的沙柳能轮作平茬后,一亩沙柳平均产1吨灌木,电厂按每吨140元收购,他家的年均收入可达十几万元。
李京陆告诉记者,热电厂已经找到了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和工业化治沙的结合点,对大规模治沙和企业健康发展充满信心。他正在和朋友合作将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的经营模式向其他沙地推广,计划近期在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沙地和库布其、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再建5家生物质热电厂。
李京陆是山西省一个经营房地产起家的民营企业家,多年的打拼积累了上亿元的资产后,他却萌生了一份神圣的社会责任感,想利用余生治理内蒙古沙地,降服沙魔。
从2005年开始,李京陆一头扎进毛乌苏沙地腹地乌审旗,开始工业化治沙固碳减排试验。为筹措资金,他和夫人将大本营从太原迁到呼和浩特,将一个房地产项目将所产生的利润全部支持他来治沙和发展沙产业。
李京陆说,今年秋天,电厂还将种植沙生植物27万亩。
今天,面对已经趟出的一条阳关道,李京陆仍不敢轻言成功。他说:“这仅仅是个良好的开端,要让内蒙古,乃至中国能治理的沙区都能变成绿洲,路还很长。”
中国沙化土地达174万平方公里,内蒙古可治理的沙地就有6亿亩。
李京陆憧憬,如果滚动发展,在沙地投资几百亿元建设装机300万千瓦规模的生物质热电厂,就能形成约1亿亩的治理规模,年提供600亿度绿色电能和180万个劳动岗位,使农牧民年增收约60亿元,年减排二氧化碳可达7500万吨。
李京陆告诉记者:“治沙减排是实实在在造福社会的事业,是我毕生的追求。”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