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中的“心性清净”与“如来藏”思想——姚卫群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10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心性清净”与“如来藏”思想在佛教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大乘佛教出现前,佛教中就已经有了“心性清净”的思想,它对大乘如来藏思想的产生有直接影响。本文侧重就心性清净与如来藏思想的主要含义、二者之间的关联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历史作用等问题简要地提一些看法。

一、早期与部派佛教中的“心性清净”思想

早期与部派佛教中提出的“心性清净”思想与大乘佛教的“如来藏”思想关系密切。从形成时间来看,“心性清净”的思想要早于“如来藏”的思想。“如来藏”一词虽然在某些阿含类经典中有提及,但其含义与后来佛教中一般说的如来藏的含义差别很大。如《增一阿含经》卷第一中说:“其有专心持增一,便为总持如来藏。正使今身不尽结,后生便得高才智。”这里说的如来藏主要是指如来所说的一切佛教经藏,与后来大乘佛典中讲的如来藏所具有的意义完全不同。

佛教中如来藏这一思想涉及成佛的根据,但在早期佛教中,通常并不认为修行者都能成佛,因而这种思想的提出并不具有迫切性。从主要的汉译阿含类经典来看,只有一些相关的思想。在这之中,“心清净”观念对后来佛教中发展出如来藏思想起的作用较大。心清净观念与如来藏思想虽有关联,但二者还不能划等号。我们先考察阿含类经中的一些有关说法。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中说:“心净故来,诣无烦恼,净心而来,为佛弟子,舍离染取,乐于无取。”这里说的“心净”指人的一种精神状态,没有论及心的本性。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中说:“信心清净,遂得法眼,无有狐疑,决定得果,不堕恶趣。”这里说的“心”也是一种精神状态,“信心”也就是信奉佛法之心。此处说的“心”也没有涉及心的本性。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一中说:“定心清净,无秽无烦。”这里说的是人入定后心的状态,没有提到心的本性。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五中说:“若比丘以三昧心清净无秽,柔软调伏,住不动处,乃至得三明,除去无明,生于慧明,灭于闇冥,生大法光,出漏尽智。”这里讲的“三昧心”也是一种定心,它是通过修习达到的,文中也没有论及心的本性。

与上述阿含类经典表述有所不同的是《增一阿含经》。该经卷第二十二中说:“心性极清净,断魔邪恶念,功德如大海。”

这段文字是阿含类经典中论“心”与后来大乘论“心”最接近的一处。因为它涉及了“心”的本性。但这段文字是在赞叹佛时出现的,没有明确说一切众生的心性是清净的,与后来部派佛教的叙述也还是有一定差别。再有,《增一阿含经》是阿含类经典中产生较晚的,里面的一些观念不能排除是在大乘佛教出现后形成的可能。

从上面列举的一些材料来看,可以说,早期佛教中一般提到的“心清净”多指某一种心的状态的清净,“心性本净”的思想即便在早期佛教的文献中有,也是偶尔提及,表述不是很清晰,不能说是这一时期佛教的一般看法。这一思想明确提出是在部派佛教形成后。

部派佛教中论及这方面思想的文献较多,如《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七中记述说:“或有执心性本净,如分别论者,彼说心本性清净,客尘烦恼所染污故相不清净。”这里明确提到部派佛教时期一些派别认为心性本净,但可为客尘烦恼所染污,因而显现出不清净。

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同看法,《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七中接下来说:“若心本性清净,客尘烦恼所染污故相不清净者,何不客尘烦恼本性染污,与本性清净心相应故其相清净?若客尘烦恼本性染污,虽与本性清净心相应而相不清净,亦应心本性清净,不由客尘烦恼相不清净。”

尽管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争论,但当时主张心性本净,由于为客尘所染因而显得不净的说法确实是较有影响的理论。《异部宗轮论》在记述有关内容时说:“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本宗同义者,谓四部同说:……心性本净,客随烦恼之所杂染,说为不净。”可见部派佛教中不止一家持此观点。

部派佛教文献中的《舍利弗阿毗昙论》也论及了这一问题,该论不仅提到心性本净和客尘所染的问题,而且将其与圣人凡夫的知见和修心联系起来,如该论卷第二十七中说:“心性清净,为客尘染。凡夫未闻故,不能如实知见,亦无修心。圣人闻故,如实知见,亦有修心。心性清净,离客尘垢。凡夫未闻故,不能如实知见,亦无修心。圣人闻故,能如实知见,亦有修心。”

部派佛教的这类文献虽然没有说到“如来藏”一词,但文中的“心性”,在大乘佛教中包摄在如来藏的思想里。这类文献强调了几点:首先,强调了心性本净。其次,强调了心性可为客尘所染。再次,一些文献强调了心性可以离开客尘的污垢,这与人的认识与修习有关。这些思想在大乘佛教的如来藏思想中实际也都包括。

部派佛教中的“心性”在表面上有主体的意味,它有时可被部派佛教用来说明轮回解脱中的主体,但不能说它就是“我”。这和后来的大乘佛教有类似处。

早期佛教与部派佛教虽然没有明确以如来藏一词来论述有关思想,但这一时期的心性清净思想为后来大乘佛教中如来藏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对大乘佛教中如来藏观念主要含义的形成有启发作用。

二、大乘佛教中“如来藏”思想具有的“性清净”含义

大乘佛教中论述的“如来藏”思想与早期及部派佛教中的“心性清净”思想直接相关,二者有不少相似之处。这在大乘的许多有关如来藏思想的佛典中都有表现。以下以《如来藏经》、《不增不减经》、《胜鬘经》、《楞伽经》、《究竟一乘宝性论》、《佛性论》和《大乘起信论》等佛典为主要考察对象,重点分析“如来藏”思想具有的“心性清净”含义。

《如来藏经》是现存最早专门讲述佛教如来藏思想的佛教经典。这一佛典原文不存,梵本《究竟一乘宝性论》中曾引该经部分梵文段落。汉译本现存东晋佛陀跋陀罗译的《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和唐代不空译的《大方广如来藏经》(一卷)。不空译本较佛陀跋陀罗译本内容详细。另外,相传西晋时法炬曾译此经,但未流传下来。此经亦有藏译本。

《如来藏经》(佛陀跋陀罗译本)中说:“佛言:善男子,如佛所化无数莲花忽然萎变,无量化佛在莲花内,相好庄严结加趺坐,放大光明。众睹希有靡不恭敬。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加趺坐,俨然不动。善男子,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又善男子,譬如天眼之人,观未敷花,见诸花内有如来身结加趺坐,除去萎花便得显现。如是善男子,佛见众生如来藏已,欲令开敷为说经法,除灭烦恼,显现佛性。”

在这里,大乘佛教明确提出了一切众生中有如来藏的思想,这如来藏处在诸趣烦恼身中,但却常无染污,也就是说它的自性是清净的。文中没有说“心性清净”,但却谈到,灭除了烦恼,可以显现佛性。众生中有佛性的观念,实际上是从众生中有清净心性的观念发展而来的。佛性被认为是清净的,而清净不清净的标准,在佛教看来,自然是以佛教的善恶观念来定的。所谓清净心,应该就是能修成佛教中的善果之心,也可以说就是能修成佛教正果之性。众生在本质上都有修成佛教正果的清净心,灭除了烦恼,也就显示出了原本就具有的清净心,在小乘佛教中称为自性清净心,在大乘中则一般称为佛性,也就是如来藏。

《如来藏经》在论述如来藏时,一共用了九个比喻。除了上引文里的萎花中有佛的比喻外,在后面又举出了其余八个比喻,认为如来藏在众生之中,就如同岩树中的蜂蜜、皮壳中的粳粮、不净处的真金、贫家的珍宝、庵罗果中的果种、弊秽物中的金像、贫贱女所怀的贵子、铸模中的金像一样,自身是珍贵的。这些比喻都是要强调如来藏虽有烦恼等遮覆,但却自性清净。

《不增不减经》也是如来藏系列大乘经之一。该经梵本现已不存,由于梵本《究竟一乘宝性论》中曾引用它,因而保存了它的一些原文片段。一些学者认为它原为某大部经中的一品。汉译本为元魏菩提流支译(一卷)。此经中也有关于如来藏思想中的自性(或心性)清净的观念。

《不增不减经》中说:“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这样,该经就把佛教中常常提到的众生界、法身等概念与如来藏概念紧密联系起来。在论述这些概念时,《不增不减经》也表明了其自性清净心的思想。

该经中说:“此法身过于恒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此法身离一切世间烦恼使缠过一切苦,离一切烦恼垢,得净得清净,住于彼岸清净法中,到一切众生所愿之地,于一切境界中究竟通达更无胜者,离一切障,离一切碍,于一切法中得自在,名为如来应正遍知。”

这里谈到了法身离一切世间烦恼等得清净。从文字上看,似乎这清净是后得的。但再仔细看该经中的其他论述,可知作为如来藏的法身等原本就是清净的。如该经在论述众生界时又谈到这一问题。文中说:“众生界中亦三种法,皆真实如不异不差。何谓三法?一者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二者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三者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

关于“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该经中说:“此法如实不虚妄不离不脱,智慧清净真如法界不思议法。无始本际来,有此清净相应法体。舍利弗,我依此清净真如法界,为众生故说为不可思议法自性清净心。”

关于“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该经中说:“此本际来离脱不相应烦恼所缠不清净法,唯有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舍利弗,我依此烦恼所缠不相应不思议法界,为众生故说为客尘烦恼所染自性清净心不可思议法。”

关于“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该经中说:“即是一切诸法根本,备一切法,具一切法,于世法中不离不脱真实一切法,住持一切法,摄一切法。舍利弗,我依此不生不灭常恒清凉不变归依,不可思议清净法界,说名众生。所以者何?言众生者,即是不生不灭常恒清凉不变归依,不可思议清净法界等异名。以是义故,我依彼法说名众生。”

最后,该经总结说:“此三种法皆真实如不异不差。于此真实如不异不差法中,毕竟不起极恶不善二种邪见。何以故?以如实见故。”

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此经认为,如来藏无论是处在清净法中还是不清净法中,都是一种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众生界三种法中由于都有如来藏,以其为根本,因而它们是不异不差,不增不减的。如来藏本身是清净的,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摆脱邪见。此经中的如来藏观念实际也为众生存在成佛的可能性做了论证。

在大乘佛教的经典中,论述如来藏思想较为典型的是《胜鬘经》。《胜鬘经》的梵文原本目前没有发现。现仅能从梵本《究竟一乘宝性论》对《胜鬘经》内容的引用中见到该经的一些梵文片段。该经现存汉译本和藏译本。汉译本在历史上有三种,但现存两种。佚失的汉译本是北凉昙无谶译的《胜鬘经》(一卷)。现存的两种译本是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的《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一卷)和唐菩提流志译的收在《大宝积经》卷第四十八中的“胜鬘夫人会”。在两个现存汉译本中较流行的是求那跋陀罗的译本。这一经中也论及了如来藏的自性清净问题。

《胜鬘经》(求那跋陀罗译本)中说:“生死者,依如来藏。……有如来藏故说生死,……世间言说故有死有生。死者,谓根坏;生者,新诸根起。非如来藏有生有死。如来藏者,离有为相。如来藏常住不灭,是故如来藏是依,是持,是建立。”该经中还说:“如来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此性清净如来藏,而客尘烦恼上烦恼所染,不思议如来境界。”

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胜鬘经》将如来藏看作众生的根本,是众生存在和变化的依持者,众生有生死,但如来藏没有生死,它是常住不变的。如来藏可以为客尘烦恼等染污,但它在本性上是清净的,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如来境界。

《楞伽经》也是论及如来藏思想的重要大乘经。该经现存梵本、汉译本和藏译本。汉译本现存三种: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北魏菩提流支译《入楞伽经》(十卷)、唐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七卷)。该经在论述如来藏时也涉及了它的清净自性问题。

《楞伽经》(求那跋陀罗译本)卷第二中说:“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此经这里也强调了如来藏虽为贪欲恚痴不实妄想所污,但自性清净的它本身却是常住不变的。

《楞伽经》中在论及如来藏时,还与当时印度流行的大乘唯识思想联系起来。该经(求那跋陀罗译本)卷第四中说:“菩萨摩诃萨欲求胜进者,当净如来藏及藏识名。大慧,若无识藏名,如来藏者则无生灭。大慧,然诸凡圣悉有生灭,修行者自觉圣趣现法乐住不舍方便。大慧,此如来藏识藏,一切声闻缘觉心想所见,虽自性净,客尘所覆故犹见不净,非诸如来。……如来藏识藏,唯佛及余利智依义菩萨智慧境界。是故汝及余菩萨摩诃萨,于如来藏识藏,当勤修学。”

在这段文字中,《楞伽经》认为如来藏也可称为识藏。这识藏也就是人的诸种识中的主导者。如果没有这识藏,则无法解释众生的生灭。但一般的众生由于客尘所覆,不能见此识的本来面目,只有佛和达到智慧境界的菩萨,能见到自性清净的如来藏或识藏。因而一般的人和未达到智慧境界的菩萨应努力修行。

在佛教中出现这类论及如来藏思想的大乘经之后,印度又产生了一些总结这些经思想的大乘论。这之中较突出的是《究竟一乘宝性论》和《佛性论》。

关于《究竟一乘宝性论》的作者,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说法认为作者是坚慧,另一种说法认为作者是弥勒。该论现存梵本和藏文本。汉译本(四卷)为后魏勒那摩提译。此论的特点是大量引用了先前出现的有关如来藏思想的大乘经。

《究竟一乘宝性论》卷第一中说:“一切众生界,不离诸佛智,以彼净无垢,性体不二故,依一切诸佛,平等法性身,知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这里强调了众生都有如来藏的思想,而且这如来藏实际上也就是清净无垢的佛智。这是先前不少有关如来藏思想的大乘经中都强调的。

《究竟一乘宝性论》中的许多内容是直接使用先前佛经中的。如《如来藏经》中九喻的内容在此论中被大量使用,此论中也有不少“胜鬘经言”等一类文字,直接引用先前出现的大乘经。这些引文将先前大乘经中的如来藏具有众生的自性清净心方面的内容做了归纳和进一步的发挥。该论由于有梵文本,在引用时保存了不少先前大乘经中的梵文段落(不少大乘经梵本不存),因而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佛性论》的作者是世亲。梵文原本不存。汉译本(四卷)的译者为梁陈时期的真谛。该论吸收了先前的如来藏系列大乘经的观念,将作为佛性的如来藏思想进一步传播。《佛性论》在引用先前大乘经时,也涉及了如来藏自性清净的观念。如该论卷第二中说:“胜鬘经言,世尊,佛性者,是如来藏,是正法藏,是法身藏,是出世藏,是自性清净藏。”

在探讨如来藏思想时,还要论及一部佛典,即《大乘起信论》。关于该论究竟是在印度产生的,还是在中国产生的问题,一直有不同看法,现在也没有定论。现较流行的是题为马鸣造南朝梁代真谛译的文本(一卷)。《大乘起信论》把如来藏思想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在佛教史上影响较大,值得关注。此论在论述如来藏思想时,也涉及了性清净的观念。

《大乘起信论》中的“如来藏”思想是与其“一心二门”理论密不可分的。该论中说:“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这里讲的“一心”实际就是众生中存在的真如之心,也就是所谓如来藏。这种“心”从本性上说是不生不灭的,这就是“心真如门”。这心真如门体现了如来藏的本性清净。但众生又常有妄念,这种妄念也就是带有染污性质的成分。世间种种事物差别依妄念而生灭。这种妄念也是和合在“心”上的,因而又有“心生灭门”。这样,“心”的不生不灭与生灭也就结合在一起了,但心的本性是清净的。

《大乘起信论》在后面又说:“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

这里说的“阿梨耶识”也就是有生灭能力的心,它依赖于如来藏,与如来藏非一非异,能摄持或产生一切事物。这样,《大乘起信论》中的如来藏思想也就与唯识理论结合在一起,即众生的“识”实际是既有“真”,又有“妄”,属于真妄和合之识。“真”涉及的是清净,“妄”涉及的是对心的染污。

《大乘起信论》中说:“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外色。若无色者,则无虚空之相,所谓一初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离于妄动,则一切境界灭,唯一真心,无所不遍。此谓如来广大性智究竟之义。”

这里强调了色法的根本是“心”,外境不实,之所以显得有外境之相,是由于心有“妄动”,如果心能离开妄动,那么一切境界就灭了,只有一清净之真心。

由于虚妄的只是外境,因而该论中说:“真如法身自体不空,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以不解故谓如来藏自体具有一切世间生死等法。云何对治?以如来藏从本已来唯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不离不断不异真如义故,以过恒沙等烦恼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无,从无始世来,未曾与如来藏相应故。若如来藏体有妄法,而使证会永息妄者,则无是处故。”

此处该论又进一步强调如来藏本身是“净”和自体不空,有无量功德,它与那些妄有的烦恼染法是不相应的,如来藏本身中没有妄法。

《大乘起信论》曾正面概括如来藏作为真如或清净自体的种种含义,论中说:“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从本已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

总之,按《大乘起信论》的看法,如来藏本身是清净的和不空的,依如来藏而有真妄和合之识或生灭之心,心的妄动又能产生不实的外境或法。当离开这妄动时,则唯有一本性清净的真心,也就是达到所谓真如境界。

三、在佛教史上的形成原因和主要作用

佛教的“心性清净”与“如来藏”思想在佛教史上有其特定的形成原因。而且,它的出现对佛教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心性清净”与“如来藏”思想的几个要点来看,它对佛教发展是极有价值的。这种思想强调心清净或本净,这就论证了佛教修行成正果的可能性;这种思想强调一切众生中都有自性清净心或如来藏,这就论证了广大众生都可能成佛或达到佛的境界,这对于信众坚定能成正果的信心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思想强调清净心性或如来藏可被客尘所染,这又论证了修行的必要性,因为如果不按佛教的要求去修行,不去掉这染污,清净的心性或如来藏就显示不出来,修成正果或成佛就无法从可能变为现实。

佛教的“心性清净”与“如来藏”思想在佛教史上的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种思想是受此教的传播需要推动而逐步形成的。

佛教在产生时与婆罗门教存在着对立。佛教所主要代表的刹帝利和上层吠舍种姓反对婆罗门祭司阶层主张的婆罗门至上及婆罗门的社会地位永恒不变的观念,因而提出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理论。佛教的理论带有明显的批判性,具有破除种种已往各种教条的色彩,采用否定形态的思维方式是此派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作为一种宗教派别,它对自身的基本理论还是要肯定的,在破除种种执著时对自身学说要强调其合理性,要表明其提出的目标可以实现。早期佛教与部派佛教中提出“心性清净”(或心清净)思想及大乘佛教中提出的“如来藏”思想就是这种佛教对自身理论,特别是修行理论价值肯定的重要表现。

状态下的清净(心净或心清净)。在后来的发展中,特别是到了部派佛教时期,许多部派就明确主张心性清净或心性本净了。这在我们前面引的《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和《舍利弗阿毗昙》等典籍里的一些段落中展示得很明显。

心性清净或心性本净的观念后来逐步过渡到佛性本有的观念。这种过渡在部派佛教时期就已开始了。部派佛教中虽然主要讲心性,不强调佛性,但也已有这方面的观念。如《佛性论》中对部派佛教的佛性观念就有记述,该论卷第一中说:“小乘诸部,解执不同。若依分别部说,一切凡圣众生,并以空为其本。所以凡圣众生,皆从空出故,空是佛性。佛性者,即大涅槃。若依毗昙萨婆多等诸部说者,则一切众生,无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依据这段材料可知,部派佛教中一些部派认为“空是佛性”,而说一切有部等部派则认为众生只有“修得佛性”。这就又把心性或佛性问题与佛教的修行联系了起来。但部派佛教中对众生自身中是否生来就有佛性的问题还是没有充分讨论。这种众生中本来就有佛性的观念在大乘佛教提出如来藏思想后才广为发展。

佛教中的心性问题之所以能在后来过渡到佛性问题上,是由于论证心性本净观点的论据能很容易地被用来论证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的观点。因为佛性观念说到底也是要探讨人的一种本性的问题,而所谓心性在实质上讲的也是人的一种本性。二者探讨的都是修习佛教者这种人的一种本性,因而是相通或相关的。部派佛教中对心性以至佛性问题的讨论对后来大乘佛教中如来藏思想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随着佛教的发展,在信众中确立修行信心的问题越来越重要。是否每个人修行都能成正果的问题需要明确的回答。因而大乘佛教适应本教发展的历史需要,提出了如来藏思想。

佛教在产生时为了与婆罗门教相抗衡或相区别,提出了无我、无常的观念,主张缘起说,否定在世间或人生现象中有一个主体的观念。但在佛教发展中,信众总是要有一个信心的支撑体或依托者。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在佛教后来的发展中被认为具有不灭的法身,法身实际上已经成为此教中的一个不变的主体。作为修行的广大信众,是否具有佛身上的一些性质?或在精神上是否有达到佛的精神境界的可能?大乘佛教的如来藏观念实际是要回答这样的问题。

大乘佛教经常强调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存在于众生自身之中。《如来藏经》中说:“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大乘的许多经论都有这类关于如来藏存在于众生之中的论述。这是对早期佛教中的心性清净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心性清净”和“如来藏”思想不仅在印度佛教的发展中有重要影响,而且在中国佛教的发展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中国佛教在隋唐之后发展的诸宗,多数都在不同程度上受这种思想影响。如华严宗的如来藏缘起思想、天台宗的与如来藏相关的实相理论、唯识宗的与如来藏紧密联系的心识观念、禅宗的觉悟不假外求及识本心的学说等,都与在印度佛教的“心性清净”和“如来藏”思想相关。

如来藏思想不仅在古代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在近现代也是国际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这方面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的内容还有很多。

作者:姚卫群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