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僧青年之走向——宏亮
前言
佛教创始二千多年来,至今延绵不绝。且由其发源地印度不断的推广流布,成为对人类有着深远影响的世界性宗教。究其原因,除了佛教本身对人类的价值意义以外,更赖于有人去发觉并积极的推广弘传,否则再好的思想若无人发现那也只能淹没在历史的滚滚浪潮中了。
正是所谓的“法赖僧弘”,佛教的发展也是由于有了一批又一批将身心性命投注到佛教事业上的僧众。而我们知道,青年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同样的,僧青年也是佛教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所以,当代僧青年的价值取向与对人生世界的观念,直接影响着佛教未来的走向。
因此,深入地了解当代僧青年的昕思所想,并对其错误的人生观进行引导与修正,是十分必要而有意义的。因为把握了僧青年的未来,也就是把握了佛教的未来。
一
当代的中国佛教,由于文革时期的一个断层,佛教人才的青黄不接,一直是教界有识之士担忧并全力解决的问题。正如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人所说:“佛教今后的发展,第一是人才,第二是人才,第三还是人才。”近年来林立于全国各地的大小佛学院、培训班就是这一呼声的回应。可以说,为了人才的培养,教界学界的有识之士都做了最大的努力,成效也颇令人心慰。
然而,我们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仅以一种教育方式、思维模式就能成就的。尤其是佛教,与社会一般的教育有所区别的是,它不仅仅只是一种知识技能的传授或道德人格修养的提升,而是一种实证的宗教,它所培养的人才更应具备的是有一定实修经验,可以体证佛教典籍中所说之教理,并有能力把自身的受用传授他人的人才。
这种较高的要求,对于当前中国佛教人才的培养方式佛学院来说,是无法全部完成的。佛学院的教育,多注重理论的研究。于实践方面,则顾及很少,也无法找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改进,因为我们缺少这一方面的师资。
学界对于佛教又大多把其当作是一种哲学理论或是一种文化现象来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对佛教的发展与弘扬当然不无好处,而所要指出的是,若把佛教仅仅定位于此,就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也失去了释迦牟尼佛创教的本怀。因为佛教是教人实证的,它的教育是切实地落实于现实人生的,是教导我们提升自我的方法,并不是作为一门单纯的学问去研究的。
所以,对僧青年的教育方法与方式的探讨与研究,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迫切需要的。
如前所说,当代中国佛教对僧青年的教育问题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改进。改进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使僧青年在成长的路上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首先,一名僧青年,并不是一出生就信佛并出家的。他首先要是一个社会人,就是与社会一般人无异的普通人。所接受的也是与他人无异的教育,甚至曾有着同样的人生价值观。所以,社会风气的一切观念同样影响着他;当他走进佛教,这种观念或多或少的存在,比如当今社会注重文凭,那么僧青年也就同样的产生考取文凭的思想,这就是社会大环境导致的。转看当今社会的这种教育,不太重视教人以修身养性之学,讲人格道德的提升,那么,这些工作就需要进入佛教以后从头学起。因为,佛教是人本的教育,学佛首先要学做一个好人,具备一个最基本的人格是学佛的最低条件。
其次,成为一名僧青年的必要方式就是要择一位师父后剃度出家。这又是一门学问,不仅徒弟要择师,师也要择徒。单从徒弟的立场而言,找到一个好的师父胜于自己盲目地修行多年。然能够遇到一位契机的有能力引导教化他的师父,是较为困难的,反之则可能令其误入歧途,枉为出家一场。而当代的中国佛教似乎对这一点又不太重视,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滥收徒众,有些僧众信仰不纯、道心不坚,甚至不知出家的意义,更休论去弘法济世了。试想,这样的僧众如何能担负起佛教的重任。
再次,出家以后,进入佛教院校就读,几年教理知识的学习与生活方式的修正。对于一些真心出家,立志于从事佛教事业且肯用功努力者来说,四年或六年的积累的确可以成就其正确的人生观,并也具备了一定的佛学理论水平。当他们怀着理想抱负走向社会,回到各个寺庙时,现实的强大力量往往与其所思所想相违。此时,人的价值观念就很容易发生变化,志向也会相应的改变。这样,就失去了佛教教育的意义。
对于一个僧青年而言,以上这些问题都极易影响改变他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之于佛教则是一种损失,同时表现出的是佛教教育的失败。
当今的僧众,在具体的学修过程中,大多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佛教教理(尤其是戒律)在现实环境里实行,起来,有时会遇到一些困难。
佛教流传至今,发展成以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和汉传佛教为主的三大语系,流传于世界各地,由于时间的演变以及各区域文化风俗的不同,三大语系的佛教无论从教理教义、修行路径、生活习俗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甚至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则会令僧众感到无所适从。
单就汉传而言,其八大宗派(大乘).,各宗祖师通过自身的修行体证特别彰显其本宗教理行证的特胜,有形无形之间就忽视了他宗。青年僧众不可能一时间就完全了解各宗教义,更不能要求他们马上具备宏观兼融的思想,若无机会接触更多的教典,执于一种知见从而形成宗派之见,则害莫大焉!
此外,僧青年在学修的过程中,尤为困惑者当属守持戒律的问题了。一般佛教院校讲授教理知识的同时都会相应的开设戒律课程,也有专门的律学院。好心出家者,大多都以殷切之心听之践之。然而,所学戒律在现实生活中却有诸多难以实行,譬如守持过午不食戒,律中明文宣讲了持此戒的利益功德与不持的过患,僧众以极大的热情守持,然而身边的长辈(师父、法师)却以学习繁重、身体健康等理由时时在劝阻之,于现实中也确有诸多不便,如出门乘车、办事等大多已过午而不能食,久之身体不好,多受非议,使之左右为难。如何调合二者之间的矛盾又是比较困惑的问题。
四
作为一名现代僧青年,笔者了解到一个现象,青年僧众在当今这样一个纷繁的社会关系中,无法为自己找到一个具体可行的适当的努力方向,无法为自身定位,价值取向也因之而有所不同。
经过一个时期学院的学习后,多半都踏入工作实践中去。有的任职于各个寺院,有的走上讲台,有的参学于外、有的继续学习……在寺院任职的,多忙于寺院的建设,走上讲台的忙于备课教书,继续深造的则重复着一直以来的思维方式。以后应该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做为一名出家人,一名现代僧青年,自己的人生观应该如何定位?
如果说任职于寺院,那么就整天从早忙到晚的整理寺务,或是修建殿宇。如此奔波数十年,是否还记得当初的发心,几时又认真思考过出家的真正意义?如果说走上讲台,或者是面向信众弘法,也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事,对自己也是很好的督促与提升,然而,欲化度他人,自身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修行实践功夫,只是一味空谈理论,很难使人信服。于自身及他人的受益也不会很大。
又有一些参学各地者,进入一个较好的环境尚可,若走到一个以做佛事为主的道场,又很容易受环境影响,随波逐流。将一生的光阴虚度于经忏佛事中去。
更有一部分从事佛教的管理事业,久之名利挂心,把此做为毕生的追求目标。早已失去其出家的本怀,违背了当初的志愿。正如《六祖坛经》所说“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这样的出家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五
当然,以上所举僧青年的几种走向并不是说全部是不可取的,是不正确的。关键在于心态的问题,如果有正确的人生观,从事这些工作,也同样是弘法利生所必须的途径。但若是以名利之心求之,则不仅违反工作的意义,同时也有违学佛出家之本意。这就是一个本末倒置的现象。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这不是短时间内,或少数人的力量所能改变的。只能从自身做起。
其次,是佛教教育的问题,多谈理论而极少于修行实践的教育,缺少必要的观念引导,这直接影响僧青年的人生走向,让其在抉择时感到无所适从,无法从内心中找到一个支点。这是佛教自身教育的不健全。
再次,现今佛教管理组织的松散,各自为政,极少有人愿意宏观的从整个佛教着眼,更不能切实地解决僧众现实生活上的具体问题,无法令僧众少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养。生活于中的僧众无归属感,这也是直接原因之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年轻能干的僧众到处受欢迎,而一旦身体病、老时就有可能无人问津。
结语
以上种种问题,都有待于佛教有识之士深入地探究与解决。佛教迫切需要的是一大批真正发心立志从事振兴佛教事业并具有一定佛学水平与自身修行体验的佛教人才。所以,做为一个当代僧青年,如何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念与价值取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作者:宏亮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