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慈悲之心 利乐众生——李万进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0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对于没有开悟般若智慧的人而言,都会存有一定的私心与杂念,都不会自觉地为他人作自我利益的牺牲与自我奉献,因此就会在人世间争名夺利,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这种你争我斗的结果,不仅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形成了“他人是地狱”以及“人对人是狼”的社会现象,同时在这种算计他人与防止他人算计的争斗中,人们自然觉得身心疲惫,活得太累。对于人类的这种为了名利而无休止的争斗,佛教认为是人类的无明与贪欲造成的,这就是人们心灵得不到片刻安宁与祥和的根本原因。人类虽然是具有理性与社会性的生物物种,但自我的私心也是人作为动物属性的必然体现。对于人类的这种自我私心的动物属性,佛教并不是一概否定,而是以“先以欲钩牵,再令入佛智”的方式予以度化。这里的“佛智”当然是般若智慧,众人一旦有了般若智慧,自然会生起慈悲度众之心,也就是佛经中一再强调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与“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济世度众情怀,也就是佛教主张的大乘菩萨道精神。大乘菩萨道精神的核心是慈悲,而慈悲之心是基于个体舍弃自私的小我,而证得无我、法二执的般若空境智慧这一前提,从而才有了发愿度化众生的精神与愿行。在有了慈悲之心后,个人的意念就很少为自我之私利而算计、计较与争斗。一旦把自我放八无我的境界之中,那个处处为己争名夺利的私心意念便会彻底放弃,与之相应则会逐渐改善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个人所感受到的就不再是人与人之间完全是利益;中突的冷漠关系。这样个人的心理于内而言,因为不再算计他人与防止他人算计,自然没有了那么多的牵绊与顾虑,也就会觉得在心理上不再活得太累;于外而言,因改善了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冷漠与对立、冲突,自然会拉近自己之心与他人之心的距离,这样心灵会变得更为美好。

大家知道,佛教关于慈悲之心的理论,是基于佛教的缘起论对于人与社会现象的观照与分析而得来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无数的个人组成了社会,社会是由无数的个人集合组成的,因此个人与他人共同组成了社会,个人不能脱离他人、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与发展,这种个人、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佛教看来就是因缘和合。正是从这种因缘和合、因缘而聚的理论出发,佛教认为个人发起利益众生的慈悲之心,不仅可以度化众生,同时也可以使个人获得众生的回报。因为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因缘和合,这即意味着在因缘而聚的复杂世间关系中个人的付出与奉献,从形式上看是为他人、为社会,但在实质上因为个人不能脱离他人、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与发展,因此间接也就是为个人,这在佛教教义中称之为自利利人、自觉觉人、自度度人——

由自利故,发智德之原,由利他故,立恩德之事?成智德故,则慈起无缘之化;成恩德故,则悲合同体之心;以同体故,则心起无心,以无缘故,则化成大化、心起无心故,则何乐而不与;化成大成故,则何苦而不收,何乐而不与,则利钝齐观;何苦而不收,则怨亲普救。[1]

从这里可以看出,佛教关于发慈悲心、利乐众生的主张,其实并不是一味强调个人的付出与奉献,因为佛教早巳洞穿了人类具有自我私心的动物属性,而是强调了个人的付出与奉献是与个人成就无上菩提、获得般若智慧相一致的。普度众生的前提是个人须具有度化众生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自利、自觉与自度,对于这种能力佛教进一步认为“应知由自利故,则能利他,非是不能自利而能利他。”[2]自利就是个体的自我在佛法的行持与修证中获得无上智慧的受用,只有自己获得了受用,证得了般若智慧之后,才具备了度化他人的能力;也就是说个体自我要发慈悲之心去度化他人,其前提在于提升个体自我的智慧,在没有获得自利与自觉的时候,是无法去利他与觉他的,故而佛教主张在完成了自度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利人、觉人与度人,这就从无我与私我的因缘和谐的角度,化解了个人与他人的利益;中突,从而在理论上与修行的实践中,为个人心灵意识提供了一份安宁与祥和。也正是从慈悲心出发,进而劝导众人以大慈悲的无畏之心去改造与建设人世间——

如专意净土, 当发大心:其大心者,即菩提心:菩提心者,不为自救故,不为一人得生净土故,不为一人成佛道故。[3]

问曰: “或有人言,愿生秽国教化众生,不愿往生净土,是事云何?”答曰:“此人亦有一徒:何者?若身居不退已去,能处染不染,逢恶不变,如鹅鸭入水,水不能湿,如此人等,堪能处秽拔苦:”[4]

与唯心净土的理论略有不同,在这种发慈悲之心,建设人间净土的主张中,个人虽然已经证得无上菩提之智,但却要以慈悲度众为宗旨,要不厌弃五浊恶世及其众生,以无我之愿力去度化众生,这即是慈悲愿力所致。这种慈悲的情怀与自度、度人相一致的宗旨,体现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无我的统一,以此则可以消融与化解因紧张、对立的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心理烦恼与痛苦,在自利、利他的慈悲情怀中获得真实的受用——

自度度人,将所修功德,悉皆回向大地众生,同成佛道,此即觉心;觉心者,即菩提心也:此心不可分发,当全发;又不可间发,当时时发,数数发,对佛发,对菩萨发,对圣僧发,对善知识亦发,对一切僧友及有情众一切众生前悉发。以此大心,直至成佛,皆愿力故。故知愿力及佛法先导。[5]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佛教主张的自利、利他的慈悲情怀,是缓解人与人之间冷漠、紧张乃至于对立的人际关系的一剂良方,同时对于个人而言,在获得了自我受用益处的基础上,又可以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从而在内外两个方面为自己营造出一种友好、和善的心理环境。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个人长期处于极度的紧张与焦虑的心理状态,不仅有损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会逐渐导致个人处世法则的不正常,从而引起与他人关系的不和谐,这样反过来又会加重个人心理的烦恼与苦痛,如此不断叠加与循环,将有可能最终导致个人心理的失常以及精神方面的疾病。这种心理的亚健康状态,就是人类心灵遭受了严重污染的症候,而慈悲的情怀犹如甘露与良药,可以洗涤被严重污染的心灵,还心灵以本有的清净而健康的状态。要获得这种心理的健康状态,个人发慈悲愿力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个人心理的污染就源于个人的自私自利与他人造成的紧张而对立的人际关系,这样在医治心灵的亚健康疾病时,须从病根上入手,慈悲之心正是从个人的心理问题的病根入手予以解决。通过发慈悲之心,并在生活中实践慈悲之行,人们可以发现不仅自己的内在存有问题的紧张、烦恼之心绪,会逐渐变得轻松、安宁与祥和,外在的与他人之关系也会逐渐变得和谐、融洽。在这种内外安宁、祥和与融洽的环境中,被自我私欲与贪念污染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得到治愈。

对于个人被污染了的心灵之医治,佛教是从慈悲之心与度化众生的互为相依的关系入手,认为个人必须通过发起慈悲之愿心,才能最终在度化众生的实践与修行中成就无上菩提智慧。换言之,个体被污染了的心灵要得到医治,须在发慈悲愿心与实践慈悲愿行的过程中完成。因为佛教主张“大慈子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佛与众生的关系是通过慈悲愿心与愿行联系起来的,以此类推,个人的心灵能够以慈悲愿心与愿行去利益众生,就会最终成就佛、菩萨之智,这也就是心灵脱离了烦恼与苦痛,去除了污染的大光明状态——

菩萨若能随川页众生,则为随川页供养诸佛,若于众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未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未,以大慈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 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正等觉 ……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花)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欠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就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知是解,以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6]

个人所发的慈悲心包括了令众生欢喜与令诸佛欢喜、生菩提心及成正等正觉这些内容。从医治人类已经被污染的心灵这一角度而言,令众生与诸佛欢喜,其实质在于个人因发慈悲心而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试想个人能够使他人欢喜,自我本身岂能不欢喜,因为自我与他人是互为依存的存在,个人能使他人欢喜,他人亦会同样以欢喜之心予以回报,这样一旦人际关系中充满的是欢喜与愉悦,而不是冷漠与对立,个人的自我心理自然会轻松、愉快,原来那颗被无明与贪念所污染的心,就会得到医治。另外,发菩提心与成正等正觉是一致的,唯有发菩提心才能够不断精进修行佛法,最终成就正等正觉的般若智慧,这种成就般若之智的正等正觉,也就是个人的心性处于觉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犹如光明驱散了黑暗,犹如良药去除了心灵的污染。而觉悟的状态与发慈悲心及行慈悲愿是完全一致的,并且佛教强调了慈悲与觉悟的利他与自利相统一的关系,认为二者之间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这即表明发慈悲心为因,成就正等正觉为果;运用在人类心灵的环保上,发慈悲心、行慈悲愿,将自我融入无我之中是因,心灵逐渐去除污染,个人心理逐渐获得愉悦是果。如此,佛教关于发慈悲心的主张,从因果关系的角度,为人类心灵去除物欲的污染,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人生实践之路。

佛教关于慈悲度众生,以至于发愿心建设净土的理论表明,佛教并不是只管个人了脱生死的自了汉,而是有慈悲济世与积极入世的情怀。众人若是具有了这种慈悲济世的情怀,再发建设净土的大心愿,那么不仅可以营造出一份属于自我的清净心境,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造与建设我们居住的这个娑婆世界。将慈悲普度众生的心愿与愿行,转化咸建设人间净土的动力,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因为慈悲度化众生的愿行,一旦得以真正实践,那么就会有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效果,这种效果也就是建设人间净土的必要因素。与之相应,如若人类能以发慈悲心、行慈悲愿而去建设人间净土,其结果是娑婆世间转变为了清净净土,人类生活在这样一种净土的环境之中,其心灵哪里还会受到污染呢?这种以发慈悲心而达到内在自我清净的心境与外在人世间生存环境的改善相一致的理论,也就是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建设人间净土的人生佛教思想——

近之修净土者,多以此土非净,必须脱离此恶浊之世,而另求生一良好之净土。然此为一部分人小乘自了之修行方法,非大乘的净土:……然遍观一切事物,无不从众缘时时变化的,而推原事物之变化,其出发点都在人等各有情之心的力量。既人人皆有此心力,即人人皆已有创造净土本能,人人能发造成此土为净土之胜愿,努力去作,即由此人间可造成为净土, 固无须离开此龌龊之社会而另求一清净之社会也。质言之,今此人间虽非良好之净土,然可凭各人一片清静之心,去修集许多净善的因缘,逐步进行,久而久之,此恶浊之人间便可一变而为庄严之净土,不必于人间之外去另求净土,故名人间净土。[7]

从建设人间净土的人生佛教理论中可以看出,人间净土的建设其要旨在于人类的心灵,在于人类的精神境界,故而“如何建设人间净土,关键就在如何改造心灵。人间净土在每个人的心中,心中有净土,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就出现净土。”[8]这就意味着,人类心灵境界的提升,直接影响人间净土的建设,而发大慈悲心、行大慈悲愿,是完全符合提升人类心灵的法则,故而人类若能够从心灵上去除为己之私心,去除贪执物欲、争名夺利的杂念,那么在获得心灵环保的同时,人类居住的世界也会逐渐由浊世转变为净土。这种心灵境界的转变,其实质在于不做只管自我解脱的自了汉,更要在度化众生的道德修行上有所精进——

一方面,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要有相当的解决;一方面,也要有合于人类理性上的知识、道德上的行为,做成有人格之人,与古来所谓士君子相合,然后把所明白宇宙人生的原理拿出来实行,就是先做一个完完全全的人,安全物质的生活,提高知识的生活,完善道德的生活;再以此完成优美家庭、善良社会、和乐国家、安宁世界,到士希贤的地步,成功人中圣人,完成了完善的人格,再发无上圆觉的大心,起普度众生的大愿,到圣希天的地步,这是在人生上求进化,绝非离世独善的生活、像这样高尚的进化,就是十信心菩萨地位,也就是达到人格优美高尚的地位,使世间受其教化,古来圣贤都如此。这是大乘佛法第一步所行,是人世间一切行为的道德。[9]

人生佛教关于建设人间净土的理论,一方面否定了做自了汉的消极避世的思想,同时也不主张一味与世俗混为一体,而是保持佛法本有的净心、净世的特色。这样,对于人类心灵的安顿而言,人生佛教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入世的层次,主张众人应该过好人世间的生活,并要积极去尽人世间的责任与义务,这是在世间的道德伦理层次净化人类的心灵;另一方面,人生佛教还有出世的层次,即要求众人去除贪欲与执著, “发无上圆觉的大心,起普度众生的大愿”,这是从发慈悲心与行慈悲愿、度化众生、了脱生死的角度,为人类的心灵觅得一个安顿处。总的来说,人生佛教的理论是发慈悲心与建设人间净土相结合的产物,于个人而言,自我的心灵可以得到净化,心灵能得以安顿;于人类而言,众人都能发慈悲心、行慈悲愿,那么娑婆浊世即由秽土变为为净土,这样对人类而言无论是内在之心,还是外在的生存环境,都可以得以净化,由此可以完成由内至外的去除污染的彻底转化。

总而言之,唯心净土与人间净土作为人类心境营造的结果,表明个人的心绪是否祥和?是否安宁?是否清净无染?是建设净土的关键,这也表明唯心净土与人间净土是众人之心与佛、菩萨之心无差异而建成的。而佛经中主张“慈悲是佛道之根本”, “一切佛法中慈悲为最大”, “佛心者大慈悲是”,众人要修证菩提、获得般若智慧,发大慈悲心是其前提与基础。众人若是发大慈悲心,具有济世的情怀,那么内心就会保有一份祥和与安宁,以这种心情去观照人世间,所看到的就不再是娑婆世间、五浊恶世,而是与佛、菩萨居住的净土无实质差别的乐土、善土。由此可知,个人发大慈悲心对于个人内心而言,可以在物欲横流的娑婆浊世,保持一片属于自我的心灵绿洲,从而营造出一种不再苦痛、不再烦恼的清净、祥和与安宁的心境;若是众人齐发大慈悲心,并以无畏、无厌的愿力建设娑婆世间、五浊恶世,那么集合众人的慈悲愿力,所营造出的就不仅仅是一片属于自我心灵的青山绿水与蓝天白云,而是可以变人间浊世为人间净土。 “相由心生”是个人发大慈悲心的结果,相是个人的心灵境界; “境由心造”则是众人齐发大慈悲心、行慈悲愿的结果,境是由众人的愿力改造娑婆世界而变成的人间净土。

注释:

[1]延寿: 《宗镜录序》,转引自张怀承: 《无我与涅槃:佛家道德精粹》,第396页,湖南大学出版社。

[2]《净土论》,同上,第400页。

[3]元来: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二十一,第398页。

[4]道绰: 《安乐集》,卷上,第403页。

[5]元来: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二十二,第398页。

[6]《华严经》卷四十, 《大正藏》卷十,第846页上。

[7]《创造人间净土》,向子平、沈诗醒编: 《太虚文选》(下),第1768页,浙江古籍出版社。

[8]圣严法师: 《如何建设人间净工》,台北《中央日报》1997年10月3、日。

[9]太虚法师: 《佛陀学纲》,1928年8月在首都毗卢寺讲。

作者:李万进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