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中国艺术——林保尧
佛教的东传,是东方文明的伟大成就与骄傲。今日中土广阔无垠的文明版图,上至最高棱线的喜玛拉雅山区,下至最低底线的台湾沿海低凹地区,几乎都有佛教的影像音声遗绪。哪怕在语言、仪式、信仰等各方面,再被土著化下去,佛教化的精辟身形音像,仍然识之便明。特别是因缘於东传佛教教义而来的佛教艺术,更是无所不在,无时不与地生活在我们现今的五觉世界神经未梢中。试看国内收视率极高的Discovely频道,只要谈到东方各国,哪怕是现代科技文明、民主政治、经济成就、国民行为等,当进入东方“人”的生活世界与其精神思惟探索时,佛教文化的身形音像就自然化生、自然呈现,令国际的视觉性思惟自然地走进东方无形又似有形的隐性精神生活文明核心——佛教化的巨大艺术身形境地中。
二千年来,东方佛教一波波涌进中土,一阵阵吹向山海,佛陀的精神教义有如万仞瀑布而下,直接冲击灌溉洗涤中土千年人心,佛教的义理修行则如万缕春风,直接微绻拂面,温润普降塔刹佛寺。一代代高僧睿智、一盏盏美德点灯以及一栋栋的佛寺音声、一座座的塔林画饰,就这么相继薪传融汇,弘播流布,终而开启佛教艺术进驻中土的长城大河,使汉传系统的佛教艺术成为当今世界极为亮丽显耀的文化明珠。世界重要的博物馆,尤其西方的大英、法国基美、美国大都会、费利尔等,莫不以中上千年造像艺术的雄伟睿智,置於重要展示人口作为镇馆之宝。
进入中土艺术文明
汉传佛教所展现的艺术成就,更驱使中上文化走进现世山林之美而直接观照与汲取,这也是中土艺术文明最不能或忘的一章。众所周知,山水尽是中上人士的最爱,故一谈起山水画研究者皆上溯至战国时代的庄子山水美学。然而这套中土人士极致的美学宝典,为什么在战国,以至西汉、东汉,甚至三国都不出现可以相互对应的山水作品?而一直拖到五胡十六国后的两晋六朝才出现极有品味,且深化的山水画论与山水画作呢?那正是东传佛教来到中土深化三、四百年后的中上丛林山水修行美学与其文化结晶的成果,终让山水画书作正式亮相显影。而山水画的二大用色系统,不论是金碧或泼墨,皆可见及当年胡僧带来用色彩绘壁画的遣绪与影子。再看宋初以大山头为正中的山水画作若往前看,敦煌金壁辉煌的大净土变相图中,抽去主尊的阿弥陀佛,补上山水的大山头,可说正中下怀一气呵成,宛如天衣无缝!而中土重要的山水画书大师,在其生活习性中,又哪有不接近佛家修行式的自然禅林之境呢!这样看绵延万里的汉传佛教艺术,其实真正的落点,似乎就是正中直指中土人土心灵净土最美最纯的山水画作生活作息。
影响世界艺术
汉传佛教艺术,在中土生根后,便不断向著邻邦伸展佛教修行文化,韩国、日本是众所周知深受中土影响的最大国度。特别是七、八世纪,两地留下今天傲世的佛寺大殿的建造物。例如韩国约建於景德王十年(七五一):的石窟庵,是新罗时代重要石窟寺院,位於今天庆州市东南十二公里的吐含山东侧山腹里。再者,日本奈良的六大寺,即法隆寺、东大寺、兴福寺、药师寺、西大寺等令人见及大唐大型木造建筑艺术的中土极致典范。而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南禅寺,会让人直觉感受到大唐佛教艺术文化圈的壮大与其散发的生命力量,连遥远的海东诸国在佛教艺术的衍生对话下,形成一个现世可以留下的佛教文化世界村呢!
若以近代艺术而言,来人开创的禅意与其禅画世界境地的表现,可能是西方欧美现代艺术界的相当著迷的一页。尤其是本世纪初期,日本国际级的禅学大师铃木大拙,有系统、精辟而现代化地将禅的精致净化纯美思想与精神,向西方大量传达后,造就了西方在思想艺术上的极大影响。像禅意的书法,成为西方抽象画中极尽美感的异华再造。前几年,台北市立美学术馆会曾办类似禅学思想与现代美学的对话研讨会。谈起艺术家,国人较熟悉的法国赵无极,意大利肖勤、霍刚等,都可见及禅之意境在现代艺术抽象画中的生命韧力与直觉观照。
再如当今国人住宅美学中强调的自然园林生态的空间美感,其实就是来自宋朝人创建的禅意自然空间美学。如果走走京都留下的宋代庭院式的贵族或佛寺庭园,便可知之。像京都著名的大德寺,寺内有一座座的寺院庭园。那仿自大自然的假山假水,令人更深感禅法中直指心内灵净的修行生命与其宇宙净观力。此虽为千年前佛教寺院所散发出的禅境庭园美学,然而至今仍是人们心中最企盼的生活空间美感与美化之境呢!而其背后正是生成於佛教寺院的自然禅式意境。
中土自身的艺术影响
当然,对日、韩,甚至当今世界现代艺术有影响的汉传佛教,反过来说,对中土自身艺术又有什么值得一书之处呢?若就表现材质与空间而言,乃在於促使中土走进以石料素材为主的造像与表观手法,即一般所谓的石佛造像。虽然之前两汉亦有石造的翁仲入像之类,但如佛教东传后,大量且有系统、分类的石像雕造确是从未见及的。而且由此转化成直接面对大山大岩塑造的石窟造像,以及壁画彩绘、泥塑加彩等多元雕刻与塑造手法,还是中上空前未见的。尤其是带来石窟壁画内的彩绘颜色与烘托手法,确是开创中土日后极为重要的另一绘画途径。像唐代的金碧山水,以及流传日本以后所展现的日本画中的障壁画,以及近代亦流行於国内的胶彩画等,其前身就是汉传佛教带来的彩绘艺术种籽。
此外,因於石窟壁画的大量制作,而出现现世供养者的人物题材,进而开创为写生描绘人物肖像的手法表现题材。像此次台北故宫博物院欲前往法国大皇宫展览的海报中,便有一幅以宋代帝王为主的大头照。其实这类人物大头照,在敦煌的五代第六十一窟归义军节度使曹氏夫妇像、第九十八窟于阗国王供养像都可见及此类的大型供养人,甚至有全家全身照的大型供养肖像壁画!当然因此因缘,自宋代起,至元、明、清止,历代帝王人物的肖像画似乎变为治国人物的传统般流传下来,只是不太知道它与汉传佛教艺术有著渊源关系罢了!
而今天旅游大陆各地或台湾,皆可在深山中见及古刹佛塔。事实上,塔刹建造及其技法结构,实是佛教东传建筑艺术中,极其令人敬佩的中土建筑文化成就,印度有塔,传至中亚亦有大塔,但是如中土或日、韩般,使塔成为丛林山海中,一兼具修行与自然山林生活之境的融合建筑,确实不多见。耸峙的高塔,在风和日丽,或是细雨绵绵中,都别有一番风味,这是在西方自然景致中不易见及享受的。换言之,东方自然景致中这特殊建物开放的视觉美感,还真是汉传佛教的天生丽成呢!
而各种塔刹的建造技术与结构组合,更令人发现中土传统建造的智慧与超群。山西应县的近代木塔,那几近七、八层木造建物,还是当今世上少见的木造建筑科学艺术文化精品呢?
归之,二千年的汉传佛教艺术,更及於当今生活各面。像国人客厅中喜爱的插花艺术。其实也是来自此汉传佛教的艺术。再者,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过程中,进讲堂听讲座等这些名词的起源亦是来自以往的寺院讲堂。若有心慢慢搜罗,还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汉传佛教艺术遗绪呢!
作者:林保尧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