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快时慢 道法自然
每一个事物的存在都不是永恒的,它总是生于混沌,死于混沌,它的生旺死绝过程体现了自然的不对称变化。因此,时间是某一物体相对于变化的物质空间的一种反应。物体在,时间在;物体亡,时间亡,时间伴随着每一个物体的生旺死绝过程。
时间是相对于空间存在的,由于空间是不对称的,因此,不同的空间物体在其中有不同的时间尺度。例如,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曾经预言,原子钟在地球空间不同的高度上,高处的时钟较低处的时钟变化得快一些;在地球自转方向上,逆行飞机上的时钟将比以同样速度顺行飞机上的时钟走得慢。今天,这一点早已得到实验的验证。但需要指出的是,时间不仅仅是一个相对于空间的概念,而且还是一个相对于具体物体的概念,不同的物体在同一空间也有不同的时间尺度。例如,我们增加摆钟的摆长,摆钟将要走得慢一些,反过来,如果我们减小摆钟的摆长,时间就要走得更快一些。
在现代物理学中,时间是一个混乱的概念,这一方面 空间是不对称的,每一个物体对不同的空间反抗程度也是不同的,时间尺度亦不同。在能量密度较大的空间,由于外在压迫力较大,物体的形体尺度将被压缩,物体内部运动也将变慢,时间尺度变长;而到了能量密度较小的空间,物体尺度显然就要扩张,物体内部的运动也将加快,时间尺度变短。空间中充满着紧张运动的物质,如果相对于空间运动,在运动方向上,由于物体受到的压迫力增大,物体在长度上将要收缩,物体内部的运动将要变慢,时间尺度变长。这样相对论中的时间多重性在物体的相对运动上被客观地解释,而不必非把时间和空间纠缠在一起。
空间不空,而是充满着紧张运动的物质,因此空间本身就是物质的一种紧张状态,不过这里的物质运动较为混沌而已,与此相比,物体则是一些更有秩序的存在,这集中表现在它空间中物质分布是井然有序的,越靠近中心,物质的密度越大,能量越大;越远离中心,物质密度越小,能量越小。物体的空间是有限而无边的,其中的物质也是连续变化的,并不断在运动中存在。空间中的物质都是在紧张的相互压迫与反抗中存在的,空间的意义就在于反映了这种物质的紧张状态。
反抗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也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因为没有反抗,就没有物体的有序形态,我们也看不见、摸不着它,更不用称谓它物体了。物体的存在都不是天赋的,而是有一个成长、发展、壮大、灭亡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物体所反抗的环境决定的。自然是残酷的,每一个事物都有一个有限的反抗范围,当环境变化在事物有限的反抗范围之内,物体就能在与它的作用中相对稳定存在,一旦自然变化超过了这个范围,物体就会发生突变,从而变成另一种性质的事物或沦于混沌。
物体的存在不是永恒的,而是有生有灭,有始有终,时间就体现物体反抗自然变化的过程,因此,时间是和每一个具体事物分不开的,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时间尺度的反抗历程,物体在,时间在;物体亡,时间亡;时间伴随着每一个物体的生旺死绝的过程。因此时间是和每一个物体共同产生的,在这个物体产生之前谈论时间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说,我们不能假设时间在宇宙之前就存在,而是宇宙和时间的开始有同一个起点。从那一时刻起,伴随着宇宙发展的时间便开始流动了,不过这个时间并不会长流不息,它仍将随着宇宙的消亡而消亡。
宇宙是一个发展中的巨系统,它和自然界的其它事物一样,有一个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展是不对称的。最初的宇宙是由于它反抗环境的无限产生的,并因这个环境的无限而加速发展,有限与无限是相对的,当宇宙发展到一定程度,无限的环境由于宇宙的发展而变得有限,于是,组成宇宙的各个和系统之间就会产生激烈的生存竞争,结果是优胜劣汰,大量系统在竞争中灭亡,从而导致了环境的无限,这样,宇宙又开始加速发展起来。宇宙就是这样一个在涨驰振荡中不断发展的巨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宇宙大钟的时间尺度也是周期变化的,时快时慢。随着宇宙的这种周期性变化,宇宙空间的其它事物也不断地在对宇宙整体变化的反抗中同步变化。不过,由于组成宇宙的各个子系统的层次不同,时间尺度也各不相同。
每一种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道理,有一个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结构。对于地球而言,它并不象普通人所想像的那样是死寂的、不变的,而是有一个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过程。这一点可以从地质学中赖尔提出的地球缓慢演化学说得到验证,地球是有生命的,这一点得到了哲学家们的一致赞同,但在自然科学史上,绝大多数科学家是不承认这一点的,因为一旦地球有了生命,那么人类的高大形象马上就被这种巨大的生命比得渺小起来,为了满足人类的私利,使地球成为人类的私有财产,一些科学家杜撰了种种神话,不过目的只有一个,即人类是全部自然界的中心,自然界的一切存在都是为人类而造的。用这种带有偏见的目光去审视自然界,不是秘密的生命之谜也成了秘密,引力就成了超越物质的天赋力。
宇宙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这种普遍联系是通过引力波来进行的。引力波由爱因斯坦预言,但同时他又指出,人们不可能通过任何仪器检测到这种波,这样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引力波是通过连续的统一物质周期性地组织与离散运动的,而统一物质是不可能在宏观层面上表现出来,我们只能通过理性的反思领悟出这种波。每一类生命系统必对应一种特殊的非线性联系方式,宇宙和组成它的各星系星团、星体都是一些秩序存在的生命系统,它的内部对应着一种普遍联系是可以预见得到的,而这种联系就是由引力波进行的。我们知道,星体做为一种秩序存在的结构,其微观基础就是较稳定的原子,原子的存在不是天赋的,它产生于星体内部物质的层次相错运动之中,由于原子的不断涡漩生成,各原子为了自身的生存,就会在有限的空间展开剧烈的生存竞争,优胜劣汰是大自然的准则,于是,不断有大量原子在竞争中沦于无序,并突发地释放其内在的潜能,这种周期爆发的能量引起了连续的物质空间一连串的组织与离散;然而,当大量原子在竞争中灭亡以后,环境开始变得无限起来,于是又有大量原子在星体内部涡漩生成,紧接着又是剧烈的生存竞争。引力波就是指这种通过原子之间的竞争与协同引起的、依赖连续在宇宙空间的混沌物质周期组织与离散进行传递的能量。
每一个系统都有一个中心,中心要素的性质决定着系统的性质,因此,引力波动是宇宙整体意志的一种体现,顺应这种意志的原子不断在星体空间产生,而那些与整体意志相违的原子不得不在竞争中灭亡,这就使组成宇宙的基本构件——原子出现了统一性。原子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由原子竞争所引起的引力波也对应着一能量的最小单位,即一个质子或中子内在的能量,其它能量都是它的整数倍。质子或中子的密度都是极大的,它潜在的能量也是相当大的,与这种比较大的能量突发对应,引力波的速度是极快的,从理论上应该远超越光速,从而把整体宇宙的发展同组成它的每一个原子联系起来。
宇宙是一个秩序存在的整体,这种秩序就体现在宇宙有一个密度极大的中心星团和一个围绕这个星团周期旋转的星系层次,我们所依赖生存的太阳系就是这个巨大的宇宙漩涡中银河系的一个小星团。宇宙空间的物质分布是不对称的,这集中表现在从宇宙中心到它的无限边界物质密度是连续变小的,显然,这种不对称分布的物质不会在静止中存在,必然它是运动的,其运动方向我们很容易从引力的方向中悟出,它总是从无限的边界趋向于系统中心。尽管宇宙的物质分布和运动是不对称的,但宇宙空间仍存在着一种对称,这种对称就是由引力波引起的一种物质在动量势上的对称,今天这种对称已经由检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辅射的各向同性所验证。需要指出的是,电磁波在这样的空间传递是规律性变形的,如果我们忽视了这种变形,把变形的信息误认为是由星系高速远离我们的运动造成的,就会引起我们对宇宙秩序的怀疑。
自然秩序是普遍存在的,这种秩序存在于组成宇宙的每一个系统之中。我们的太阳系就是这样一个秩序存在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它的密度是极大的,太阳的质量就占太阳系有形体总质量的99.9%以上,太阳系的空间物质密度是连续变小的,由于各行星都是在不断地反抗太阳系空间的不对称运动中存在的,因此,各星体的密度也随着远离太阳的距离而逐渐变小。太阳系空间中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它总是趋向于太阳系的中心,这里的行星系统也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毫无例外地在反抗这种不对称运动中存在,因此,九大行星和它们的卫星既不会象普通圆周运动那样由于离心力而飞离出去,也不会由于不对称的物质运动的压迫而被“吸”到太阳表面。
恒星的发光问题一直是科学的一个误区,物理学家们也只是简单地用核剧变反应来相当然地解释它巨大的能量释放。然而这里有一个明显的佯谬,如果我们把太阳看作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东西,即根据物质等价于能量的假说,太阳一直在燃烧它自己的质量,无私地向周围发光发热,那么太阳最初的质量从哪里来,它又是如何点燃的呢?难道最初的太阳是无中生有出来的?其实,略懂哲学的人都可以想到,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如果这个中心在走向毁灭,那么太阳系还会象现在这样秩序井然地运行吗?在现实的自然之中,我们从来没有发现这样的事情,也不敢想像这样的事情。现在,根据系统论的研究我们已经知道,在每一个系统之中,中心要素在周边要素看来都是闪闪发光的,不过,这种能量不是来自中心要素的无私奉献,而是协同各个要素在反抗更大范围的宇宙空间的不对称运动中获得的,简单地说,由于太阳的自组织,大量原子不断生成,由此引起了宇宙空间的混沌物质向太阳中心不断涌来,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量,为了保持自身的秩序存在,太阳就必须不断地向外耗散它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耗散是通过原子之间的剧烈竞争进行的,即不断有大量原子在竞争中周期灭亡,致使大量原子内在势能突发,并通过连续在宇宙空间的统一物质周期组织与离散向无限的空间耗散。太阳的质量约占太阳系有形体质量的99%以上,它所需要耗散的能量是巨大的,也正是这种巨大的能量释放造成了太阳闪闪发光。
近代自然科学一直习惯于用科学的还原论方法来理解宇宙的存在,以致于大量系统现象得不到理解。最显明的就是科学一直摆脱不了对称的佯谬,最早是牛顿用对称描述了空间和时间,当光速不变现象出现的时候,对称观念已经被证伪。遗憾的是,科学的还原论方法在人们心目中如此根深蒂固,以致于没有一个人能够认识到以太的生命和运动,从而把地球和它的空间看作一个整体,最后造成了以太观完全被否定,从此现代科学也走上了不可知的道路。事实上,这里的问题我们是不难发现的,只要你彻底地坚持了一元论观念,那么任何对自然进化的解释都必定对应着宇宙空间物质的不对称运动,特别是对引力的解释,我们不可能找到任何一个物质性的理由来理解引力的天赋存在,引力也是不可能存在的,物质的不对称运动造成了这一切。
现代人是相当有趣的,他们总是倾向于以有利于自己的立足点之上去认识世界,于是被动的存在的东西成了主动,与自己感觉相符的成了科学,他们哪里去想过,自然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也不可能存在一个只适用于生物的规则,自然规则在自然界是普遍有效的。如果我们把宇宙万物都看作是一些具有生命的东西,那么统一的自然规则就会明显地显露出来,这就是生命的规则。
生命的意义在于反抗,人类就是在不断地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一种事物,我们的母亲--地球也毫不例外,她也是在反抗太阳系空间中物质的不对称运动中存在的。为了保持自身的秩序,不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失败,她或屈或抻、或进或退,顽强地、也是有秩序地运行于太阳系空间之中。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整体,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是它的本性,也是生存竞争所必需的一种手段,因此,她不断地从大自然中获得物质,并把它们组织成自身的一部分,同时它还不断地通过原子之间的竞争耗散自身的能量,从而保持了自身持续不断地成长。
本来,从纯粹的一元论角度,我们很容易认识到,引力是不可能存在的,它只可能来源于不对称物质运动的压迫,而且还能认识到,万物皆有生命,宇宙的各个有形的存在都是一些井然有序的生命,它们和生物一样都着一个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过程,系统有了发展上的不对称,才可能由于不断从周围空间获得物质而出现引力现象。或者说,物质不断组织起来就可以对周围物质空间产生吸引现象,而有组织的物质离散则会对周围的物质产生斥力,吸引和排斥就是在统一物质的聚散之上表现出来的。
当我们摆脱了引力中的佯谬,以及恢复了科学的以太观之后,引力的科学解释就出现了,引力产生的内因是实体内部的自组织和能量的耗散,而引力产生的必要条件则是环境的压迫。或者说,引力的本质就是不对称的物质运动。理解了引力的本质之后,对我们生存空间的物质描述也随之而来,这是一个充满运动的物质空间,一方面是统一的连续物质从无限空间源源而来,它几乎穿越了所有原子核以外的空间,并对空间中的有形物产生了一种向下的浮力,物体的称重质量便是这种浮力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由于地球内部的自组织,大量元素在内部形成,并在相互挤压之中趋向无限的空间,这里,物质密度小的东西由于受到的重力小而受到的向上的压迫力大更快地趋向空间。我们人类便生存在这样一个充满生命力和紧张的空间之中。
地球和它的空间是一个整体,两者在物质分布上是连续的,机械地分开地球和它的空间无疑是可笑的,昔日牛顿把地球的运动想像成它在毫无阻力地穿过静止的、均匀分布的以太空间,最后迈克尔逊-莫雷试验证伪了它,新的运动的以太观势在必行,这里的以太不再是死寂的、静止的、均匀的,而是充满紧张和生命力的、在不对称运动中存在的,自然界的每一个系统都是在反抗这种不对称运动的物质空间中存在的,在每一个系统中都有一种连续的物质环境,能量和信息就是这样通过物质的离散与重组传递于系统之中,从而保证了系统的整体性。
在现代物理学中,爱因斯坦是否定以太观的关键人物,但他同时也始终坚持自然界的连续性,这有时看起来是矛盾的,不过爱因斯坦却从这种矛盾之中领悟出了引力的一些本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爱因斯坦并没有对引力作出客观的解释,但他坚持的大统一思想无疑是科学的,以此为基础的许多预言也是科学的,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鲜明地指出了引力中的佯谬,即表面上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其实在本质上并没有吸引力,为此他还拿出一套时空弯曲的理论,固然,时空弯曲是不可理解的,但如果我们把时空弯曲物质化,引力的本质便显示出来,即时空弯曲程度的不同反映了物质分布和运动上的不对称。爱因斯坦深髓的思想是极令人敬佩的,这表现在他在纯粹的思维之中抓住了引力问题中的一些关键,如星体系统之间的非线性联系方式--引力波,以及引力和旋转的关系问题,这些预言为我们真正解决引力问题指明了方向。
周期运动是自然的一个主要特征,旋转也是大多数系统的一种共性,从大的宇宙漩涡、星体的自转和公转,到小的原子空间和量子漩涡,都是在旋转中存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特征,是和系统的自组织分不开的,因为旋转所造成的物质空间层次相错是系统要素不断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了这些要素的形成,引力才会自然而来。自然有很多层次,层次的不同形成的子系统也大不相同。对宇宙诸多星体而言,原子是其主要的生成物,对于原子系统来说则是量子漩涡,而对于生物系统的却是细胞,与此对应,系统非线性联系方式也不同,星体之间的引力波是通过原子之间的竞争产生的,原子之间的电磁波是通过电子之间的竞争产生的,生物内环境之间的氢质子周期递进则是通过细胞之间的竞争产生的。相对于种种不同的非线性联系方式,引力大小也大不相同。众所周知,万有引力是最弱的一种力,而电磁力则比万有引力大得多,不过原理都是一样的,只是组织的层次不同罢了。
通过自组织反抗外在变化的自然,是一切有秩序的系统共同遵循的自然规则,它们的产生过程都是一样的,通过各要素的竞争,优选出一个顺应环境变化的中心,由于这个中心符合了各要素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以致于它有足够的力量协同其它各要素与它步调一致,共同反抗外在世界的压迫。从这些组织产生的过程来看,协同都是以各要素之间的竞争为先决条件的,只有各要素中竞争出一个中心,组织才有了统一的方向和目标,系统秩序才能够形成。观察自然界任何一个有秩序的系统,都有一个中心和秩序井然的层次。宇宙的秩序是明显的,它来源于宇宙这个漩涡中心不断的自组织,太阳系统的秩序是明显的,它来源于太阳这个中心不断的自组织,原子的秩序也是明显的,它来源于原子核不断的自组织,人类社会的秩序是明显的,它来源于一个善于自组织的领导中心。引力不会凭空而来,也不会强迫而至,它只能通过对自身的组织而实现。
现代科学是一个不要中心的思想体系,孰不知,没有了中心,也就没有了组织,没有了组织,自然界的引力就成了不可理解的奇迹。自然界的物质是统一的,从本质上也可以说是相互排斥的,不存在无中生有的吸引力。但是,引力现象的客观存在说明了物质之间不仅是相互矛盾的,而且还存在一种统一性。当系统中某一要素在环境的激励下优先竞争出来并成为中心的时候,它就会强迫其它各要素和它共同反抗外在世界的压迫,此时,引力和秩序就在系统之中产生了,由此可见,自然界引力现象的产生,都是以物质的组织为先决条件的,只有当一个系统在不断发展壮大之中,它才能满足其内在各子系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它对周围子系统产生了吸引力;相反,当一个系统趋于灭亡的时候,它内在能量的释放就使它对周围子系统充满着排斥力,吸引和排斥就是在物质的组织和离散中统一起来的。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都倡导一种“道法自然”的思想,这种思想的根本之处就在于它强调以虚治实,以柔克刚,以道德治国,以守一养身。近代人多是不理解其中奥妙的,其实,这种思想来源于先哲们对自然的深刻领悟,自然界的每一个事物都是在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因此,从本性上而言,任意两个事物之间并不存在什么天赋的吸引力,吸引力是通过自组织创造而来的。如果一个事物不注重自己的发展,不自组织自己,就不能满足周边各要素对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自然它也就不具备对这些要素的吸引力,没有了周边各要素的协助,这个事物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更难以在竞争中获胜。一个事物要想使自己的力量壮大起来,就必须勤于自律,处处满足周边各要素的需要,只有这样,周边各要素才能团结在它的周围,形成一个秩序井然的大系统,个体的成功就是建立在整体的成功之上。由此可见,吸引力的本质不是强制,而是顺其自然之势,水到渠成。
自组织规律深藏于万物之中,不现于表,近人多不知晓,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人是在反抗自然变化中存在的,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是它的本性,于是,站在自我的立足点之上,反抗一切压迫人类的对象、打倒上帝是人类自我抗争的一种手段,其实上帝并不是一无是处,它体现了自然规律的神圣不可侵犯,打倒了上帝,也就是否定了决定一切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没有了必然性这个灵魂贯穿其中,科学发展就走向了畸形。现实的世界正是这样,现代科学在表面上是富丽堂皇的,但本质上却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思想体系,在这种不承认必然性的思想体系指导下,人们的生活目标丧失了,生存也变得艰难无常,更可怕的是,人类思想上的混乱就象打开了罪恶的“潘多拉盒子”,自然因此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生命世界的自组织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是不由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因此,作为自然界有限的一部分,承认自然规律的客观性,自觉地去省悟规律的存在,并总结自然规律,作为指导人类生存的准则,这样,人类才能获得持续稳定地发展;反之,如果盲目否定自然内在的必然性,不按照规律行事,人们只能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