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立秋到处暑,应该怎么补?——从鱼腥梨汤到二米南瓜粥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7日
来源:《24节气养生法》   作者:迷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雨季的四个节气,大暑与立秋是暑湿合伙肆虐的时段,又闷热又潮湿。而后面的处暑与白露则暑邪逐渐退去,剩下湿邪孤军奋战。

说起清热排湿来有一条经络可谓是“主力军”,那就是膀胱经。在立秋时节通一通膀胱经,能排除长期堆积在体内的湿与热。一是刮痧,另一种是通过“摇篮式”来提升膀胱经的积极性。再配上“鱼腥梨汤”,它们就是清热、排湿、抗病菌的“无敌三剑客”了。

一到立秋,鱼腥草就有它的用武之地了。用它来熬汤喝,可以有效地排除体内堆积的湿热。如果加上白梨和冰糖一起炖,既能清热,又能滋阴,是立秋上再合适不过的保健饮料,也是预防秋天干燥的“必备武器”。但您一定要注意,鱼腥草不能熬太长时间,否则会破坏药效,15分钟比较合适。

疑心生百病

我有一个同事,胃老不舒服,吃什么都没胃口。跑去中医院找个老中医看病,这一看就弄出了一大笑话。老中医觉得她就是脾胃虚点,没什么大毛病,就嘱咐她想吃什么就吃点什么,把脾胃养起来就好了。

听大夫这么一说,她就琢磨起来了:电视里边查出什么癌症晚期,医生也不好告诉患者,一般才会说“想吃什么就吃点什么”这句话。越琢磨越觉得自己很严重。

老中医末了意味深长的说“疑心生百病啊”。

我简直苦笑不得:“你还赖人家,在中医来讲,调养脾胃就是要通过吃点想吃的东西来补,因为‘胃以喜为补’。

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吧

中医认为,五味对五脏,即苦入心、辣入肺、酸入肝、咸入肾、甜入脾。您近期特想吃哪种味道,就能反映出内脏的虚实来。比方说您最近特想吃酸的东西,像话梅、山楂、酸梅汤这一类的东西,就可能是因为您肝火太旺。酸味能入肝,有收敛的效果。

您如果肾虚了,元气不足,干什么都没劲。咸入肾,这时您就会本能地想吃点咸的东西来调动肾气。

“原来是这样。我最近就特爱吃甜的东西,总担心发胖,总控制不住,原来是脾想吃了,那我就多买糖吃去。”

我赶忙拦住她:“甘甜的味道是可以补脾,但一定要适度,否则过犹不及。吃太多糖,糖分超过脾胃的吸收范围就会化成湿浊,引起内分泌紊乱。”

“二米南瓜粥”,脾胃最需要

这下她又没了主意,“那我怎么知道该吃多少才正好呢?”

“别着急呀,这里面学问大着呢。除了五味入五脏,五色也入五脏,红入心、青入肝、白入肺、黑入肾、黄入脾。黄色的东西可以养脾,像你脾虚就可以多吃一些黄色食物。我教你个‘黄金粥’来养脾健胃。”

“黄金粥”就是用小米、玉米、南瓜、大枣来煮粥。小米是适合老人、病人、产妇的滋补品,可见它最补虚。玉米调和脾胃,南瓜补中益气,大枣补血养气、调和五脏。这几样除了大枣,其余都是黄色,各有补益的特点,而且都针对脾胃,做成粥食又是脾胃最喜欢的方式。没有一样是药,但配合到一起就是最好的脾胃滋补品。当年我妈妈身体瘦弱,脾胃不和,我奶奶就是用这个“黄金粥”帮她调养过来的。

同事坚持喝了一个月,面色红润了,胃口也变好了,中午也没再犯错。

粥食的特点是既养人又可以长期服用,怎么吃都不出问题。尤其是在处暑这个节气上,伏夏的闷热潮湿刚刚离去,正是需要提升脾胃功能的时候。这时您每天熬一份“黄金粥”给全家人喝,就能让人家的脾胃都好起来。

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都要靠它俩运化食物的精微来养。脾胃一虚,五脏六腑都跟着虚下去了。接着,体质会下降,情绪也不稳定,脑子都不好使了。所以不管您有没有疾病的困扰,增强脾胃功能都是最要紧的事。

您如果不懂如何来养,那我告诉您,用这个“黄金粥”来补养脾胃是万无一失的。把“后天之本”养好了,还愁五脏不壮、身体不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