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人生就是一场场慈善宴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14日
来源:安徽新闻网   作者:邓海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蚌埠市天桥街道普通居民李玉兰,20年来捐助一百多名失学儿童,认养了7位山东的“亲爹亲娘”……而眼下,她丈夫李华兆患上了罕见重症, “平民慈善家”面对家庭遭遇的困难,珠城上演了一幕幕投桃报李的感人场景。

  梭洛有言,“德行善举是惟一不败的投资”。此话虽有失温情,却道尽了慈善机制在社会财富配置中的杠杆作用。爱人者,人恒爱之!李玉兰的经历让我们看到民间慈善的逻辑:有付出,就有回报;有悲悯,就有激励。这样的故事让人心生暖意,更让我们明白了两个道理:一是民间慈善的磅礴伟力从古至今,未曾断流;二是基于慈善之上的道德回报形成的正反馈,支撑起了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

  这个月底,比尔·盖茨与巴菲特联袂推出的“巴比宴”将登陆中国,慈善成为一个热词。因他们已有成功劝说40名美国亿万富翁公开承诺捐赠一半财富的“战果”,这让一些中国富豪极度不安,甚至拒赴“鸿门宴”。于是舆论纷纷感慨中国慈善土壤甚为不堪,有钱人不愿带头行善,何况普通百姓!

  事实上,慈善在中国民间向来根基深厚,今日慈善捐赠上的种种尴尬,与其说是传统沦丧,不如说是制度阙如。卡耐基去世前留下一句格言发人深省,“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在考量一个社会慈善能力与风气的时候,我们往往容易被部分富人的行为一叶障目,看不到支撑慈善的价值体系:数据显示,美国大约85%的慈善捐款来自普通民众,每年大约30%的慈善捐款直接从工资中划出。换言之,再华美的大厦,也离不开一砖一瓦的力量。

  数字的背后,彰显着民众对慈善信仰的坚守。盖茨曾说,人性中蕴藏着两股巨大的力量,一是自利,一是关爱他人——慈善行为的出发点,就是关爱他人的人性力量超越了资本的自利原则。从更宏观意义上说,慈善甚至可视为矫正市场经济先天缺憾的“维他命”,是对资本自利情结的有效纠偏。慈善被喻为“第三次分配”,有助于构造相对均衡的财富结构、维护转型期的社会稳定。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的制度就应该为民间慈善的力量打开方便之门,以更好的财税制度、文化理念,让这番热忱不竭涌流。

  人生就是一场场慈善宴,在迎来送往中体味互助与帮携的力量。在李玉兰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付出与回报,还有慈善行为对社会的巨大激励:一种生存信仰,一种价值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跻身“慈善排行榜”,但至少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地方,为“人人慈善”雪中送炭。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营养健脑粥
下一篇:困难是一张纸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