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五戒的现代意义
论佛教五戒的现代意义
陈素慧
摘要:佛制五戒其目的是为了凸显人生的本质、人生的价值,完善生命的途径以及对其境界的理解。佛教五戒的内涵非常丰富,本文就侧重与在深入理解五戒内涵的基础之上,阐发五戒对于现代人类生命和生存,所具有的积极的启迪和指导意义。从而引导我们更好地解读五戒深层意蕴及其价值。
关键词:五戒;戒律;现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099—02
五戒,是佛教徒的根本戒,是一切戒律的基础。五戒的内容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虽只有五条,但分量很重。在家众能守持五戒,可以称清净居士;出家众能持五戒,可以称清净僧侣(清净比丘,清净比丘尼)。守戒,持戒,能因戒生定,有定发慧,断诸恶法,行诸善法,引导我们迈向解脱之道。不仅如此,而且能给家庭,社会,国家,自然环境带来宁静,安乐与平安。戒,原是梵文sila的意译。音译尸罗。意为惯行。守戒,持戒,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这种习惯是好的习惯,善的习惯。
一、 佛制戒的目的
为了防非止恶,因为终生的恶业,烦恼,困惑,缠缚,无时无刻莫不如火炽盛,煎熬着我们的身心。佛制五戒,是为了克制私欲,熄灭贪瞋痴难,以达到内心的清净,内心清净持戒就不难了。对持戒者而言,能持所持,都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一种人与众生的关系。因为持戒的所有内容都是对自己的尊重,都是要做到对一切众生的不犯,苟能如是,则人际和谐、家庭和谐、团体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平、众生和乐,也就不难实现了。这又谈何容易,你能持戒守戒,你就必须有坚毅的决心,持久的恒心,接受并忍受种种身心内外的考验,所以持戒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内心修持的过程,检验自己是否经得起考验的过程。
我们还应看到,佛陀当初制定五戒,也并未强制弟子受持。因为个人的一切行为,其后果完全由自己负责,佛陀不是最高的裁决者,他不是创世主、救世主,他也不能任意主宰苍生。因果简言之,一个人的意念,言语,行为,是好是坏,是善是恶,是邪是正,有其本人直接招感苦乐果报,这是由“因果律”决定的。就是“自作自受,共做共受”。所以,佛陀以其悲心悲愿,以他的智慧来教导我们,希望我们都能选择光明的正道,走向解脱圆满。佛陀告诫他的弟子:《法句经》中说:“汝当自努力,如来唯示道。”佛在临近涅槃之际,一再谆谆告诫守侍的弟子们:以戒为师,以法为师。如果我们不牢记佛陀的教诲,不顺应佛陀的教导,毁戒弃戒,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则佛教式微,佛法不昌,僧团形象受损,僧人威信扫地,这恐怕不是危言耸听之词。所以历史先贤,律宗大德,一再强调五戒即是五堵城墙,能防卫我们免在解脱道上误入歧途。
由此可见,五戒中之前四根本戒不仅是佛教中诸戒之母,也是其它各大宗教设定的基本要求;不仅是宗教徒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非宗教徒做人的行为准则。所以说任何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的公民,不管你是否宗教徒,都应该持守四根本戒。五戒中的第五戒,不饮酒戒为[遮戒],佛教特别强调不饮酒戒,是与佛教强调智慧有关,因而成为佛教的一大特色。
二、五戒的重要性
不杀生
五戒中的第一戒,是不杀生。生,指生命,也指一切众生,上自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鵑飞蠕动微细昆虫,凡是有生命有情识反应的动物,都不能有意杀,教他杀,随喜赞叹杀,不杀生的积极态度是,是护生。这种超出人类本位的护生规范,正来自佛教“众生平等”的崇高理念。
不杀生的利益:个人方面——不杀害众生,则心无烦乱狂痴或悔恨,身心轻按,自在,相貌和悦,受人尊敬。社会方面——若人类皆能守护佛陀所制不杀生戒,则战争止息,无刀兵之灾,社会祥和,世界和平,人人充满慈爱和乐。改过迁善——为了避免冤冤相报,放生就有了特殊的意义:放生不但体现慈悲心,而且可以减轻杀业,连带也可以对过去所造作的杀业,烦恼弃补偿,赎救,改过的作用,后悔,自责,是被动的,无奈的;忏悔是主动的,而改过放生才是积极的,有效的。这既是佛教的伦理观,也是佛教的智慧观。
不偷盗
何谓偷盗?偷谓暗中窃取,盗谓强劫豪夺,戒中称为“不与取”。别人没有给,你竟拿来为已有,这就是偷盗。这有两种情况:一是未得别人的同意,应允,就取别人的东西;二是用诈骗,瞒骗,偷窃,抢夺等不正当手法取得他人的财务。清心寡欲,勤俭持家,廉洁自重,而且勤修布施,关爱他人,与前面的第一戒不杀生,护生惜生相一致,那是尊重一切众生的生命,这里是尊重他人的财务,财产。
不偷盗的利益:个人方面——廉洁自奉,安贫知足,人格高尚,受人尊敬,大家信任,现世得安稳,来世得富裕,子孙受福荫。社会方面——人人皆不偷盗,社会风气公正,治安良好,生活安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是和平安康的太平盛世。改过迁善——贪为三毒(贪嗔痴)之首。在上座部佛教中,贪被视为所有恶中最重的恶。殊不知越是追求贪欲,人将经验更多的痛苦。由此,人们总是因贪而成为激情的奴隶。人只有不贪,才能导致善。
不邪淫
淫有正邪之分,正式结婚的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为法律,道德所承认的配偶间两性关系为正。除正式配偶关系而外的两性关系,包括通奸,偷情,非礼,强奸等等非法的两性关系,则称为“邪“。对于正式的夫妻,即使关系名正言顺,而非处,非时,非到,也都属于邪淫。它只戒绝一切错误的性行为和一切放纵的邪行。
不邪淫的利益:个人方面——佛说《十善业道经》中说:“世人若离邪行,即是四种智所赞法”。何者为四?(1)诸根调顺。(2)永离諠掉。(3)世所称赞。(4)妻莫能侵。若能回向阿辱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社会方面——社会上人人洁身自好,不作邪行,每个家庭皆享幸福安乐,伤风败俗之事不会发生,情杀等案件杜绝,传染性病与艾滋病毒等亦将根除,子女得到正常教养,身心健康,国家富强,世界清净光明。
不妄语
不妄语戒的本质是诚实无欺,禁止谎言。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也包括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只要它可以构成对方受骗上当误导对方以谎言为真,即犯此戒。因此戒又分为四个内容:妄语——口是心非,欺诳不实,或夸大或缩小或隐瞒,无中生有,以言诈人,以术愚人,心口不一,言行不一,皆为妄语。绮语——花言巧语,甜言蜜语,轻浮戏弄,伤风败俗,使人心志迷乱种种。两舌——向此说彼,挑拨离间,制造冲突,反目成仇。恶口——粗话脏话,言语恶毒,辱骂毁谤,甚至明骂他人,使被骂者精神沮丧,产生痛苦,心生恐怖等等。
不妄语的利益:个人方面——为人诚信,忠实不欺,人人尊敬,信任,无宿怨隔膜,处事顺畅,被人推心置腹,无事不办。经商则商誉卓越,生意兴隆,朋友遍天下。社会方面——人人真诚,不会发生欺诈,坑蒙拐骗,家庭和乐,邻里和睦,互相帮助,感情融洽,必能同心协力,有助于公共事业的进步,这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
不饮酒
酒本身没有什么罪过,而是“酒能乱性”,即饮酒后,能使人昏昧,迷失本性,做出杀盗淫妄等不合理的事情来,所以佛制五戒,把不饮酒也列在第五项。前四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行为本身。而饮酒本身不是罪恶,但由于饮酒,能引发各种罪恶,所以,它是犯罪东风恶诱因。
不饮酒的利益:个人方面——不饮酒,就不会引起酒后的种种过失或罪恶。《长阿含经》云:“夫饮酒者,有六种失:一者失财,二者生病,三者争斗,四者恶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损。”不饮酒,这六种过失就可以预防了。当然,不饮酒也有利于自己的身体的健康。社会方面——因酒滋事,引发的社会悲剧还是屡见不鲜的。如果不饮酒,对社会安宁,家庭和乐,儿女少病,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十分有利的。
以上五戒,是一切佛制戒律的基础。前四戒。称为性戒,即根本性的大戒。第五戒不饮酒,称为遮戒,这是指拒绝饮酒,可以挡住由饮酒而造成的其它行为。五戒的本质,就是道德,就是理性,就是维护了人的尊严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从这点来看,五戒,也正是人类的一条道德底线。
三、佛教五戒的意义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每一个人都有求生存的权利,并且当我们活着的时候都应有安全感,这是人权最基本的要求,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如果我们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我们绝能安心的工作,生活幸福,社会也因此向前发展,变得繁荣富强。反之,如果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我们就会觉得整天不安全,随时随地都有危险,朝不保夕,生活在这样极度恐惧与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绝能活着,主要的精力自然都放到求生存方面去了,所以生存的第一基本条件是生命的安全,因为人民爱惜自己的生命重于世界上任何一件东西,甚至是自己的妻儿。所以佛陀把[不杀生]放在第一位。
佛教五戒的不杀生,不仅包含不杀人的意义,也要爱护动物,并且提倡仁慈之心,做到尊重生命,爱护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民众,反对民族歧视和迫害,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不偷盗,不仅意味着不偷盗别人的东西,也不用不正当手段骗取别人的财物,并且反对强国以不公正的贸易乃至其它强制手段掠夺贫弱国家的财富,致力建立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秩序;不邪淫,不只是禁止个人发生非正当的两性关系,也应当制止各种危害妇女、儿童和青年的色情买卖的丑恶现象;不妄语,不仅包含个人之间不说谎话,不进行欺骗,提倡人际之间的诚信关系,而且也应反对国际间制造谎言,以讹诈和恐吓的手段达到政治企图的做法;不饮酒,对于一般人是提倡适量饮酒,并且提倡节制吸烟,还要制止危害公众卫生健康的污染、公害和贩毒吸毒的现象。社会道德主要靠经过长期的文化、习俗传统的积淀与熏陶形成的社会风尚、舆论和个人的道德意志、道德情操来加以维护。用于评价社会道德观念、行为的概念有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忠与奸、孝与不孝等等,若有人具有较高的道德情操,出色地做出符合道德的事情,便受到社会舆论的褒扬,个人也会获得道义上的欣慰与满足。
参考文献:
[1]任继愈.中国佛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
[2]劳政武.佛教戒律学[M].台北: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3]释大恩.律宗大义[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4.
[4]圣严法师.戒律学纲要[M].台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陈鹤)
出自: 《学理论·中 》 2010年7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