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关于藏传佛教中几点问题简论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6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士东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关于藏传佛教中几点问题简论
  陈士东
  [因2003年至2004年春忙于著书及协助寺院扩建工作,已是很久未动笔写文章了,读者们所看到的都是我过去写的,学生们保存并整理的,并不是什么“新文论”。现在看到我的一些旧文稿被一一发出来,特别要说明一下,否则时间上要对不上号的!]
  不久前,著作已圆满发行,而寺院亦渐渐上了轨道,至此才稍稍有些空闲。前几日,有佛友前来拜访,以藏传佛教中几点问题请教于我,我为之一一解释后,其很满意,遂建议将之整理成文,因恐时下有此惑者颇多故,我也就同意了。
  我回复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藏传佛教名称问题,现今有人对西藏地区佛教或称之为“藏密”,或称之为“密宗”,这都是极不妥当的,易致人产生以为西藏除密宗外无有其他教法的想法,汉藏佛法之间隔阂会更加增大!实际上,在藏传佛教中是显密是并存的,藏文大藏经中记载的十分丰富,并不都是密法。八世纪松赞干布时期编有《丹迦目录》,收有从梵文、汉文译出的经典四千余部,后世又陆续补译增添。藏文大藏经分为三部,即甘珠尔,意译佛语部,相当于汉文大藏经的经、律、秘密藏三部;丹珠尔意译祖师部或论疏部,为历代佛教著作,相当于汉文大藏经的论集、经疏、律疏、论疏、使传等等;松绷意译杂藏,乃藏、蒙佛教大德之一些著述。由于汉地信众不知藏传佛教之详情,误以为西藏只是流传密法,遂将之目为异类,如果不从称名上纠正过来,误导性是极大的!因此,我认为应称为“藏传佛教”为妥,这样就能显密兼顾,又突出了“藏传”这一特色。另外,有人称藏传佛教为喇嘛教,这也是有失妥当的,最初国外即是如此称呼,后来国内亦有大部分人盲从之,甚至有些人一见西藏来的僧人就称为喇嘛。“喇嘛”是藏语音译,译成汉语可名“上师”,藏传佛教对通达佛经,有较深修持而能指导人修行的僧人才称为喇嘛,与汉地法师大略相同,而一般的学法僧只能称为扎巴、拉日、呷秋、额多或贝恰瓦。扎巴是指学经未毕业的普通僧人,无权外出念经化缘,更不具备指导人修学的资格;拉日在格鲁派是在大寺学经十年以上,尚未考取格西学位而担任堪布的称谓;呷秋是在大寺学经三、五年,知晓一些佛学的人;额多是格鲁派对50岁以上,未赴大寺学经的老扎巴之称谓;贝恰瓦是书生之意,指藏传佛教中初级学生之僧尼。此如同汉地对未受过三坛大戒的出家人只称“沙弥”一般,称之为“法师”就不妥了,如将藏传佛教称为“喇嘛教”,那么西藏的学法者岂不是都是上师了,没有了教导与被教导者!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这是不可小视的,假如西藏来一个僧人大家就称其为喇嘛,那么后果是极为堪忧的,就容易出现以盲导盲的现象,自未于佛法得利之人岂能教导好他人?
  由上述问题引申开来,就有了第二个问题,藏传佛教讲显密并修,先显后密,如印度大班智达后赴藏的噶当派祖师阿底峡尊者指出:密咒乘胜过波罗密多乘,是属于更上一层楼的修法。因此,阿底峡尊者在《菩提道灯论》中讲说波罗密多乘以后,即在最后一段宣说密咒乘,大乘中的最上乘。其内容指出:欲速疾圆满福慧二资粮而修学密咒法门的人,必须先承事上师,令上师欢喜,得求灌顶和随许后才能修习。有一些法师在讲经解论时,误解此句,云“先显后密,未学显不能学密,因此不必去西藏,可于内地先学显教”。未学密先学显这是没错的,但这个“显”是不是汉地的显教?这就有必要说明了。首先,我们已明了藏传佛教是显密并存的,非独只有密法,所以去西藏不一定只能学到密宗。如海公上师率弟子入藏,将弟子分为两类,学法相(显宗)者,自谋生活,靠寺庙供衬;学仪轨(密宗)者,随弟子自愿参加,由师来自教导。另外,西藏所谓的显宗,亦不同于汉地显宗,并不是说汉地学了显宗的入藏即可学密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可不知。以格鲁派为例,所谓显宗学法即是五部大论,即弥勒《现观庄严论》、月称《入中论》、法称《释量论》、世亲《俱舍论》及德光《戒律本论》。依格鲁派规定,学经僧尼学五大论分为十三级(或十五级),一般要十五年左右才能完成,然后考取格西。格西是藏语“格威西联”的略称,意译善知识,可理解为显宗佛学博士。考取格西后,才可入拉萨最高密宗学院上、下密院继续深造,修证密法。上、下密院并无等级差别,只是称名之不同,下密院在拉萨北京东路,上密院在小昭寺,上下密院是格鲁派最高密法中心。我在浙江天台曾得小昭寺资赤塔青上师灌顶传法,并蒙上师恩许可整理他的传记,传法之余,曾多有请教,亲闻上师说:“过去格鲁派手印正规与否,是以上、下密院为标准的”。由此可见,上、下密院于密法中是权威象征,格鲁派法主甘丹赤巴亦是属于上、下密院的人接任。当然,亦有未考取格西位而直接去上、下密院学法者,但只能算是旁听生,称仁吉巴;已考取格西而学密法者,称左仁巴,有资格在密院中按年资升迁,旁听生则便无此资格。当然,除了上、下密院外,格鲁派其它诸大寺中也有属于自己的密院,但这些密院亦是修学显宗后才可以去学的,直接入学者是很少有成就的。由此可见,西藏所谓的先显后密并不是先学汉地显教才去学密法,这个“显”是指教理部分,然后去修密法五大金刚的生圆二次第,理极则事圆,易证菩提而无惑!不然恐一上来就修无上密法,因不知密乘表法之作用,而将大威德本尊误为牛头怪兽,遂对佛法无上密产生怀疑,便成为极有可能发生的事了。如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弘一大师早年曾阅密法仪轨,因不解表法作用而有贬谤,后读《大日经疏》方知密法深义,深生惭愧,后来在一次演讲时说:“此宗是佛教最为高深者,未尝穷研,不可诽谤”。他基于自己切身之经验,劝人学密切不可先修仪轨,应先通读理论。由此总结,西藏先显后密是讲求先学教理后修无上密法,并非是先学汉地显教然后才可去西藏学密法,因为西藏的佛法本就是显密并存的,并且显宗教法亦有自己独特的传承讲解,并不认为只念几句佛号便是已修了显宗了。
  第三个问题与实修有关,即中脉之有无。佛友言,中脉如有,为何显教不谈、人身中不见?如无,为何密宗诸经广说,并云特别重要?我的回复很多,因为内中涉及一些深广的密宗要义,为不泄密,只得从略介绍。我说,从佛法上讲,中脉是中观性的,亦空亦有。说它空是因为人的肉眼不可见,因其为细脉故;说它有是因它确有作用,修者便知。依无上密部所讲,人身共有七万二千道脉,其中重要者有一百二十脉,更重要者有二十四脉,其中最为主要者为左中右三脉,而三脉之中,又以中脉最极重要,故称为命脉,古云“气不入中脉,而云得证菩提者,绝无是处”。中脉名词并非是藏人编撰出来的,而是古印度就已存在。中脉梵文名阿哇都帝,藏文译为武嘛,噶当派祖师阿底峡尊者有百余位师尊,其中有一位阿哇都帝巴上师,即是有名的修中脉得证师,即以修中脉闻名者。那么中脉为何有而又不可见呢?依密法典籍讲,俗人之身体上还有粗身、细身、微细身之分,我们的肉体是粗身,有形有质,肉眼可见;细身就是密法中所讲的脉,有人说脉不可见便不存在,这是非常武断的,试问声波、细菌和极白之光也不能被肉眼看到,能因此就否定它们的存在性吗?不论佛典中所说之脉,即我国中医亦言有奇经八脉,解剖时同样不可见,但未见有人说中医是宗教迷信怪论!大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作者)便指出:“内景隧道,唯返观内视者能照查之”。至于微细身,即佛法身是也,佛是中脉已成就者,当然身为最细而不可见了,可见者乃为化身。至于为何显宗不谈?这个问题亦不奇怪,大乘所云者不仅有许多方面为小乘所缺,更有斥小乘为非法者,难道小乘就因此可断定大乘非佛法乎?即便是大乘法中,所宣亦有种种区别,中观与唯识所讲即有很大差异,唯识言心外无境,中观应成派言心外有境(但无自性),你能据此争论就认为佛所说法是自相矛盾乎?无上密法为佛内证功德,密咒只八地以上菩萨才能通达其义,密法中有显宗所无者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盖以显宗讲即心即佛,而密宗倡即身成佛,一个追求净心之境界,一个追求身体之转化,是故显宗多他心通、预言、授记等心灵功效,而密宗却多肉身飞腾、虹化、隐形等身体神通,因为一个是修心之果,另一则为修身之成效。对于重视心净则国土净的显宗行人来讲,佛说法自然不特宣气、脉、明点,而云身是我执、臭皮囊;而对于欲求以身证道之人来说,佛就会讲身安则道隆,身成佛亦成,毁身为大罪!忆我初学佛时,亦曾以气脉问题质询一位大恩上师,谓为何佛不于显宗讲气脉?上师答道:初学佛法,讲破我执为主,而我执之起因为执于身,世人便是以身为宝贵,如佛初始既言气脉,则不仅信众迷惑,俗人更加执矣!以为世尊亦同意人身为好,不求上进了。然不讲之,却又不可或缺,故变化身来讲或秘密说,所以有显密分别也!有人可能会想,藏僧求身成而不求往生,是执于身也。实际上密宗行人不作此想,虽然密宗亦有下等往生成就、中等中阴成就,但他们更欲追求上等的即身成就,因一身中有无量无数之微生命,如能即身成佛,那就已是广度众生了!如果说肉身有变化就是执身见,那么释迦佛留牙舍利、发舍利、指舍利,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肉身不腐,是不是执着呢?换言之,牙、发、指及肉身能不坏,是不是气脉之作用呢?如非气脉作用,头发上无神经,又已离于肉身,是什么令其不坏呢?实际上显密二宗修持者无非都是一样的肉身,并非显宗人无气脉,而只密宗行人才有,只不过是显宗典籍不明宣讲罢了,不然岂非显密二宗之佛身佛果有不同矣!因篇幅问题,不再多谈,有关其他问题,留待今后有缘再论及。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