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萨迦派教主达钦仁波切开示录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6日
来源:不详   作者:达钦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四派如一无二

问:宁玛派中谈大圆满、噶举派中谈大手印,可否请仁波切谈谈萨迦派的道果?
答:西藏佛教的四大派都是以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为宗旨,只因文化、传统而有一点点不同。(笑! )道果是很难了解的,首先你必须听闻、思惟,然后修行,如果没有听闻和思惟,你无法起修。而其中的基本意念便是见地,见地分两种:主体和客体。客体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切而主体是内在的尝试--尝试去了解自性的实相--空性。
萨迦、宁玛、噶举、格鲁各派虽有不同的见地、哲学观点,但如果你真正了解他们,便能知其精髓均是一致的、没有不同;如果你不了解的话,你就会说"喔!我是萨迦、我是噶举……"这是不必要的。所以我修一切四派的法,他们只是见地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 初学佛者,一开始最重要的便是听闻、思惟,然后修行,没有听闻和思维便无法修行。如果你已经了解静坐了,那么静坐是好的;如果你不了解,只是睡觉而已,那就不好。静坐是为了悟自心,虽然自心和意识有相关,但你在修行时,必须认识这是自心、这是意识;当你寻求自心时,自心没有颜色、形状……,而意识在那儿,你可以看、听、嗅……这是你的意识;这是你的自心吗?不,这不是自心,这是意识,所以你必须修习自心和意识。
问:据我所知在格鲁派中对中观有一致的见解,(那叫"贡玛巴"然后呢?)然而在萨迦派中对中观的见解却不一致,像萨迦班智达是自续派,而仁达瓦却是应成派,直到今日萨迦派一直没有统一的见地,为何有如此的差别呢?
答:哦!对的。为何有这差别?因为像我们现在有四个人在这,我、我儿子、她以及你,我们都有个人的心和个人的意识,精髓是一致的,但你喜欢的某些东西我并不喜欢,她喜欢
的东西我不喜欢,我喜欢的东西她也不喜欢,这就是差别所在,我们都一样吗?我们并不一样,这就是了。
问:但是最高见地不是只有一个吗?怎么还有不同呢?
答:为何最高见地有所不同?唔! (这……)问的好!你必须尝试去了解轮回,你必须去放弃轮回,你必须去不执取轮回,你必须真正去相信,然后你可以有最高见地。如果你有执著、贪欲,你知道贪欲吗?哦!我要这,这是我的,这就是贪欲,如果你有了一个,你还要一个;你已有了一个,又再要有一个,永不满足,这些你都必须完全放弃,然后尝试去了解那是不真实的、是有污染的,你知道污染吗?我们嘴巴上很容易说要如何减少污染,但你真正修行时就全然是另一回事,坚守正道太困难,因为有自我,你知道自我吗?就是我!我!这是我们所修的,如果你的"自我"了悟了,就很高,如果你不了解自我,你只是和以前一样,继续下去罢了,了解了吗?
问:当我们观想自他为本尊时,一切众生仍在痛苦中,问题还是没解决,不是吗?
答:不!为什么?你必须尝试去了解这是本尊、这是轮回苦痛、这是你的修行,而你并没有将他们融合在一起,却把他们分开了,但若不把他们融合则你无法修行。
问:我是指自身的观想,并没有实际解决别人的痛苦,也许只是解决自己的问题?
答:所以基本的是我不能自创一些事,我必须追随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去修行,所以相信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相信,你无法修行。所以当你修本尊时,譬如说你修观世音菩萨好了,
观世音代表对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所以你想说哦!我就是观世音。你思惟观世音的大慈悲心我也有,他的加持给予了我,然后毫不怀疑、认真地去做,--我就是对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 但如果你想说我就是观世音,不!不是观世音,观世音有四臂,而我没有四臂又如何是观世音?忘了他吧!观世音有千手的,我也没有千手。佛法是不容易了解的,很困难的,要花费许多年,而非一、两年的,但你必须要有勇气与发心,这很重要你如果不发心,结果便很缓慢,如果没有发心、慈悲,必定仍在轮回中,不过是来回摆渡罢了!

对待不同宗教的态度

问:印度教密宗和佛教密宗有何不同?
答:是有不同。但我们并不说印度教不好,我们佛教才是好的。个人去信仰才是重点,所以我们并不想谈论这个宗教好,那个宗教不好之类的话题。千百种的宗教,是依你的选择、你想要如何去做而选定,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说自己是佛教徒,而你也喜欢它,以之为乐,那么你真是一位佛教徒;如果你说自己是佛教徒,却不喜欢它,以之为苦,认为自己必须去做这做那,要去得到一些什么,那就错了,宗教不是压迫性的,宗教是为了要能自我了解。所以我们不能批评其它宗教,那样做是缺乏爱和慈悲心的,而爱和慈悲心十分重要我确信来到此地给予灌项的许多喇嘛都已解释过了,所以我们谈谈新的,我喜欢新的想法,好吗?
问:那么仁波切有什么新的想法呢?
答:新的想法?相当多,瞧,我们都是亚洲人,……我们都是有情众生,都是人类,我们在此有许多机会、自由,你想要工作、你想要睡整天觉、为赚钱而工作,买好衣服……我们都可以自由地去做。但世界上有一些不自由的地方,我们必须忆念并尽力去彼此帮助、与他人分享,这就是新的想法,如果你这样做,那便是爱和慈悲心,就是佛法,这是新的慈悲心。……有一些人正在艰难的生存着,有一些人却拥有太多东西,因此你必须做全体的思惟,依爱和慈悲去尝试彼此帮助、维持和平、使大家欢乐,以此心向佛陀祈请,这是重要的,如果你做了就很好。
而如果你只是坐在佛堂中想着要去参加法会、去灌顶,那也好,但那是传统、那是文化;你必须了解喇嘛(上师)该做什么、弟子要做什么,这些十分重要。弟子必须对教法有信心,上师必须实修教法,然后就很好,如果喇嘛、弟子都不照着法做,那有什么用?我并不是说谁对谁错之类,我只是在说一个正确的途径,上师必须具备四种品格,如果具备了便可成为喇嘛(上师);而学生必须听闻、思惟、实修,在接受教法时具备无动摇、不怀疑的信心,这是弟子必须具备的品格,双方如此便好极了,但这些如果有了混淆、错误,那我也不知道了。
问:如果一些上师的品格并不如此高尚,在三昧耶戒中说,上师和弟子都要下金刚地狱;但如果我们批评某人不好便又破了自己的戒律,如果不说难道眼看许多人跟着下地狱去,这又不合菩提心啊?
答:对!我刚才已说了上师所需具备的条件,弟子必须在接受灌顶、教法之前依之检验喇嘛是否具德,必须去看,如果上师没问题,而你也真心想修学佛法,那就很好。佛典记载着:在你想要寻找上师、依止上师之前,你必须审视老师是否确实具德,如果具德你就跟他学;如果不具德你就换个上师,但不要告诉别人,因为如果你说谁不好,你便破了戒。这是真的。
问:但您认为在今日我们仍有机会长时间观察喇嘛吗?……我们如何审视呢?
答:我不知道如何说这件事,大家尽力吧!我不要说,那不是我的事。我无法说好与坏,抱歉! (笑)

东、西方学佛人的差异

问:您是第一位到西方传法的仁波切于一九六O年(是!),您也曾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执教,您觉得在西方学校和西藏传统寺院中,学西藏佛法有何不同?
答:他们是在不同层次上的。当我首度到华盛顿州立大学时,事实上我在大学中是一名教授,但我无法教学生,因为那时候我还不会说英文,那儿有五、六位教授分属不同学系,他们会藏文,我们一起从事研究西藏文化,后来有几个学院的人,想学西藏语会话、了解藏人的生活等,事实上我们没这样的课,但他们很特殊,我们教了以后学校赋予学位。我在大学中执教十二年,但当时没有任何宗教色彩在其中,……直到一九七一年,有些嬉皮开始想学静坐、想找回自心,他们认为有一些东西迷失了,想找回来,便开始研究。所以我开始教静坐和佛教哲学,人也渐渐多了,后来噶玛巴、卡卢仁波切、敦珠法王相续的来了,好像台湾一样,来的、去的人多了我才知道东西方的不同,西方人想学的是静坐、发展自心,并不想学灌顶、修法,你必须向他们解释其利益。像在给予文殊师利菩萨灌顶前,他们会问什么是文殊师利?为什么要这灌顶?文殊师利有什么功用?可得什么结果?……等等,你必须向他们解释文殊师利是智慧的本尊,修此法可得智慧、使修行少犯错……等等,然后西方人才愿意接受此法,接着再把什么是灌顶?如何进行?如何准备、一切的细节弄清楚后才开始做。但在亚洲,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人们不会问这么多,有灌顶时弟子拿钱来给喇嘛后便离开! (笑)而西方人并不如此做,但这是因传统、文化而有些不同。
问:您认为闭关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必要的吗?
答:喔!闭关是非常重要的,但闭关前,你必须先计划好闭关中该做的一切事情,那么闭关才可说是重要的;如果你不准备好,那你只是进去整天坐着罢了。要先知道自己为何要闭关,对闭关要有概念,则闭关是好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些,像某些人一样宣称自己要闭关,那只是嘴巴说说罢了。
问:商业社会中,要放弃工作去长期闭关不是很困难吗?
答:所以我早先告诉过你,你要了解轮回的痛苦,对自己一直在做的工作有清楚地认知,了知世法不究竟,而想要改变,想去了解佛法,然后你会知道做生意和佛法并不在同一道上,你必须把它们分开。
问:闭关中如何行菩萨道?得到利益的不是只有自已吗?
答:不!不!不!闭关中你可持咒、诵经、静坐、礼佛等,观想并随喜一切众生同修。这并不是说只有自己在修,而是与一切众生同修、共创平和、欢乐,与人分享法益才是重要的,不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而不在乎别人。勿以为自己在闭关修法就了不起,那不是佛法!因为佛法的重点不在自己,而在与众生同享。若先想自己再谈别人的人是误解了佛法。
问:萨迦派传承中是否有"时轮金刚"法呢?
答:是!非常重要的无上密法!宁玛派也有这传承,萨迦派也有,大家都有,下次我们也从尼泊尔的寺院中找一大堆喇嘛来敲锣、打鼓,依传统仪式来灌这个法,是"大灌顶"哦!
问:灌顶是否有得灌与否之别?
答:得灌与否因信心、诚意决定,没有信心的人就算听懂上师在说什么也没用。并没有什么特别征兆可证明人得不得灌,传法时上师只一心想让弟子得到灌顶,其它也就不在乎了。但上师一定要如法修完一切前行法,若上师的前行法有疏漏,或其中某一部分做不好、心中没有本尊的话,弟子就得不到加持,灌顶便是没有用的。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