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苑诗萃 慧远法师诗文集(第一卷) 庐山东林杂诗
净苑诗萃 慧远法师诗文集(第一卷) 庐山东林杂诗
崔玉波(选注)
慧远法师诗文集庐山东林杂诗①
崇岩吐清气②,幽岫栖神迹③。
希声奏群籁④,响出山溜滴⑤。
有客独冥游⑥,径然忘所适⑦。
挥手抚云门⑧,灵关安足辟⑨。
流心叩玄扃⑩,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作者简介】
慧远(334~416),东晋僧人,南方佛教领袖。俗姓贾,雁门楼烦(山西省原平县茹岳村)人。出身于仕宦家庭。早年随舅父令狐氏游学于河南许昌和洛阳一带,大量阅读儒家、道家典籍,对《庄子》和《老子》尤其精通。由于东晋末期政治斗争激烈,社会动荡,人民生活颠沛流离,慧远产生隐逸之念,年二十一岁时欲渡长江追随当时著名的隐士范宣子,但因战乱不断,道路阻隔,未能成行,于是转投在恒山弘法的道安法师。在听了道安法师的《般若经》后,慧远说“儒道九流,皆糠秕耳”,坚定了对佛教的信仰,开始了弘法传道的僧侣生涯。
晋孝武帝太元三年(公元378年),慧远离开恩师道安,来到庐山,在江州刺史桓伊的帮助下,建立东林寺。此后三十余年里,遁迹东林,专心从事佛教活动。他聚徒讲学,培养了大批成就卓著的弟子,为南方的佛教流布奠定了基础。他提倡印度佛教空宗理论和弥陀净土信仰,并亲自派遣弟子赴西域取经,请西来的僧人翻译经书,从而推动了佛教三论学、毗昙学、禅学和净土思想在江南的传播。他还撰写文章,阐述神不灭论和因果报应论,坚持僧侣不跪拜王者,并提出念佛三昧之法。慧远还把印度佛教理念同中国的儒、道思想相互融合、渗透,建立了庞杂、深奥的佛学体系,从而推进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在中国佛教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慧远法师因其在佛教传播上的成就而被后来的净土宗奉为初祖。
慧远法师学识渊博,工诗善文,不仅著有大量佛学文论,而且写有一定数量的诗颂铭赞。代表作品有《法性论》(已佚)、《明报应论》、《沙门不敬王者论》、《大智度论钞序》、《襄阳丈六金像颂》和《佛影铭》等。
【注释】
①录自宋陈舜俞撰《庐山记》卷四,并据《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校正。这首诗写慧远登临庐山时触景生情,产生了对佛理禅机的感悟。前四句写庐山之景奇异优美,引人入胜,实乃世外修行佳处。接下来八句写诗人独游庐山,高峰之上孤修禅法,深悟理、感的关系,并渴望摆脱尘世羁绊,所入之九霄,实为净土。最后二句为诗眼,点出妙同趣均,所悟无与伦比。
东林即东林寺,在江西庐山西北麓。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刺史桓伊为慧远建。时有释慧永先居西林,此寺在其东,故名。庐山又称匡山,相传殷周时有匡姓兄弟结庐隐居于此而得名。东林寺是我国佛教净土信仰发源地,是净土祖庭之一。慧远住持东林后,弘法传道,直至义熙十年(公元416年)逝世。
此诗的写作时间,根据方励天教授的《慧远年谱》(见《方励天文集·魏晋南北朝史》推算,为公元400年5月,与下文的《游石门诗序》的写作时间相同。
②崇岩:高大挺拔的山岩。吐:散发。清气:清爽的空气。
③幽岫:幽深的洞壑。《说文》:“岫,山穴也”。栖:居住。神迹:神仙往返的踪迹。慧远《庐山记略》:“有匡裕先生者,出自殷周之际……受道于仙人,共游此山,遂托室崖岫,即岩成馆,故时人谓其所止为神仙之庐,因以名山焉。”
④希声:稀有而细微的声音。希同“稀”,《老子》中有“大音希声”、“听之不闻名曰希”等句。籁:本为古代一种乐器,后特指孔穴中发出的声音,此处泛指自然界的声响。
⑤溜滴:声音圆润而光滑。
⑥冥游:漫游。
⑦径然:直走之状。所适:所去之地。
⑧抚:通“拊”,轻拍之意。《释名·释姿容》:“抚,敷也,敷手以拍之也。”云门:周六乐舞之一,全名为《云门大卷》,用于祭祀天神。相传为黄帝时所作,内容是歌颂黄帝平定天下,建邦立业,造福万民的功绩。
⑨灵关:指获得觉悟的种种关口。辟:开辟。
⑩流心:游移流动的心性。
玄扃:扃即门户;玄扃意为奥秘的门户,佛家喻入道之门。感与理是晋诗中经常出现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心灵与外界的神秘沟通。
九霄:天空之极高处。相传天分九重,九霄即最高一层。
奋:拍动。《广雅·释言》:“奋,振也。”翮:本为鸟羽茎状部分,引申为羽翼。
妙同:享有绝妙之佳境。《法华玄义》中说:“妙者,褒美不可思议之法也。”趣:《俱舍论》八曰:“趣谓所往。”均:平正而无欲之意。
悟:开悟。《说文》:“悟,觉也。”三益:即三种有益的朋友。语出《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
高高的山岩上空气多么清新,
幽深的山谷里有神仙的踪迹。
稀有的声音汇聚成一片天籁,
像山中的溪流一样滴滴流溢。
有一位游人在这里独自漫游,
直直地走着忘记了要去哪里。
挥手拍击云门曲美妙的节奏,
思考突破险关的路怎样开辟。
自由的心性造访奥秘的佛门,
能感的心才和理体合二为一。
怎么样才能不展开冲天之羽,
却又可以奋飞于九霄云天呢?
拥有的妙境来源于平正的心,
开悟时一定会胜过拥有“三益”。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