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以学童需求为导向——访王震武教授
教育应以学童需求为导向——访王震武教授
正辉
沉重的大书包、深度的大近视,是台
湾国小学童给予人的印象;填鸭式的教学,竹笋炒肉丝的滋味,是我们曾走过的童年。过去,我们默默地走过这段岁月,而今当民主、自由之风渐开,热心于教育改革的人士也开始批评教育、讨论教育,更身体力行的去试办实验教育。到底现行国小教育体制的缺点为何?我们的学校教育应朝向何种方向努力?教育当局、老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大众应以何种心态来拯救我们的小学教育?广为政教界所接受的佛法,是否能对现行教育产生影响?面对一连串的问号,我们走访了任教于辅仁大学应用心理系的王震武教授,请他由心理学及佛学的角度来探讨教育的种种问题。从事教育改革多年的王教授,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心力研究评估现行的教育体制。此外,他钻研佛学多年,更尝试将佛法的精神融入现行教育之中。故在探讨教育的种种问题时,往往能就心理学及佛学的角度,作深入地诠释。
由儿童需求订立教育目标
谈及现行国小教育体制的问题时,王教授指出,我们必须先找出国小教育的目标,才能衡量出现行教育体制的优劣点。若由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健全的人格发展必须在丰富的环境下培养,教育,实则包含了受教者及环境两部份。受教育者(即儿童)本身应为主体,由其所需求来决定学习什么,而下是由环境来决定。环境(指师资、设备等)应对受教育者的需求有所反应,也就是受教育者所处的环境需很丰富,能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因此,教育工作者应依照儿童的需求,而订定国小教育的目标,再确实检视现行的教育体制是否能充份提供教育目标所需的教育环境。
儿童进入小学以后的阶段:心理学上称为“潜伏期”,在人格发展上是探索世界的起步阶段。幼年时期是处于本身的困扰、冲突之中,主要是在处理“自己是谁”的问题,街在依赖他人的情况下,建立自己的安全感,然后在有足够的自信下,慢慢地向外摸索。而从家庭走入学校后,接触来自下同背景的同学、老师,眼前的世界变得很宽广,儿童开始逐步地去摸索他和别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对待,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由儿童心理成长的需求—世界观及人际关系的建立—王教授点出,儿童教育的两大目标为:一以思考来建立儿童的世界观,也就是让儿童去尝试、去观察,在尝试错误中学习,在观察中领悟。二透过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行人格养成教育,也就是处理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的问题。至于如生活规范、生活技能等,则相对较不重要。换句话说,儿童需要的是去认识与了解他生存的世界,以及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世界,而不是一般人以为的,儿童只要接受,只要在学校学些规矩,只要将书本的资料背熟以应付考试便好。
迷失教育目标的国小教育
由儿童成长的需求来看,王教授感慨的说,现行教育体制最大的问题便是将教育目标迷失掉了。现行的教育环境并无法针对儿童的需求反应,而是仅存形式及类似仪式性的活动。很多人下问发展阶段的儿童真正的需要,忽略儿童下同的需求及学习速度,只是一味按书本,按规定的速度去教授。以为只要采用标准的教材,具备合格的老师、依照既定的课表、统一的进度教学,便是在办教育。如此僵硬的教育体制,是无法针对儿童的需求而有所反应的。
分数主义也是当前国小教育的另一大问题。时下无论校长、老师,甚至家长均非常重视分数,往往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以分数代替对儿童的观察,以分数代表对个人的感觉及总结。
认真思考目前的国小教育环境,真正符合教育精神的比例很小。教育体制中存有许多限制,老师的教学行为被一整套规矩框住了。除了受到形式主义、分数主义的限制外,校长及家长的干扰,也影响了老师的教学品质,带给老师很大的困扰,有心的老师排除万难,尝试革新教育,但成功率并不高。
审视目前国小教育的现况,最主要的症结还是在于我们到底要不要办教育?当我们下为办教育而办教育时,教育本身就只是一个名目。当“教育”下是第一优先考虑,而是第二顺位时,就很容易沦为形式,迷失了目标,忽略了实质。师资教育的养成
除了教育体制外,师资好坏也攸关教育的成败,而师资好坏又涉及师资养成教育。王教授认为师资好坏要从师资养成教育开始检讨。
王教授指出目前师资养成教育所面临的二项问题,一是学生进入师范教育的动机不明确。并非每一位师院的学生,都很强烈地想成为一位老师,可能是联考刚好碰上,或是向往安定的工作与生活,进入师院如获一铁饭碗,真心想投身教育的动机可能下强。另一个问题是,初出校园的老师可能很热心、很有活力,充满教育理念、教学热忱,但经过一年半载的教学,受限于校园中的种种限制,便逐渐地冶淡了,而家长的干预及社会的诱惑等等,也容易动摇教学理想。
这些问题显示师资的养成下只是修了多少学分,或是具有多少的知识,而是内在慈悲与智慧的显现。如同一位法师,至少应无修行至某一层次,再去弘法。师范院校就好比是一个道场,以四年的时间训练、培养师资,首应著重建立老师自身的信心、目标、及使命感,使其明白自己所负的教育使命。
所以师资养成教育,不能只是念书、修学分,而应是学习与实验并进的。王教授对师资养成教育的建议为,在师院求学阶段,应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且师院校应与学校教学密切配合。学生在实习教学的期间,若能有正式的教师带领,如同合格的医生指导实习医生一般,便更能藉由实习教学的过程逐步适应学校教育的运作。
体制外实验小学的示范
相对于现行小学教育的缺失与限制,几个体制外,勇于革新而突破的实验小学,如森林小学,毛毛虫学苑等,近来倍受瞩目。关于实验小学是否能对体制内的教育产生很大的作用?王教授的答案却是否定的。
他表示任何一个有教育理想,从事教育改革的人,会以实践理念为重,而不只是批评当前教育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办实验小学,乃必经之路,也是世界各国所共有的现象。
王教授认为,实验小学对体制教育可产生示范作用,具启发及刺激的效用。然而实验小学所面临的抉择并非全无。例如下用标准课本,学生在自然生动的教学方法下学习,日后进入体制的国中后,便又面临新的适应问题。另外,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森林小学采取学童住校的方式,如此虽可避免学校、家庭下一致的教育方式所造成的困扰,却易造成儿童更难适应这个社会的结果。毛毛虫学苑采取家长一起参与学习,使家长与儿童一起成长,但是家长所需投入的时间、精力非常可观。
尽管实验小学的教育理念很高,毕竟所收容的学生极为少数,并且受限于特定阶层的家庭,能影响的层面并不大。对体制内教育而言,其刺激、示范的作用甚于教育改革的实质意义。所以谈教育改革,王教授仍偏重于体制内教育的改善。
以佛法精神融人现行教育之中
最后,王教授再举出心理学的另一铁律来阐释教育的意义:在错误中学习而不被打败。在思想方面是下断地发现自己的偏见,才不致被蒙蔽;在行为方面,是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下良习惯,进而将之去除;在情绪感情方面,是下断地发现某些非理性的情绪走向,并能掌握情绪的走向,而不是控制或防患情绪,进而成为成熟稳健的人。由此角度,王教授明白指出教育过程和学佛修行的过程是一致的,只是教育用的是近代语言,而佛学用的足经典语言。也就是说,教育一如佛法,是追求实相的过程,是毫无顾忌的思考活动,是在错误中学习成长的过程。若自小便能以此观念来学习,佛法便融入于教育之中了。
虽然如此,王教授并不主张将佛学编入教科书的实质作法,而著重于佛法的精神在教育上的应用。例如以尊重宽容的心教育儿童而非限制;以慈悲无私心向办教育而非图利。换句话说,若我们能以因果、因缘等观念来思考教育,则一切将更加圆融。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本身便是一个教育运动,王教授但愿今日佛教界也能重视现行教育问题。目前台湾号称有三百万的佛教徒,大多数的信徒本身即为学生家长,法师们若能于弘法之际公开谈论教育的理念、观念,藉以修正大众偏颇的见解,对传播正确的教育观念,将是极大的劝缘。
结语
由王教授的分析,我们可清楚的看出目前教育体制的问题,及所应努力的方向。我们给下一代什么样的教育,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人格成长;儿童成长后,又影响国家的前途。所以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但教育改革不是几位有志之上大声疾呼便可达成的,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教育的真实意义,才可能逐步地去改变当前的教育形态。
摘自《人生》第130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