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僧伽教育再跨一步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僧伽教育再跨一步

  访见谛法师谈──太虚大师与近代中国僧伽教育

  见谛法师,广东省兴宁县人,高雄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曾任教于嘉义县新港国中,民国七十年投香光尼僧团礼上心下志法师、上悟下因法师披剃出家,七十二年底于台北临济寺受具足戒后,任香光尼众佛学院教务主任,七十六年五月为提升僧伽教育内涵赴美进修,就读于华盛顿大学,主修教育行政。七十九年七月取得教育学硕士学位。消息传来,僧团大众莫不欣喜万分,这不仅代表着见谛法师个人的成就,也象征着僧伽教育在有体制的往下扎根、向上成长的过程里,将由传统师徒相授的教育方式延伸至整体的教育制度。在此我们特别越洋访问见谛法师,谈谈她论文写作的历程,我们可由她对太虚大师的研究中找寻到佛教未来发展方向的参考。(编者按)

  问:请法师谈谈您此次论文探讨的主题以及写作的过程,您在当中有何发现?

  答:我这篇论文探讨的主题是“太虚大师与近代中国僧伽教育”,整个论文通过的过程包括论文写作与口试二部分:

  (一)写作论文的程序

  论文其实是一连串动作相互发生密切关系的产物,勉强说来可以把它分为几个步骤:

  1.决定研究的主题──所谓“研究”即是以问题为出发点,作系统性的探索。一般说来,决定写作论文之后,必须及早作搜寻研究主题的准备,在平时阅读、办事时,遇有疑情,想要再进一步探索,就可以把它纪录下来。

  一个主题的产生,除了研究的人本身有追根究底的浓厚兴趣外,还必须找到充分的资料。记得去年我和教授提起写这个题目之后,指导教授特别请一位大陆来的助教带我到东亚图书馆,认识馆内收藏的有关的中文资料。找资料大致分两个方向:一是有关于研究的主题,二是关于类似的研究。除非我们要翻案,否则相同或近似的题目往往不被接受。

  有人认为研究主题应与指导教授的方向相关,倘使你选的题目不是他的专长又不是他的兴趣,恐怕就不很理想。一般说来,选择指导教授愈熟悉的主题,他的指导能力愈强,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过如果教授能充分了解我们的研究动机、理想,对我们的语文能力有信心,那么他们会举手赞成支持这个研究的。

  2.拟定研究草案──研究草案其实就是论文的写作计划,包括研究的动机、范围、主题及研究的理论、方法、材料、论文的纲要等。在拟出研究草案之前,要先涉猎相关的资料,作有系统、有目的性的阅读,同时作成摘要。写论文不同于写散文,可以任主观才情随意抒发,既是“论”文,最有力的论说即是让资料说明它自己。

  资料的累积与摘录并不会成为思想,要让思想触动必须将资料作有意义的分类与联系,这份意义可以是主观的,不过总是依据资料才作下的评断,当以上工作都已完成,指导教授也认可之后,即可动笔写作了。

  3.论文的编织──编织的工作就是在论文的骨架上填上血肉,这是完成论文的过程中最煎熬的部分,尽管已经收集足够的相关资料,经过分类处理后,似乎已有思想的雏型,但当要透过笔把它们串起来时,还必须进一步审核、确定它们的关系。这种工作像是钻木取火,如果以为目前没有灵感而先去做其他不费脑筋的事,异想天开以为自己待会儿会突然灵光爆破,这种机率我认为是非常小的。

  指导教授在这时候所做的工作就是“指导”。当我写完一章就请教授批阅,教授不但对思想要求正确性,乃至表达的方法、程序、遣词用字无所不看,往往他批注“写得很好”,其实整篇都被他挑剔过了。若是方法上及技术上有任何问题,教授是很有力的顾问,他们的几句话即可让问题迎刃而解。记得我在写第三章“太虚大师的生平与他的时代”时,教授提醒说:“要放下以敬爱英雄的眼光来看太虚大师,这才是治史的态度”;写第四章“太虚大师之佛教改革”时,教授则交代要记得告诉读者本研究的一切翻译工作都是我所作的,以示负责。这些关节的提醒与调整我以为是重要的、必要的。

  (二)论文口试

  口试是西方大学教育的传统,因为大学教育培养的是学者,而说与写的能力是学者必不可少的,否则如何向别人“证明”自己的知能呢?延传至今,现在的大学教育几乎已经成为普通教育,研究所教育也演变成专业人才的训练,不过检验的方法仍然是说与写。

  指导教授是口试官的当然人选,另外一位则由学生与指导教授商量决定后亲自去邀请,再由教授出面。就这样在论文即将完成的一个月前将口试日期确定下来。论文完成送给每位口试官后,就必须开始准备辩论自己的研究。指导教授Dr. Burgess 说:研究者应当要知道如何推论出自己的论点。另一位口试官Dr. Willians则表示要先知道这篇研究的大要。此次口试时间大约一个半小时,由两位教授交替地提出问题,我回答的依准是自太虚大师全书中得来的观念,其中如果是个人有意见,则申明那是个人的看法。

  整体看来,两位教授对于见谛此次研究所提出的主题──“太虚大师与近代中国僧伽教育”,认为由佛教僧尼作这方面的研究是重要且必要的,他们一致认同这个研究对于佛教的教育行政人员以及佛教未来的僧教育都是很有帮助的。

  问:法师当初为什么想要研究这个主题,它包括了那些内容,您如何进行研究?

  答:我认为关心僧伽教育,必须先了解僧伽教育的历史与演变,而民国初年太虚大师改革佛教的思想与方法,对于今日僧教育的演变,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与影响,所以我选择了这个主题,我一共分六个章节来探讨:第一章简介,第二章背景,第三章太虚大师生平与他的时代,第四章太虚大师改革佛教的理想与方法,第五章佛教改革的结果、评量及太虚大师的影响,第六章结论。

  在研究过程中,我所根据的理论是佛法中的因缘观。因缘观除了说明事物不是由一因一缘所组成之外,更说明因缘展转互动的真相。太虚大师关切人类的苦难(因),导致他以佛法济世的悲愿(果);要发挥佛法济世的功能(因),佛教团体必先健全(果);为了让佛教团体健全(因),僧团的地位、责任是最重要的(果);僧团要能承担佛教的责任、使命(因),僧团必须改革(果)……改革(因)须有理想、计划(果);计划(因)践行(果)……僧伽教育即是太虚大师践行计划中共同的方法,在一连串的关系里,我相信恒常不变的是佛法的思想,权宜变化则是时代的趋势。我所用的是史学方法,收集的材料则有佛教史论、传记与太虚大师全书等。这当中对探究同时代的人物,和所发生的事情的周延性,还有待加强。

  问:您认为促使太虚大师推动佛教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答:佛教改革运动其实就是佛法与时代潮流的一种互动,原因可自二方面来谈。刺激佛教改革的外在因素有戊戌变法、自强运动、革命运动及帝国主义的侵略等。其中政令的朝规夕改,佛教非但未能发挥它 应有的功能,其自身的颟顸,使政府设立了许多不当的法规,甚至对佛教采取不关心的态度,让它自生自灭。

  改革的内在因素则是自清末以来,道场家庭化与僧众品质低落,使得佛教思想和僧团的形象都受到扭曲,传统僧众出家、受戒、参学、弘法每一阶段所要具足的教育或训练,多归于个人的福报、因缘,在如此缺乏系统、标准的制度下,佛教便陷入门户之见,许多资质好的僧众受戒之后,马上迈入弘法办事打杂阶段,一切的准备工作乃至再进修的设想几乎不存在。

  在此内外皆不稳定的状态下,佛教面临空前的危机,此时关心佛教前途的人士纷纷起来为护教而改革,太虚大师便是其中特出的一位。

  问:你认为太虚大师理想中,中国佛教、僧伽教育的蓝图是什么?如何实现?

  答:太虚大师理想中的中国佛教具有三个特点:

  宗教与政治分离:政教分离并不意味着僧众对政治完全无知,相反的,僧众有问政的责任,涉政则是在家居士的责任,尤其是僧众的事一定得由僧众自治、自理。

  僧众专业化:僧尼的证书应证明该僧众对佛法知、行上的专业背景与能力,就如医生、律师的执照一般。

  僧众之正命是弘法:佛教要发挥利济群生的功能,中国现前的僧制一定得改革(改革之重点分教理、教制与教产)。僧团既是佛教组织之关键,自然僧众即为僧团的主角,如何提高住持佛法的僧众资质呢?太虚大师主张从办僧伽教育下手。

  太虚大师不满意时下教育偏重于训练讲经人才,而忽略了对人天师范的培养,而培养人天师表必须要有完整的教育制度。所谓完整其含义为戒律→佛法→修证循序渐进;要有社会教育的基础;要了解中国佛教各教派等。这种教育虽不是每一位僧众必须完成的,不过二年的律仪却是僧众不可少的基础教育。此外学与用之相应,以及坚持寺院生活等都是其主张的特色。

  至于太虚大师践行的策略,大致说来他仍赞同“宁可改良、住持旧道场,不创立新庙”,可惜他虽有心改革旧道场不良的风气,可是保守派的阻力却往往使他的理想窒碍难行。为了说服教界的疑惑,大师成立了武昌佛学院、法苑等机构。这些机构后来成为其他佛学院的模式,也为佛教培养了不少人才,激发不少佛教界思想的交流。不幸的是在交流过程中,派系人我的争执为少数分子强化。另一方面太虚大师发现了问题的根源: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信心已经丧失殆尽,西化的趋势是中国不可抗拒的潮流。倘使不将佛法另从西方输入,恐怕无法赢得中国人的心,因此,太虚大师积极从事欧美之行,联合国际学佛的人士,组成佛教大学,并签订交换计划。这个世界佛教大学的总部设在中国,德、英、法等国都设有分部,大师甚至还将他所创立的佛学院安立在这个系统中,使它成为一个完整的架构。

  问:我们都知道佛教的改革运动并没有成功,请法师谈一谈佛教改革运动不成功的因素以及太虚大师的影响。

  答:佛教改革三十年后,佛学院的数目增加了,佛学院间的交流,佛教与社会的对话也较以往积极,佛教出版事业也有蓬勃发展的趋势,国际间的佛学交流也热络起来。

  太虚大师对于以上的变化提出几点改进的地方:

  (一)应为佛法久住而办学,不可以办学为保护寺产的掩护。

  (二)佛学院依然是缺乏完整的制度。

  (三)许多人在与外国佛学接触后就一味地想向对方看齐,殊不知中国佛教应有中国佛教独特的风格,它不可能是印度的原始佛教,也不可能是日本佛教、西藏佛教,更不可能是西洋的基督化佛教,我们吸收别人所长是必须的,经过融合转化后,它仍应是最适合中国的中国佛教!

  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太虚大师的改革运动不成功呢?大致说来,一是环境多变化,社会的不稳定是个极重要的因素;二是缺少全盘的计划,学僧素质参差、学僧未来没有出路、缺乏有力师资,因缘环境未成熟,投注的时间、心血不够等等,都对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有人以为太虚大师作了象征性的启发,或以为太虚大师所创办的学制为义学中心。义学为中心的教育对于佛教思想的确立,以及对于邪见外道的摧伏有着无比的力量,可惜太虚大师当时代最迫切需要的是佛教的管理人才,因此急惊风碰上慢郎中,总是不尽人意。

  虽然佛教改革运动不成功,可是太虚大师却留下了不朽的影响,其个人确实地表率了一个佛弟子的行径,他对佛法坚定的信心及高超不移的志节是人类最需要的楷范。他的思想启示了我们“人间佛教”、“由人成佛”的佛法意趣;由其志业在在告诉世人深远的意义外,更告诉我们佛法的事业以利益救拔众生为目的,佛法应与社会各行各业结合,使佛教的信仰与践行扩大到殿堂之外;佛教应在各时代中重新定位;他打开了佛教交流的风气,最重要的是佛教团体是个法治的团体,人是法的践行者,在践行之中最根本的精神是民主──尊重人权的管理法。

  问:请问法师未来的修学计划。

  答:论文通过了,就好像公车通过了一站,仍要继续跑下去,我目前希望能再进修博士课程,一方面整理自己将来回到僧团之后想做的事,并在完成的方法上予以认识、培养;另一方面则以现代学术认可的方式来整理佛教,让大家更能明白佛法在教育应用方面的思想和历史,同时也让学术界有更多的机会认识佛陀的教育。虽然,这项整理工作,不论修不修博士学位,都是身为一个现代僧尼的责任,进修博士则可以在往后的修学方法和各项师资、资源引用上,接受到更多现代学术的磨炼,这是值得努力的!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