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瓦寺身世之谜
大金瓦寺身世之谜
高原
在位于甘肃南部夏河县拉卜楞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中,有一座样式和风格别样的佛殿,卓而不群地耸立在整个寺院的最高处。这座建筑自诞生以来,一直迷雾重重,少有人知其身世以及它传奇般的内幕故事——
佛殿是拉卜楞寺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弥勒佛殿、释迦牟尼佛殿、狮子吼佛殿、宗喀巴佛殿、白度母佛殿等多座。在拉卜楞寺,佛殿位于单独地段,自成格局,专供礼佛之用。
弥勒佛殿又称大金瓦寺,因佛殿顶部用金筒瓦覆盖而得名,是卜楞寺最有特色的一座佛殿,也是整个藏区众多弥勒佛殿中的一个著名建筑。
[与众不同的佛殿]
大金瓦寺建在拉卜楞寺闻思学院西北不远处,在拉卜楞寺所有建筑中,它所居的位置是最高的,而且在全寺的中轴线上,比较显眼和特殊。
大金瓦寺坐北向南,殿高近30米,外观为五层加顶殿楼宇式建筑,暗棕色“便玛”墙带和绛红色主殿墙,使大佛殿显得十分庄严雄伟。五层以上加建有宫殿式方亭,四角飞檐雕栋,顶部用金筒瓦覆顶,金光灿灿。屋脊上所装饰的那些铜狮、铜龙、铜宝瓶、铜如意和铜法轮等装饰法器,也全是鎏金的。举目上望,在晴空朗日的高原阳光照射下的佛殿,熠熠生辉,气象非凡。据拉卜楞寺72岁的才让高僧介绍,大金瓦寺兼有尼泊尔佛殿风格,在整个拉卜楞寺的所有建筑中独具一格,殿顶的金瓦每块的价值相当于60头肥羊。
据近年一些建筑专家研究发现,这座佛殿不仅选建在拉卜楞寺的最高处,而且使用多种方法,巧妙地加强了体量的高耸感。如佛殿左右夹室前墙,比佛殿本身的前墙做了退进设计,使立面多了两个阳角和阴角,把本来横长的立面分成了三个部分,这样就减弱了体量的横长感而加强了高耸感。中部最大,又被分成了左、中、右三段。平顶上的“便玛”墙在中段断开,使中段平面突出向前,立面则低于左右。这样,轮廓变化错落,高低进退有致,既强调了立面中心,又以中段的轻灵多姿衬托出建筑整体的坚实厚重。佛殿内部实际为三层,以巧妙开窗的方式在外部形成立面五层的别致格局。在平顶上加建的金顶殿更是绝妙之极,对于丰富天际线和整体造型起了很大作用,显示了工匠们的高超创意及建筑理念。
进入大金瓦寺院内,有石砌甬道通向佛殿前廊。进入大殿,可见内部两侧纵深各5问,正中大殿堂内供奉着高达8米的大弥勒金佛。大佛通体鎏金,造型端庄,气度娴雅,宽额高鼻,浓眉薄唇,显得坚定而有智慧。弥勒佛两侧供着高达5米的铜质鋈金八大菩萨像。殿内还藏有用纯金汁写成的《甘珠尔》大藏经。《甘珠尔》是稀世珍宝,共220卷,数百万字,记录了古中亚各地天文、文学、工艺,佛学等珍贵资料,慕名而来膜拜的香客常年络绎不绝,神圣之至。
[是谁倒造了奇迹?]
大金瓦寺作为藏传佛教众寺院中的一大名建筑,其有关背景资料却少之又少。在《拉卜楞寺·大金瓦寺志》里,也只有寥寥几笔,甚至连当时设计和建设者的名字都没有留下。这座佛教建筑发端于何时?是何许人设计和主持所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
近年来,一些佛教建筑研究专家和史志学者根据仅有的寺志资料,从一些年迈高僧大德那里进行了许多抢救性调查,得到不少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以往的茫然和一些附会猜测渐次被消除否定,大金瓦寺和弥勒金佛的身世之谜渐趋明朗。
清朝乾隆53年(公元1788年),拉卜楞寺第二世嘉木样·贡曲乎久美昂吾,遵照第六世班禅华丹益希的法旨,按后藏江仁钦宗的尼泊尔风格弥勒佛殿样式,要在拉卜楞寺大经堂西北隅50米处修建一座弥勒佛殿,这就是今天的大金瓦寺。由于这座佛寺特别重要,投资和规模很大,在全寺区的选址也最高,是寺区标志性的佛殿,所以必须由最好的工匠来建造。当时,尼泊尔工匠声誉很高,嘉木样二世就请了三位技艺高超的尼泊尔工匠主持,还招了一些印度、孟加拉以及国内的西藏,内蒙古等地的工匠来承担佛殿的修建,同时承担殿内八米高的弥勒大佛、殿顶筒瓦和各种装饰物的铸造及鎏金工程。
据专家们调查,三位尼泊尔工匠来到拉卜楞寺之后,住在寺东一个叫塔哇的地方,并在大夏河畔设下工场。大殿奠基开工,炼铜铸件工艺也同时点火开炉。工匠们按照带来的图纸一边建殿,一边做模、化铜,一块一块地浇铸佛体的分解铜板以及殿顶的铜质狮、龙、宝瓶,如意、法轮和一块块铜瓦,历时长达两年时间。铸造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是鎏金。他们把金子溶解在水银里,再涂刷在铜件的表面,晾干后用炭火烘烤,然后再用玛瑙精心轧光。如此重复三、四遍,又用了一年时间终于将佛殿建成。与此同时,他们也如期出色地组装完成了八米高的大弥勒佛塑像和殿项所有鎏金瓦和装饰物。
大金瓦寺的修建和弥勒佛像的铸造,总共耗资达五万两白银。大弥勒佛以跏跌式鎏金铜像塑成,和佛殿一样具有浓郁的尼泊尔风格。
整个建筑完成后,轰动一时,三位尼泊尔工匠高超的技艺备受称赞。在嘉木样二世的热情挽留下,尼泊尔工匠在当地定居下来,并娶藏族女人为妻,组建了各自的家庭,同时继续为拉卜楞寺服务。
[尼泊尔工匠的后裔]
三位尼泊尔工匠定居中国后,在拉卜楞寺的活动及后世的情况如何,多年来也是一个谜。
近年来,有关专家、学者经过多方调查研究后,发现了一个叫“瓦吾仓”的尼泊尔人部落,正是当年三位尼泊尔工匠的后裔。
“瓦吾仓”的“瓦吾”是“尼泊尔”的意思,“仓”是“家族”之意。
据文化史学者陈世明等专家介绍,三位尼泊尔工匠居住过并繁衍了几代人的村子,叫乎尔卡加村,现由当地藏民、尼泊尔后裔及少量汉族人组成。尼泊尔工匠的后裔已繁衍到第六代,现有15户91人,其中大贡保杰家族69人,另两个家族共22人。
“瓦吾仓”人的生产活动,以牧为主,以农为副,祖先的建筑和金匠工艺技术没能传承下来。
“瓦吾仓”人世代只与藏族通婚,没有与当地汉、回族通婚的个例,较稳定地保留了尼泊尔人和藏族人的混合血统。“瓦吾仓”的风俗大体与藏族相同,只是在祭祖时单独进行。
笔者不久前去这个特殊的村落调查时发现,这个坐落在半山腰的小村庄,与大夏河遥遥相望,一边茂林,一边绿草坡,风景绝佳。正值一年一度的香浪节,村里的人都携家带口上山进沟浪山(休闲)去了,经过一番周折,找到了他们的浪山之处。
最先见到的是尼泊尔工匠第四代后裔、大贡保杰家族的尕藏毛楞木,59岁,健谈而爽朗。岁月无情,经过尼、藏两种血统的多代融合,今天的“瓦吾仓”们已与藏人没了多少区别,但我还是觉得尕藏毛楞木同当地土著藏民的脸型有些异样,特别是那眉毛和鼻子。尕藏毛楞木是母亲过继给没有子嗣的大伯大贡保杰的养子。大贡保杰已经高龄82岁,右腿严重伤残,耳朵也聋了,不能出门上山。据说,“瓦吾仓”第三代仅剩两位老人,大贡保杰便是其中之一,而且是3个“瓦吾仓”家族中最年长的。
“瓦吾仓”的劳尕65岁,担任着村长职务,属“瓦吾仓”第四代。另一家族的更登和弟弟德格,属第五代,爷爷、奶奶及父母已亡,只剩姑奶奶扎勒玛还在世,已77岁,是与大贡保杰同代的另一位老人。笔者往山的更高处寻访德格家的帐篷时,见到了跟着孙子来浪山的老人家。
“瓦吾仓”与村里其他土著藏民和汉民和谐相处,生活平静安宁。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有“尼泊尔海外关系”,他们曾遭遇两次劫难。因为怕给自己带来祸患,他们把祖上传下来的一些东西都扔到山沟里去了。
值得庆幸的是,尕藏毛楞木冒着风险,保存下一套祖先从尼泊尔带来的古战袍和一支铁矛。现在这套古战袍仍完好地保存在卜楞寺,每当过年时,尕藏毛楞木都要带着“瓦吾仓”的子孙去拉卜楞寺祭拜一次,缅怀先祖,以祈荫佑。
出自: 《新西部 》 2008年5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