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地理>>正文内容

炳灵寺:十万佛光照高峡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0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文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炳灵寺:十万佛光照高峡

  王文元

  大凡美景总是藏在深山,不易被人发现。甘肃永靖炳灵寺就是如此。此地虽然离兰州不远,可兰州人却没有真正发现它的价值。

  炳灵寺内有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瑰宝:最早的石窟纪年题记,最早的卧佛,最早的维摩像、净土龛、释迦多宝像、弥勒佛立像、十方佛像,最早的写经《佛说未曾有经》……

  这些全国之最见证了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从西向东传播的过程,也是炳灵寺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所在。

  毫无疑问,炳灵寺的全国之最价值惊人。人们在众多之最中随便拿出来一个都能引发空前的震动,何况炳灵寺囊括全部。这不能不让人惊叹!

  6月14日,我们驱车100多公里,赶往炳灵寺寻访那些被湮没在历史岁月中的辉煌。

  十万佛的所在

  炳灵寺位于临夏永靖县西南35公里处的小积石山中,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它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为甘肃三大石窟,莫高窟以壁画见长,麦积山以泥塑见长,炳灵寺则以石雕闻名。

  我曾多次到这里采访,每次总是来去匆匆,始终没有功夫静下心来仔细欣赏、品味。这次与以往不同,我们是抱着虔诚之心,到炳灵寺寻访那些被岁月湮没的辉煌。我们没有走水路,因为害怕水波干扰了心境;特意选择那条难行的山路,那是一条少有人走的山间公路。于是,我们穿山过沟,走向十万佛的所在。

  离开兰州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永靖县城。我们径直穿城而过,直扑县城边上群山,沿路盘山而上。绕过了几个异常难行的路段后,我们停车休息,无意中爬到一个废弃的小屋边上后,才发现别有洞天,视野豁然开朗:高峡平湖,汽艇白浪,尽收眼底,风光果然不凡。

  眼前姊妹峰高耸入云,峰脚下是炳灵寺入口。

  炳灵寺兴建于何时已经无法考证了,现在人们见到的墨书题记是西秦建弘元年(420)所留。魏晋时,人们称其为唐述窟,唐述在羌语中是“鬼窟”的意思,也有人认为唐述是一个孝子的名字,不管如何,那时的炳灵寺名气已经很大了。到了唐代炳灵寺被称为龙兴寺,宋代又改为称为灵岩寺,明清时期称之为炳灵寺或冰灵寺。

  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的1600多年间,无数信徒维修、看护着炳灵寺。

  探秘169窟

  沿着蜿蜒曲折的栈道而行,那些流传了千年的佛像就在我们身边,北魏的,盛唐……一座座佛像在讲解员的解说下,似乎活了。它们或翩翩起舞,或讲经说法,亦或侍奉辛苦说法的佛祖。

  石头原本没有生命,人们祭拜的多了,也就有了灵性,甚至有了佛性。在我看来,炳灵寺中最有灵性的应该是炳灵石林了。这些山崖、巨石三三两两散布在炳灵寺所在的大沟里,不时地幻化出各种形状,任由游客猜想命名。

  有三年没有来炳灵寺了,栈道已经不是昔日的栈道了。原先的钢筋水泥栈道变成了清一色的大青石,环形游览道也修通了。炳灵寺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沿着弯弯曲曲的栈道,或走或停,仔细欣赏、品味,看着一尊尊千余年前的佛像在历经千年沧桑后,依然保持着恬淡的笑容,想想世俗间的争名逐利不过是过眼云烟。一个人的几十年,对于这些佛像来说,只不过是天空中飘过的一朵云而已。

  一边欣赏雕像,一边前行,上169窟的栈道入口就在面前了。看着陡峭悬崖上的木头栈道,心中不知不觉产生了一丝担心,这些木头能承担住我们吗?

  “不要担心,栈道结实得很。”听着这话,放心多了。

  大凡精美的东西,都要付出点气力才能得到,禁不住169窟的诱惑,下决心:上吧!

  169窟是炳灵寺规模最大、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的洞窟,是炳灵寺石窟的精华所在。

  一步一个台阶上去,三四十米的高度最终被踩在了脚下。眼前开朗了,一尊尊的佛像散布在洞壁上,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天然洞窟,古代工匠们巧妙地利用地形修建了众多的佛龛。

  169窟宽26.75米,高15米,深19米,近似椭圆形,窟内现存佛龛24个。

  千百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栈道多次被毁,很难有人登临,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作用。1963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的工作人员把绳子绑在腰间,冒险坠入洞窟内,意外发现了这里保留的大量西秦造像和壁画,尤其是发现了我国最早纪年的墨书题记。

  我们找到了保存有墨书题记的佛龛,龛内塑有一佛二菩萨像,佛像前额宽而圆,双眉细而弯,两眼大而长,鼻梁高,嘴唇薄,神情庄重。菩萨高发髻,披肩长发,上身袒露,戴项圈、臂形耳饰。佛像左上方墨书题有“无量寿佛”四个字,南侧菩萨右上方墨书“观世音菩萨”,北侧菩萨右上方墨书“得大势至菩萨”。 大势至菩萨的左前方是造像题铭,写有“建弘元年(420)岁在玄枵二月廿四日造”。 西秦时期的造像,题材比较简单,大小不一,分布不规则;画的内容比较丰富,背、项光图案较为复杂,同时又有了简单的佛说法图、十方佛、千佛、飞天、伎乐、供养人以及多宝塔和维摩变等。这些题材是研究我国早期佛教信仰和佛教艺术的珍贵资料。

  熟视无睹的“中国第一卧佛”

  几乎到炳灵寺来的人,都会被卧佛寺内的那尊释迦牟尼佛像所打动。然而人们并不知道,这是我国惟一的一尊北魏时期的佛祖涅槃像,也是全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卧佛像,人们称之为“中国第一卧佛”。 这座卧佛原是在16窟,当年修建刘家峡水电站时,人们把它搬迁了出来,并且分成1米左右的9段,放入箱子内精心保存。

  炳灵寺文管所专门为这尊卧佛修建了大殿,邀请敦煌研究院以及日本的学者、工程师对卧佛进行拼装、粘接、归位、修补。人们发现这尊佛像共有三层,最外层是明代的,专家们剥去了明代这一层后,发现里面一层是唐代的,于是剥去了第二层,最里面一层才是北魏的。

  这尊卧佛带着浓浓入世色彩。佛祖神态安详自如,怡然自乐,给人一种心安理得的感觉。这是北魏佛像的特点。它们往往嘴角上翘,流露出一丝微笑,神情上少了一分肃穆,多了几分亲切。

  黄河“天下第一桥”

  炳灵寺码头上有个“天下第一桥”的石碑,人们都很纳闷,桥在哪里呢?其实,桥在西夏时期就被毁了,旧址早已被黄河水所淹没了。“山峰滔浪浪滔沙,两岸青山隔水崖,第一名桥留不住,古碑含恨卧芦花。”这是明代才子吴调元所写的。只留下了无尽的感怀。

  “有河夹岸,岸广四十丈,义熙中(405~408)乞伏于此作飞桥,高五十丈、三年乃就。”《水经注》中记述了“天下第一桥”的修建过程。

  天下第一桥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城35公里,地处刘家峡水库尾端,为小积石山怀抱的炳灵寺姊妹峰附近的石门口。桥的一头在炳灵寺水帘洞前,另一头对面的鲁班滩里。“天下第一桥”几个字就刻在一块两间房子大小的巨石上。

  这个鲁班并不是春秋战国时的公输班,而是甘肃籍的能工巧匠,他的名字也叫鲁班。据记载,他是敦煌人,善于修建,还能制作飞鸟木人,曾经在凉州修建过浮屠。民间传说,“天下第一桥”就是这个鲁班修建的。

  炳灵寺所处的位置正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交汇处,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丝绸之路陇右段南线由临洮、临夏取道炳灵寺“天下第一桥”渡黄河,经青海,越扁都口,直出张掖进入河西走廊。东晋高僧法显、名将李靖、金城公主都曾从此路过。

  “风林关里水东流,黄草白榆六十秋。诸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这首诗说明在唐代是这座桥还是存在的。至宋绍圣时(1097),人们还提到了这里的桥,元符二年(1099),桥及栈道,都毁于西夏战事。

  “先断炳灵寺桥,星章峡栈道,四面急攻……”这是天下第一桥在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出场。此后,天下第一桥就成了文人墨客笔下凭吊的场所了。

  出自: 《丝绸之路 》 2008年7期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