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藏传佛教由此弘扬光大
大昭寺藏传佛教由此弘扬光大
尼玛次仁(大昭寺)
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八廓街中心,坐东朝西,建筑大体沿纵向中轴线分布,由门廊、庭院、佛殿及分布在四周的僧舍库房等四部分组成。佛殿前是绕以回廊的宽敞庭院,大门前有《唐蕃会盟碑》《劝人种痘碑》及唐柳。
大昭寺藏语全称“拉丹祖拉康”,意为圣地的经堂、佛殿,又因寺内主殿内供奉的主尊佛像为稀世文物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而称“觉康”,意为释迦牟尼的殿堂。大昭寺始建于唐代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后经元、明、清历代扩建,逐渐形成规模庞大的建筑群。
7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并迁都逻娑(拉萨),建立吐蕃王朝。同一时期,佛教传人西藏,吐蕃王室和一些贵族,为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极力扶持佛教,以抵制当时藏族社会上流行的笨教。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先后进藏,对佛教的传播又起了推动作用。根据西藏史书普遍记载,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公主都参与了大昭寺的修建活动。
《西藏王统记》记载,大昭寺是在文成公主抵拉萨的第三年,即公元647年(藏历火羊年)铺筑基础,用一年的时间建成。相传文成公主入藏,运载释迦像的木车突然陷入卧塘湖边的沙砾之中,难以拖出。公主便运用阴阳五行测算周围地形的吉凶,认为此地为龙宫所在之处,应立即建寺以镇龙魔,方利于藏王立国。尺尊公主也欲建寺,无奈几次择址修筑都未成功。后邀请通星相风水之术的文成公主再次观天察地,发现吐蕃地形状似一仰卧的罗刹魔女,而卧塘湖恰好是女魔主心血聚集之地,应建寺镇之,填土以堵塞其血脉,并依五行相生相克之理,指定由白山羊驮土填湖建市。为了纪念白山羊的功绩,佛殿最初名为“惹刹”(“惹”,藏语意为山羊;“刹”,藏语意为土),古汉文译音为“逻娑”。由此人们就称吐蕃都城为“逻娑”,后演变为拉萨。
823年,唐朝与吐蕃王朝在拉萨会盟,并在大昭寺门前立一块镌刻这一事实的石碑,史称“唐蕃会盟碑”,又称“长庆会盟碑”或“舅甥会盟碑”。
11世纪初,阿里地区著名翻译家桑噶·帕巴西绕第一次对大昭寺觉康佛殿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扩建了“释迦牟尼佛堂”(即东面突出部分)。1167年前后,山南达波地区活佛慈诚宁波增建觉康佛殿周围转经廊,并维修了壁画。13世纪初,拉萨地区公塘勘布桑杰的弟子格瓦木布,在主殿四周建瓦飞檐。
13世纪中叶,萨迦王朝统一西藏。在近100年内进行的维修工程包括扩建觉康主殿东向突出部分,新建大门及护法殿,塑造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雕像等等。其中最大的工程,是在觉康主殿第三层的东、西、北建造佛殿和加盖金(瓦)殿顶。
15世纪,宗喀巴推行宗教改革,创立藏传佛教中的格鲁派。为发展格鲁派势力,宗喀巴开创默郎钦莫大法会,汉语称传昭法会,即大祈祷的意思。乃东王扎巴坚赞受宗喀巴之托,在觉康主殿内院增建部分顶盖,并进行大规模扩建,在天井树起12根木柱,上覆高侧天窗。
得到朝廷册封的五世达赖,从1642年起用了30年的时间,对大昭寺进行了大面积的扩建、改造。五世达赖执政及第司掌权期间,对三楼进行了修葺扩建,将屋顶更新,增添了部分金顶,增建4座高楼佛殿。
1750年清廷在西藏正式建立地方政府政权机构噶厦,设在大昭寺二楼南面,其他地方政府机关也设在大昭寺附近。清乾隆帝于1792年赐金瓶,作为寻找达赖、班禅和其他活佛、呼图女图转世灵童之用。1959年以前,该瓶即藏于大昭寺中心佛殿最上层内。
1959年后,政府对大昭寺采取了有力的保护措施,并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1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维修大昭寺,1991年,政府对大昭寺进行了一次大的维修。
大昭寺是藏族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作。一方面它的建筑融入了汉族以及尼泊尔、印度建筑艺术风格,但是在建筑选材,用料方面则继承西藏建筑传统,其建筑色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寺内建筑为木石混合结构,墙体均采用石砌筑,白色包石墙面上开有黑边藏式方窗。寺内建筑基本沿纵向中轴线分布,由门廊、庭院、佛殿及分布四周的僧舍、库房等组成。大门的门廊布局富于变化,其平面呈凹字形,门廊的两边向前大幅度突出,中间留出了较大空间,形成一深广的前院,从视觉上增加了门部的纵深,使大昭寺的外观更趋于庄严。门廊廊房高大,共两排8桩,右侧置高一层楼,包以鎏金的玛尼轮,背壁绘巨幅四大天王壁画。廊房前檐则以牛毛织造或棉布作成的幔帐,房顶厚约3~4米,红褐色的边玛墙面置以金光闪闪的法轮、灵兽和巨大的法幢,整个门廊以其强烈的艺术效果使人未登宝殿而先入肃穆的宗教气氖之中。门楼下设两门,两门中间为一穿殿,左右两边塑有形体高大魁伟的四大天王坐像,坐像皆作将军装束,披挂盔甲,神态威猛。穿过门楼,便是宽32米、深39.3米的露天庭院。庭院四周是一圈回廊,回廊四壁绘有千佛壁画,又称千佛廊。回廊宽10.6~6.7米,高约7米,东部显著升高,意在强调这里是院落的主要方向。院落回廊木柱林立,柱式截面方形,柱体收分显著,下有方形柱石。梁、柱、椽、天花板上布满以红色为基调的彩绘。在红色底调上面,较多地使用蓝、绿和金色,对比强烈。花纹图案除了卷草、叶饰以外,还广泛采用梵文和佛像作为装饰的主题。庭院后面即是佛殿。
佛殿是大昭寺的主体建筑,也是大昭寺的精华。其建筑为一密闭院落,南北宽82.5米,东西中间凸出,最长处97米余。楼高4层,中间有天井,围绕天井四周的有几十个内向辟门的佛殿。
第一、二层的早期建筑基本上是沿着纵横二轴线前后左右全对称分布,释迦牟尼殿位于佛殿的正中,突破佛殿底线向后凸出2.5米,突出了释迦牟尼佛殿的核心地位。释迦牟尼佛殿两旁是无量光佛殿和强巴佛殿。沿着横向轴线左右两侧分布,右为千手千眼观音佛殿,左为相传是尼泊尔公主带来的八大门徒像,拱卫着释迦牟尼不纳金刚身佛殿。其建筑形式主要采用藏汉式结合的梁架、斗拱及藻井等建筑形式,内廊檐部布以成排的具有尼泊尔、印度特色的伏兽和狮身人面木雕。
后世建的第三、四层建筑金顶为重叠单檐歇山式,屋顶覆以鎏金铜瓦。飞脊的中部与两端竖立3个类似塔刹形状的金幢,区别于汉式吻兽,金顶四角在梁头套兽位置饰有摩羯鱼或火焰宝珠形象,晶莹闪亮,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富有强烈的装饰效果。檐下采用汉式的斗拱形式,东部金顶还有典型的全昂结构。在金顶布局上,也突出了释迦佛殿。释迦佛殿的金顶不但建筑最大,而且其屋脊上的饰件和斗拱也区别于其他金顶。这种平面布局和歇山金顶、斗拱等明显体现出汉式建筑的特征,但在一些细部采用了许多藏传佛教所特有的主题,两者和谐的结合形成了西藏地区古代佛教建筑的特有形式。
大昭寺有5座歇山式鎏金顶,金顶区金碧辉煌、丹垩相映的高墙和富丽堂皇的装饰、鎏金宝盘、宝珠、金幢、法轮、卧鹿等,体现了浓厚的宗教色彩。金顶尖端装置铁叉,通过铜制排水管道接地,可起避雷作用。
大昭寺既是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周围又是具有传统民族建筑特色的民居和街区。大昭寺每年要举行大昭、小昭两次法会,这一制度始于1409年,以藏历正月期间大昭法会规模为大,拉萨地区各大寺庙的喇嘛2~3万人云集大昭寺,进行讲经、传法和考学位(格西)等宗教活动。
寺内仍保存有7世纪以来各时期来自印度、尼泊尔、内地和雪域藏区不同年代、用不同材料制造的各种佛、菩萨、本尊、护法以及历史人物像3299尊,唐卡1324幅,佛塔595个,其他各种宗教法器150多件。此外还有明代云南土司木增敬献大昭寺的朱印大藏经108函。佛殿天井立有明初杨瑛碑。寺内的珍藏还有马头壶,传为松赞干布用过的酒壶。
大昭寺佛殿内布满藏式壁画,其中《文成公主进藏图》《大昭寺修建图》具有很高的史料、艺术价值。
大昭寺至今仍是西藏最具特色的古代建筑和历史中心区域之一。它同布达拉宫一样,在世界佛教发展史,特别是在藏传佛教的形成和发展史中占有突出地位,对西藏的历史和社会文化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大昭寺内主供的传说由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如意像,为“觉卧释迦牟尼”,广大的佛教徒无不以今生能够亲见为最大的福报和解脱。同时,大昭寺也吸引着藏族、蒙古族、土家族、羌族、裕固族乃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等国的信教徒不远万里前来朝拜。作为经国家登记注册的宗教活动场所,大昭寺是至今朝拜最为兴旺、久盛不衰,香火源源不断,有着极高名望的宗教活动场所之一。
寺外的街区也由于大昭寺而发展,此街是1643年五世达赖扩建大昭寺门廓等以后形成的。大昭寺及其周围的八廓街保持着拉萨古城的精髓。
出自: 《中国文化遗产 》 2009年6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